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新歌簡評2011年第5週:也許是天氣,也許是運氣,也許是因為有人不放棄

今期品題新歌: 方大同《因為你》 (曲:方大同 詞:方大同 編:方大同 監:方大同/Edward Chan/Charles Lee) 「你寫歌的靈感是哪裡來的?」 「...」 此時無聲勝有聲,因為他要唱歌了。這首歌就是答案:因為你。 簡單隨意,但深情,唱出對支持者的感謝。 這首歌再一次告訴我們,對常常心存感恩的樂觀者來說,這個世界可以很美好。 (未完待續...) 另外想講一下欣宜。首張專輯《有故事的人》相對地低調推出,不少人都讚好,我第一個反應是「有冇劉家昌先?」沒有,好聽是正常的,因為欣宜的確唱得。雖然專輯沒有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歌,題材曲風也不見有何特別,但全碟都保持在播放級中的水平。既然沒有哪首特別喜歡,就暫時用派台的《半份關心》上榜。 新歌評級: 推介級:方大同《因為你》 播放級中:麥浚龍《秋分》鄭欣宜《半份關心》 飛行級:鍾舒漫《Take It》 CC Music Chart 2011年第5週: 本週 上週 週數 歌曲 歌手   1 N 1 因為你(1 wk no.1) 方大同 2 1 2 愚公(1 wk no.1) Kolor 3 4 2 記得 呂方 4 3 5 絕色(3 wks no.1) 黃耀明 5 2 3 因為愛情 陳奕迅/王菲 6 N 1 半份關心 鄭欣 宜 7 5 4 苦瓜 陳奕迅 8 N 1 秋分 麥浚龍   9 N 1 蔓延 White Dimension 10 6 3 浮生六記 林奕匡

新歌簡評2011年第4週:擎天一笑天堂有路,愚公終不倒

不經不覺間,上一篇的《關正傑x10》原來已是本blog第500篇文章。里程碑放在那一篇,好,有意義。 今期品題新歌: 一‧Kolor《愚公》 (曲:Sammy So 詞:梁柏堅 編:Kolor 監:Kolor/Candy Lo/Ben Lam) 這首歌是送給英雄的。英雄為數不多,但他們都懷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為理想、為責任、為公義,明知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仍然像愚公移山一樣的堅持。他們形軀雖已不在,但其事蹟和精神,會長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好我們有一首振奮人心的band歌,向過去的英雄致敬,為未來的英雄鼓舞。 這段是關於黃家駒的: 他卑微 只想高歌 跟結他終老 怎知一日 他鄉一倒 終結宣告 這段是關於菲律賓人質事件的旅行社領隊謝廷駿的: 他都卑微 在巴士中抵抗 被邪力虛耗 終於不敵 他鄉一倒 一眾俘虜 這段是關於青海地震義工黃福榮的: 他卑微 破碎地圖 敗垣上拼圖 天公一怒 他鄉一倒 死訊宣佈 這段是關於司徒華的: 他都卑微 在北風中不倒 效勞沒私圖 終於躺下 家鄉一世 都去不到 四個故事,歌詞描述得清脆俐落。 其實,放棄眼前的利益和安穩真的愚蠢嗎?「來到這句號,回顧這血路,誰希罕那分毫,割蓆棄袍」,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年,生命畫上句號時甚麼功名利祿也帶不走,有甚麼重要得過,一生所幹的時都對得起自己良心,無悔無憾,甚至身教感染其他人,完成未完的理想呢?正所謂「人生不在乎得到甚麼,只在乎做過甚麼」。 英雄很多時候是孤單的,但成就卻需要眾人的力量才能達到。開首和結尾的「La la La la la la...」,是現場演唱的大合唱位,也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集結力量集結聲勢。 誠意加上表達能力,足以令這首歌成為推介級。Kolor是一隊應該得到更多注視的樂隊。 二‧陳奕迅/王菲《因為愛情》 (曲:小柯 詞:小柯 編:-- 監:--,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主題曲) 當今樂壇,還有甚麼比陳奕迅x王菲這配搭更能引起哄動?想不到。 兩把撫慰人心的聲音,以今日的眼光談著多年之前的愛情。但是,味道很淡。 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米芝蓮三星級大廚,在料理一份茶餐廳常餐。還是牛油多士,火腿奄列,雪菜肉絲加沙嗲牛肉公仔麵,還有一杯絲襪奶茶。用料好像一般,但慢慢品嚐之下,和一份只為了午膳時份填飽肚子的常餐相比,總是有種與別不同。 ...

x10系列(13):關正傑x10

上回重溫: 林子祥 來到「去港男化」的第三部曲,主角是歷來其中一位形象最正派的實力歌手:關正傑。他的歌所代表的,既是風度翩翩的君子,也是充滿正義感的俠客。情場中兜轉的男士,該好好感受「含淚看彼岸,不知你怎樣;來日也許可相見──相見止於夢鄉」、「明日再明日,河上水漸涸,情誼似水天天滿」、「有時望見卿你露愁容,使我亦感傷痛」、「繼續來往,不怕等十年,遲早是一對」那種境界,有助滋養談情的魅力。滿腔熱血矢志爭取公義的青年,聽著「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無負今朝少年時,去管多少不平事」、「讓我攀險峰,再與天比高」,可以時刻激發出高昂鬥志。但原來,當年被鼓勵的,今日會被某高官說是「勇往直前最後車毀人亡」,也難怪港男的軟弱充斥著香港社會。說到底,某高官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港男一名。 關正傑的歌我從小就已經聽,但未為這文章做功課也不知,我對關正傑的認識是非常少。首先,原來關正傑從來沒有當過全職歌手;原來早在70年代初期,他已經唱了不少電視劇主題曲,雖然唱腔和以下介紹的經典作品相比,你是聽不出是關正傑唱的;又原來他在84-85年曾經加盟過一家華資唱片公司「康藝成音」,推出的兩張唱片反應很差,聲勢下滑才轉投EMI,對那兩隻碟的歌曲,我是完全零認知。 特別鳴謝 Muzikland網站 對關正傑的詳盡介紹,當中包括每一張專輯和多首歌曲的相關資料,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這是一份很好的材料。 一.萬水千山縱橫  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 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 (曲:顧嘉輝 詞:黃霑 編:-- 監:楊喬興,收錄於1982《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 相信不需我多介紹,其中一首最經典、最有氣勢、最有獨特風格的武俠劇主題曲。用音樂做出蹄聲隆隆的感覺,大有馬上馳騁天下的氣勢。 二.醉紅塵 野寺裡原也暮氣沉,你令到灰暗變繽紛,變繽紛呀變繽紛,漫吐芬芳花自能迷人, 燥暴狂態像野人,你令眾小子變拘謹,變拘謹呀變拘謹,木塑的心能再感興奮... (曲:顧嘉輝 詞:鄭國江 編:-- 監:楊喬興,收錄於1981《英雄出少年》) 電視劇《英雄出少年》插曲。一班男人風花雪月時即使粗魯不顧禮儀,但見到心儀的女人經過,也會馬上把音量收細、稍事整理儀容,chok出一個謙謙君子的模樣,這在古裝或時裝都是一個常見的橋段。 三.變色龍  人生與命運,原是一天百變...

新歌簡評2011年第3週

正集中精力寫x10,今週亦未有推介歌,簡評暫停一週。互動功能可留意Facebook專頁更新。 新歌評級: 播放級高:陳奕迅《苦瓜》 飛行級:楊千嬅《Ready Or Not》 CC Music Chart 2011年第3週: 本週 上週 週數 歌曲 歌手 1 1 3 絕色(3 wks no.1) 黃耀明 2 N 1 因為愛情 陳奕迅/王菲 3 2 2 苦瓜 陳奕迅 4 N 1 浮生六記 林奕匡 5 4 2 三分拍 張學友 6 N 1 夢伴 李悅君 7 3 4 地球應援團 糖兄妹 8 6 3 亞莉亞蒂之歌 鄧紫棋 9 5 5 一個都不能少(1 wk no.1) 林奕匡 10 10 2 澎湃 容祖兒

x10系列(12):林子祥x10

上回重溫: 梅艷芳 第12、第13集和之前的第8集,其實又名「去港男化」三部曲。我是傳統地相信好音樂可以起到教養作用的,這三組歌手的歌,聽得多,會不禁潛移默化地沾染當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氣慨,不只是「真男人」的歌喉,當中的歌詞和題材,都充滿為人世找美善、獻身維護正義的理想主義的承擔,還有敢愛敢做、大情大性的豪邁,對於被指龜縮在網絡和遊戲世界、不善交際又缺乏理想和責任心的「港男」們,這些歌成為了很好的「音樂治療」。順帶一提,「去港女化」的三部曲將會是第14、18和第27集,到時大家可以聽聽,以筆者的一家之言,開了甚麼可以增添女性溫柔體貼,又能去除膚淺、物質主義和「公主病」的藥方了。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探討歷代香港男女歌手的音域廣度,詳細排名忘記了,只記得男歌手方面,音域最廣的就是林子祥了。其實不只是音域,有不少林子祥的歌都給人一種「能人所不能」的感覺,傳統中國宗師風範如《男兒當自強》,高難度如《海市蜃樓》,今日再聽還有「除了他還有誰唱得到」之感,和他的鬍子一樣成為註冊商標。還有在當年的粵語歌壇,有不少新的音樂類型是林子祥第一個引入粵語流行曲的,rap的《阿Lam日記》和串燒歌《十分十二吋》就是好例子。 十首選擇就算未必從頭到尾都識唱,相信很多是歌聲一響起都會有印象的。當中有很多林子祥的Hit歌也未有選,例如《在水中央》《愛到發燒》《分分鐘需要你》《男兒當自強》等等,有意「加長療程」者可自行加入。 一.敢愛敢做  狂抱擁,不需休息的吻,不需呼吸空氣,不須街邊觀眾遠離; 微雨中,身邊車輛飛過,街裡路人走過,交通燈催促過,剩下獨是我跟你... (曲:Hammond and Warren 詞:潘偉源 編:Richard Yuen 監:林子祥,收錄於1987《花街70號》) 敢愛敢做是:無視外界一切目光,旁若無人地街頭激吻。車水馬龍的街頭,時間好像停在擁吻的一秒。 二.狂歡  面上充滿著熱望,興奮地看看,心聲急促跳盪; 路上一切如幻象,興奮沒法抗,尖聲高聲叫嚷... (曲:Danoff-Ide 詞:鄭國江 編:-- 監:--,收錄於1981《活色生香》) 源自希伯來民歌《Hava Nagila》(也就是「Let us rejoice」的意思),但比原曲更有歡樂氣氛。我和這首歌同一年出生,但到上大學O Camp時還有跳這首歌(不知...

新歌簡評2011年第2週:太好聽的戀愛,看不見亦存在

本週推介歌:黃耀明《絕色》 (曲:盧凱彤 詞:林夕 編:GayBird 監:GayBird/黃耀明) 據知這首歌是受「黑暗中對話」活動啟發而寫的。「黑暗中對話」有一個體驗館,一連串活動讓視力健全人士體驗一下盲人的世界,從使人們增加對失明人士生活的了解。 歌詞是代入失明人士的角色,探討「盲人是如何感受戀愛?」歌詞用上多次「看不見」「看不到」「目送不到」「從來未看一眼」的詞句,描繪一位失明的主角,並描寫在沒有視覺之下,如何以別的感官感受愛人的存在(「聽見指尖攀過絕嶺,聽見呼吸吹皺浪聲」、「花灑聲裡聽到你表情」)。 這首歌的意義如果只在探討盲人的愛情世界那就太狹窄了,但正如「黑暗中對話」讓健全人士從體驗失明上到感官的一課,這首歌也讓看得見的人思考,除了用看的,還可以怎樣感受愛情?放下視覺感官,或者用聽覺,或者用觸覺,擴闊感知的可能性,會不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愛情、更豐富的愛情? 最後兩句「看不到對面露台,放不進紅塵在眼內,免得你有日懷著絕色,一刀插心內」是甚麼意思?為甚麼要用「露台」?我的聯想是,露台,俗稱「騎樓」,而「騎樓」,有時是指女性的...沉迷表面美色的後果,乃是「色字頭上一把刀」,一刀插入你心,到時追悔莫及。 音樂方面,前半是簡單的結他伴奏,由後半開始,有越來越重的電音原素。近年明哥的作品著力返樸歸真,和較早時期以電音為主有很大分別。這首歌好像把兩種不同時期的明哥合而為一。還有值得留意的是結尾那半分鐘以上的長outro,有點有到黑暗盡頭是光明的感覺,正如「黑暗中對話」體驗完畢,回復光明,之前的經歷,還在腦海回味、思考。 關於Rednoon大鬧港台除夕倒數活動還有幾筆要寫。他們在台上主要的控訴是:有人唱全首歌有人唱得半首,不公平!不如大家想想: 有些歌三分鐘,有些歌五分鐘,如果大家都唱完一首歌,有人表演三分鐘,有人表演五分鐘,是否不公平? 現場幾萬觀眾,可能想看陳奕迅的有二萬人,想看Rednoon的只有100人,如果大家表演時間一樣,是否不公平? 有樂隊表演一分半鐘,有些夾band更長、寫歌更多、技巧更好的樂隊,連獲邀請也沒有,是否不公平? 我不會犬儒地簡單說一句「呢個世界邊有公平吖」這些說話,只是,公平與否,不可以看得這麼片面。 岔開一筆講他們的疑似納粹標誌。開始發現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把現時的中國和希特拉的納粹德國作比較,先有舉...

音樂時間論暨新歌評級機制,兼CC Music Chart 2011年第1週

對一首歌的喜愛程度,其實可以由你願意在一首歌所花的時間衡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經驗之談:有些歌,是見到歌手已經連聽也沒有興趣,給它的時間是0;有些歌,試聽30秒就此「飛走」,它得到的時間是30秒;有些歌聽完一次,覺得平平無奇,也沒有興趣再聽,屬於它的時間,只有一首歌這麼長。 另一個極端是非常喜愛的作品,你會覺得值得為它花很多時間,包括Loop一首歌不下10次甚至一整晚;背熟歌詞、推敲歌詞意思、甚至用書法的形式抄下歌詞;因為一首喜歡的歌,搜尋關於那歌曲、那歌手、背後的音樂人,或歌詞提到的東西;覺得這首歌很應該推介給其他人,會費煞思量寫一篇文章,務求引起別人的興趣。你為它所花的時間,可能是以小時計,或者是一整晚、一整天、甚至以星期計。 兩個極端中間當然有很大量的歌屬於灰色地帶,但一般而言,較喜歡的歌會聽得較多,會對這首歌特別留心,興趣較少的會較快聽厭,也會不求甚解。喜歡的程度,也反映在花在這首歌身上的程度。 基於以上的時間理論,在今年的新歌簡評創立了一個評級機制,所有新歌都可以分為四級,由低至高分別是「飛行級」、「播放級」、「推介級」和「年度級」。簡單介紹一下: 飛行級 簡單來講是會「飛歌」的級別,包括: 見歌手名已避之則吉; 試聽30秒後和它say goodbye 試聽一次,中途飛掉或提不起興趣; 聽過無大興趣,再給它一兩次機會,最後還得放棄; 一聽,大呼「中伏」。 「飛行級」是有「翻案機制」的,因為有可能走漏,也可能一開始聽不出那首歌的好處,但要翻案,多數要有其他人介紹,才給它多一兩機會。 這些歌在以後的新歌簡評不會多提。最多列出近來「飛行」了的新歌。 播放級 能進入新歌Playlist,一邊聽一邊開著電腦幹其他事的新歌; 要上到每週的CC Music Chart,一定至少要有播放級;但有播放級的歌不一定能上榜,視乎當時有甚麼新歌競爭而定。 可分高、中、低三級,簡而言之高級是接近推介級,低級是僅僅高於飛行級。高級作品值得為它美言幾句,或至少讚句好。 推介級 是值得為它寫文章介紹和推薦的歌。 大約年內首30名的作品 一般屬於CC Music Chart冠軍或高位歌曲,並且停留較長時間 年度級 推介級裡面的「精選中的精選」,一般一年只有10首左右。 堪稱代表該年度的作品。 舉幾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