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19 起發佈的文章

當下音樂・一九總結

住在香港的你應該會認同,2019年六月前和六月後,根本是兩個世界。大家無心理會流行音樂是正常不過(要聽也聽更貼近時代的抗爭音樂,可參閱最近另一拙作《 革命時代曲 》),始終香港樂壇有甚麼新歌,當然比不上還有沒有香港重要。難捱的日子來到12月底,最壞的事沒有發生,最好的也還沒有來臨,但總算局勢沒有差到讓本blog第十五年的年度總結難產,20首最喜愛的作品如期誕生。 2018年12月底有不少有份量的歌手出專輯,那時曝光的歌也只好歸入2019年了。張敬軒《裝睡的情人》由年頭笑它應叫「我是一個臨記」到年底經常錯覺地看成「裝修的情人」,結果是聽足一年而比他今年內推出的作品都要耐聽。佔據20大最後一席。 陳綺貞《沙發海》專輯證實沒有得到被「供奉」的地位,而香港演唱會因事取消更令人耿耿於懷(順帶一提,退款總算準時收到了),一年過去,喜歡的歌隨時間有所變動,最後留在高位排第六的是純鋼琴伴奏的《她說》。音樂平靜而高雅,歌詞是說離開comfort zone的勇氣,很易令人聯想那離開的comfort zone,可能是她一直用開的結他,或者交往18年的男朋友。 林憶蓮在去年底推出據說是最後專輯的《0》,再次橫掃台灣金曲歌后寶座,其中《歸零》一曲顯示之強大唱功和驚人爆發力,可說是沒有一個2000年後出道的女歌手能夠駕馭。當進入下半年的「第二個世界」聽同一首歌,「如果重生能真實的存在,此刻將一切歸零再來,reset,reset,reset,夢想就等如未來」,簡直是一首預示「攬炒」的革命神曲!結果從年頭打算有機會邊緣入選逐步推升到排名全年第四位。 梁釗峰去年差點入20大,今年憑《28天》補中排19。說的是面對無常的道理,有點老生常談,但舒服自然,像朋友分享多於長輩說教。小塵埃連續兩年有歌入選,《花之亂》(第17位)有王菀之加持氣質大為提升,Ivana也前所未有地顯示出用自己功力「托」住合唱拍檔的「前輩風範」。 一直對出自TVB選秀節目的歌手不感興趣,但今年馮允謙和鄧小巧的表演的確令人改觀,好像是感覺比較自然而少了刻意的「TVB除」。馮允謙由《聲音導航》開始已經感覺今年的他有點不一樣,而《山旮旯》(第八位)有了王菀之的旋律更是不得了,歌推出時我們還在另一個世界,之後再聽更發現感慨的事那麼多。有好風光要好好把握,因為不知自己會發生甚麼事,也不知那個地方會發生甚麼事。鄧小巧《雲吞》...

革命時代曲

有震驚全世界的「時代革命」,就有聽不完的「革命時代曲」。香港發生了太多六個月前沒有人估計到的事,包括《願榮光歸香港》相當於「國歌」的誕生。跟大家回帶一下:一個沒人認識,只知網名叫「Thomas dgx yhl」的音樂人,創作了一首不像流行曲的歌,一班人在連登為他修改、錄製、剪接MV,放上YouTube,過了兩星期,就在全香港幾乎每一個大型商場都有上千人大合唱了;之後出現英語、日語、德語、法語、韓語、台語甚至加泰語版本(有趣的是,就是沒有一個「見得人」的國語版),之後全世界每一處聲援香港的集會現場都聽到這旋律,之後網上看到幾乎你認識的所有樂器的演奏版本,鋼琴、結他版已數不清,還有大提琴、小提琴、豎琴、口琴、揚琴、色士風、古箏、二胡、牧童笛,去到Kalimba和handpan,之後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新奇版本,有手製音樂盒版、ringtone版、電音版、Minecraft版,有人用四部計數機演奏,更有仿製X-Japan版本,越看越叫人嘆為觀止。只能說,你回顧一下,便發覺這是神跡在你面前出現。所以我一直反對《願榮光歸香港》參與任何頒獎禮或年度評選,因為它已超越了流行曲的範疇,把它和鄭秀文張敬軒放在一起已經有點尷尬,更何況姜濤。 ( 《革命時代曲(榮光篇)》播放清單 - 46 tracks ) 要不是有《肥媽有話兒》,我也不認識這在YouTube已超過20億次點擊率的Sia《Chandelier》。它帶來最大的震撼是九月時當大家在強勁音樂伴奏下大喊「呀~死黑警~又唔做嘢~又唔讀書~~」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對每一個人說:「痴線㗎,呢首都咁多人識唱」「仲要記得歌詞」,然後沒有聽過的人也被介紹到YouTube一睹這「神作」,讓這歌循環地病毒式擴散。要不是肥媽本身的撐警立場造成的反差、原始發言片段的七情上面、加上製作者悉心autotune兼夾口形的剪接,也不會造就這一首金曲。當然,如果警察懂得自我檢討,停止濫權濫暴,做到真正的嚴正(和公正)執法,這歌也不會持續引起人們的共鳴。 ( 《革命時代曲(肥媽篇)》播放清單 - 16 tracks ) 其他因為今年社會運動誕生的原創歌,《和你飛》和《自游》可謂以素人姿態跑出,《和你飛》更成為YouTube 2019年香港區十大原創音樂影片之一。兩首都令人回想起雨傘運動時出現的《傘下的人》。2014年已成名的,在今天也不缺席,寫下《...

去年叱咤說「大滿貫」,今年說「雙料」

根據網上資料,林二汶《最後的信仰》奪得今年叱咤十大幾無懸念,如果屬實,她將會是第一位女歌手先後在組合和個人時代都得過叱咤十大的獎項(2017年at17憑《Girls Girls Girls》入過十大)。男歌手獲得「雙料十大」的有兩位,分別是林海峰和黃耀明。林海峰有2008年《我哋大家》和2006年軟硬天師的《好兄弟》,其餘個人或組合、合唱或featuring得獎的包括《男子組》(2005)《山頂嘅朋友》(2012)《黃昏點唱機》(2015);黃耀明不只是「雙料十大」,更試過「雙料至尊」,1995年個人作品《春光乍洩》和1996年達明一派《每日一禁果》連續兩年奪得至尊歌曲,之後更在2004年以達明一派《寂寞的人有福了》和個人作品《翡翠劇場》嘗過「單年雙料十大」的滋味,當年可謂商台頭號愛將。 網上數據亦顯示林二汶女歌手三甲叫糊中,成功的話也是第一位女歌手完成「雙料三甲」,男歌手方面有三人達此成就,包括譚詠麟(88-90男銀,1998溫拿組合銅)、陳小春(1994風火海組合銅,2002男銅)和周國賢(2007 Zarahn組合銅,2012及2018男銅)。從C AllStar獨立發展的陳健安據悉也有機會打入男歌手三甲,換言之有機會成為第一位有金獎(C AllStar 2011、2013、2016)加持的「雙料三甲」。 有「雙料十大」和「雙料三甲」,當然也可以有「雙料我最喜愛」,但到現時仍未有歌手做到。最接近的是盧凱彤,2005年at17奪得「我最喜愛的組合」後2018年打入五強可惜功敗垂成不敵謝安琪;今年輪到林二汶挑戰,我也想她贏但老實說機會不大。反而來勢洶洶的姜濤和MIRROR有機會創造「單年雙料我最喜愛」的歷史。

《山旮旯》現在聽比當初推出時聽更有感觸

在YouTube上看到馮允謙 《山旮旯》MV 下面的一段網友留言:「有沒有人覺得歌詞表面說的是好風光要趁早看,時間不等人,但弦外之音是說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氣數,趁尚未完全崩壞就要好好珍惜?」 是的,有好的地方就要把握時間去, 除了因為不知道自己會發生甚麼事,也不知道那個地方會發生甚麼事 。由歌首的不丹去到歌末的「深水灣淺水灣獅子山」,當大家經歷這幾個月來香港的動盪,不免令人深感慨嘆,香港之後會變得如何?而其實《山旮旯》是五月推出的,當時還沒有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 再這樣解讀下去,「東京灣波斯灣戈壁灘」這句如不是黃偉文為合音押韻找三個 地方放上去,那應該是神來之筆了。東京灣在越南(也叫北部灣),當年就是因為美軍在該處遇襲而令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成了美軍全面介入越戰的局面;波斯灣在老布殊和小布殊年代打了兩場戰爭;戈壁灘?唉,在新疆。 歌放著幾個月,再聽原來有這麼大感觸,而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這歌是王菀之作曲的。喜歡上這首歌,讓我發現這曲很像Ivana創作力最旺盛的時代的作品,旋律有很多Ivana以外少聽到的轉折,細膩動人。希望她再有類似的歌寫給她自己。 在TVB出身的歌手之中,馮允謙是今年讓本blog主評價大幅提高的其中一個(另一個是鄧小巧),其實也說不出具體上改變了甚麼,可能是「搣甩TVB陣除」還是甚麼,但今年馮允謙其他作品如《聲音導航》和最近的《尋找白金漢》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汪明荃唱過《少女的祈禱》,鄭少秋唱過《愛上殺手》,還有...

新人歌手翻唱前人的經典,是正常的致敬或學習的過程;但前輩翻唱後輩的作品,有出於欣賞後輩的成份,有顯示自己沒有和現今樂壇脫節的成份,有時也可能是為求綽頭或者久未露面的前輩向大紅大紫的後輩沾點光而已。 翻唱後輩最有趣的就是一些意想不到的組合,有時更為原作帶來難以想像的顛覆。表表者首推汪明荃做楊千嬅演唱會嘉賓翻唱《 少女的祈禱 》,阿姐的「粵劇腔」配上千嬅首本名曲堪稱「時空錯亂」之經典,早年還要在唱K時專登點來開伴唱讓大家起哄一番,今日人人上YouTube可以重溫楊千嬅如何激動和歌迷如何哄動,仲要嗌encore添呀陰功。 楊千嬅另一首代表作《 小城大事 》,竟然出現在擺明懷舊的「唱家班」演唱會中,由葉振棠翻唱!也是因為環星音樂製作的演唱會DVD而令這版本在K房也可點到,而大家都會被這不可思議的配搭而被震撼到了。順帶一提,《小城大事》這歌當年固然唱到街知巷聞,但它受前輩歡迎的程度可說是無出其右,有記錄的翻唱除了葉振棠還有 張學友 、 劉美君 、葉德嫻、 黃凱芹 、 區瑞強 等(黎明唱那改過歌詞的《大城小事》已不算了),其實當中葉振棠的版本在我心目中是最好的其中一個,很多翻唱為了令首歌聽落更有感情而反而變得誇張,反而葉振棠以他自己一貫唱腔其實和歌曲的味道很匹配。 更經典的還有鄭少秋2005年演唱翻唱麥浚龍(Juno)出道作《 愛上殺手 》,大俠唱腔唱韓式跳舞歌(首歌是韓文改編)不在話下,跳舞那部份以他當時58歲的年紀已經是令人嘆為觀止(唱的部份應該是錄定的)。留意當年坊間一聽到麥浚龍還是取笑他二世祖發明星夢死𡃁仔的居多,不能與往後《䧳雄同體》《弱水三千《彳亍》《暇疵》等的風格獨樹一幟的潮型音樂icon相提並論;要是年過70的秋官再開演唱會,可能要唱下「寂寞就如自己一個放飛機」或者拉汪阿姐唱《羅生門》? 要不是沒有演唱會DVD錄影版本的話,朱咪咪在2011年「吾會玩嘢演唱會」翻唱鄭秀文的《 信者得愛 》應該也是和之前三首「神曲」享有同等地位,看著朱咪咪跟著鄭秀文一樣fing頭加上中氣澎湃的現場演繹,真的不得了。然後在YouTube發現,同樣在2011年,一個「世界心臟日」活動裡面 薛家燕也「別怨新聞這麼假」起來 ,還有一大班小朋友載歌載舞,當然甚麼歌落到家燕媽媽手上都會令你想起《皆大歡喜》了;然後原來《信者得愛》受前輩歡迎到連 徐小鳳也要在演唱會翻唱 ,以她的...

最簡單便捷的寫譜軟體(六線譜篇)

圖片
承接上兩篇文章分享用試算表軟體(如Google Sheets)寫 chord譜 和 簡譜 ,今次講的是結他用的六線譜(Tab)。繼續用Google Sheets示範。 六線譜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完全用數字記錄每個音彈哪一弦哪一格,一至六線分別用六行(rows)表示,數字代表彈結他的第幾格;第二種是用和弦記號輔助,在譜上面標示和弦,六線譜主要記錄指法,要彈的線打「x」就可以,如果彈奏時有和弦以外的音才用數字表示。如果主要是彈chord伴奏的話,這樣會比較方便。 例一:某首歌的前奏 例二:附上和弦標記 寫結他六線譜的幾點具體貼士: 一、一般用每四小節一行,每半拍一格 :以4拍4為例,每小節分八格,3拍分六格,如此類推。如果有16分音符又如何?建議的做法是用左/右對齊在視覺上分開兩個音。相反地,如果是四分音符或更長,只要把後面適當的格數留空就可以; 留意「x」是靠左,「3」是靠右 二、善用調整欄寬功能 :每一欄的寬度相同以使看起來比較整齊,最有效率是選取所有欄,點滑鼠右鍵,選「重新調整欄寬」(可參考 簡譜 一文)。多短音而需「左右對齊大法」的話,欄寬適宜闊一點; 三、每小節用邊框分隔 ; 四、列印時不要移除格線 :這做法與chord譜和簡譜有分別,因為格線在六線譜的存在有助你數算拍子。另外六線譜較難一頁print完,為免print出來支離破碎,需要設定哪裡分頁,在列印頁面有「設定自訂分頁符號」可以讓你設定; 錯重點:示範的是首經典老歌 老實說要用spreadsheet完全取代寫譜軟體確實是有難度,尤其是一些特別的彈法和更複雜的拍子標記(要不然也不用軟體設計師經年累月寫出專用的寫譜程式了),不過當你想暫時記錄自己正在修改中的彈法時,這是一個最方便的方法。要一邊思考那段結他怎編,一邊煩惱著把它輸入陌生軟體的正確方式,確實是很磨人的事。 真正六線譜。來源:小學雞結他網

最簡單便捷的寫譜軟體(簡譜篇)

圖片
(2022更新:之後找到方法可以一次輸入整行歌詞而不需逐字鍵入,詳細請看 後續文章 ) 上回分享 如何在Google Sheets寫出整齊的chord譜 ,如果要寫簡譜記下旋律的話又如何使用試算表幫助呢?以下是幾點心得: 一、指定欄寬,每個音一格 :用每一格填一個音是最合理的做法,記住要調整每欄的寬度以免每欄之間留太多空位; 選取需要的欄(一般可一次過選所有欄),按滑鼠右鍵,「重新調整橺寬度」 所有欄同一寬度看起來比較整齊 二、高低八度符號用框線表示 :傳統上簡譜高低八度的符號是在上下加點(「・」),但在試算表上那一點該怎樣加?試過兩個辦法,一個是每一句佔三行,上下兩行預留加點,但效果是佔據空間太多;個人建議改用上下框線標示,同樣易讀而節省空間; 用一般歌譜的上下點的話會太多空位 用儲存格上下框線(見紅框)既方便又不難理解 三、以句子分行 :寫chord譜時建議一行四小節,但簡譜的話建議還是以句子分行,視乎歌曲長度每行一句或兩句,最重要是可以一頁列印出來(再一次提提大家,記住列印時要移除格線,詳情請參考Chord譜篇一文); 四、歌詞的字體可以設定得比音符大 :經驗是如果歌詞和音符用上同樣字體,列印出來歌詞會變得很小,所以可以把歌詞的字型放大一點,例如設為12或14,而音符設定為10或11; 五、可加chord在上面 :簡譜和chord譜可以並存,只要再加一行把和弦加在適當的音上面就可以了。 Chord在旋律上面 以上的心得可以幫助你在Google Sheets寫出整齊的簡譜,當然當中也有未盡完善的地方,例如未能表達每個音的長度(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之類),曾見過有文章介紹用Excel輸入完整簡譜,但需要插入大量圖案以致非常不方便。此外,歌詞因為每字佔一格,所以需要逐字輸入(也因此找來《心經》示範,因為逐字打當是抄了一次經,阿彌陀佛!),但要記錄旋律方便自己彈奏或練唱也已經很有用。 (參考:《心經》簡譜和chord譜的 Google Sheet連結 ) 之後會分享輸入結他六線譜的方法,敬請留意。

最簡單便捷的寫譜軟體(Chord譜篇)

圖片
如果你有彈結他或彈琴玩流行曲,少不了上網找譜或自己執chord。可能你也試過跟著網上的chord譜自彈自唱,但和弦標記和歌詞不對位,或者在幾個不知是彈半個還是一個小節的和弦中不知彈到哪裡;自己寫譜執chord的話,手寫固然太麻煩,用word或者寫成html一來很容易走位,二來要是寫到中間想把兩行合併為一行或一行分兩行都是非常麻煩的事。 一般在網上見到的chord譜 坊間有專門的寫譜軟體例如 Guitar Pro 、 Noteflight 或 Musescore 等,但即使是最簡單的樂譜,也需要重新學習輸入方法。在下的一個慘痛經歷是用Musescore打六線譜,嘗試在同一個音多加一條線配和弦,但這一個動作已經花了半個小時爬完文看完YouTube還是沒有解決辦法,也因此最後決定放棄Musescore不用。況且某些軟體免費版只有有限功能,或者在專用的檔案格式不方便分享協作。究竟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寫出簡易又整齊的樂譜,包括chord譜、簡譜和六線譜? 近來發現,用試算表軟體(例如Excel或Google Sheets)寫譜可以寫得又方便又整齊,特別是跟著彈的時候,容易認出chord progression的pattern,練習多了要記譜便容易得多。另外就是把譜寫在試算表上,要列印出來很容易讓它一頁印好,無論是印成紙張樂譜或是製作pdf在平板電腦看都很方便。 分享一下用spreadsheet寫譜的幾點心得。以下以Google Sheets作示範,寫的是去年大熱的RubberBand《未來見》: 一、每行四個小節,每小節兩格: 流行曲的chord progression很多時候以四小節為一單位,每四小節一行比較容易讓人看出歌曲的pattern。彈chord伴奏的話很多時候是一個或半個bar轉chord,所以兩格為一小節比較方便輸入和弦。如果有些位置轉chord更頻密的(例如一拍一個chord),那就唯有在一格入兩個chord了。當然,如果全首歌都是一個小節一個chord的話,每小節佔一格也可。 二、加歌詞的時候善用左中右對齊: 輸入歌詞當然需要放在對應的和弦下方。同時,為了盡量保存一句歌詞的完整性,有些儲存格需要改為靠中或靠右對齊,以免歌詞看起來支離破碎。另外,很多時候句子的開頭仍在上一個bar,建議預留A欄填入並把該欄設為向右對齊。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