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月,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x10系列(46):何韻詩x10

上回重溫: 劉德華 第一篇x10是在2010年7月,當時何韻詩出道還未夠十年,未符合列入這系列的資格,但寫了一年半有多,45集之後,也是時候談談何韻詩的作品了。之後的x10將會陸續出現出道踏入10年的歌手,敬請留意。 在如假包換的「CC Music」開始之前,公布一下x10的計劃。x10將鐵定60集完結(也就是「鄧麗君x10」為第60集),中間會寫的歌手大部份已選定,但尚有三集空位。所以決定向網友們徵詢。歡迎各位在本blog或FB留言提出你們有興趣的x10主角。這「互動環節」的三集,將於第49、56、及57集推出。(似不似電訊公司麻鬼煩的月費回贈安排?) 一. 未來  繼續期待,我只要繼續期待, 我喜愛繼續期待,我不要得到你; 願你永遠似將會上畫的好戲, 讓我密切地去等下期... (曲:英師傅 詞:黃偉文 編:英師傅 監:--,收錄於2002《Hocc2》) 這是屬於年青人的歌。對未來充滿期待和好奇,是充滿青春的表現。如果人再發現不到生活再可以有甚麼新奇有趣的事,也代表著他心境開始老去了。至於說「滿懷期盼比得到可愛」,或者就好像在愛情裡面,追求的過程往往比追到手更令人回味。 二. 元神出竅  你說我誰能醫,費事,我知我明明很有事, 我知我神魂顛倒了下去,成世人這次最放肆; 為何連人人都有事,抱緊我氹氹轉,幼稚, 你知我從來都不夠如意,狂躁便發作更放肆... (曲:蔡一智 詞:林夕 編:英師傅 監:蔡一智,收錄於2003《Dress Me Up》) 有不少何韻詩的歌,都是在卡拉OK唱過之後才喜歡上的,特別是那些可以嗌爆咪發洩的,《元神出竅》是表表者。何韻詩在歌曲裡演繹了神經病發作的神髓,到最後語無倫次的「榮何廉淫淫都有二,報金我甚甚磚獸字」更是進入「癲瘋」狀態,可謂林夕的神來之筆(而這段的意思,看上面一段歌詞就明白了)。 三. 滿城盡帶黃金甲  滿城人浪四處結集,帶來黃金盔甲, 落塵繁盛快快建立,聚成黃金誘惑; 跟你走到海邊看升旗,記住買電器再換米奇,喜愛不過交換全球大氣, 跟你車到山頂晒星味,要是過後過氣被祭旗,只要准我享受到限期... (曲:何韻詩 詞:陳浩峰 編:英師傅 監:英師傅/何韻詩,收錄於2006《Our Time Has Come》) 或者你記得同期有周杰倫主演的同名電影,...

HMV記憶

唱片連鎖店 HMV要申請破產了 ,大家爭著懷舊、惋惜、慨嘆「時代的終結」,但同時覺得,這是遲早的事。以前還可以說是翻版或非法下載搞垮唱片業,但當iTunes或Moov、KK Box等合法網上音樂途徑漸漸普及,甚少買碟的我們連對唱片店的結業的罪疚感也消減了,畢竟我們也有合法地消費音樂吧。 對我們這些「前互聯網時代」已經開始聽歌的一代人,HMV的意義很大部份是它的試聽。在那個主要是靠電台或電視台接觸音樂的年代,如果想知道一張唱片沒有派上台的歌究竟如何,又不想冒險花錢買了唱片才開估,HMV的試聽,幾乎是唯一方法,幫助我們做了很多精明的消費決定。 如果要寫文章記念HMV的終結,不如分享一下最難忘的試聽經歷。我有兩個。 第一個:一隊當年稍有好感的新晉組合。出碟的時候已聽過的幾首派台歌,不錯,正考慮買不買。到了HMV試聽,第一track,半句清唱,第一句結他,驚為天人,馬上決定必買,對這組合的鍾愛,也由這裡開始。那是2004年,當年17歲的盧凱彤和21歲的林二汶組成的at17,那首歌叫 《女扮男生》 。這也是04年自己「我最喜愛的歌曲」的第一位,而04年總結,也就是《斥測樂壇》網站開張最初期所寫的文章之一。 第二個:上一個是天使,這個該是魔鬼,也是組合。在那個年代,像我這全靠電台接觸新歌的聽眾,非派台歌已經難以接觸,有一種歌更是沒可能聽到。第一次戴著聽筒在HMV聽到這首歌,第一個反應是震驚,因為第一次聽到清清楚楚、毫無忌諱的粵語粗口,連珠炮發地在耳邊穿梭。第二個反應是:鬧得好!後來,這首歌變得琅琅上口。現在回想,多得當年店舖把關寛鬆,才讓這樣的唱片放在店舖當眼處(而沒有擔心給18歲以下人士聽到),令自己得到一個開闊耳界的經歷。或者你已經猜到了,可能是歷來最街知巷聞的粗口歌:2000年,LMF 《冚家拎》 。 不如,大家也分享一下在HMV的回憶吧。

詞人回歸!

在未寫《斥測樂壇》之前,筆者活躍在網上是玩填詞的,當年也曾架設一個網站放自己寫的舊曲新詞上去。那網站和上面超過200首作品,隨著geocities的終結而消逝(年青一點的網民或者已不知道geocities是甚麼了),當然,寫過的歌詞,我還有存檔。 網上一直也有不少人玩舊曲新詞。在我寫歌詞的日子,通常網上寫舊曲歌詞的都是以情歌為主,而自己則多寫諷刺時弊,並以口語入詞,在當年並不多。 之後有幾年差不多停了寫歌詞,不是因為寫樂評分身不暇,而是因為對填詞漸漸失去了興趣,找不到想寫的題材,又遇不上會欣賞和鼓勵自己的人和環境,慢慢地,填詞的技巧生疏了,有時偶爾有想寫的題材,隔了一會想不到如何下筆,又作罷。沒興趣所以生疏,生疏以致寫不出滿意的詞,令自己更加提不起興趣,變了惡性循環。 在隔了好多年之後,網上舊曲新詞的生態變了,廣為人知、傳唱度最高的,都是我當年最擅長寫的那種諷刺時弊的歌。有窮飛龍、山卡啦、一眾高登巴打的集體創作,加上本身是專業詞人的梁柏堅,這種歌詞變成主流。談感情的呢?反而是少數,其實,連主流的流行曲,也越來越少簡單而感動人的歌詞。 其實我想藉著寫歌詞,整理一下自己的感情體會和生活智慧的體會,在能力範圍以內,給別人多一點啟發。 本來這些事還在計劃中,但最近因為一個佛教僧侶的音樂分享會,和朋友當嘉賓,填了其中一首詞,表演了一次,然後,得到很多的鼓勵,並且發現身處在一個很能激發創作潛力的環境。那份「要寫很多好歌詞」的驅動力回來了,在這裡發表更多詞作,也成為今年的計劃。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這件事,要分享的,當然還有早前寫的作品: 原曲:我的歌聲裡 – 曲婉婷( 原曲試聽連結 ) 改編:蛻變之歌 期望還未曾達到 成就還未曾做到 常為前路苦惱 不想的都碰到 想追追不到 有點糊塗 難道難斷除煩惱 難道人沒能面對生死與病老 曾受過的教導 多不勝數怎麼我還未變好 迷失中 人生恍似是場夢 視線很濛 面有點紅 太多不會懂 迷失中 虛空也接著虛空 財富不窮 自信心窮 人不知吉凶 從面臨無常學會 從別人歷程學會 覓尋自己方向 開始蛻變不知不覺 開始醒覺 去改正所作言論與所想因我 覺得羞愧 覺得不足 今天只要珍惜每一秒 過去的 凡事有因 承受結果 離不開 難關總會是存在 面對得來 面對不來 也懂得看開 成長中 心胸也會漸打開 突...

憑甚麼?

歌手和經理人攻擊頒獎禮因為商業考慮變質,拍片、寫文、在媒體炮轟,加上歌手DJ網民一人一句,G.E.M.(鄧紫棋)與叱咤頒獎禮的恩怨成為了比頒獎禮本身更有趣的話題。 「言行不一致」是G.E.M.一方的批判重點,商台是他們的重點批判對象。看到片段中G.E.M.口口聲聲說頒獎禮應該有責任介紹good quality的音樂,「令更多觀眾接觸到好的content」,說得對,但是,新城勁爆頒獎禮如何「令更多觀眾接觸到好的content」,值得她早幾日興高采烈地領取新城的獎項?如果說頒獎禮淪為商業利益活動,不是「true to himself」,為何單單是商台令G.E.M.和經理人大動肝火? 商台標榜公平公正但口是心非?印象中商台從來沒有何發言人說過自己的頒獎禮是「公平公正」的,反而幾次有TVB高層為勁歌頒獎禮賽果辯護時強調他們「『絕對』公平公正」(留意是「絕對」!)商台發言人一向是說他們的獎項是根據「專業推介」,統計自己電台播放率計算出來的,而對比網友每天聽903 mark播放率的數字,通常得出來的賽果都八九不離十。 如果說所謂的「專業推介」只是人為操控的數字遊戲,這倒是接近實情。老實說,如果播歌選擇是基於專業推介,一首歌冠軍週熱播是合理,但為甚麼前一週和後一週都可以幾乎沒有人播,難道DJ的口味是如此飄忽?如果是專業推介,為甚麼有些得獎歌手的歌在年底前熱播,一過年後就銷聲匿跡?如果是專業推介,為甚麼近年網民統計數字廣泛流傳之後,三甲邊緣歌手的播放率往往幾乎一樣,每年都剛好這麼勢均力敵嗎? 隨著事態發展,我們就發現G.E.M.一方的矛頭不是這方面。G.E.M.的文章寫:「如果是複雜的商業決定,至少不要誤導觀眾,不要標榜是反映現實的投票結果。」張丹面對傳媒說:「吳雨霏在金牌時又不見有機會?她一入環球就被捧,不會因轉新公司而有這麼大轉變吧?很明顯是小圈子選舉!不要扮投票!」原來是質疑聲稱由樂迷投票選出來的「我最喜愛的女歌手」,賽果和真正投票結果不符,因為G.E.M.五強不入,連吳雨霏都比不上。 真的很有興趣知道,張丹憑甚麼一口咬定G.E.M.的得票一定比吳雨霏高?作為經理人不會單純到相信Facebook fan page的讚好和MV的點擊率就等同於「我最喜愛」投下的一票吧。況且,鍾嘉欣fan page多一倍的讚好,連詩雅《到此為止》冠絕本年度的400萬點擊率,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