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七年六月,新歌簡評(二)
相信大家這一陣子逛影音店的話,都會見到一張叫《千般愛》的電影VCD,大大隻字「鄧麗欣方力申」,大大個小方Stephy大頭,大家要看清楚不要當是《十分愛》買了才知「受騙」。原來這是一部澳門「主旋律」電影,原名《濠情歲月》,為「迎合潮流」(如非「魚目混珠」的話)才易名《千般愛》,Stephy、小方有做但戲份不多,堪稱近期話題之作。更頂癮的是主題曲叫《相愛六十年》,Twins X 顏福偉? 劉德華《只想抱抱》: 又是時候劉德華請大家飲綠茶了。似乎對劉德華來說,貫徹比突破更重要。這樽「音樂綠茶」簡單而舒服,至少糖分沒有超標,聽得多也不會太膩。 張繼聰《下世紀的地圖》: 又一首環保歌,訊息是值得關注,但歌曲本身略嫌平淡,也不是一向充滿節奏的張繼聰。在近期一連串張繼聰作品中,這首他自己唱的反而比較平凡。 關智斌《Book B》: Book B所指的是娛樂雜誌常見附送的那一本書,內容通常不會是甚麼主菜,只是一些附加的流行資訊。來比喻愛情就是繼「後備情人」「雪姑七友」「有事鍾無艷」之後的另一種描寫手法。張繼聰這陣子也可真勤力,這首歌也是他作的。關智斌的唱功無謂多提,不過至少比起《月光光》《再見美惠》《預言書》,這首已經是順耳得多了。比較驚喜的是rap部份出現了久違了的彭海桐的聲音。 葉宇澄《怪物的煩惱》: 小時候老師教的道德標準,做人原則,為何長大了完全不管用?為何堅持會被看成怪物?一聽已覺得突出,這種帶點Big Band的曲式在粵語歌較少有而且不易唱,但葉宇澄的發揮卻是游刃有餘,不見有勉強的痕跡,唱功不得不讚。而林若寧再一次的「兒童──長大」「理想──現實」的論述相信也很易引起共鳴,值得推介。不過,各大傳媒呢?你們對好音樂的支持在哪裡呢? 楊千嬅《集體回憶》: 因為林夕用上這個被用到爛的名詞做歌名,稍嫌太俗,所以沒有太多期待,但聽了卻出奇地喜歡。場景是緩慢地走在舊區的街道上,看著飽經風霜的建築,想著經已拆卸的標記,再想起過往在那些地方發生的一些感情,泛起淡淡的愁思。楊千嬅唱得堅定但輕柔,一點兒過火也沒有,演繹對過去的懷念,還是內歛比激動的好,而編曲的中國風元素也用得恰到好處。 這首歌有個小插曲,其中一段副歌的最後一句「難道靠泥濘,懷念你漫長舊愛」究竟是「難道靠泥濘」還是「難道靠『黎明』」呢?初派台的時候也引起混淆。後來有正式版的歌詞,也再聽清楚了,肯定那個是「泥濘」而非「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