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當下音樂——20個年選、400首歌、一連串數據(下)

上回分析本Blog過去20年、每年20大評選共400首歌的一些統計,在下半部份這裡會和幾個香港樂壇頒獎禮歌曲獎項的得獎歌曲作比較,對比各自的選歌分佈。由於本Blog由2005年起開始20大評選,所以比較年份都是各頒獎禮2005年起的結果,比較對象及年份包括:

叱咤頒獎禮——叱咤十大(包含至尊歌曲):2005-2024,有完整的20年比對,共200首歌。該獎項由1998年起設立;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獎:2005-2024,2021年和TVB合辦的「香港金曲頒獎典禮」不計算在內,共19年,由於部份年份有多於十首得獎歌曲,總數也是200首。該獎項由1978年起設立;

CASH金帆音樂獎 —— CASH年度最佳歌曲提名:2005-2024,由於2020和2021年因疫情取消頒獎禮,故共有18年,一共92首歌曲。該獎項由2002年起公布提名名單;

香港樂評選 —— 年度歌曲前十名(十樂推薦):2016-2023,共八年80首歌曲。十樂名單從2016年開始,而2024年結果在發文前尚未公佈;

TVB十大勁歌金曲——十大勁歌曲曲獎/勁歌金曲獎:2005-2020共16年,之後停辦。2013年起頒獎禮進行重大改制,金曲由十首改為20首,歌曲總數為240首。該獎項由1983年起設立。

總覽

有些分佈值得先把所有頒獎禮一起作對比,之後才逐個頒獎禮分析。年份方面都是2005年起,即使每個頒獎禮覆蓋年份不完全一樣,本Blog的分佈大致穩定,故不跟隨每個頒獎禮的年份逐個比較了。

歌手類型分佈(男歌手/女歌手/組合/合唱)

  • 上次也談到本Blog基本上是三分天下,男歌手、女歌手、組合與合唱大約各佔三分一;
  • 叱咤十大、十大中文金曲和CASH都是男歌手佔大約一半,而組合+合唱都不足兩成;
  • 香港樂評選比較特別,女歌手佔45%,比男歌手高出超過一倍;
  • 十大勁歌組合和合唱合計僅佔約6%,而男女歌手大約各佔一半而女多於男,有趣的是組合(2005年起)一共只有九首得獎歌,有六首都是來自C AllStar。

國語歌佔比

  • 本Blog接近兩成的國語歌比例,遠遠高於其他頒獎禮,只有CASH的8.7%略為接近。
  • 十大中文和十大勁歌都有獨立的國語歌曲獎項,可能因此國語歌較少獲得十大金曲獎。做功課也糾正一些錯誤記憶,例如之前一直以為《血染的風采》在1989年是港台十大中文金曲之一,但原來當年拿的是「優秀流行國語歌曲」金獎。十大勁歌僅有的兩首得獎國語歌都是翻唱歌,包括2013 G.E.M.《你把我灌醉》和2014泳兒《星語心願》;
  • CASH和十大勁歌都曾經有英文歌入選,CASH有2009方大同《Singalongsong》、2022 Tyson Yoshi《i don't smoke & i don't drink》和2024 The Ferals (HK) 《Woofie》,勁歌則是2019譚嘉儀《Can You Hear》;
  • 香港樂評選是比較本土重心的頒獎禮,國語歌少也不足為奇,僅有兩次國語歌躋身十樂都是陳奕迅作品,包括2017《收心操》和2018《一秒》(岑寧兒合唱)。

唱作比率

  • 本Blog有63%入選歌為唱作作品(主唱者至少參與作曲或填詞),只有樂評選的70%更高;十大勁歌的唱作比率最低,只有11.3%。

重疊比率

  • 所指的是頒獎禮得獎歌同時成為本Blog年度20大歌曲佔比,樂評選最高為36.3%屬意料之中,因為本Blog主也有份提名和投票;CASH的比率也有31.5%,雖然本Blog主也是會員,但在上千名會員之中影響力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仍有超過三成重疊算是比較高了;
  • 值得一提的是CASH自2016年起每年的最佳歌曲得獎歌在本Blog也是20大之一;比較特別的是近兩個的得獎歌KOLOR《52赫茲》和尹光《Dear Myself》是本Blog 2023年的第14和15位,因為CASH獨特的年份分界而分在兩年得獎;
  • 十大勁歌的重疊比率只有4.2%,其實多年來和本Blog的20大重疊的兩隻手數得完,就只有十首。






叱咤十大

  • 每論是歌手、作曲人或填詞人,任何一邊的前五(最多入選歌者),在另一邊都至少也有一首入選,沒有一個「食白果」;
  • 兩邊都打入前五的歌手有陳奕迅和謝安琪;
  • 填詞人前五的名單完全一樣,只是位置有不同,這裡第三的周耀輝在叱咤是第五,四五的林若寧陳詠謙在叱咤則排三四,前五填詞人在叱咤十大已包辦超過六成作品;
  •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由1998年計,叱咤十大有68.3首林夕作品,比黃偉文67.5首更多。換言之在1998-2004七年間,林夕包辦了36首叱咤十大,佔全部70首超過一半!

十大中文金曲

  • 這邊入選歌最多的方大同(19首),在港台一首也沒有,作曲作品也只有一首為容祖兒寫的《牆紙》打入十大中文金曲;
  • 同樣前五的歌手只有陳奕迅一人;
  • 和商台一樣,最多入選歌的作曲人是Eric Kwok;
  • 填詞人方面,周耀輝在港台前五不入,第五的張美賢在這裡一首也沒有。

CASH金帆音樂獎

  • 陳奕迅、王菀之、C AllStar和方大同都是兩邊都入前五;
  • 提名數目第二的王菀之、第三的張敬軒和第四的容祖兒分別提名11次、7次和6次,但加起來一次也沒有獲獎!
  • 王菀之、方大同和Eric Kwok在兩邊都是前五作曲人;
  • CASH黃偉文+林夕填詞作品已佔提名歌的49.5首,超過一半;排第四的方大同已只有三首,之後的也無謂再提了。

香港樂評選

  • 由於香港樂評選十樂是2016才開始,前列名單和其餘頒獎禮有很大差別;
  • 這裡並列第三的張敬軒和林奕匡,在樂評選從未入選十樂;相反樂評選歌手排第二的My Little Airport、作曲填詞人均在前三的林阿P,在這裡則是零入選;
  • 岑寧兒在兩邊都是最多歌入選的歌手;
  • 在樂評選最多入選歌的填詞人是周耀輝、黃偉文排第二也只有其一半。

十大勁歌金曲

  • 由於2013年起勁歌改制,所以以下分析都分開兩個時期比較,也只計算到2020年;
  • 簡而言之,TVB的樂壇和這裡的樂壇近乎平行時空,所以一邊前五歌手在另一邊食蛋是司空見慣,特別是2013-2020本Blog第二至五名的歌手在TVB都是零入選,相反地同期TVB前五,有三個也沒有出現在本Blog的二十大中;
  • 最誇張的當然是作曲填詞人,改制後2013-2020年的統計,勁歌有43首歌由張家誠作曲,42首張美賢填詞!而這裡兩人都是食白果。而2013-2020,林夕在填詞人更是前五不入!

最後的彩蛋

前文的長篇分析幾乎沒有提到的是在本Blog年選中包辦25首的at17(與林二汶/盧凱彤獨立發展的作品),在其他頒獎禮待遇如何?
  • 叱咤十大有兩首,分別是2017 at17《Girls Girls Girls》和2019林二汶《最後的信仰》;
  • 《最後的信仰》也是唯一一首打入十大中文金曲的作品;
  • CASH有2.5首提名,包括2012林二汶《Wanna Be》、2017林二汶/岑寧兒《銀髮白》和2018盧凱彤《荒原》,最後全部得獎!另外at17《The Best is Yet to Come》在統計範圍以外的2003年也獲得提名;
  • 樂評選十樂有4.5首,除了2016《銀髮白》,林二汶有2016《聊》和2019《初音》,盧凱彤則有2018《荒原》和2019《圓謊》;
  • 十大勁歌:無

可能的更新

在香港樂評選公布2024年結果後本文會更新包括該年賽果。另撰寫本文期間建立的各頒獎禮數據集有機會在整理後放上GitHub,供後來者繼續分析。多得Google Sheets的抓取表格功能直接把維基百科表格抄入試算表,還有Copilot自動整理歌曲主唱和幕後資料,都為這分析減省很多時間和工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