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音樂2025第三季新歌總評

 

終於朝聖了方大同長櫈…

傳說中的倫敦「方大同長櫈」落成之初已有意去朝聖(題外話,在英國的公園裡你經常見到長櫈上有記念某某人的字句,通常是子女紀念父母或者是向知名社區人士致敬之類),兩個月前陪同內子與她來英旅遊的舊同學一家聚會,兼遊覽倫敦市中心,本來和在Victoria Embankment Garden內的長櫈只差數分鐘路程,但最後因某些原因還是和它擦身而過。結果到了九月因為晚上聽一個佛教講座趁下班後的空檔終於去了。一般而言要找哪張是你想找的椅子需要走得很近才看到椅背上的字(如果沒有人坐的話),但「方大同長櫈」你只需在遠處看到放滿花的一張便是了,我去時已是這長椅存在兩個多月了,但花束還是沒有少,你也可以看到一些歌迷寫上的心意。剛巧那天在十分鐘步行距離有悼念早前遇刺身亡的美國年青保守派評論人、Turning Point USA創辦人Charlie Kirk,人也不少,經過不久也在雨中離開。

順帶一提,聽了不少在音樂會/頒獎禮上向方大同致敬的表演片段,但最令人感動和印象深刻的還是盧廣仲在Hito頒獎禮上的九分鐘medley,本身是好友的盧廣仲一定是很熟悉方大同的音樂才能把六首他的經典巧妙串連成一曲行雲流水的樂章,演繹上既有盧廣仲的個人風格也隱約感覺方大同在身邊,尤其是《Love Song》前後的串連和轉換最令人帶動情緒。

前三是三把「陌生」女聲,前四都是開齋歌

很久沒有選在KK Box並未上架的歌入季選,但這次Rosemances《在下一陣風來之前》直接排上了第一。聽過2023年全年第一的張蔓姿《不眠遊戲》之後,已經說了要重點留意負責編曲的這二人組合,結果去年其實沒跟太貼,只知推出了一些作品包括一張純音樂專輯,連《在下一陣風來之前》也是無意中才發現他們出了新歌。Lo-fi音樂唱廣東歌是一種新意,加上女主音Roseann低沉而磁性的聲線是夜間的最好良伴,就如《不眠遊戲》一樣想不斷重播。關於變化的歌詞,句子簡潔而充滿詩意,例如「紺青染天,畫黑在綿,雲驟變,自有心意」,刻劃色彩和天氣的變化;「深思過的執念會淡,四季的氣味會飄散」,仿如在你面前展現思想和氣味的轉變。演繹的處理也具巧思,尤其是最後一段「秒針已走偏」偏離原有軌道的唱法直接演繹「變化」這主題。這歌發文時在YouTube的點擊率也只有二百來次,實在應該多推廣讓更多人聽到這作品。

Luna is a Bep這名字聽過好一段時間,有朋友推介過,「香港樂評選」也有提名過,但之前聽完她的歌(例如2019年的《收成期》和與林超英合作的環保歌《超英歌》)也沒有留下很深印象,直至《接住》才是第一次一聽再聽越聽越愛的作品。「謝謝你接住我的傷」,感謝的可以是知心好友,也可以是充滿愛與包容的自己。有「麻甩系」稱號的她在這歌顯示的是不拘小節之中的溫柔體貼,音樂讓人放鬆,rap與歌聲切換的順滑,就有如黃昏電台節目女DJ邊播著悠揚的歌曲邊讀出鼓勵人心的聽眾來信和自己的鼓勵訊息,在一首歌合二為一。

每季找新歌多在KK Box的新發行或Top 100的播放清單中播放,除了一直留意的歌手的新作,其他不認識的名字可能在隨機播放中聽到,但聽不到一半飛掉的多,耳目一新值得推介者少,能遇到也很講運氣。今季代表之一是區善騫《夜》,對這歌手之前零認識,但聽到這首歌營造深夜氣氛實在醉人,有深夜思緒沉澱中的寧靜,也間中由迷惘的思緒轉化成激動的節奏,歌詞相當簡短而outro反而長達兩分半鐘,讓人繼續沉醉在深夜間思緒仍有待平靜的狀態。看這歌的幕後credit,原來有《濁水漂流》《窄路微塵》等配樂的黃衍仁參與製作。再上網搜尋一下區善騫是何方神聖,結果很快找到的是一首叫《完全信靠》的福音歌,是她中學時期的創作,當年曾獲得製作基督教音樂節目《一激音樂》(當年有人在亞視看過它嗎?)的「視博恩」主辦的原創歌曲比賽冠軍,之後一直參與宗教音樂工作,直到今年才以《夜》作為流行歌手的出道作,同時也為《完全信靠》創作一個新版本,反映這些年來的變遷。聽完《夜》未夠喉的,除了等待下一首流行作品,也不妨欣賞她所屬的宗教音樂團體HeArtz在YouTube頻道上的粵語詩歌,看來仍是一個相當多產的音樂頻道。

前三都是女聲,而前四都是第一次入季選。本季第四是Teddy Fan《告別式》,是他為婆婆寫給離世的公公的情歌,與廝守多年的老伴道別,是首賺人熱淚的作品。不知為何很有日系動畫歌曲的感覺,而同時很有Cantopop的流行元素,Teddy的vocal其實和周柏豪之類相去不遠,但這個以情歌而言不常見的題材做出了一首越聽越有感動的作品。

我們渡過了七月五日,但有些東西沒有

搞得人心惶惶遊日旅客急跌的七月五日日本大地震預言沒有發生(結果是俄羅斯七月底來一場大地震,或者龍樹諒的異象也不完全錯),大家安然渡過但Beanies作為五人女團卻沒有,因為合約問題潘釗彤黃健怡離隊,剩下三人第一首歌《失戀(及其他災難)》趕及在七月五日「大限」前推出,竟然玩起Twins年代的罐頭K歌,這裡的長期讀者也知道本Blog主對Twins有多麼不感興趣了,所以沒甚麼值得品題。Beanies這五位一體的「陳輝陽女聲」沒能延續實在有點可惜,老實說她們個人能力能偶有佳作但不夠長期成功的條件,還是五人合體才有獨特的團隊力量,人數少至三人,初步觀感也總覺欠了些甚麼,只能說祝她們好運。

同期也傳出女團Lolly Talk金主閂水喉欠薪甚至團員欠債的報導,也某程度解釋了她們為何差不多一整年沒有新歌。換轉是以前有這樣的報導出現,第一個反應是該是某娛樂集團為捧自己女團而用旗下傳媒攻擊對手之舉,但那傳媒好像已賣盤,金主缺水的事在今日香港也時有發生,只能留意後續發展(她們的新歌…我就不怎麼期待了)。另外是傳聞MIRROR有可能缺席稍後的叱咤頒獎禮記招,甚至來年元旦的頒獎禮,原先十拿九穩的我最喜愛獎項系列頓生變數。我最喜愛的組合歷史上有個「Beyond魔咒」,就是Beyond之後再沒有組合可以連贏五次我最喜愛,Twins、C AllStar和Supper Moment都在四連霸之後失落獎項,如果連紅極一時的MIRROR四連霸後都破不了,這個「Beyond魔咒」也可算魔性澎湃了。不過以他們fan base和其他人的差距,我猜就算真的不去叱咤fans不積極動員,「我最喜愛的組合」還是很有機會保持。

說回七月五日「末日」吧,以這日子為題的當然還有陳柏宇開宗明義的《我所看見的未來》,開場已經是準備說一個盪氣迴腸的故事的架勢了,好像有一種海嘯的即視感。陳柏宇唱的是硬橋硬馬直線抽擊式的情歌,末日預言在詞人梁栢堅手中「扭橋」,「我是來安撫安慰這世界,剛巧今天碰著你」,向著擁著愛人渡過災劫的故事轉向。這些歌的風險是一旦事情結束歌曲便變得不相關(irrelevance),但末段的一句「劫後,天光,看舊城若你緬懷廢墟難過…」,視日本為鄉下的我們也可聯想到我們真正的家鄉,無論災劫是天災還是人禍,重現光明的盼望總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Bohemian Rhapsody》是別人抄得來的嗎?

本想在季結前寫多一篇「英倫聽歌雜談」(順帶一提,上一篇《客串「鬼王」的威爾斯播音女神》,原來是本Blog第800篇文章!),可以談Live Aid 40周年重溫音樂會和BBC紀錄片,或者去年聖誕想買但一拖再拖終於在圖書館借來看完的Rick Astley自傳《Never》,當然也看了不少今年的BBC Proms(現場看了三場,錄影/錄音重播的不計其數),但結果也沒有完成一篇文。

尾場(Last Night of the Proms)在英國引起最大話題是演出前一天才公佈傳奇樂隊Queen的經典作品《Bohemian Rhapsody》在今年作品推出50周年於Proms尾場公演一個交響樂團版本,還有樂隊兩位在世成員Brian May和Roger Taylor親自出馬,BBC樂團和歌手精銳盡出複製當年出自Freddie Mercury的曠世巨作,而當晚是由來自香港的陳以琳(Elim Chan)擔任指揮,在這英國國寶級經典的重新演繹有香港人參與,簡直是香港之光。隔著電視看已經有見證歷史時刻的感覺,不敢想像和滿佈國旗的全場觀眾現場見證會有多震撼,這段重播我已經再看了幾次。

《Bohemian Rhapsody》之獨一無二的經典是去到令人「崇拜」的程度(它也是唯一一首1970年代的歌在YouTube有超過10億點擊率),然後想起很多年前古巨基有首歌《錢錢錢錢》當時被指控抄襲《Bohemian Rhapsody》,在今日看來只覺好笑。首先是旋律毫無相似之處,你不能憑感覺或構思就判斷一首歌為抄襲;其次是,《Bohemian Rhapsody》是可以抄得來的嗎?給你一樣的構思,由主唱到編曲到合聲到每個章節的轉折,執行水平之高超(要記住這是50年前的作品)根本是不能想像的高度。《錢錢錢錢》當時我的評價也相當正面,但如果《Bohemian Rhapsody》是價值連城的拍賣行藝術品,《錢錢錢錢》還只能算是件可以放在櫉窗當眼處的玩具模型了。

當Moon Tang遇見舊情人和今年合作過的唱作人

今季中游出現Moon Tang和舊男友Gareth T,還有經常合作的Gordon Flanders。Gordon Flanders《歌頓花園》指的是他和新婚妻子的二人愛空間,兩段主歌對照傳統的緩慢和現代的急速,選定了和情人堅守傳統的浪漫,顯現溫柔體貼的暖男本色,沒多花巧的編曲,也延續著今年幾首浪漫經典的模式。

積極進軍台灣市場的Moon Tang推出國語歌《一口一》,好像回到千禧年代台式文青的清新氣息,感覺舒暢,想不到的是台灣流行音樂YouTuber Omio Ben竟然開一條片講Moon Tang,去到最後介紹她快將在台灣舉行的音樂會,似乎業配味濃但能介紹香港年輕歌手給更多台灣聽眾也是好事。

Gareth T《泥菩薩》在古裝劇之中有21世紀的時代感,演繹內心掙扎時Gareth出現不尋常的加倍用力。黃偉文聲稱以曹操報父仇屠城為題材寫「惡行其實由善念開始」的矛盾,成了最新一首「歌詞解讀徵文比賽」(或者新時代是「徵YouTube比賽」)的主題。想著要不要也加入寫一篇自己的解讀,簡而言之有兩點,第一是黃偉文其實在用上很多不同的角度說這一個矛盾,所以其實不適合以單一角色套入整首歌而解得通;第二是歌詞中其實並沒有真正關於三國時代的內容,所以在文案為何引用曹操的典故也需要解讀,也許是有哪個人是他心目中的「現代曹操」?我從歌詞中聯想到一個可能性,有機會再分享。

最後是困難的七揀二

本季十大最後兩個位置在七首歌中艱難地挑選,也因為沒有誰需要「開齋」令選擇更添難度,還是七首歌一次品題。柳應廷《記憶倒行》再一次和Supper Moment合作,自然幻想這歌如果是Sunny唱會是如何,但Jer也發揮了他獨有的感染力。華麗的編曲原來來自「青山大樂隊」這個失傳多時的名字,好像回到了何韻詩還活躍的年代;林愷鈴《假設…》找來Jerald編曲監製頓時把他標誌式行雲流水的groovy注入歌曲中,不再年輕的詞人林若寧和氣質遠比實際年齡成熟的林愷鈴好像把時光倒流15-20年,林愷鈴的聲音除了繼續梁詠琪(但明明聽她live唱其他作品可以有很多其他可能性),在這歌中也有岑寧兒的影子。

林家謙《夏日之子》是輕快佻脫的風格,除了同類歌曲必定聯想到的寶礦力之外,也和差不多40年前的李克勤《夏日之神話》一脈相承(順帶一提,本季RubberBand《搲撈HK》的前奏一響也令人聯想到李克勤《紅日》),林夕的詞沒談太多大道理,反正令人聯繫到討好的青春氣息總是來自「鳥居」「風呂」之類的日本用語,但從來沒有人以大灣區風光明媚寫青春故事,除非你是李家仁醫生;季內登上The First Take的力臻新作《不打烊珈琲屋》(「珈琲」也是用上日本寫法)那種輕快如文青cafe的格調,初時以為歌詞寫的是樹洞一樣接收來客心事,原來是喜歡一個人但不太主動靜候上門光臨的心情;錯重點地共鳴在「嚐完辦公室爛茶」一句,本Blog主工作單位提供的茶啡也確實不怎麼樣。

Robynn Yip《一顆月亮的故事》歌詞提及了不少Robynn & Kendy和之後個人發展時眾多作品,難得的是過了這麼多年她同時保存了少女和媽媽的溫柔和清新,全國語之中加插一句「我一直都在/還在」的粵語歌詞不太懂為何如此安排,但好感不減;馮允謙《吉卜力》顧名思義是進入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在壞時代尋求鼓舞和心靈慰藉,不如以想像力把現實卡通化,「忠的會在最後拿回勝利」,我想也是很多人的心聲;Kiri T季內的《藍剔未必是壞習慣》和《中暑傷風加失戀x2》都逐步從去年爆紅的《至少做一件離譜的事》回歸到她自己擅長的風格,相比之下我較喜歡輕盈中帶點忐忑的《藍剔未必是壞習慣》,真的是「不清不楚剛剛好」嗎?還是沒有答案有點不安之下的自我安慰?

第三季最喜愛新歌排名:
第一位:Rosemances《在下一陣風來之前》
第二位:Luna is a Bep《接住》
第三位:區善騫《夜》
第四位:Teddy Fan《告別式》
第五位:Gordon Flanders《歌頓花園》(Gordon’s Garden)
第六位:Moon Tang《一口一》
第七位:陳柏宇《我所看見的未來》(The Future I Saw)
第八位:Gareth T.《泥菩薩》
第九位:柳應廷《記憶倒行》(Echoes of Us)
第十位:林愷鈴《假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