Coursera搖滾史之學習心得(五):第四週

在讀的這個History of Rock課程最近獲媒體報導了,講師John Covach接受訪問,其中提到有趣的一點,是他講課時除了不能播放歌曲之外,連引用歌詞也得很小心,以免侵犯版權。只想說一句:如果有人因為別人在網上讀出他幾句歌詞就去追收版權,只能說他們對版權的執迷其實是近乎病態的。在重視分享和知識流通的網絡時代,以版權之名限制創意流通到底有利還是有弊,上這課程的人也心中有數。

回正題,本週講1964-1966,以The Beatles為首的British Invasion。先講少少時代背景,60年代初的英國,流行的歌曲大都是美國貨,連英國流行榜上的都以美國流行曲為主。歐洲的表演場地也想請樂隊唱美國的流行曲,只是當年專誠請人從美國來表演實在太昂貴,也所以來自英國利物浦的The Beatles,才被邀往當年被稱為「歐洲拉斯維加斯」的德國漢堡,在當地Star Club表演(當年George Harrison只得17歲,「未夠秤」!),有時一唱就是12小時(和別的樂隊輪流出場)。因為要翻玩大量作品,那時的鍛鍊令The Beatles對美國的流行音樂瞭如指掌,也為將來打入美國市場打好基礎。

挾著在1963年在英國的大紅氣勢,The Beatles於1964年2月9日正式登陸美國,亮相電視節目《Ed Sullivan Show》,連續三星期,「爆」到流傳節目播出的時間,紐約的罪案率是歷史新低,因為大家都去看電視了。早年The Beatles的hit歌例如《Please Please Me》《I Want To Hold Your Hand》,還是依據美國主流口味而寫,後來他們完成由工匠變藝術家的蛻變,音樂更創新、用的樂器更多元化,歌詞也不再只是情情塔塔,反而探討更嚴肅更有深度的題目。值得一提的作品是1965年的《Tomorrow Never Knows》,歌詞是來自Timothy Leary《The Psychadellic Experience》一書,而後者是受藏傳佛教經典《西藏渡亡經》啟發的。以下不如一起參詳一下歌詞,應該沒有人跑來追我版權吧(更多關於這首歌的資料可到維基百科,原來一首歌都有它自己的頁面,認真不簡單):

Turn off your mind relax and float down stream,
It is not dying, it is not dying
Lay down all thoughts, surrender to the void,
It is shining, it is shining.
Yet you may see the meaning of within
It is being, it is being
Love is all and love is everyone
It is knowing, it is knowing
And ignorance and hate mourn the dead
It is believing, it is believing
But listen to the colour of your dreams
It is not leaving, it is not leaving
So play the game "Existence" to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beginning

除了The Beatles之外,另一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英國樂隊要數Rolling Stones了,說起Rolling Stones就想起2003年弄得香港滿城風雨的「維港巨星匯」了。Rolling Stones的代表作有《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Get Off My Cloud》《Paint It Black》等,相比The Beatles的pop和「好男孩」形象,Rolling Stones有更多Blues的影子,形象也比較走「壞男孩」路線。兩隊打響名堂之後,也有很多英國樂隊也進軍美國,而風格大致上可以分為Beatles派和Stones派,形成一道British Invasion風潮。

(附上第四週課堂介紹歌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