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由聽AI張國榮到訓練AI汪明荃得出的十點啟示

圖片
一:先弄清AI翻唱的原理。 撇除一切高深術語,制作AI歌手翻唱簡單而言分兩個部分。舉個例子,假如我要用AI盧凱彤唱林二汶的《最後的信仰》,第一是是輸入一堆盧凱彤的唱歌片段(說話片段也可),讓電腦學習「盧凱彤的歌聲是怎樣的」;第二是提供《最後的信仰》這歌的人聲(vocal)部分,是不是林二汶唱的這裡無關重要,電腦只知道要把交給它的歌聲,換成它學會的盧凱彤聲音就對了。所以,在兩個部分裡都有重要一環,就是把人聲從音樂分離出去,交給電腦訓練的和指派給它替換的歌聲,都必須是純人聲。我是去到研究AI翻唱才知道在網上可以找到不少用AI技術把歌曲去人聲的工具(例如線上工具 Vocal Remover 和需要下載的 Ultimate Vocal Remover ),這就明白了為甚麼YouTube很容易找到最新推出的流行曲的純音樂版,那AI去人聲效果比起以自動去人聲作為賣點的唱K神器強到不知哪裡去。 二:有些歌手不宜做AI。 第一次聽AI翻唱廣東歌是AI張國榮的《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和《時光倒流一句話》,聲音的相似程度驟聽是有點驚喜的,但完全沒有張國榮的神髓。張國榮的特色不在聲線而在難以量化的感染力和感情,而且不同年代的張國榮唱腔也不盡相同,你很難說「如果張國榮唱這首歌」會是怎樣個唱法,也更難重現張國榮的演繹了。黃家駒同理,他那種搖滾精神的感染力也是AI模仿不來的,有些歌本質上跟黃家駒已經格格不入,套用到AI黃家駒身上有時更感覺尷尬,也許值得做的AI黃家駒翻唱恐怕只有三人時代的Beyond吧。 三:零瑕疵歌手AI較易模仿? 如果AI歌手的弱點是沒有感情,那照計訓練「零瑕疵靚聲王」的AI會有更好效果,馬上想起的粵語有李克勤,國語有林志炫,可是暫時也不見有他們的AI仿製品,否則可以驗證我的假設。如果有AI林志炫,正經的我想聽它翻唱方大同2012或之前任何作品:不正經的,我想聽黃明志《擊敗人》! 四:AI翻唱很容易聽厭。 一來以AI現時能力模仿歌手也只有形似沒有神似,二來很容易聽到發音不準如「譚仔阿姐」附體(這也是AI翻唱廣東歌之一大難處),三來經常重重覆覆幾個歌手互相「翻唱」對方的歌(例如陳奕迅姜濤張敬軒林家謙),或者一首金曲被各種AI唱到爛(例如《到底發生過甚麼事》至少找到四個AI翻唱),聽多幾首已缺乏新鮮感。 五:為甚麼AI孫燕姿可以量產? 當今華語歌壇最紅的AI歌手應該是孫燕姿了,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