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新歌簡評」標籤的文章

當下音樂2025第二季新歌總評

圖片
  本季的上半部因為個人事務,根本連新歌也沒有怎樣聽,到了五月下旬才開始認真找找這一季的作品,真正吸引的不太多,但總算六月初開始季度十大都開始「齊章」,後面還可以作點篩選。 這一季的第一位不算難揀,因為大半季都只有陳卓賢(Ian)《悲觀主義》是不斷會翻聽的。前奏一起,已經滿滿的方大同情歌味道,製造了又一種「浪漫經典」的氛圍,Ian不需用甚麼力,聽起來就是柔和舒服;陳詠謙的詞是高水準的,「都市中,很多開⼼的⼈,甜蜜蜜望著路燈,從彼此很吸引到開始有裂痕,漸漸變路⼈,回望後盼望愛情從未發⽣」,直白地寫出對愛情悲觀想法的產生過程;三次副歌的結尾「誰敢保證你仍愛我」「誰敢保證我仍愛你」「才想不到我仍愛你」互相呼應帶著故事推進,對愛情有悲觀的想法,但還是情不自禁愛下去。Ian今季更是雙喜臨門,《樹會流眼淚》撇除發音上的瑕疵以外,也是令人感到驚喜的作品,這種放輕一點集中於中低音的唱法似乎更適合Ian。旋律流暢而優美使得無需太花巧的編曲就能帶出氣氛,副歌一連十六字「我會替你化造樹蔭供應氧氣似零情緒」也是搶耳的部份。王樂儀的詞以樹木比喻默默貢獻和守護一段關係的人,比喻巧妙而精警,也像是延續《鯨落》那份犧牲的精神。 林家謙《四月物語》曲仍是他一貫的流暢和優美,可這套路去到現在還未聽厭,故事是關於青春時期帶著害羞與帶來遺憾的感情,有點像《櫻花樹下》的姊妹作,也是種日系純愛情節(《四月物語》本身也是岩井俊二導演的一套愛情電影)。MV有曾合唱《隔離》的陳凱詠(Jace),學生妹形象全無違和相當討好。陳凱詠自己也憑和Novel Fergus合唱的《西湖》迎來季選「開齋歌」,這是一聽已覺得很有野心的作品,風格和節奏很有現時西方流行的音樂元素,放在BBC 1介紹新音樂的節目也接得上,也用上傳統中國故事(《白蛇傳》及其引申的李碧華小說《青蛇》中青蛇與法海的故事)也型造中西合璧的碰撞,Jace演繹既有型亦性感,Novel Fergus典型嚴重扭曲斷開一截截的獨白也像是法海唸咒同時內心交戰的感覺。 繼續狀態大勇的Gordon Flanders新歌《心中那位住客》把最宏大的氣氛放在前奏,然後全首都是內歛淡然的小品,配上適可而止的中國風和小調。歌詞說的是那個已成過去的她仍然住在主角心中,始終忘不掉,陳詠謙的詞有意境地配合歌曲的優美並且足夠通順,這季第一和第三都是陳詠謙填詞,而且也是佳作,說個冷笑話...

當下音樂2025第一季新歌總評

圖片
短暫回港期間與佛教圈子的新舊朋友聚會,席間出現一位衣著單薄的紋身型男,胸前貼了張Wellen Time貼紙,由於不時看這身心靈頻道故藉此打開話題,才得知他是個著名紋身師,現時經營純素餐廳,而之前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樂隊「觸執毛」的結他手Lester。由於之前的話題有談及本blog主組過的一個業餘佛教樂團(有幾業餘, 自己聽 ),得知Lester身份頓時雙眼發光,還有點慚愧。 其後有另一天同一圈子約好人腳但未定地點的飯局,結果因利乘便預約其餐廳享用客席法國廚師的set dinner,席間討論的多是佛教修行身心靈話題,特別是他飲死藤水十數次的經歷,另外還展示了些他在西藏學到的佛教唱誦,還有聲頻療癒和特別樂器(例如其中一個有點似烏蠅拍但聲音幾特別)。與親人朋友聚會都是回港最重要的原因,認識更多在港的奇人異士和他們的故事令這旅程更添價值。 Wellen Time頻道 固然值得繼續支持,座落於深水埗的「 余地 」也是令人食得滿足的餐廳,溫馨提示:請記得輕聲細語。 KOLOR主音Sammy原來有份唱《同步過冬》? 關於樂隊,本季還有一大發現,叱咤期間不時上維基百科 重溫一些歷史資料 ,發現KOLOR主音Sammy(蘇浩才)早在2001年以另一樂隊「臨記」身份奪得過生力軍獎項(KOLOR後來在2007年得獎,共通點是兩次都是全年只有一首上榜歌)。臨記是一隊千禧年代初曇花一現的組合,印象中只有他們把自己音樂風格定位為「softcore」(還是「削core」?重溫了 KOLOR 2011演唱會片段 有此一問),和參與環球唱片群星合唱《同步過冬》,換言之,《同步過冬》這經典勵志歌原來Sammy有份? 那首歌經典在眾星雲集的陣容,張國榮譚詠麟兩大80年代巨頭不在話下,還有李克勤、黃耀明與歌中大爆發搶盡鋒頭的黃貫中,男聲尚有狀態甚佳的陳曉東和恭碩良,相比之下女聲水平可謂天堂與地獄之比,有當時全香港唱得最難聽的張燊悅和張栢芝,還有廣東話說不正的丁菲飛,黃伊汶已算比較見得人了。「臨記」在其中算是知名度最低,角色也只是在中間rap一小段,翻看 當年的MV ,有趣的地方是畫面中臨記五人Sammy站最邊,最後幾粒字才有份開口;另一段 勁歌頒獎禮現場演出 ,Sammy就站在黃貫中旁邊近距離感受其震撼,rap的部分還是由隊友包辦。當年Sammy在臨記還是結他手,到了KOLOR才擔任主音位置。維基百...

當下音樂2024第四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二十年的年終總結和20大評選,一星期後揭曉。 偶像派當道再現 叱咤頒獎禮仍舊行禮如儀地投票,但「我最喜愛」獎項的名單顯得越來越沒趣了。MIRROR成員壟斷前幾名不在話下,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每年五強坐三望四,我最喜愛的歌曲10強幾乎全部男歌手包辦,這些名單都令本Blog主想到內子開玩笑的口頭禪「人生充滿絕望」(好在最歌五強有《普渡眾生》和《黑玻璃》,輪到「人生充滿希望」吧?)。制度上沒有甚麼好怪責的,始終投票獎項得票最高的,fans也真的具較強動員力組織投票,需要現場投票的又真的課金買/換票入場,以致姜濤去年憑外間不算紅的《濤》都能以壓倒性優勢勝出。只是望著MIRROR成員繼續霸佔前列,其餘的主要是靠人氣和流量多過實力的(例如周殷廷、洪嘉豪、COLLAR還有Lolly Talk),感覺又回到八九十年代偶像派當道的日子(也就是針對樂壇現象的作品如《叱吒勁歌金曲》《木偶把戲》《醒你》連環出現之時),也想起四大天王當道時一個說法,十首金曲每個天王兩首,第九首是王菲的,最後是全香港所有歌手爭一首金曲的場面。幸好這局面其實沒有維持很久。 第四季這裡真正的rematch來自… 在叱咤,我最喜愛獎項近乎年年rematch,除了男歌手五強連續四年有四人重複(張敬軒+MIRROR三子),歌曲十強是男歌手十強其中九人rematch(去年也是十強男歌手八人在歌曲再戰),但這裡的rematch是方大同vs林家謙繼第三季包辦前三之後,第四季再包辦前五之四。 香港史上最賣座港產片《破.地獄》有兩代笑匠許冠文和黃子華合演關於喃嘸師和生死教育的嚴肅戲,也有樂壇喃嘸師林家謙包辦唱作的《普渡眾生》作主題曲。在倫敦的電影院觀賞(市中心平日晚上,差不多滿座,也有些洋人來看),也如傳說中的大部份觀眾都等到《普渡眾生》在片尾播到最後一粒音才離場。也實在沒有比林家謙更適合為這電影做主題曲了,除了唱法淡淡然地帶著聽眾情緒起落到回歸平靜,旋律的巧思讓我們徘徊於憂愁與悲哀之間,就好像重臨MV中黃子華把紙紥品丟進火堆的情景,轉來轉去的key也帶著我們上上落落,到了最尾的處理(不論是旋律的結尾還是一分多鐘的outro)既讓人有走向一絲光明的感覺,也讓人從哀傷中釋懷。這歌除了讓林家謙繼《一人之境》後相隔四年再次打入叱咤「我最喜愛的歌曲」五強,更令人期待的是來年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由於傳統上獲提名者都會在頒獎禮...

當下音樂2024第三季新歌總評

圖片
本季總結十大的形勢很簡單,基本上可以用「721」三個數字來代表。詳情如下: 7 - 四至十名清一色女歌手 在還是體育盛事季節又沒有太花時間發掘新歌的七至八月,其中一個爽快的體驗是連播四首女歌手的快歌:陳慧琳和老拍檔雷頌德合作懷舊節拍的《一念天堂,二人結界》、方皓玟形同向COLLAR示範她們應有潛能的舞曲《我唔理啦》、容祖兒略帶暗黑的末日狂歡《One Last Time》,和泳兒夥拍Pandora充滿城市road trip快感的《Ride It Out》,美中不足的是另一天后鄭秀文推出了久違的新專輯兼開了演唱會,但沒有帶來相應的快歌加入戰團,主打反而是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填詞的《盲盒》,Dear Jane Howie作的曲是很熟悉的《不許你注定一人》式的套路,但落到鄭秀文的演繹卻混和了強烈的個人風格。 《One Last Time》還想多說兩句,坊間有批評陳詠謙的詞「唔知寫乜」但我覺得問題不大,反而不斷的「boi boi 全部炸毁」我不明白為何Joey和唱片公司會收貨,須知容祖兒之前已試過《隆重登場》前名《炸機女皇》因為不巧撞正美國911恐襲而改名,而在地緣政治局勢如此緊張的今日反而不怕再一次「崩口人忌崩口碗」,果不其然「全部炸毁」發生了,但那是黎巴嫩真主黨的傳呼機(堪稱「call機大爆炸,全黨死清光」)。 天后前輩紛紛出歌的同時我們還有前輩中的前輩「阿姐」汪明荃也帶來演唱會主題曲《Make My Day》,更大的驚喜當然來自林家謙黃偉文曲詞班底(想起了周啟生前輩無事生非叫林家謙「廢青」一事,周啟生正是阿姐近年經典《明成皇后》作曲者,會不會搲寫演唱會歌不成發現被後輩小伙子截糊而深深不忿呢)。節奏輕快而難度不高,既適合阿姐也適合大合唱。引申出的疑問是,是汪阿姐唱Wyman的歌夠潮,還是Wyman開始老化到寫歌給汪阿姐也無違和感? 本季的話題仍然有郭富城《EXIT》「熱潮」未減兼成為五台冠軍歌,而在完成這「偉業」之前不久,由於出現同一週港台冠軍區瑞強《我是DJ》新城冠軍葉麗儀《感恩》,那種年代的穿越性也帶來不少社交媒體(主要是Threads)再一次「樂壇已死」的討論。這個討論我沒興趣(也快要刪Threads了),反而好奇聽聽那兩首冠軍歌如何,區瑞強的支持不了一分鐘,但葉麗儀《感恩》,聲音依舊清脆響亮,功力不減當年,以一個77歲的前輩來說,保持這個水準實在是令...

當下音樂2024第二季新歌總評

圖片
由於沒有時差的關係,這陣子都在沉迷歐洲國家盃,遲了一點出文。 雙謝齊發威,謝四拉闊不是夢? Kiri T《至少做一件離譜的事》推出不久便基本奠定了2024年的代表金曲一席位(紅到台灣的魏如萱翻唱再和Kiri T本人合唱然後彭羚也在IG留言讚好!),黃偉文植入金句式的歌詞以情歌為包裝但讓各人對號入座有自己的聯想和解讀,「離譜的事」除了可以說是明知是壞情人仍勇於投入,也可以說是不顧後果堅持下去的使命。可能大家都覺得這位神童(作曲《兩面》給容祖兒時只有14歲)兼學院派(美國Berklee音樂學院畢業)實力唱作人一直都值得大力追捧但需要一個時機,結果這首音樂上並不像Kiri T的一貫風格的流行ballad就成為「緣份到了」(乘勝追擊的《有些話要用英文說》則比較似一向的她),讓大家有默契地把Kiri T推到更高的位置。 Kiri T一曲成名也是繼年初謝雅兒《填詞魂》後今年第二位謝姓女歌手出道多時取得突破(Kiri T原名謝曉盈),可謂「雙謝」同年發威,如果最近人氣口碑皆踏入上升軌的雷同二友(謝芊彤、謝芊蕾)在下半年又有代表作跑出,就成了「四謝」(還是謝四?)這值得考慮的拉闊音樂(或其他拼盤live show)夢幻陣容了。其實雷同二友最近推出專輯《自游生物》,林家謙作曲的《靈魂有路》也是個人心水,二人溫柔的和唱似是化身天使向別人道別,不論對方的下一站是天國還是異國(「是時候告別這傷城」,怎麼個告別法也可以有自己的詮釋),這種聲線都讓人撫慰和安心。 黃偉文情歌三連擊 黃偉文給Kiri T寫了一首食糊歌之外,同期也有兩首令人懷念K歌年代的情歌,容祖兒《九秒九》是《緊急聯絡人》姊妹篇(作曲同樣有Gareth T.),容祖兒以女方角度時刻準備舊情人一天有何冬瓜豆腐把自己列為緊急聯絡人該如何秒速到達現場,以一鏡到底拍攝MV也好配合這歌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的進程,作為情歌天后,容祖兒駕輕就熟地又交出一首佳作。 魏浚笙(Jeffrey)《傢俬》是意想不到的討好,港式旋律與「相戀久了變得平淡」的歌詞題材也是大路過大路的昔日K歌回憶,最搶耳的是末段前的結他solo。賣靚仔兼乖仔的Jeffrey那種有點木訥的演譯在這歌反而相當脗合,如果K房還是一回事這歌令人很有衝動大唱特唱。 有首歌異常低調但引起很多聯想和觸動 SENSA A Cappella在三月底推出專輯《無》,從頭開始聽感覺還可以...

當下音樂2024第一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20年,意外重遇全盛時期的王菀之 《飯戲攻心》第一集在英國看了,當時是比香港遲很多上畫,到了第二集差不多是港英同步,但我沒有太大意慾去看,但愛上了主題曲《我們曾經白頭到老》,配合劇情需要的歌詞講一個無奈地和平結束的婚姻關係,卻讓我再聽到那個頭三張專輯一開聲便使人驚艷的王菀之,當然,編曲有早期合作無間的拍檔馮翰銘也是帶來這久違感覺的原因之一。 直接想起的舊作是《滿天星》,都是帶著淡然的悲哀忍痛結束一段開花不結果的感情(有趣的是那首歌編曲的不是馮翰銘而是伍仲衡),聲線是「甜到漏」,唱著的故事未算「慘到死」反而是慘到已節哀順變。只能說,初出道的王菀之對本Blog實在有太多回憶,如果05-09年不是有派台歌限制,單年20大王菀之入選數目會否多過2018年岑寧兒的5.5首也說不準呢。本Blog來到第20周年,第一季便重現寫Blog早期最喜歡的歌手回到她全盛時期的水準,未知會否年度第一,但季度第一是必須的。  黃明志辱華?因為你悲觀 黃明志在臨近農曆新年推出新歌《龍的傳人》,繼《玻璃心》後進一步奠定「辱華專業戶」地位,出動AI今上兼取名Winnie the 「Poo」(中文是「屎」的意思—食埋今上姓氏的字—「辱加一等」!),還有神預言「心在祖國人在倫敦」,怪不得英國鋼琴家Dr. K也公開邀請他越洋合作了(「Long Long的根」結合今年的忽然「Loong年」也算是神預言之二)。歌詞加上MV的訊息密度也足以所有KOL拍三十分鐘節目逐句逐個畫面解讀了,我最有感覺的是「我們最愛傳給別人」(大家還記得疫情嗎?)和「兄弟情深,留島不留人,然後都跑去變Singaporean」(祝台灣平安)。 今季有足夠多的好歌入十大,要不然我有考慮漫畫家阿塗的《 因為你悲觀 》有需要的話作候補。這首歌大約一分半鐘,基本上是重覆年度金句「咁係因為你悲觀,我睇到由治及興嘅好處」,但相當寫實,也甚為洗腦。 樹洞系歌手林家謙 《無答案》展現了林家謙強大的療癒力(你喜歡說「超渡力」我也不反對),和他五年前同樣包辦曲詞編監的《聽風》一樣,起伏不多而不知不覺地讓人情緒得到釋放而平靜下來。 憂鬱的感覺有時說得出原因,有時說不出,有時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出現「響咹可否跟跟我聊話到曙光」這令人想起《重慶森林》梁朝偉的情節,腦海湧現千萬個情境和千萬個如果,最後也唯有接受在這一刻問題無解,不如倒頭睡...

當下音樂2023第四季新歌總評

圖片
自從本Blog重啟季選開始,每季選歌通常就是聽到比較好聽值得考慮進入季選的作品放進一個playlist,儲到10首以上就開始排序篩選,但印象中沒有一次是好像本季一樣,早到10月6日已經有超過10首歌有「候選資格」,可以說是今季聽到的好歌數量是近年之冠,也有很多篩走了的也是高質素的作品,且看年底20大有幾多首是來自第四季了。「當下音樂・二三總結」,預計在英國時間12月31日發佈。   Cantopop也移民? 早前有幸獲邀為一個移英香港人團體主持一個廣東歌網上講座,席間分享了11首2021-23年跟移民潮有關、而我也非常喜愛的廣東歌。實驗性地在Zoom上充當「音樂情人」扮DJ「夾歌」一邊播一邊在音樂空檔中加入講解,參加者高峰時有超過60人是喜出望外,也不枉我改用Canva製作更精美的slides加上計算每首歌曲(MV) music break和前後空檔/credit位時間再度台詞了。 為這活動製作了一張 YouTube playlist ,那個flow我覺得很滿意,尤其是由RubberBand開始(《Ciao》),也由RubberBand作結的安排,說的是《Be Right Back》。一首說離別,另一首說(快將)回歸,描述的盡是一個人往外闖的遊子心聲,MV也是收集世界各地的香港人的海外生活片段剪輯而成,一人移居者聽了固然感觸良多,像我這裡和內子一同來英者,面對新生活各種挑戰慶幸身邊有人之餘也對獨自到來的朋友更添同理心和敬佩。前四句的場景設定已經很令人有共鳴,「穿過千百公里,驀然車廂裏想起」,音樂慢下來靜下來再接副歌「在這刻一個人,任滿身灰與塵」,簡直是錐中孤身在外者的感觸,隨著歌曲推進變成RubberBand一貫的激昂,尾段的「不怕一個人,學會聆聽屬你聲音」是給人勇氣的提醒。這一趟各散東西的我們,願大家在各位置好好打拼,成為更好的自己,有一天戰勝歸來,分享各自的歷程。 張氏姊妹,瞓定唔瞓?同場加映商台某DJ連環沉船事件 張蔓姿《不眠遊戲》是聽完會想loop成晚的一首歌(就好像那些陪你挑燈夜讀做project的Lofi Girl音樂),而它更讓人沉醉在憂鬱的深夜之中,世道紛亂之中介乎避世與厭世之間的孤獨;「那日那位相遇,最後結果失聯」,都是些深夜無眠時想起的人;「與我進入這個不眠遊戲,愛與痛也化作一場遊戲」,一連兩個「戲」字的氣聲,甚為性感。這歌...

當下音樂2023第三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一件事,本Blog主有份填詞,之前因為MV抄襲疑雲而被下架的《停一停・心呼吸》,在七月底低調地 重新上架YouTube ,我自己也不算聽得多,而且有時會1.25倍速播放反而好像效果更好,但不論如何,希望有機會再有新作品出現。 本季初承接上季弱勢,略有擔心會否湊齊十首選擇(再加上外遊也沒太留意新歌),但踏入九月開始陸續有不錯的發現,甚至有些直至八月中尾還是候選季度第一的作品到季尾幾乎十大不入。更有趣的是,時至2023年竟然可以季度十大同時出現尹光、刀郎和楊乃文… How AI Revives the Career of this 74-year old Cantopop Singer 尹光11月開紅館演唱會不算破天荒(他1991年已經開過了三次),但乘著AI翻唱衝了一波人氣之下這次演唱會也成為一時話題(不知會不會有網上直播給海外支持者了),同時也推出新歌《Dear Myself》,固然是回應AI尹光翻唱姜濤《Dear My Friend,》,沒想到帶來的驚喜是超乎想像。首先是第一段用上和《Dear My Friend,》幾乎一樣的chord progression,之後是尹光竟然唱慢歌一本正經地回顧歌唱生涯,薛晉寧在歌詞中穿插了許多尹光金曲名字(數到的有《荷里活》《十四座》《數波波》《數毛毛》《一個黐膠線的少年》),也不是沒有意義的堆砌,「數波波數遍每顆星球,多麼感激有幸置身這裡望滿天星宿」,巧妙地寫出意境,「十四座那坐客就快歸隱,唱着最後餘韻」,小巴早已改成16甚至19座位,坐過十四座位小巴的大都在漸漸老去,有一種歲月痕跡帶來的滄桑,也是在尹光的歌沒有見過的。 「到了我聲線亦折舊了,我把這個使命過繼AI了」,是全首歌的精髓,我們常常擔心AI有一天會取代人類,但另一個角度,AI也可以繼承人類,唱著無聊低俗的歌但希望為大眾帶來歡樂,這種精神值得流傳下去。撰文時得知《Dear Myself》已打入903專業推介榜,相信有不少網民已經磨拳擦掌要在「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和「我最喜愛的歌曲」挑戰鏡仔了。視乎演唱會和頒獎禮的走勢,我覺得尹光與AI尹光值得西方傳媒(主流或音樂媒體)以AI為切入點報導這一現象,標題我也擬好一個了。 MV裡名為Wan K.的AI尹光,竟然有點似Elon Musk? 刀郎何以讓維根斯坦亂入《聊齋誌異》? 退隱多年的內地傳奇歌手刀郎復出發行以《聊...

當下音樂2023第二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一季重大增補 五月才聽到原來林志炫今年有出新歌,是演唱會主題曲《我忘了我已老去》,無懈可擊的靚聲王藝術性演繹。這一句歌名有兩個含意,第一個是驚覺「原來我已經老了」的醒悟,是種今非昔比力不從心的感嘆(想起很久之前一個 長者行人安全 的政府廣告,亂過馬路的公公還道「我係賽跑冠軍」,婆婆搶白「五十年前丫嘛」那個);第二個是決定忘記歲數加諸自己的標籤,依然充滿能量地為想幹的事打拼,「全力奔跑,全力倒下」,是盡情燃燒生命剩餘光芒的豪情。是意想不到林志炫會出新歌?是年歲漸長對步入老年的題材越有共鳴?感覺這是林志炫版本的《山丘》,必須加進今年20大候選歌一席。 讓薛影儀化腐朽為神奇的馬來西亞團隊 如果這季選的排名是由內子決定的話,薛影儀《一加一等於阿儀》應該會是第一名。這首發佈一星期點擊率已破百萬的作品,內子短短24小時內都貢獻了好幾次了。實在是有驚喜的,我們都甚為佩服其製作團隊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讓阿儀唱(或rap?或讀?)甚麼,讓阿儀做甚麼動作,其他的就交由編曲、舞蹈員和視覺效果補足。效果是夠洗腦,又有少少型,更有一些阿儀帶給我們的做人道理(「無止境的喧嘩浪費精神費事理」根本是這世代的金句)。作曲填詞的Monsterz怪獸和監製的Hanz郭文翰都是馬來西亞音樂人,而MV大部份製作都是由馬來西亞團隊完成,衷心欣賞他們藉著創意取長補短做到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想起薛影儀跟張如城的分別,就在於幕後有沒有自知之明,本來兩者皆準備被取笑,結果後者去到了恥笑的地步,前者由準備取笑變成真心欣賞。馬來西亞人好像在不同領域成為了一股崛起的創意力量,之前當然有新一代亞洲天王黃明志(今季也推出演唱會主題曲《大飛機》,有大量美女相伴兼堅定自由精神的「明志」之作),最近也有現居英國的煮食評論YouTuber Nigel Ng (Uncle Roger) ,以「花式辱華」推廣其棟篤笑表演而「成功爭取」被中國封殺,馬拉創作力量看來會是一浪接一浪。 同一團隊打造、父親節期間推出的第二首作品《爸爸爸爸我愛你》也是溫情得令人驚喜的作品,加上MV請來一眾父親和兒女上鏡表露心聲(其中一位上鏡者是今屆「全民造星V」30強選手鄭仲豪Maico!),令你根本不會介意薛影儀唱得如何呆滯(也是製作團隊的功勞,讓那份呆滯都帶出一點感動)。唱backing vocal的名為「是但啦」,不知是否那位 經常在英國街訪的香港You...

當下音樂2023第一季新歌總評

圖片
本來是自我宣傳時間,但MV都下架了,講經咩 第一節一定要講梁詠琪新作《停一停.心呼吸》,因為是本Blog主繼2005年麥浚龍《原地轉》後相隔十八年再有為流行歌手填詞的作品面世。寫這歌時人還在香港,是一名在該慈善機構工作的好友提及他們正在製作一首主題曲,當時已有另一義工朋友寫了一個版本但想找我修改一下歌詞,結果我改了大半,但保留了副歌的核心,只是以較豐富的填詞經驗把歌詞寫得更整齊通順一點,並盡量把我對「停一停.心呼吸」方法的理解(特別是創辦人常霖法師經常講的「寧可短不可斷」)寫進去,當是作為移英前給朋友和相識的修習團體的一分心意吧(也很感恩他們對我的支持和信任),事隔差不多一年半後歌曲才正式面世也非我能控制了(也跟疫情反覆有關),當然也沒有見過梁詠琪和倫永亮,有點可惜。 再分享些趣事:當時花幾天寫好首歌,完成之後在清晨六點錄了一個簡單得可稱為「簡陋」的結他伴唱(忘了為甚麼會是清晨六點了,可能是之前一晚睇完凌晨波?),因為有一兩句歌詞還是得自己示範才確保演繹和製作者理解。睡眠不足狀態自然略差,怎麼唱都是「Chok」了劉德華腔出來,還要唱錯最後一句,但為交功課還是發了給好友,還好順利收貨。當時已知將會由梁詠琪主唱,但聽過demo改完份詞自己唱埋都想像不到這首歌梁詠琪會是怎樣演繹,所以歌曲面世還是滿懷期待。結果沒幾天就因為MV涉嫌抄襲流動舞蹈劇場《 遙遙之城 》影片而下架,實屬不幸(希望稍後會出現在Spotify或KKBox等音樂平台)。個人認為比較兩條影片,當事人提出那幾幅截圖的幾個shot實在是十分相似(相同的場景,同樣有大型波波),但全片而言相似的也就這幾個shot了,是否足以構成抄襲個人有點保留(個人偏向是對抄襲的定義是比較嚴格,或者說對作品相似比較寬容和選擇疑中留情)。不過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梁詠琪的社交媒體一直隻字不提這新作,也沒有為這公益項目作丁點宣傳,有何內情我也不知道了。最後還是自我宣傳作結,我人在英國但仍然想繼續寫粵語歌詞(或者有舊曲新詞在這裡分享呢),有歌想找我填詞的話歡迎聯絡交流。 《遙遙之城》影片截圖 威力強大的《窮人的薔薇》 陳蕾去年有一首相當厲害的作品《下流社會》,去年沒有推介是覺得那作品提到的青年人無法上流形成低欲望社會的題材已經是遲了五年推出(至於五年前的陳蕾能否駕馭《下流社會》是另一個問題)。今年初她新作《窮人的薔薇》對唱功的要求同樣地高...

當下音樂2022第四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四季新歌可以用乏善足陳來形容,活躍的歌手繼續活躍,但推出的新歌都有比不上較早前作品的感覺。結果九月中推出的《精神流亡》當時未決定能否入第三季季選,結果撥歸第四季最後以第二位完成本季,而第一位在年終20大排名恐怕也只是前十邊緣(但這歌手之前入過五次年選20大,最高也只排第13,入前十已是一突破了),「當下音樂.二二總結」預計將於12月29日發表。 圓月在變一彎月,雲蕩在變千抹雲 第四季第一位結果選了陳柏宇《有天》,他是少數歌手在年尾推出的歌優於今年稍早的作品。合作不多的周耀輝受陳柏宇前作《有我》啟發為新歌起題《有天》(之後有沒有《有你》《有情》《有地》《有海》湊成一系列?),主題語帶雙關既指「有一天」我們理想的日子會到來,也指「上天的存在」,也就是自然定律的存在,關鍵在於保持信念和盼望,過好目前的每一天。最喜歡這一句「圓月在變一彎月,雲蕩在變千抹雲」用詞簡單,對仗工整,意境優美,就像你和你在乎的人於地球的某一處觀看景色的幻變。當人的世界充滿糟心事,抬頭望天感悟自然定律確實能帶給我們前行的力量。陳柏宇用一貫平穩的唱法,在高潮位加多少少力,已經自然而然地表露一種勇於面對生命的戰士精神。MV延續前作《對得起自己》有姜皓文演出而故事只是蜻蜓點水,反而開首的機長廣播反而是觸發不少香港人回憶的神來之筆。 《The Fight Goes On》專輯另一作品《拖》是一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故事,希望把離別的時間拖得越晚越好,或者把相聚的快樂時光拖得越慢越好。這樣的題材對太多的香港人有共鳴了,也因此在近年的流行曲也出現太多次了,但以陳柏宇情歌王子的規格演繹,還是不失為值得一聽再聽的佳作。 二三四名有「Zarahni」和「Servana」 《精神流亡》是有後勁的,除了是越聽越喜歡之外,歌曲本身也是由一首普通的搖滾去到Serrini出場才漸漸進入高潮,這都令人想起前年的《時間的初衷》;本來是控訴這世代的不如意,「長恨有歌無業報,人自然暴走我的路」,Serrini的出場像是暴走者遇上同路人,最後的一唱一和「相信所有美好將來」「狂風雨裡走過來」「走過風雨角色更精彩」把能量螺旋式推到最高,最後的爆發像是暴雨中舉起寶劍朝天,得到雷電加持一下子變得神功大成阻我者死的能量。 本季Zarahn另有《With You》,一聽就有《萬世巨星》和《極樂》的早期周國賢集體回憶了,相當爽勁,後來得知...

當下音樂2022第三季新歌總評

圖片
 今季的前奏太多東西想說,所以 另開了一篇前奏 ,主要寫林二汶和MIRROR。 更正 上季總結時提及側田衛蘭在季選「開齋」,翻查資料才發現 2011年第一季 原來曾經揀過側田的《GongXiFaCai Song》在第十位,對這首歌當然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 滿載集體回憶的年度之歌《蛋撻》 一杯香濃的港式奶茶能令熱辣辣的酥皮蛋撻更為滋味,一個演得出色而製作有誠意的MV能令一首本來已很優秀的歌成為年度之歌。林海峰《蛋撻》有何秉舜和雷柏熹的Jazz編曲加持,「做最香香香香酥皮蛋撻,用最港港港式古傳手法」,既指香港情懷,也代表手藝傳承;MV由葛民輝擔當男主角是比06年那次更具意義的軟硬天師重組,以飾演接載移民女子(梁雍婷)的貨車司機為故事開端,目睹女主角吃著離港前最後一次蛋撻的感動,繼而四出尋訪這隱世美味以至拜師學藝,想必勾起很多人的感觸;最不得了的當然是插入《Auld Lang Syne》的一段,是表達離愁別緒的神來之筆,馬上要重溫 1997年6月30日大雨中的主權移交的片段 。「一夜間,新北曼城,臨送別最後散水餅必吃;一夜間,天色轉變,黃偉業、劉瑪莉,來約定重聚某天見,蛋撻香不變」,終於點出移民潮的背景和回應上一個移民潮期間達明一派的《今天應該很高興》,所有感人的集體回憶都出現了。去年林海峰《返鄉下耕田啦你》已幾乎成為年度第一,看來《蛋撻》有望補中了。 林家謙演唱會與新歌 林家謙一再加場兼補場的演唱會掀起了和之前張敬軒演唱會一樣的每天追看嘉賓片段熱潮,七場演出總共21個嘉賓單位也反映了他的人氣和人緣了。看到黃偉文賣弄小聰明的歌名,本來對演唱會主題曲不寄厚望,但《邊一個發明了Encore》真的聽了、看了MV(五個好同學各自面對離別之痛,到重聚時只剩下四人)、加上林家謙親身解說(包括暑假最後一天捨不得假期而哭泣的小孩,和「聽完這個演唱會之後要到別的城市生活」的一番感言),還是會令人感觸良多。Outro的風笛再一次勾起英國聯想,編曲的再一次是何秉舜。 演唱會前推出的專輯《Memento》剩下的一首未曝光作品是《記得》,也就是把林二汶《愛情是一種法國甜品》收為己用,去年的專輯也有類似安排(類似在翻唱對象都是近年有爭議的女歌手),把楊千嬅的《余春嬌》回收作《在空中的這一秒》。《記得》在林家謙手上變成平靜如水但帶著淡淡哀愁,歌詞也是充滿詩意。還記得2018年《愛情...

當下音樂2022第二季新歌總評

圖片
來到英國一段時間了,有時也會想,在英國聽香港的歌跟在香港聽香港的歌會有甚麼不同?在英國待久了,會否和真正香港的感受產生脫節?又或者,哪個才是所謂「真正」的香港?沒有答案,有待探索。 醫生我無病,病的是這個世界 2019年,Matt Force以新人身分奪得「香港樂評選」年度男歌手,我也是因為參與這評選才認識這個名字,要不然也錯過了這結合Jazz和Hip Hop的死亡系憂鬱rapper。Matt Force與藍奕邦合作的《醫生我無病》,玩的是擅長的曲風,充滿控訴性的歌詞,配合藍奕邦一直受情緒病之苦的故事,讓西口西面都變得入型入格(印象中的藍奕邦還留在當年遠走加拿大休養的消息,沒有為意近年他已回歸香港)。 「醫生我無病」,因為病的是這個世界,所謂情緒病只是正常人對病態社會的正常反應。第一次聽這說化是來自我很喜歡的作家 Charles Eisenstein (參看《 Mutiny of the Soul 》一文),這令我對情緒病有一個新的看法,所以《醫生我無病》一出已經甚有共鳴。「消化一堆堆新聞,不喝酒都經已飲恨」,也不用多解釋吧;所謂沒有病的人應該都是麻木了吧,「冇感覺變了有氣質,像麻木地做人才是最養生」。Matt Force重覆一句又一句的「到底身處喺呢個地方,乜模式乜嘢形狀先叫健康」,像是死神或判官,一句一句拷問這個病態的世界,和「搞到社會很病」的人們。 艱險我奮進,奮進因此偉大 本季第二位KOLOR《海底隧道》和上季第二位一樣都是林夕填詞。不同於上季林家謙《某種老朋友》長篇得叫大家寫徵文比賽解讀,《海底隧道》是簡潔有力的直線抽擊,簡短易上口得像武俠劇主題曲,很配合KOLOR頂天立地的真漢子氣場,「生命奮進因此偉大」,我想起的是新亞書院。然後發現全首歌都是由四個chord組成,也真的感覺到「大樂必易」在這首歌的顯現。海底隧道代表著漫長而黑暗的路程,應該很多香港人有這種感覺了,但除了無可避免的自我懷疑之外(表現在間奏重複16個bar的「I can’t see I can’t think I can’t do anything」),堅守方向走下去還是我們的使命。隧道盡頭總有光,自然是對身處黑暗的人很好的鼓舞。「無需貪快,未來或面臨曝曬」,到一天當日光復現我們有機會反而不習慣呢。 比千刀插入你心更狠毒的《小心地滑》 張天賦(MC)《小心地滑》可以說是李蕙敏《...

當下音樂2022第一季新歌增補之我有少少鍾意咗王樂儀

圖片
  寫完 上個季結 後一陣子,才發現錯過了兩首第一季推出的歌,與其留到第二季季結才寫(上季末一口氣寫4500字之後再加兩篇共8000幾字,都花了好幾天),不如加開一篇增補。 無獨有偶,兩首歌PANDORA樂隊《風月》與黃妍《Little People》都是由王樂儀填詞,一開始也只是知道她是近年產量較高的女填詞人,師承周耀輝,有幾首上年長期放在playlist的歌也是她填詞,但進一步對她感興趣還是因為覺得她靚女兼且同時擁有文人和烈女的氣質,陸續在YouTube看了幾個她的訪問和對談。其中 《明周》2021年8月的訪問 ,既語帶哽咽地提到「入面的朋友出來會見到邊個」,後來也說到「我們不能長期好像受苦難一般,要慢慢重建自己應有的生活」,最近的詞也看到她有這一種取向。也看了「懷疑人生就去」系列的「 笑談廣東歌 」一集,看了幾個人整整一小時討論Chill Club和聲生不息;更有趣的是看到 黃妍x王樂儀對談 ,主持問如果對方明天要去世會對她說的最後一句是甚麼,王樂儀說了「很高興認識你」,而同日就在Twitter看到Elon Musk寫了幾乎一樣的東西! Elon Musk發這推文的同一天,我在看黃妍x王樂儀的對談 同日Elon Musk還出了這個「朱古力奶好好味」的無厘頭post... 拉遠了,說回兩首歌。《風月》第一次聽沒有太在意,但隔了一陣子再聽,由intro開始就被吸引,全首歌總覺得有其他樂隊的影子(勉強說得出的是《想太多》時期的Mr.,而其實他們的經理人就是Mr.的MJ Tam)。PANDORA這隊樂隊出道了好幾年但一直沒有甚麼印象,到出現了《風月》才追回以前的作品,感覺他們比以前真的成熟很多了。也許是舒文監製之功,也可能是時代的磨練使他們越來越成熟。他們一直唱的都是情歌,但以前是死𡃁仔的情情塔塔與FF,現在是在壞世道下,「只談風月不談政治」,以互相陪伴把日子過好,變得有特別意義。 《Little People》也是一出時聽過沒太在意但後來越聽越喜歡的,傷痛中的盼望與堅靭好像是近年黃妍的歌的共同主題,這次何秉舜的編曲讓全首歌昇華了,有些令人想起初出道的王菀之(碰巧的是「屈膝禱告」四字同時出現在王菀之《手望》一曲)。黃妍一開始行的是陳綺貞的文青女神定位,但身處香港這時代逐漸磨練出她自己的特色,個別作品的治癒力我覺得已經超越了陳綺貞,反而2019年後的陳綺貞開始...

當下音樂2022年第一季新歌總評

圖片
新一年,新環境,換一下風格寫季結文章。也不算是新歌總評了,聽到甚麼,值得寫的都寫一下。 Collar與台語金曲的淵源 2022年第一首令人期待的新歌,當然是1月13日推出、由《全民造星IV》參賽者造成的八人女團Collar的出道作《Call My Name》,作曲人之一是台灣創作歌手 紀佳松 ,印象還停留在當年那《 水潑落地難收回2009 》(取材自他母親蔡素惠曲詞的台語經典金曲《水潑落地難收回》,在YouTube重溫的時候內子還說「做乜突然聽D咁老土嘅歌」,我還沒有說它跟Collar有關),之後作為歌手似乎發展一般,退居幕後反而做了韓團作曲人,到去年為Anson Lo寫《Megahit》,今年再為Collar打造出道歌。說回Collar,首支單曲算是合格,只是一出新歌香港就疫情大爆發,宣傳攻勢難免受阻,只有繼續做好廣告從業員。季末Collar推出第二首歌《Never Never Land》,頓變local清新風味(作曲的是徐繼宗),只是副歌有幾個位,令我想起Twins。 由維基101頻道到南方二重唱 叱咤頒獎禮後在YouTube看了幾個盤點歷屆叱咤重要獎項得獎者的短片,短短三幾分鐘配上得獎者歌曲片段,算是做得頗有誠意。叱咤的歷史我也算清楚,所以沒有部份留言者如發現新大陸的驚訝(例如黃秋生和張家輝拿過新人獎)。反而到這頻道重溫台灣金曲獎 最佳樂團 得主,我才第一次聽南方二重唱的歌,聽一小段就知是自己喜歡的清新靚聲,之後才一口氣聽了她們在KK Box找到的所有作品。要介紹的話,我還是建議由《 相知相守 》聽起,其實1993年也不算太舊,原來她們和優客李林是同一時期的。 從鐵鏈女說到Dear Jane 徐州豐縣被拴鐵鏈20年生了八個小孩的「鐵鏈女」成為網絡熱話之際,在網上聽到以此為題的一首國語作品《 不要我了 》(取材自八孩媽受訪的一句「這個世界不要我了」),主唱者是一位名叫Nalumi的年輕女子,看她一直合作的單位例如大雄、江峰、薇羽等等大概就可得知其背景(順帶一提,大雄當年為香港反送中運動繪製的漫畫海報的確非常精采,原來他也是個作曲人)。重溫Nalumi唱過的幾首歌(例如《 真的相信 》和《 手足同途 》),再發現她間中有翻唱歌放上網,最驚訝的是其中一首竟然是Dear Jane的《 哀的美敦書 》! 一行禪師與音樂 來自越南、世間知名的高僧一行禪師在...

當下音樂2021第四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四季,可謂 《玻璃心》一出,誰與爭鋒。不誇張地說,這首歌既奠定了黃明志的亞洲天王地位,也是將來值得載入史冊的一曲 。大家對一些存在已久的野蠻人行為已厭惡多時,但要不是為了利益繼續沉睡,就是敢怒不敢言,終於有人走出來當頭棒喝,自然引起大眾共鳴,要不是也不會短短六日YouTube突破千萬點擊,不只港台星馬位居熱門前列,遠至澳紐歐美都榜上有名。驚喜的是合唱的陳芳語,一直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首我覺得很難聽但不知為甚麼紅到發紫的《愛你》,最近才知道她是澳洲人並因在內地發展時不愉快的經歷而放棄該市場。她參與了這首歌令我對她完全改觀。 天王起,天王落,所講的有王力宏(據說他把台灣公投打趴了?),也有李雲迪(出事同時是瀋陽死傷慘重的大爆炸),要不是李雲迪涉嫌嫖娼事件我也不知道這1999年蕭邦鋼琴大賽冠軍早已「轉型」成為唱歌跳舞的綜藝藝人,再發現他參加那《披荊斬棘的哥哥》跟梁漢文張智霖還有林曉峰等一眾「大灣區明星」唱粵語歌, 想起當李雲迪彈著蕭邦名曲在國際舞台獨領風騷時,林曉峰還是在《超級無敵獎門人》和曾志偉插科打渾 ,20年後竟然兩人同台唱廣東歌,中國真是一個詭異的國度。 林海峰推出了《返鄉下耕田啦你》, 逃離高壓城市回歸大自然可能才是真正的披荊斬棘 。作曲的Before the Night Ends是同為商台DJ的梁子,旋律和編曲聽起來令人感覺舒輰和減壓。香港人一直都活得太壓抑了,「新聞報告,儘快熄機」,不知說中了幾多人的寫照。離開是斷捨離之一,回歸「日日農務,本土氣味」,世界原來可以很寬廣,空氣也舒服很多。最後一段的歌詞是全首歌最精彩之處: 某夜裏 刮暴雨十七級風 乜都冧哂 全部冇哂 要大喊 我哋要為這片地 明天 去學會 放下快活小種子 一鼓作氣 傻大笑地 種下一棵菜 要望天打掛 如果沒有這一段,首歌很容易變得把農耕生活浪漫化而脫離現實。但最後一段令整件事完整了。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沒有挑戰的,十七級風可以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心血全泡湯,大哭一場又何需顧忌?因為我們愛這片土地愛得太深。哭過後重新打拼,繼續耕耘,一棵菜沒有,便種下一棵,上天總會有祂的安排。 林家謙引起搶購潮的新專輯《SEVEN》歌名全為七個字,最遲曝光(也是最早曝光?)的《在空中的這一秒》成為了最愛之一(跟《時光倒流一句話》有得比)。可以說是「最早曝光」,因為它本來是2017年楊千嬅的《余春嬌》,時...

當下音樂2021第三季新歌總評

圖片
姜濤的《Dear My Friend,》 在YouTube上架的當天,內子在家loop了它一整晚盛讚好感動然後不斷叫我寫文推介這歌,結果還是太忙去到季結也沒有寫,還好她並沒有迷MIRROR導致婚姻破裂。 感動是因為唱的是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算是對廣大粉絲活生生的一課生命教育。也注定了這首歌再紅也不會是《蒙著嘴說愛你》有十幾廿個歌手輪流翻唱,而只會是姜濤一人獨有 。 這一季的話題還是MIRROR,他們還能紅多久是難以預測,但這一切不確定的社會環境中基於「而家唔追唔知之後有冇得追」的心態,短期內他們只會更紅。一眾鏡仔新歌當中,本blog主心目中今季跑出的是柳應廷(Jer)兩首, 《砂之器》以輪迴、母子為前世情人以及「零極限」為題 ,都是小克最擅長的題材,也引來YouTube不少網友留言分享每家那本難唸的經;另一首 《神奇之路》 也是跟媽媽有關(以蘇樺偉為題材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主題曲),不只一位朋友(都是家長)對電影給予「由頭喊到尾」的評語,我沒有看但只聽歌一樣感動。有趣的是看「論盡音樂」和「私家音樂」,一個說Jer唱得不夠爆,一個說Jer唱得太爆,而我只覺得 「港版林宥嘉」竟然有唱得像蕭敬騰的時候(尤其是「唯有再追」一句) ,以這歌來說,恰如其分呀,你說它不上相同詞曲作者同是電影歌曲的《差一點我們會飛》,我不敢苟同。 試當真的MC $oho & Kidney兩首歌成為了「現象級」大熱(我也是剛剛知道兩人原來是《無限斜棟有限公司》的編劇), 《係咁先啦》 以80年代disco音樂為背景,隱喻移民潮下走與不走的矛盾, 聽disco聽rap歌聽到有深深的憂傷,難以想像但時代讓它成就了 ;《跌嘢唔好搵》夠Chill夠無聊但內裡既有人生哲理也有科普基礎(當然在說「雙縫實驗」那一段),早在股市大跌時已見有人以此抽水,直到女警墮海更增添話題性,看來他們有力在年終的投票獎項與MIRROR眾星爭一日之長短了。 第三季方皓玟開了四場演唱會,出了三首新歌,最喜歡的是下筆時點擊率最低的 《漫漫碎》 ,來自金馬獎提名最佳動畫短片《極夜》片尾曲。面對很多失去、離別、哀愁的日子, 聽著它有種被療傷氣場包圍的感覺 ,像在空曠的荒野中聽到的回音,不知那是神的聲音還是來自自己感悟的心聲。 岑寧兒與林家謙,未聽已令人期待,慶幸的是兩人合作的 《風的形狀》 陳詠謙寫得出奇地好的詞,配得...

當下音樂2021第二季新歌總評

圖片
第二季,第一位我選 Serrini《I'm Fine, Thx》 。 在這個沒有幾個正常人認為是fine的世道,一句「I'm fine, thx」代表的可以是敷衍,可以是強顏歡笑,也可以堅持要過得好的承諾 。在80年代風格的舞曲之下回歸燦爛的年代盡情起舞,「亡命未曾結束,你那天連日為誰痛哭」可能令你有不少聯想,「哭笑有沒有用」接著的「有」是巧妙的affirmation,但不及接著的「碰」一字蘊藏的霸氣,去到outro仍然不捨得音樂停,總是覺得outro fade out之後應該要接 Rickroll ,其正式歌名《Never Gonna Give You Up》原來也是相當應景。重溫金曲時發現,Rickroll的點擊率原來快到10億了。 Serrini也寫了一首 《先哭為敬》 給鄭欣宜(作曲的還有Him Hui),這首黃偉文打造成《傾城》續集的作品,漸漸令人感到有Song of the Year的勢頭。一段世紀之戀去到曲終人散(你也想到結束的當然不只是一場劇或是一段感情了),它 既有大時代下的悲壯,也有愛得深刻而不捨的感情 ,要唱得夠「爆」,也能夠做到細膩,實在想不到有第二位歌手可以比鄭欣宜唱得更好(Serrini當然也不能,那形同「自爆」的合唱版可見一斑)。本季另一話題作是C AllStar《留下來的人》,相信你也不難理解說的是甚麼事,原來它和《先哭為敬》一樣都是何秉舜編曲。都是一向C AllStar合體的高水準,動聽、動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回應社會氣氛。 因為 王嘉儀跟周耀輝與Asia Art Archive合作的《留念》 計劃帶來六首相當高質素的作品,現在終於懂得欣賞王嘉儀了,這次在一向的型格之上增添一些女性溫柔,變得很符合canto-pop的口味,暫時最喜歡的是讓你想起「寫信師」在信中閒話家常的《信心》和感覺清風送爽的《雲泥》,之後帶點哲理的《故我》、窺探親人秘密的《親親》也不錯,連同年初為台灣女同志網劇《親愛的天王星》創作的主題曲《一切心神恍惚之間》也是值得推介的作品,兩首以上入年底20大不難,今年有望大豐收。 (重溫: 王嘉儀《留念》:由港版FKA Twigs到港版陳潔儀 ) 有些在第一季尾才出街的作品也撥入這季了,其中包括 陳卓賢(Ian)《DWBF》 ,歌是方大同風格,而Ian本身聲線似陳柏宇,組合起來也是很清新舒服,看到 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