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IFPI頒獎禮

星期五晚,拿了人山人海的免費門票去看IFPI頒獎禮。對獎項沒有甚麼期待,對表演嘉賓倒是相當有興趣,有蓋鳴暉吳美英梁漢威尹飛燕等粵劇名伶,有呂珊胡美儀張偉文等長青歌手,新一代實力派「金童玉女」張敬軒王菀之,還有中港搖滾教父崔健加黃貫中同台表演,應該是一場很值得去看的盛會。

但港台搞show總是大而無當,能夠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請來一流的明星表演,但除了獨沽一味的爆煙花、爆煙花和爆煙花之外,根本沒有方法藉著司儀和節目的編排掀起全場高潮。相比之下,商台的show特別是「叱吒」則擅於為無名小卒製造經典場面,看有耳非文拿組合獎的「甘草歌手」感言,DJ喱民介紹《無賴》到張繼聰謝安琪台上間接公開戀情便知。

除此之外較大的蝦碌位也有兩個,一個是開場時周國豐一時「嘴巴不協調」叫嘉賓們「一提上財」主持儀式,接著的彭晴也像傳染病般又叫嘉賓「一提上財」。還好「一齊上台」不是「足金金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還有是Soler得獎表演,工作人員拿兩個咪stand上台,怎知卻沒有咪,弄得Soler有一整段唱不到。到工作人員發覺才急忙把咪遞給Soler,Julio馬上說了一句:「支持正版,都需有有咪的。」唱完之後彭晴還好意思說:「Soler將要開演唱會了,剛才可以說是考驗他們臨場執生的技巧。」

總結全場,氣氛最高漲的當然是張學友的突然現身,並領取「全年最高銷量廣東唱片」(就是演唱會那張),還唱了《但願人長久》和《小城大事》,可謂一飽耳福。粵曲表演時段雖是全場最大廁所位,但蓋鳴暉和梁漢威一開聲唱第一句時,來自全場的熱烈掌聲還是沒有一個年輕歌手比得上。在場的是年輕人居多,不過如果他們真的懂得欣賞有真材實料的表演者,而不嫌棄歌手年齡的話,香港的樂壇便有希望了。

黃貫中和崔健的同台表演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一來是兩人真正台同合唱只有半首《一無所有》,二來崔健功架猶在,但始終有點老了;三來對今日的少年觀眾來說,崔健實在是太遙遠了,他們認識崔建邦比崔健還要多呢。

有看這個blog的人都應該知道筆者對王菀之是何等深愛(!),所以當她領取最高銷量女新人獎(三個得獎者之一),上台唱《我真的受傷了》的時候,我覺得相當失望,所指的不是她的表現,而是她的fans的表現。正當聽眾正想陶醉於Ivana的歌聲之時,台下她的所謂fans卻以極度擾人的聲音嗌「燈光也暗了,音樂低聲了…」,何等掃興!

當時離Ivana fans老遠的我憤怒得想趁music break時對著她的fans高叫「收聲啦」,不過因為Ivana只唱了一段所以作罷。

此等fans,名為做勢,實為倒米。當年張學友演唱會,王菀之擔任嘉賓能夠一鳴驚人,不就是靠她的真材實料用歌聲俘虜人心嗎?難道受歡迎可以是fans做勢做出來的?如果香港難得一見一把天籟之音,被這些樂壇敗家仔糟蹋掉,那是何等可惜。台上的王菀之開聲演唱,台下的人都只能閉嘴。

有時真的懷疑這些「嗌歌黨」不是真的fans,而是搞亂檔的間諜。希望Ivana歌迷會的leader可以揪出這些間諜加以鏟除,如果leader本身就是嗌歌份子,那歌迷會不如解散算了。一個影衰歌手,令人因為討厭歌迷表現而遷怒於歌手的歌迷會,要來何用?

賽果方面,十大廣東唱片,沒有楊千嬅是正常不過,沒有Janice是比較驚奇,《Bi-Heart》和《Samba》十名不入,似乎英皇盛世又添了一個問號了。比較奇怪的是,既然有獎項專門頒給原聲碟和精選碟,為何個人的精選碟又歸入「十大銷量廣東唱片」一類,令王菲和Beyond的精選碟霸佔了兩個位置呢?順帶一提,各公司出的王菲的精選碟已經差不多比王菲自己的專輯還要多,為何還可以張張暢銷?

「發獎寒」的容祖兒又一次出醜了,當她無驚無險地奪得「最高銷量女歌手」,上台後竟然不待頒獎嘉賓頒獎,便逕自一手拿起台上的獎項。這令人想起當年江澤民不知獲哪個國家頒授勳章,主人家還未拿起勳章,江澤民就自己一手奪去勳章自己戴上了。

有一個謎團有請有去的朋友解答:開場時王永平講話的時候,台下忽然大為起哄,視局長如無物,是為了甚麼原因呢?

2006年903播放率統計(Week 1-10)

(資料來源:Coolman Forum)

叱吒十大:
1.愛你變成恨你 – 吳雨霏 (189)
2.最佳損友 – 陳奕迅 (166)
3.我有今日 – 側田 (157)
4.我們能不能 – 方大同 (131)
5.K型 – 張繼聰 (121)
6.花田錯 – 王力宏 (120)
7.My Love My Fate – 衛蘭 (115)
8.羅蔓蒂克 – 梁漢文 (106)
9.過雲雨 – 張敬軒 (98)
10.關於我 – 關淑怡 (90)
10.一時無兩 – Twins (90)
短評:189次的播放率已經比去年第四位的《我得你》還要高,如無意外Kary將穩奪「叱吒十大」一席位,陳奕迅就算有十大也相信是較後期的歌而不會是《最佳損友》,第三名以下可以不理。

男歌手:
1.陳奕迅 (218)
2.側田 (177)
3.方大同 (148)
4.王力宏 (131)
5.張繼聰 (121)
短評:可以預期Eason早段會放離,《Life Continues…》有機會帶來超過500次播放率,但能否蟬聯金獎還言之尚早。

女歌手:
1.吳雨霏 (189)
2.衛蘭 (175)
3.關淑怡 (168)
4.謝安琪 (100)
5.楊千嬅 (87)
短評:可以肯定吳雨霏和關淑怡都只是虛火,《摩登時代》《花見》《有過去的女人》將會是上屆女歌手金銀銅首次正面交鋒。

組合:
1.Twins (117)
2.at 17 (70)
3.Project Early (54)
4.赤子 (27)
5.自然捲 (20)
短評:Twins和at 17兩隊歡喜冤家提早開戰,不過據聞草蜢今年會出碟,復出的軟硬天師也會出碟,還有周國賢的Zahran,Twins四連冠有點難度。這麼早要預測的話,我比較看好軟硬。

唱作人:
1.側田 (177)
2.方大同 (148)
3.王力宏 (131)
4.張繼聰 (121)
5.周杰倫 (101)
短評:只要側田再沒有《好人》(就是不是自己創作的主打歌),其他對手可說是難越雷池半步。

下次戰況報導將於第20週見面,敬請留意。

零六年三月,新歌簡評(一)

容祖兒《摩登時代》:
發現網絡上越來越多人都樂於對容祖兒作出批判,我自己也不例外,不過以歌論歌這首《摩登時代》確實是沒有甚麼可以挑剔的,典型容式K歌,但旋律來得一氣呵成,唱的感情發揮也恰到好處,就足以令人喜愛,我也很容易不其然地哼上一兩句。容祖兒其實大可不必搞太多濕身性感爆玻璃,正正經經地唱歌已經有吸引力。填詞方面喜見又有新人(郭薾多)被重用,這首詞用默劇對照情侶的冷戰也算寫得別出心裁,只是「情感一早洩光」一句聽起來有點不安而已(沒錯男性會比較敏感)。

鄭希怡《當玫瑰遇上真愛》:
這首歌的奇妙之處是聽了接近半首歌,莫講不知道唱的是誰,連唱的究竟是男還是女都搞不清楚。半首之後終於聽得出是Yumiko,演繹平板無味,縱有金培達做出具電影感的音樂,缺乏感情的演繹叫人提不起勁,令人聯想起去年張柏芝的《氹氹轉》。

鄧麗欣《十分‧愛》:
Stephy天生一把好聲,一首普通的情歌也足以使少男們為之傾倒,不過她自己填的詞(這首陳少琪都有份寫)總是失分之處,描寫感情流於泛泛之談,結構也來得散亂,用詞也有東拼西湊之嫌,難以令聽者投入感情。

何韻詩《花見》:
很振奮人心的一首歌,一開聲已經感到一種屬於何韻詩的氣勢。作曲的是王雙駿,其實聽落和Juno的《真功夫》有點類同,但不同的編曲又有截然不同的感覺。黃偉文的歌詞總括而言是:「花已經準備好要在花季盛開,人也準備好『該我上位了』」,和何韻詩絕對是入型入格。我形容這首歌為有何韻詩特色的《我的驕傲》,希望阿詩今年也真的大豐收。

胡林《一杯新鮮的愛》:
其實派台已有好一段日子,但藉著新的remix版本上榜,所以值得討論一下。原版那段「數味道」的歌詞(甚麼又「香蕉」又「西瓜」又「草莓」的)配合胡林慢條斯理的演繹有如鈍刀割頸般教人聽得不寒而慄,副歌的歌詞也有交行貨之嫌,還好新的版本聽落倒算沒有那麼礙耳。聽得出胡林嘗試「以歌聲行性感」的唱法,但這方面她比Janice還差得遠。她的live唱得還可以,不過如果以實力派歌手為定位似乎還未夠班。

陳慧琳/汪明荃《自由女神》:
兩個女人對唱崇尚單身的自由,以前也有一首梅艷芳和鄭秀文的《單身女人》,相比之下《自由女神》便給比了下去。汪阿姐盡量以比較接近時下流行曲的方式演繹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出現在Kelly身上,總覺得她用聲太過「硬橋硬馬」,顧得技巧來又欠缺韻味,之前《我是陽光的》以為初出首令人聽得舒服的Kelly回來了,但似乎現在又打回原形。其實伍樂城和林夕的曲詞也很普通,Kelly加阿姐的合作似乎還是綽頭大於一切罷了。

高潮樂隊《由收音機開始》:
編曲和演奏來得公整,唱得有power而不亂章法,屬於band友典型的「心裡面一團火」,值得支持。我覺得,歌沒有甚麼「嘈」不「嘈」的,就算強勁的搖滾樂也不代表「嘈」,只有不好的歌才會令人覺得「嘈」,令人煩擾才會是「嘈」。

簡短的黃耀明演唱會觀後感

星期六晚去了看黃耀明和香港管弦樂團的「電幻狂想曲」演唱會。

覺得這場表演,本來應該是在文化中心或大會堂上演的,不過搬上了紅館。一場紅館演唱會,竟然可以在歌手演唱時全場觀眾可以鴉雀無聲,全部靜心欣賞,全場人都可以努力抑制著最喜歡的集體打拍子,生怕破壞了管弦樂團的氣氛。由每首歌唱完時的掌聲雷動,可以知道觀眾看得有多如痴如醉。

時光好像倒流到早期的「人山人海」,明哥一人站台前,于(逸堯)李(端嫻)蔡(德才)梁(基爵)「四大護法」背後支援,當年還未有at 17,還未有Pixel Toy,少了一份青春活力,多了一份成熟穩重。當年的班底,就是本來喜歡「人山人海」的班底。這場表演把我們帶到當年。噢,我也開始懷舊了。

明哥狀態相當好,台上魅力不減當年,雖然有少許忘記歌詞,但情況沒有想像中和網上討論講的多。比較可惜的是明哥唱自己的歌比較少,不過唱的幾首英文歌都很動聽。全場反應最好的,是Encore時唱《Bitter Sweet Symphony》(題外話:全隊管弦樂團還坐在座位沒有走,人人都知表演還未完,還encore甚麼呢?這個編排真奇怪)。有真的管弦樂團現場演奏,果然不同凡響。

看了明哥X港樂的精彩演出後,影響是之後一天馬上買了一張CD,是史上第一次港樂加流行歌手合作的演唱會—1982年關正傑演唱會的復刻版CD。正在欣賞中,有空會介紹一下。

陳奕迅《Life Continues…》:第一EP

可能是《U-87》的成功,使陳奕迅在之後一張唱片的製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找來最佳拍檔Eric Kwok、Jerald和Wyman,做出的作品題材、曲風都夠多樣化,充滿Swing的風格,也有很強Eason的個性。讓好的歌手能自由發揮,這也是樂迷之福

以愛女康堤作為唱片封面,除了可以大晒家庭幸福之外,也因為舊東家英皇也把握Eason出碟的時間又同時推出一張他的精選(已經是第三次了),把女兒放上封面,也是避免消費者混淆的一招。

言歸正傳逐首歌評一下:一個輕快的開場讓人更容易進入狀態,而Eric Kwok和Jerald分別以充滿Swing風格的《低調》和《人車誌》拉開序幕,Eason演繹得輕鬆隨意、揮灑自如,聽的不需要想其他,只要完全投入歌曲,隨著節奏聞歌起舞便可以了。《低調》應該是《浮誇》的續集,是由渴望成名之後,真的出名了,卻出名到夠出名到厭的經過。「重視能治肚餓」,不過「怕上鏡怕上慣了會更餓」。

《人車誌》作曲的Jerald註明「Inspired by Incognito – Everyday」,不過筆者想起的是Jamiroquai,還有Jerald寫給林海峰的《搞出嘢》,成功營造出一個人驅車奔馳的快感。不論你有沒有車,只要你嚮往一刻獨處的自由,都會對這首歌產生共鳴。

早前電台熱播的《最佳損友》,可能是因為缺少類似的經驗(抱歉,我的朋友總是跟我較為疏離),始終感覺不是太深,不過也是聽得多會聽出味道來的作品。

《暴殄天物》講的是地球資源的浪費,也講人才的浪費。想聽最瘋狂的陳奕迅,這首歌絕對可以滿足你。

《落花流水》,Eric Kwok加Wyman,《夕陽無限好》加《葡萄成熟時》。真希望《落花流水》有這兩首歌這麼流行,因為一聽已經喜歡得不得了。從melody到編曲的鋼琴、string和鼓聲,都是「Eric Kwok式」必勝流行曲最高境界。一直聽都覺得很像Swing以前的一首歌,但找來找去也找不到其實像哪一首,只有末段有一點似Eric寫給Eason的《十面埋伏》。Wyman的歌詞以流水偶遇落花引申出感情的無常,有畫面也有哲理,這邊廂說景色,那邊廂談感情。越來越成熟的Eason,也繼承《葡萄成熟時》一樣唱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這首流行曲,「一定中一定爆,抵佢攞獎」。

Eason作給女兒的《大得太快》,只有四句重複三次,更似是bonus track多一點。就是簡簡單單,表現一下家庭溫暖,好讓聽眾都羨慕一下。

真正的bonus track是廣播劇主題曲《想聽》,這首歌的特別之處是比一般香港流行曲的節奏來得緩慢,所以也比較「蝦」人唱,但對Eason來說當然不是問題。唱的盡了自己的本分唱得很好,現在輪到聽的需要預備自己的情緒靜下來欣賞,覺得這首歌悶的人,應該是比較急性子的人吧。

還記得以前不喜歡買EP,因為嫌歌少不太划算,第一張買的是Swing的同名EP。可惜Swing拆夥了,初初想聽回Swing的風格和情懷,還得聽Juno,雖然單論音樂已經足夠,但Juno始終打了個折扣,常常想Juno的歌如果是Swing自己唱會更好。這張EP告訴我們,Swing的歌原來給Eason唱,出來的效果比Swing更上層樓,更臻完美。

「第一EP」除了指陳奕迅第一次出EP之外,也代表了我心目中陳奕迅最出色的專輯。

零六年二月‧新歌簡評(二)

梁漢文《羅曼蒂克》:
梁漢文回來了,第一首派台歌,歌如其名「羅曼蒂克」,成功塑造出情深款款的感覺。成熟穩重的情歌是Edmond最合適的歌路,個人認為這首歌勝過《七友》和《艦隊》,不過稍遜於《信望愛》。

陳奕迅《想聽》:
Less is more這個道理在這首歌再一次顯現出來。初初聽這首歌,前奏的「登登登登登」五個音,令我馬上在腦海中浮現《好心好報》的印象。不過始終Eason和方力申還是有不同,Alex表現的是青年的焦躁,Eason表現的是一種成熟的沉實,每一粒音都來得較緩慢而更有力。比較簡單的編曲,Wasabi充滿畫面的歌詞,給我的感覺是,比《羅曼蒂克》更加羅曼蒂克。

張衛健《I Say You Say》:
典型Eric Kwok式深情lum歌,張衛健發揮也完全稱職,是屬於Dicky的成熟穩重,也一點不覺得老土。雖然張衛健在樂壇的腳步已經放慢,但只要有好歌,Dicky絕對能交出好水準。

黃耀明《維納斯》:
很不想用「英雄遲暮」來形容我最欣賞的明哥,但看他近來的live和最近的派台歌(「最近」其實可以包括上一張達明一派的專輯),感覺上明哥唱得明顯地比以前吃力,尤其是「一切將變得動聽」一句勉強的感覺。上一首《給你》和這首《維納斯》都引不起我的興趣,或者是因為古典音樂改編成流行曲,始終不是這麼容易吧。

鄧健泓《大件事》:
離開好一段時間的鄧健泓回來了,但新的派台歌令人覺得他好像沒有離開過一樣。唱來沒有問題,但就是那種苦情腔,令人提不起興趣。

方大同《總結》:
令人進一步確認方大同的「小陶喆」的地位,如果沒有聽過陶喆的《二十二》,這首《總結》絕對會成為「我最喜愛」,只可惜珠玉在前。周耀輝的歌詞令人無法聽得清楚方大同究竟在唱甚麼,肯查找一下歌詞,會對這首歌有更大的好感。

謝安琪《愁人節》:
蜜運中的謝安琪在情人節前後派這首上台,提醒大家享受浪漫節日之餘也不要忘了社會中一些失業、貧窮、露宿等不幸的人。聽這首歌令人既愁且喜,愁的自然是歌詞帶來的共鳴,喜的是在這首歌我們真的見到謝安琪的進步,低音再不吟吟沉沉,「演野」的痕跡愈見模糊,強弱輕重拿捏得更準繩。以前經常聽到人說「不是沒有人作得出有深度有社會批判性的歌,但這些歌找得到一個歌手唱得有說服力嗎?」謝安琪的出現讓這些歌多一個可能的好歸宿。

楊千嬅《有過去的女人》:
作曲的是側田,有很重的《24》和《Erica》的影子,不過旋律更加流暢,節奏感更強,千嬅也唱得輕鬆自在,悠然自得,繼續成年獨身女人代表的型像。歌詞很工整也很易瑯瑯上口,所以常常哼著「愛是最大寄望難免只得失望,真的不想工作至上做人硬朗…」

蘇打綠《Oh Oh Oh Oh》:
一隊台灣五男一女組合的作品,一首聽一兩次已經記得melody的歌,編排方面也相當豐富多變,很有青春活力的感覺。主音吳青峰的聲線令人想起假音人的陳浩峰。第一次聽是在生力Wild Day Out的show(主音還會拿大聲公唱歌),現在終於派台也成功上榜,是可喜的事,這些有心有力的歌手值得樂迷和傳媒更多的注視。

壞碑唇/咖啡因公園《亞熱帶少年》:
兩支獨立樂團翻唱劉美君的舊作,初聽時還擔心這是Pixel Toy的作品,如果是真的話我會覺得失望,還好不是。劉美君的版本聽過但印象不太深,興趣也欠奉,翻唱的版本也算可以但不夠突出。壞碑唇的Yvonne聲線似鄭秀文乃眾所周知,不過同時發現,陳奕迅最喜愛的(!)「咖啡因公園」的聲音,和周啟生也有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