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三月,新歌簡評(三)
說是唱片業不景,但抱著甚麼心態面對是自己決定的。已經連續不知幾多年了,IFPI頒獎禮台上大部份本地歌手和司儀為甚麼總要「死老豆咁樣」?一天到晚長嗟短嘆以前有幾好有幾威只會予人一陣暮氣沉沉的感覺。還是蔡琴說得好:事在人為。大家加油。 以為一年內出了兩張粵語(《Close Up》加《Glow》,IFPI是11月截數所以兩張是同一年)一張國語專輯加兩個演唱會影音產品(黃金組合+拉闊)的容祖兒實食冇黐牙,怎知五張加起來還不及鄭秀文一張EP一個演唱會專輯,就給Sammi拿了個最高銷量女歌手(如有計錯數請內行人士告知);也幸好有鄭秀文,要不然全年最高銷量專粵語專輯可能是一張只出了DVD的軟硬天師演唱會專輯,對CD的打擊太大了。忽發奇想,如果金牌把林海峰今年的《是但o翕求其大合唱》DVD當演唱會專輯報IFPI(總算唱了不少歌呢),說不定林公子有機會連莊最高銷量男歌手… 另外頒獎禮十大金句可能又有新候選,就是某唱片業老行尊獲頒「貢獻大獎」之類的獎項上台講得獎感受:「…正如我地的『董』特首所講…我會做好呢份工!」當場笑死,閣下活在甚麼時代?我想如果曾蔭權聽到,他的反應或者會是:「…咁膚淺o既?」 麥浚龍《酷兒》: 要做一首高質素的K歌,需要一開始的三四句內已經可以吸引住聽眾,這一點來說這首歌是成功了。演繹這種不顧一切、無視世俗眼光的愛,Juno表現得入型入格。 關智斌《白木屋》: 要輕鬆、甜蜜、「簡單最浪漫」的感覺,應該比較合Kenny發揮。可以做的都做對了,可惜還是Kenny實力所限,雖然不算差,但就是聽了一兩次之後已經沒有意慾再聽。 容祖兒《貪嗔癡》: 這種一聽就想到「幸X傷風素」的祖兒式K歌一向都不是我那杯茶,不過隔了好一段時間之後再聽她唱這類型的歌感覺也不錯,而且也沒有了「副歌尾二句最後一粒音必定是假音」的煩人K歌定律,外面反應好是可以預期的。 何韻詩《韻律泳》: 以何韻詩的水準來講這首歌的確比較普通。一來旋律比較平凡,二來何韻詩唱來好像缺乏著力點,不像她那些很強很有氣勢的作品讓她盡情發揮,就算同樣題材比較甜的作品,好像以前的《圓滿》都是非常grand的,今次總差了點甚麼。 野仔《我的日記》: 不是林一峰或朱薰唱到爛的那一首,這是一首全新作品。野仔賣的一直是一種二三字頭之間的Kidult情懷,那些由記念冊出發的「回憶+成長+挫折」的共同語言。細味歌詞的話其實這首歌都幾悲,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