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音樂,一七總結

人越大,越喜歡懷舊。所以在揀選每年一度20大的過程中,總少不免回顧以前喜歡過的歌,寫過的年度總結。也許懷舊是和記憶減退相關的,尤其當你重看四五年前的總結,曾經是一年中最喜愛的作品,今日幾乎忘得一乾二淨,聽舊歌看舊文,就變得像是尋寶一樣好玩。

今年生活上有些轉變,所以下半年比較多一點時間聽歌,但還是不能像以前那樣勤力寫blog了。我一直在想,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樂評應該怎麼寫? 自己見到長篇的樂評文章也不太想看,還如何叫自己長篇大論?有時在別人的評論看到用詞有自己昔日的影子,我卻很清楚,那不是能夠幫助別人聽到好歌的文字。我想,今天人們還想看的樂評,要不評論本身就是文學創作,要不就是能夠用文字協助他人欣賞好音樂。「幫不到人的文字不寫」,我是這樣想的,結果當然是,寫不出太多東西。

但年度20大還是有的,雖然未必之前在本blog或Facebook專頁有品題。希望在這裡一次過品評讓大家多聽一點好歌吧。2017年一開始,就出現了一首不遜色於之前任何一首年度第一的《剎那的烏托邦》,此曲令岑寧兒繼合唱歌《銀髮白》後,連續兩年得到全年第一的寶座,而同名舞台劇原聲專輯也破天荒成為首張包辦連續兩年第一名的專輯。《剎那的烏托邦》不斷叫我想起我最喜歡的作家Charles Eisenstein,一本名為《The More Beautiful World Our Hearts Know is Possible》的著作,主題是在紛爭不斷、巨變將至的世界中,我們經常感到挫敗、絕望、憎恨等的情緒,但無論世界示現得如何崩壞,我們心裡相信有一個更美麗的世界存在於某處,從任何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善念善行,你就窺探了那美好的世界,即使只是一個剎那,也讓你相信烏托邦的存在。Charles Eisenstein的文字和岑寧兒的歌聲,都讓人在令人疲乏的世界中得到一份療癒和滋養。《The More Beautiful World Our Hearts Know is Possible》是有一段五分鐘左右的介紹影片的,或者《剎那的烏托邦》可以當作該書的主題曲吧。

專輯內另外兩首歌《住》和《何地有方》也打入第八和第九位。《住》讓「迷幻」一詞再次用上黃耀明身上,「哪裡才是可以安心住下來的地方?」想起今日的環境,可能是迷茫多過迷幻;合作無間的麥浚龍跟馮穎琪,《何地有方》道出對城市內公共空間和心靈空間的渴求,Juno獨白逐一讀出香港公共空間地點,讓人腦海浮現觀塘港鐵站外挑戰港鐵職員自彈自唱的測量師,還有早年佔據時代廣場地下的示威者。《住》一曲幾乎絕跡於網上平台,聽過的人恐怕甚少,我也是在「音樂蜂」網站眾籌買下的,可惜的是「音樂蜂」近期也沒有新音樂計劃了。

王菀之今年再有兩首打入20大,《突然一生人》是今年其中一首第一次聽後隔了數個月才發現自己愛上的歌,那種編曲上的唯美,那種人生的唏噓,越聽越令人想和Ivana全盛時期的《小團圓》相提並論,而排名也跟《小團圓》2009年一樣是第二位(似乎很多人嘗試解讀《突然一生人》歌詞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林夕筆下「到那天」的「那天」,就是一生完結的那天)。《愛不曾遺忘任何人》相比下較沉重,尤其是在新聞中充斥著惡行惡念的世界中,如何談起人性中的善念。「愛不曾遺忘任何人」的意思,是「愛」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的品質,沒有人被遺漏,行出來是善是惡端看人的一念。近年新歡程璧的新專輯在KKBox一上架已急不及待聽完,但她自己包辦曲詞卻比不上新詩譜曲的脫俗,但《樹啊樹》還是讓我們重溫一下那份簡約和純淨的結他聲和歌聲,唱到「俯瞰整個華北平原」,腦裡甚至浮出電視節目《大江南北》的印象...(這節目在無綫播出時,程璧還未出世吧。)

間中經朋友的Facebook會聽到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Namewee)的歌,但去到今年的「一代神曲」《擊敗人》,才真正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K爆慘情歌」包裝加「跨文化諧音」出神入化的運用,基本上聽到「淚流某個海洋裡翻騰」那時已經要隔住個mon起立鼓掌了;有人說黃明志是新一代的尹光,而「真.尹光」也憑新作《潮神》打入第五位,此曲的精彩在年屆69+1的尹光是做一個真正的rapper(而不是老一輩常常以為rap即是「數白欖」,要強調x3!)和24味的阿肥battle,庸俗土豪和偽文青也的確是值得取笑抽水的對象。

今年排名一大糾結是《時間做證》的第四位,唱的是復出的陳曉東,老實說也不是甚麼驚為天人之作,值這個位置嗎?但歌曲乍聽平淡,卻是深刻地溫馨。經常聽到一句說話「時間是個神」,或者一切「外在的證明」,都不及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在愛的證明」;林奕匡繼去年《愛情小品》後又一首「結婚歌」《難得一遇》,適逢結婚的Phil把自己注入情歌當中,打動的當然不只他妻子了。

陳奕迅的國語專輯在Jerald的助力下帶來了三首20大。《披風》是一首不賣難度、而越聽越有味道的作品,說的是小朋友披上去扮超人的外衣,人越大,越想念孩提時的童真;《收心操》是說男人收心養性變得顧家的小品,表面唱得輕鬆但急口令般的歌詞實在不容易唱;《右上角》是說社交網絡下尋求存在感的焦慮,那份活潑和groovy令人想起Eason舊作《人車誌》,岑寧兒插上幾句冷眼旁觀的歌詞也是畫龍點睛。

或者在今時今日,M記比電台推廣一首歌更有成效了(當然暫時只有環球一家唱片公司可用這渠道),Adrian Fu(符致逸)的《靈魂獨舞》和《寡人》、AGA(江海迦)的《3AM》和《Nights Without You》四首M記熱播歌同時入選,《靈魂獨舞》更是我真的在M記反覆聽到才專登Google,才發現主唱的就是當年寫《我們都寂寞》《路...一直都在》給陳奕迅的Adrian Fu。四首歌同樣提升快餐店的格調之外,更叫人感覺在這個任何人都可以彈結他彈琴打cajon做YouTube歌手兼上街busking的年代,兩人無論是Jazz抑或R&B,都屬於不容易在今日廣東歌找到的質素,更不是隨便一個音樂玩家都達到的專業水準。

顏卓靈《Baby Stop》是一個驚喜,那份清新少女氣息令人想起《心掛掛》年代的王菀之;The Bright Lights《第一夜》是因為「CASH金帆音樂獎」找不到歌提名「最佳樂隊演繹」,而在第一輪投票把所有提名歌聽一次後發掘出來的(順理成章投了他們一票,可惜最後沒有贏),原來他們去年已在台灣出碟了。吳浩康憑《較早前錄影》取得20大最後一席,詞作水準大不如前的Wyman,總算寫出一首劇情動人兼工整順口的作品。吳浩康上次有歌入選已是2006年的《罪人》了,那是幾乎完全忘掉的歌,最近才拿出來重溫。

年結不得不提曾經考慮選入20大的《Wi-Fi》,今日的中學生擁有我們少年時想像不到的創意和執行力。寫樂評和做音樂一樣,長江後浪推前浪,用心經營的音樂專頁和網站一直湧現。希望在2018,香港愛聽音樂的人和愛做音樂的人繼續並肩前行,大家一起努力。

第一位:岑寧兒《剎那的烏托邦》(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編:蘇道哲)
第二位:王菀之《突然一生人》(曲:王菀之 詞:林夕 編曲:馮翰銘)
第三位:黃明志(Namewee)《擊敗人》(曲:黃明志 詞:黃明志 編:楊朝焰)
第四位:陳曉東《時間做證》(曲:Christopher Chak 詞:林若寧 編:蘇道哲)
第五位:尹光/阿肥《潮神》(曲:何鈞源 詞:KZ/梁栢堅 編:Tommy Chan)
第六位:陳奕迅《披風》(曲:譚傑明/Jerald 詞:易家揚 編:Jerald)
第七位:程璧《樹啊樹》(曲:程璧 詞:程璧 編:--)
第八位:黃耀明《住》(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編:謝國維)
第九位:麥浚龍/馮穎琪《何地有方》(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編:Jimmy Fung)
第十位:林奕匡《難得一遇》(曲:林奕匡 詞:陳詠謙 編:Edward Chan/Nick Wong@emp)
第十一位:陳奕迅《收心操》(曲:Jerald 詞:葛大為 編:Jerald)
第十二位:符致逸(Adrian Fu)《靈魂獨舞》(曲:Adrian Fu 詞:鄭敏 編曲:Adrian Fu/Jim Lee)
第十三位:江海迦(AGA)《3AM》(曲:AGA 詞:Ghost Style/陳詠謙 編:Yusuke Hatano)
第十四位:符致逸(Adrian Fu)《寡人》(曲:符致逸 詞:梁栢堅 編:Fergus Chow)
第十五位:陳奕迅《右上角》(曲:Jerald 詞:葛大為 編:Jerald)
第十六位:顏卓靈《Baby Stop》(曲:PAN 詞:林寶 編:Edward Chan/鄺梓喬@emp)
第十七位:江海迦(AGA)《Nights Without You》(曲:AGA 詞:林若寧 編:Ted Lo)
第十八位:王菀之《愛不曾遺忘任何人》(曲:王菀之 詞:小克 編曲:馮翰銘)
第十九位:The Bright Lights《第一夜》(曲:Tonyi Ng 詞:周耀輝Feat. Tonyi Ng 編:The Bright Lights)
第二十位:吳浩康《較早前錄影》 (曲:徐浩 詞:黃偉文 編:徐浩/黃兆銘)

說說近來聽到的女生作品

at17重組開演唱會,來不及買票已爆滿,或者說,她們重組開show我竟然不是第一天飛撲去買,多少也說明了我對她們已不像以前般熱衷了。趁著重組推出的新歌,《Girls Girls Girls》找來黃偉文填詞,但那已不是那個一下筆便驚喜不絕的Wyman了,塞進「Meow Meow Meow」「Kiss Kiss Kiss」入詞俗套得讓at17像一般賣集體回憶食老本的歌手一樣。第二曲《18》想複製《青春》的經典(曲同樣是二人合寫),算是不錯但已不再有《青春》般前奏一起便令人興奮的感覺了,年度20大,暫時是邊緣份子。還是繼續期待她們再有新歌。

說到每年20大,間中會有些歌手,個人不算一直追捧,但近期狀態好,一連幾首歌都有相當質素,AGA是今年的代表,《3am》和《Nights Without You》都是在其他活躍女歌手身上聽不到的風格和水準,讓她在我心目中提升到「品質保證」的地位。反觀同年(2013)出道的J. Arie(最近才知道她把中文名由「雷琛瑜」改為「雷深如」),出道前兩年選了她四首入20大,一度也是「品質保證」,近一兩年大跌watt,産量大減兼唱的都是隨街都有的情歌,可惜。

總有些女歌手在本blog有「女神」的地位,這包括陳綺貞、包括王菀之、也包括at17雙姝。這兩年愛上的旅日內地歌手程璧,開始接近這個「女神」地位了。平時KKBox的新歌通知一般沒怎麼理會,但一說到程璧出新碟我就撲去先聽為快了。老實說,今年的《步履不停》初聽之下靈氣不及前作,一來缺少了詩歌,二來編曲不及以往純淨,好像退回了隨處可見的文青小清新,還好有《樹啊樹》和《薄霧晨鐘》這些比較接近她一直風格的作品。

岑寧兒(Yoyo)從來不是甚麼「女神」,但一年接一年帶來超高水準的好歌,《剎那的烏托邦》如無意外應該在今年排第一了。Robynn & Kendy銳意轉型,但似乎偏黑暗的曲風始終不太適合她們,還是最近的《世界對我們》發揮得較好,始終是多點能量和活力。

適逢CASH,說說新歌

每年一度「CASH金帆音樂獎」的提名截止日期在8月30日剛過(提名年度為去年8月16日至今年8月15日),趁這機會說一下對今年的新歌的一些看法:
先來我的提名選擇:
  • 「CASH最佳歌曲大獎」、「最佳旋律」、「最佳歌詞」和「最佳女歌手演繹」:《剎那的烏托邦》(曲:馮穎琪,詞:周耀輝,唱:岑寧兒)
  • 「最佳合唱演繹」:林二汶/岑寧兒《銀髮白》
  • 「最佳編曲」:Adrian Fu/Jim Lee《靈魂獨舞》(主唱:符致逸)
  • 「最佳男歌手演繹」:黃明志《擊敗人》
  • 「最佳樂隊演繹」:留空
再逐點點評,兼稍為透露年終二十大的方向:
  • 《銀髮白》在去年以大超班姿態成為年度第一,但第一次聽《剎那的烏托邦》,不得了,這首比《銀髮白》更高,所以提名之壟斷,記憶中是《畫意》後最一面倒。聽著這首歌,總感受到有我們身處的環境和時局的暗示,又像讓我們看到一個瞬間閃現又瞬間消失,真心相信的更美好世界;即使現實上看不見,理智上不認為可能,但心靈深處總是相信;
  • 合唱不是有首大超班的《銀髮白》,我是會考慮尹光加阿肥(Phat)的《潮神》,首歌厲害在尹光是完全融入了那種24味/LMF式的rap而毫不違和;除此之外麥浚龍/馮穎琪《何地有方》也不錯;
  • 岑寧兒兩曲贏盡提名,但今年王菀之其實也很好,《愛不曾遺忘任何人》《突然一生人》都是越聽越喜歡,甚至比她最高水平時其實差不了幾多;
  • 《靈魂獨舞》,我承認,我是在麥記聽到才搜尋「這首是甚麼歌」,之後才知主唱的符致逸就是陳奕迅《我們都寂寞》和《路...一直都在》的作曲人Adrian Fu,碟?2014年已出過一張了。《靈魂獨舞》放了在麥記,是有本事把麥樂雞提升到McCafe的;
  • 男歌手方面,今年我很喜歡黃耀明《住》(出自《剎那的烏托邦》專輯,但在各網上平台曝光甚少),還有陳曉東《時間做證》,但兩者皆不及我稱為是「一代神曲」的黃明志《擊敗人》(因為他用一種意想不到「共同語言」做到連繫「全球華人」,無人做過,聽過就知),CASH的演繹獎項,外地代表是可以競逐的,孫燕姿也曾經在四年內拿過三次「最佳女歌手演繹」;
  • 「最佳樂隊演繹」今年比較難揀,一開始已經想不到有甚麼突出的作品,Supper Moment今年只算平平,Nowhere Boys幾首歌都古靈精怪(例如玩武俠片玩AV),比較好的反而是超人歌《光の序曲》,結果提名還是留空了;
  • 近年越來越多歌手出的「新碟」都是翻唱碟,甚至是翻唱自己舊歌。千篇一律的發燒Hi-Fi爵士已讓人感到疲倦,通病一般是選歌了無新意(不知幾多隻翻唱碟有《我只在乎你》或《風繼續吹》),或者選了一些根本不應該拿來翻唱的歌(例如《對你愛不完》,基本上一選這首歌入錄音室就是錯),以及編曲和唱法「為改而改」,失去原有的韻味又不能帶來新的欣賞方式。今年聽到唯一還有少少驚喜的反而是退休高官楊立門,可能是因為一開始便以傳統方式演繹經典作品,沒有出碟二三十年的歌手刻意求變的包袱,所以來得比較自然。如果他的《長夜My Love Goodnight》最後能打入本blog年終20大,不要覺得驚訝。

從阿卡貝拉音樂節說起

本Blog長期處於休眠狀態,幸得長期支持的數碼媒體公關公司依然關照,獲邀到柴灣青年廣場欣賞8月19日晚上的「國際阿卡貝拉藝術節」閉幕禮兼屢獲格林美獎的New York Voices演出(嚴格來說他們是爵士人聲演唱樂團,所以他們也說「多謝主辦單位的包容,把Jazz vocal group容納在A Cappella的傘子之下」。他們當然有唱A Cappella,絕對的大師級水準),才多了解一下每年一度、為期四日的A Cappella界盛事。

主辦音樂節的Vocal Asia成立於2010年,而這音樂節已舉行至第七屆,今次是第一次來到香港。除了閉幕禮音樂會之外,主要活動有「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是來自亞洲各地的組合來港比賽,結果港隊代表Mosaic獲得亞軍,冠軍是來自韓國的Narin。除此之外有兩場分別以香港和亞洲為主題的音樂會、各國A Cappella名師傳授演唱功力的大師班,最特別的是8月19日的A Cappella On-The-Go活動,不同A Cappella組合走到港九新界各地快閃演出,表現無伴奏合唱「隨時隨地,想唱就唱」的精神,近距離與眾同樂。
(Vocal Asia網站 - 值得一提是「人聲資料庫」一欄有大量各國A Cappella樂團的詳細介紹,愛聽A Cappella的絕對要去那裡尋寶)
(Narin YouTube頻道)

說起大師班,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台灣的朱元雷,之前七月應香港展能藝術會邀請,來港開辦課程,筆者也上了為期兩天半的初階班,兩天半的課程已經把A Cappella基本原理、vocal percussion、基礎樂理、編曲、練習音準和練氣的方法、電腦軟件、以至PA system和咪高峰也教了。以那個課程的價錢跟有四十幾年合唱團經驗的「教父級」人馬學習,實在是賺大了。朱老師其中一項拿手好戲是「阿卡貝拉無線快速上手法」,如果一首歌是重複幾個簡單和弦,不消半小時便可以把四個聲部的音編好,就可以開始合唱(其中三個聲部更可以簡單到來來去去只有兩三個音)。這方法朱老師已寫成書,更有Facebook專頁羅列適用這方法的歌曲,並不斷更新。下屆「國際阿卡貝拉藝術節」會在台灣新竹舉行,並由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聯合主辦,對A Cappella有興趣的朋友要留意了。
(TCMC台灣合唱音樂中心)

活著似無止境的追趕日子(原曲:田馥甄《小幸運》)

原曲:田馥甄《小幸運》
改編:活著似無止境的追趕日子

活著似無止境的追趕日子
營營役役不知終點何處
活像困獸的倉鼠不懂停止
難道 人是多相似

* 活在這噪音紛擾中的城市
迷途絕望彼此心中有刺
大論與長篇掩飾內裡愚癡
誰理會 存在的真意

這種困惑斷斷續續沒終止
只盼有日看破了覓到歸處
應該抗議還是沉思
或是順著意念試著察覺過往所不知

停低一秒鐘 假如有空 人放鬆 緩緩地吸一口氣
我陪著我 來同坐
留神靜觀心裡念頭擦過
軀體僵持幾多 緊張眼神幾多
一瞬間 一瞬間醒覺

不停去追 和去趕 何時讓我心釋放
我還是我 能求助
緩緩地把思緒淡然帶過
一刻心頭清楚 不需費神奔波 知道要怎麼過

Repeat from *

學用iOS版GarageBand

只要你的iPhone和iPad是2014年9月1日或之後啟用或購買,它便會跟機附送GarageBand這個音樂程式,作為一個免費app,它功能之強大是令人驚嘆的:
  • 琴、結他、bass、鼓、strings,一應俱全,甚至可以當結他amp用;
  • 鍵盤樂器多達125項,鼓都有16套,幾項「智能樂器」更令你不懂彈奏那樂器都懂得用;
  • 樂器以外更有1600項以上預製的循環樂段(loop)可供使用;
  • 新近加入的功能「現場循環樂段」(Live Loop)更可以讓你扮DJ即場打碟。
可以說是整隊樂隊加studio就在你的平板電腦或手機中,無論是製作手機鈴聲,自製伴唱帶錄cover歌,玩編曲以至自己創作音樂,GarageBand可運用的資源基本上都能滿足一般用家所需。

GarageBand功能之多有排都學不完,如果是你初學者,以下三段教學影片值得推薦。第一條GarageBand for iPad Tutorial長約半小時,內容包括取樣器(Sampler)、各種智能樂器(Smart instruments)、編輯每條track和上載到iTunes、Cloud Drive或分享到Youtube或SoundCloud等平台:

第二段影片GarageBand for iPad 2017 UPDATED Tutorial約22分鐘,用的是2017版的app,主要針對錄音功能:

第三段GarageBand: a beginner's guide to Live Loops (20 Tips!)約19分鐘,專門介紹Live Loop,提供20個使用貼士:


想參考人家如何用GarageBand cover一首歌,可以看Arvid Sandgren的tutorial playlist,美中不足的是示範的基本上都是近期的英文流行歌,一向與最新英文流行歌脫節的本人表示大部份沒有聽過,或者不太合自己口味。如果你只想看其中一段片,我推薦How To Make Any Song With Only 4 Chords in Garageband (iPad & iPhone),你便會真正了解GarageBand是何等強大。

以上教學影片都是英語授課的,中文的教學影片不是沒有,但質素和上述有段距離,所以我寧願推介大家報名Apple Store經常舉辦的一小時免費講座,有專人指導,使用上有疑難更可即場請教。想認真跟老師學的,最近見到HKU SPACE有個六星期的課程專門教用GarageBand製作音樂,也可以留意一下。

執Chord神器Chordify測試報告

對每一個彈結他的人來講,能夠彈自己想彈的歌是最開心的事。除了上網找chord譜之外,最好的當然是學懂自己執chord,但要由零開始鍛練耳朵辨認和弦又談何容易,對大部份未能全程投入學音樂的人來講,學會自己執chord實在有點遙遠。

但因為科技先進,電腦連幫你執chord也做到了。如果你試過上Google搜尋一首歌的chord譜,就有機會去到一個叫Chordify的網站,只要那首歌有上載到Youtube,它便可以憑Youtube上的音樂自動辨認適合的和弦,供結他、琴或Ukulele使用,最近更新增圖示教你每個和弦怎樣按,非常方便。

Chordify是一家來自荷蘭、2013年成立的startup,創辦人之一Bas de Haas是烏得勒支大學電腦系博士,主要研究音樂資訊檢索(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數碼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和近年大熱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Chordify把自己定位為學習音樂的平台,藉著自動辨認和弦的科技,使用戶更容易玩自己喜愛的歌,並且了解歌曲的結構。它甚至比喻自己為「音樂人的卡拉OK」!

Chordify最基本的功能是,你只要輸入歌曲的Youtube或SoundCloud連結,它會自動為你辨認和弦。註冊免費帳號就可以保留之前「電腦執chord」的記錄,並且可以修正電腦産生的chord譜給其他用戶參考。付費版可以自己上載歌曲,加上自動移調(即轉key)、調整快慢、列印樂譜等功能,收費每月5.99歐元(或一次付款年費49.9);或逐首付費,最低若8毫歐元一首歌。

Chordify去年12月在荷蘭眾籌網站Symbid進行股權眾籌(以眾籌形式發行股票),目標籌集18萬歐元,主要為開發Android程式(現已有iOS app),及加強社交功能。結果超額完成,共籌到22萬9千歐元。根據集資文件,它現有54萬會員,每月140萬瀏覽次數。實際付費會員數目則沒有公佈,但根據集資文件,2015年收入約18萬歐元,大家可以約略估算有多少人付費了。

網站上熱門的都是英文歌為主,例如看每首歌的jam session數字(也就是有多少用戶玩過這首歌),有名的英文歌都是上千次,粵語歌見過最多的不過三十多次左右(其中之一是《喜氣洋洋》!)。最近開始學玩執chord(特別是舊歌,尤其是上網找不到chord譜那些),有了Chordify,在「人機合作」之下成功彈到幾首以前彈不到的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小小Chordify使用心得:
  1. 有些歌Chordify出來的結果準得幾乎可以全部照跟,例如譚詠麟《愛是這樣甜》,但當然大部份的歌都不會這麼順利電腦一執就彈得,有時出來的結果頗為混亂,這時要嘗試抓住一小句「應該是對」的幾個chord,再以此為基礎推算,例如林志美《偶遇》Chordify出來結果有點錯亂(尤其是連重拍位置都弄錯),我是抓到「天空裡雲偶遇」的「Em-D-G」三個和弦開始,才逐步找出全首歌的其他和弦;
    愛是這樣甜
    「天空裡雲偶遇」
  2. Chordify認拍子的能力很強,基本上絕大部份歌曲都跟到拍子,只是有時可能會認錯哪個是重拍位;三拍歌認不認到呢?答案是可以的,例如鄧麗君《梅花》,馬上認到三拍,但當然有時會認不到,例如古巨基《Santa Claus》,一出來是四拍,一拍錯自然滿盤皆落索,但你可以在Edit->Meter那裡,點按就可以切換成三拍,雖然重拍位還不是全對,但至少那chord譜開始看得懂了;
    梅花
  3. 電腦chord譜有時會出現很顯淺的問題,例如歌中有幾句完全一樣,但可以出現不同的的和弦組合,這時候人腦便發揮作用了,只要其中一句的和弦是對的,其他位置也用就成。另外電腦不時混淆相似的和弦,特別是有兩個音相同的和弦如C和Am,或Dm和D。如果電腦給的和弦聽落不對,可以試一下接近的行不行。
  4. Chordify執出來的chord只限Major和Minor,沒有7或更複雜的chords,但對我這種懶得每次去查Bbm7和Gsus4是怎樣按的懶人,這反而是優點,因為變得易彈了。
  5. 最後是純粹貪玩:如果選一段不是歌的Youtube片,Chordify是甚麼反應?結果是電腦會「罷工」,我試過用黃子華「搵食啫犯法呀」和黃興桂「神奇、頂級、超卓」考驗一下Chordify,結果都是空白一片。
    Chordify見到桂神「罷工」了

彈到大量以前不會彈的歌,帶來的是大量的成功感。當我發現連《萬水千山縱横》和《大俠霍元甲》都識彈的時候,簡直是愛上了執chord,幾乎想把喜歡的歌都執一遍(尤其是之前本blog「x10系列」出現的歌和每年20首年度之選)。不過,現時執chord還限於較簡單的舊歌,有些很想玩的例如《彳亍》和《倒帶人生》,用了執chord神器還是茫無頭緒。但另一方面,Chordify用得多,慢慢發現自己執chord能力都有所提升,所以說Chordify是學音樂的平台也不無道理。

當然有些基礎的樂理知識是學執chord前需要掌握的(例如和弦組成、如何移調、chord progression等等),但好消息是這些基礎知識,網上有很多免費資源給你學習。例如musictheory.net、Coursera的樂理課結他課都幫了我不少,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