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搖滾史之學習心得(四):第三週

筆者寫「x10系列」的每一篇,都附上一個所介紹歌曲的Youtube Playlist,搜尋歌曲,尋找適合的版本、音質不要太差的,不辛苦但也需要花上一定時間。但怎都好,每次多數介紹十來首,就算找齊也是有限數,但筆者在讀這「History of Rock」課程,每一星期講者John Covach都會介紹數十首歌,連帶不同版本隨時過百首(是每週!),難得的是每週都有熱心的同學在Youtube製作了這上百首歌的Playlist,與其他同學分享。你我素未謀面但仍得到你無私奉獻,實在叫人感動(!)。本週的Playlist在此

上回講到Rock & Roll在50年代尾因為幾位代表明星退出或暫別而稍為沉寂,今週則講述1960-1963年這幾年流行音樂的發展又是如何。代表反叛的Rock(記得上週講到電影院觀眾聽到《Rock Around The Clock》之後開始搗亂嗎?)退潮,唱片公司主打的變成了青春偶像teen idols,男的要打造成「完美男友」,女的組成少女組合,音樂才華變得次要,最緊要是靚仔靚女,就像我們一直詬病的「偶像派當道」時期。至於這些偶像派的代表,首推Frankie Avalon,當年他更常和Annette Funicello以銀幕情侶姿態登場,並拍攝一連串以沙灘為主要場景的電影,例如《Beach Party》(1960)和《Beach Blanket Bingo》 (1965),今日在Youtube還能看到他們的trailer,那些電影似乎沒有甚麼劇情可言,總之是一大班少男少女在沙灘渡過夏日,當中當然有大量泳裝、趣事和男女關係...

另一方面佔主要地位的是Rockability Popsters,可以說是「正派版」的Rockers,代表人物有The Everly Brothers和Roy Orbison,後者便是《風月俏佳人》主題曲《Oh Pretty Woman》的原唱者,前者的經典當然是《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香港的樂迷不會陌生了,許志安那充滿顛覆性的翻唱那麼經典!

值得一提的還有Folk,這種音樂其實1950年代初已流行,主要聽眾群是告別teenage的青年(多半是大學生),他們不想再膚淺地情情塔塔,開始喜歡認真地思考社會人生問題,認真地探討歌詞。最初的Folk music很多世界大同眾生平等的政治訊息,但後來因為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興起,很多Folk音樂人都被當成共產主義者或他們的同路人而受打壓,連帶他們的音樂也受到挫折。到50年代末Folk的復興,以Kingston Trio和Peter Paul & Mary為首,那種Folk已經變得「去政治化」。後來的Folk領軍人物Bob Dylan,在50年代末還是主要為他人寫歌,直至60年代中期才以歌手身份得到認同。「去政治化」的Folk去到1963、64年開始,因為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的關係的folk,重新和政治結合起來,馬丁路德金發表經典的《I Have A Dream》演說時,Peter Paul & Mary、Bob Dylan和Joan Baez等Folk代表人物都在場見證歷史。

下星期的主題是British Invasion,將會講到披頭四(The Beatles)進軍美國,密切留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