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聽歌雜談(十二):郎朗(已潤)

自2021年開始的移英潮起,社交媒體的一個流量密碼是移英港人在英國取得甚麼成就為港爭光,例如之前19歲劍橋學生Eric Yip憑《Fricatives》一作奪得英國國家詩詞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冠軍,或者女子足球員陳頌文15歲跟隨父母移英後加入曼城青年軍(上季轉會女子英冠球會布力般流浪再被外借吸收經驗),但最近看Channel 4鋼琴真人騷《The Piano》最新一季,一名10歲小男孩Sum在愛丁堡火車站彈奏古典樂曲技驚四座最後成為打入決賽表演的七強之一,根據非常簡短的對談內容得知他和父親來自香港(是單親還是母親不願上鏡不得而知)、在英國約一年半,很大機會是BNO Visa移英港人吧,但我也是無意中看《The Piano》才得知,直到決賽也播出了也不見有任何港人群組討論,這個平時人們奔走相告燒炮仗說好在外港人故事的機會,不知為何被集體錯過了。


《The Piano》的形式是每週在不同城市的火車站拍攝,參加者在車站的鋼琴前演出,在旁邊隱蔽處觀看的郎朗和流行歌手Mika擔任評審(Mika就是狂野演繹《Grace Kelly》一曲成名那位,當年環球唱片在電台賣廣告宣傳那句「大家都叫佢做英國Eason」今日想起真是尷尬癌),每周從中選拔優秀的參加者,簡短指點後在每季末的音樂會上表演。節目算是比較新,剛剛才播完第二季,參賽者彈奏的由古典到流行到自己創作的都有,各有自己的故事,我和內子都看得津津有味,她覺得這些音樂比我有時開BBC iPlayer播放的流行曲音樂會(例如最近在盧頓的Radio 1 Big Weekend音樂節)好聽多了,今季冠軍、在寄養家庭長大的Brad自己創作給寄養父母的樂曲也令她十分感動。

說到郎朗,很自然會跟同期成名的中國鋼琴家李雲迪比較。李雲迪形象是個憂鬱的天才小生,郎朗則是豪爽得帶點張狂的東北胖子;相比後期的李雲迪演出失準到「轉型」做歌手上《披荊斬棘的哥哥》再到涉嫌嫖娼被國內封殺,郎朗大部份時間留在西方國家,主持英國電視台節目之餘間中也和國際級歌星crossover(例如節目提過跟Metallica在格林美表演),在西方主流文化界娛樂界也很吃得開(連去年英王查理斯三世加冕晚會也有份表演),也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和年輕貌美的德韓混血鋼琴家妻子Gina Alice示範鋼琴兼曬恩愛,日子似乎過得很滋潤;與此同時五月習近平訪法期間郎朗也成為國宴賓客之一並現場演出,究竟是統戰工具還是成功潤(run)到西方並融入西方社會的代表,真是摸不透了。

看多幾次郎朗總不免想重溫他和李克勤合作的《我不會唱歌》,原來去年李克勤演唱會郎朗也專程坐飛機回香港當一晚嘉賓呢。不知道郎朗有否問Sum有沒有聽過《我不會唱歌》,而Sum那年輕的父親會否向郎朗解釋甚麼是「送禮勤」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