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聽完113首「音樂永續」系列作品...

由IFPI主辦,獲政府「創意香港」撥款支持,堪稱「樂壇保就業計劃」的「音樂永續」在年初為香港帶來113首翻唱作品。第一首接觸的是林一峰翻唱林子祥《海市蜃樓》,這首可能是粵語流行曲中最難唱的作品恐怕陳奕迅翻唱也會「炒」,對林一峰恐怕更加是不自量力的自殺行為了。但既然可以攞funding任玩,當然要玩到盡也是情理所在了。 斷續地總算把所有作品聽完(嚴格來說是111首,有兩首Boss Negra《夜來香》和聶安達《天才與白痴》沒有找到全首),看了些網上討論,首席話題之作應該是 尤志豪翻唱王菀之作曲、薛凱琪原唱的《小黑與我》了 。用「笑喪之歌」來形容它夠貼切嗎?為何製作人會想到用輕快跳脫的調子讓歌手興奮地唱「陪伴我的白貓剛去世」呢?也許第一句已難忘,以致沒有人討論後面「而命書說我像孤星一輩子...Yeah(!?)」了。所以就算李日朗突發神經的《交換溫柔》不比經典作《傻女》也與之相去不遠,在話題性也跟《小黑與我》差幾條街了。根據在下實測,這個版本的《小黑與我》的確能叫人笑到幾分鐘從而改善心情。 老實說大部分的歌都是乏善足陳,值得讚賞和推介者寥寥可數,但還是有些比較突出的,或者是從那首作品令你更認識一些以前沒有忽略了的名字,之後可以繼續跟進。 最好聽的我選MLTI/TRAK《四分三日》( 夢劇院 原唱) ,這是一首純音樂演奏,那經典的旋律在電結他聲中顯得特別鮮明,讓本來的少女文青氣息增加一份銳利。如果夢劇院原版是讀文學或音樂的大學女生,MLTI/TRAK (讀「Multi-track」)的版本都是文青,但應該比較像是讀computer science同時懂舞文弄墨的文青了。 次選爆大冷是串燒賀年歌《風行五星賀新年》(主唱葉振棠、露雲娜、李龍基、方伊琪、歐信希) ,當你知道這是串燒每逢農曆新年都播到爛的《歡樂年年》《迎春花》《大家恭喜》,恐怕聽也沒有聽便skip了,但原來竟然用了百老匯big band改編,就算五個人加埋三百幾歲,這首medley一點老土味也沒有,在保留傳統和結合創新都是很有驚喜,只可惜聽到時元宵也過了,但這的確是一首很成功的cover。 第三選有幾首比較接近,結果偏好女子樂隊Whizz的《心花怒放》 ,選到首好歌固然已是好開始,前奏頭幾粒音已經夠搶耳了,比容祖兒的版本更年青活力;然後有 Dr. X 黃浩邦feat. 趙展彤《帝女花之香夭》 ,果真玩得夠大,也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