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零八年四月,新歌簡評(三)

早前有幸獲邀去現場看恭碩良的Moov Live,他和他那隊「聯合國」樂隊也可真是勁得沒話說。當晚主要是唱新歌,很多歌第一次聽的感覺都不錯,只是現場略為太吵了一點。 有沒有聽過新晉男子組合Unidex的《玄武門之變》呢?充滿教育意義的歌,可說是近期最潮最「屈機」之作,初時還以為是梁舜燕代言的活絡油廣告歌呢。 盧冠廷feat.農夫《2050》: 好犀利!首先在末世廢墟與新天新地的對比,再有由科幻和神秘感的前奏開始,到清脆的結他聲到萬眾一心氣勢磅礡的和聲大合唱,加上最後一段情緒越趨高漲的時候,農夫出場的rap,道出全人類的環境危機可謂鏗鏘有力,一字一淚。一首能激動人心而不老套說教的環保歌,就算未必相信盧冠廷所言2050年是人類大限都好。 陳奕迅《路…一直都在》: 只要相信路一直都在,就會放下猶豫,添上一直向前走的能量。沒有甚麼特別,就是好聽、就是正面、就是勵志。其實陳奕迅和這首一樣高水準的國語歌一直都不缺,這些歌都應該在香港得到更多的推廣。 謝安琪《十七度》: 這把聲音的謝安琪是最吸引和最誘惑的。十七度可以是乍暖還寒的天氣,也可以是兩條線微微斜角的相交再分開(也可以是丁俊暉手風不順的表現──爛gag),這個語帶雙關的象徵恰好表達一對男女若即若離的感覺,在傭懶的R&B之下真的教人心動。美中不足的是最後一段的Kay似乎有少少「失控」的現象。 薛凱琪《我不需要Tiffany》: 少男們或者都喜歡聽少女「講心唔講金」的宣言,但這首方大同作曲的作品卻是少有地平淡,而Fiona也未能單憑自己的演繹把那份感情帶出來,所以感覺有點悶。 吳雨霏《分手要狠》: 電影《我的最愛》插曲。吳雨霏的歌可以分三大類,一是姿態大於一切的搖滾,二是盡力挑戰難度的K歌,第三類也是個人覺得比前二者討好的,是這種比較柔和的台式情歌,雖然印象不深,但至少不會令人神經緊張。 at17《馬雅民歌》: 說的是閨中密友的私房密語。清爽的編曲,鬼馬的結他聲,加上開朗的演繹,就算大半首歌都是沒有歌詞地「依依哦哦」,也一樣聽得心曠神怡。

零八年四月,新歌簡評(二)

林一峰《紅河村》: 對「識得用其實好好用」的林一峰來講,多一點的資源真的可以做出更好的音樂。充滿感情的聲線和城市童話一般的歌詞,以一峰的作品來說都是耳熟能詳,但由一人一結他換成更豐富的弦樂配襯之下,帶來加倍的感動效果。 恭碩良《如果》: 不斷的「如果…真可以重頭嚟過…」原來說的是和母親的關係,粵詞歌詞加英文rap唱出對母親的懺悔和歉意。恭碩良的歌一般都是編曲大於旋律,這首也不例外。整體感覺爽朗,早前聽了他的Live演繹,更具震撼力。 洪卓立《香片咖啡》: 聽完才知「竟然」不是Jerald的作品,旋律編曲都可以說是陳奕迅《人車誌》加林海峰《搞出嘢》的混合體,而歌詞則是Twins《絕對遷就》的變種。雖然充滿他人的影子,但以歌論歌還是不俗,至少會跟著節奏搖晃。洪卓立努力地把高低起伏的情緒注入歌中,但似乎表現得有點刻意。 另外有一個讀音錯誤,「你討厭,然後全扔掉了」的「扔」字該讀「Wing」音而非洪卓立唱的「仍」音,根據旋律這個應該是填詞人的問題。 王友良《紅眼症》: CASH流行歌曲創作比賽的作品之一,當時也是由王友良主唱現時重新拿來派台。王友良是一個頗尷尬的歌手,不算是差,但幾乎每一首歌你聽完都不會有印象。在新歌貨如輪轉的流行樂壇裡,這些歌通常又是很快被忘記。 關淑怡《天規》: 林夕以哲理性和格言式的歌詞講出愛情之中不能言喻的「天規」,要帶出這份超然的氣質,關淑怡相信就是最佳人選(或者莫文蔚是第二選擇),只是如果vocal部份比較突出,讓人聽得清楚一點的話果會更好。 馮曦妤(Fiona Fung,原名馮翠樺)《陽光‧雨》: 一個來頭非常大的08女新人,容祖兒首本名曲《我的驕傲》的英文原版《Proud of You》,以及兩集《四葉草》主題曲《Shining Friends》《Find Your Love》的主唱者,也是《救生圈》《六天》《永久保存》等作品的填詞人。擅唱廣告歌的Fiona這首《陽光‧雨》也是由她主唱的麥記廣告歌引申而成,是叫人珍惜生命的勵志題材。這樣正面而單純的歌曲現在已不多,加上Fiona如水清澈的靚聲真的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清泉。 野仔《開始》: 簡單直接的band sound。正如歌詞所講「沒內容但求能令你高漲」,欣賞價值委實不大,但宣洩價值也不小,尤其是全場大合唱「天空塌下我都在唱…」的時候。

零八年四月,新歌簡評(一)

亞視新推出逢星期日晚八時半的音樂節目《樂壇風雲五十年》,舊式而大型的舞台令人重新感受到昔日音樂節目的認真,氣氛和音響效果也非那些趕頭趕命的無線音樂節目可比,更重要的是時間充裕可以讓歌手唱完全首歌,中間還有歌手訪問專題介紹等環節(第一集主題是卡拉OK)讓大家對流行樂壇和歌手有更多的了解。陣容方面第一集已經有崇基崇德兄弟,夏韶聲和久休復出的湯寶如,已經算不錯了,相信遲些會有大量年事已高但長賣長有的「環星系」歌手進駐。如果大家以聽歌為主的話這個節目應該算「有野睇」,值得支持一下。 同一時間傳出楊千嬅不與無線續約的消息,不論背後原因如何相信是08年本地樂壇一件指標性的事件。今時今日的TVB合約對歌手的歌唱事業發展還有幾多用處?歌手就算簽了無線,除非是拍劇或做主持,否則增加的曝光率可謂聊勝於無(萬一多也未必是好事,你看鄧健泓),有時間無線也情願留給自己人如陳豪、陳法拉和陳志雲吧;要宣傳新歌新碟,在時間緊迫的電視台效應也是微乎其微,頒獎禮?唉,不提也罷。不如回復自由身可以在不同媒體天空海闊暢所欲言,始終樂迷再不是這麼被動只看一個電視台。 此外更有傳東亞老闆和無記不咬弦可能旗下歌手會全部不簽無記,不要忘記東亞老闆之父乃前亞視掌舵人。想想如果亞視的音樂節目除了「環星系」尹光胡美儀張偉文陳浩德之前輩,還有「東亞系」林一峰王菀之at17藍奕邦農夫等實力唱作派,加上崇基崇德和Soler,真的足以撐起半壁江山和大台分庭抗禮。如果東亞由楊千嬅開始拉隊離場,最終令大台開放門戶結束一台獨大,實在是樂迷之福,可以說是東亞老闆繼「曲線協助」中槍司機翻案之後又一大貢獻。 方大同在香港辦完兩場叫好叫座的音樂會後,到了台北開了一場規模相若的售票演唱會,以台灣的演唱會文化和方大同在那裡的資歷這也可算是一項不大不小的成就。更大的效應在之後一週的台灣G-Music銷量榜中,他一共有三張專輯打進銷量榜前20名(台灣的也沒有幾人做到過),可謂真正為港增光。究竟他上過幾多次《勁歌金曲》呢?他做新人那年TVB把新人獎給了誰呢?(自問自答:那年銀銅獎分別是吳卓羲和關智斌)我懷疑香港有些十來歲的一代,是在網上看台灣電視節目才知道香港有個歌手叫方大同呢。 張學友《紅遍全球》: 為可樂品牌製作的奧運歌,還有別的版本是潘暐珀和S.H.E.主唱,據聞會在每個項目頒獎播完國歌後會播這首歌五秒。填詞的林夕說想寫一首很淺白的歌詞,讓全中...

零八年第一季,斥測樂壇小結(增補)

徇眾要求關係作的增補。 最令人不安作品: 金:鄭希怡《擔心他喜歡希爾頓》 那些賣弄性感(不好聽就是發姣)的演繹一不小心就變成極度難頂,「Ooh La La Ooh La La…」和「大路『好』另類又『好』」,打冷震。 銀:Twins《連帶關係》 未有陳冠希事件之前的歌,當時已經覺得這首歌完全不行,尤其是陳少琪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歌詞加Twins吃力的國語,現在我亦不打算給予同情分。還記得2R臨收山前幾首「極品」如《夾嘴型》《啱啱》都是陳少琪泡製…難道歷史巧合地重演? 銅獎懸空。 失望之作: 去年過度寛鬆以致全年只選了一首,最後全個項目取消。還是那句,有期望才有失望 金:何韻詩《韻律泳》 因為歌曲本身較悶,而何韻詩也非擅於唱這些甜蜜情歌,所以感覺平淡,聽了幾次都找不出喜歡的理由。 銀、銅獎懸空。 「歌有人無之作」今季未有入選作品。

零八年第一季,斥測樂壇小結

第一季市況淡靜(指新歌方面),陳奕迅尚未發力,最大名的歌手的新歌大都是普普通通,一季下來只有方大同和林海峰是比較突出,而十首我最喜愛之中大部份都是去年年尾的作品。 反而演唱會看得特別多,一季(正確來說是兩個月內)一口氣看了六個,光是Star Hall就去了三趟。只可惜買不到林海峰的是但o翕。 負面那部份其實我是有寫的,不過越寫越覺得沒有意義,「得奬」的來來去去又是那些人,況且這個網絡上負面的聲音已經足夠多了,總結的時候不如集中推介好音樂好過,所以決定不發表了。當然,徇眾要求的話又作別論。 我最喜愛的歌曲: 第一位: 方大同《Love Song》 (作曲:方大同 填詞:方大同 編曲:方大同 監製:方大同/Edward Chan/Charles Lee) 無可匹敵的浪漫──這首歌的地位將可比歌詞提及的任何一首情歌。 第二位: 李克勤《相愛無門》(前名:嘆息門) (作曲:Eric Kwok 填詞:林若寧 編曲:Ted Lo 監製:Eric Kwok) 真有80年代尾90年代初還是官仔骨骨未染金毛的李克勤的感覺,當然那種男人的感慨只能在有一定年紀和經歷下才唱出味道來。 第三位: 王菀之《怎麼會寂寞》 (作曲:王菀之 填詞:JJ 編曲:王菀之 監製:林暐哲) 聽說女生口講「不要」其實是要,女生嘴裡說「沒事」其實心裡是有事,那個扁嘴的樣子已經出賣了她。可愛得教人沒話說。 第四位: 梁靜茹《崇拜》 (作曲:彭學斌 填詞:陳沒 編曲:陳建騏 監製:鍾成虎) 一首歌使我將一直以來累積對梁靜茹的好感放大十倍。 第五位: Hotcha《咖啡或茶》 (作曲:羅健邦 填詞:夏至 編曲:Man Keung/Mica 監製:Edward Chan/King Kong/Charles Lee) 清風送爽,全無壓力,令人心動。聽著她們唱這首歌,腦海泛起了一個很老套而且變了味的名詞──「純情學生妹」? 第六位: 林海峰《我哋大家》 (作曲:王雙駿 填詞:林海峰 編曲:王雙駿/何秉舜 監製:王雙駿) 硬銷式勵志大合唱但內裡空洞乏味,只能提高分貝來掩飾虛無的感覺;不如歌詞盡是啦啦啦但可以一起笑著來飊歌的惡搞。完全佩服林海峰的觀察力和創意。 第七位: 謝安琪《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 (作曲:莊依靜/Simon Whitefield@音揚人 填詞:黃偉文 編曲:莊依靜/Simon Whitefield/Tomi...

零八年三月,新歌簡評(四)

就上篇文章講IFPI引發的討論再加以補充。無可否認在現行制度下(CD+VCD+DVD全計)演唱會專輯是有絕對優勢,把演唱會專輯和錄音室專輯分開計算獎項,是比較好的制度。差點忘記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也有香港唱片商會的最高銷量獎項,以我所知制度不同在只計算CD並且是計售碟數量而非金額。既然制度不同賽果不同也不足為奇,正如不同的大學排行榜也有不同的排名,和IFPI的頒獎兩者並存也不是甚麼問題。另外 IFPI年中公佈的金唱片白金唱片名單 (也就是所謂「07年金唱片只有《So Far So Close》和《酷愛》兩張」)似乎有點兒戲,除非你相信由2003-2006年全港沒有金唱片,或者某一年幾乎全港只有英皇幾個歌手能賣到白金銷量。據聞申報金/白金唱片唱片公司要承擔會計師核算費用,在慳得就慳的情況下唱片公司自不會如此身痕,除非是為旗下歌手宣傳做勢的一部分。 在Star Hall看方大同,感覺音響比上次聽蔡健雅的時候好了。方大同音樂上之強相信沒有懷疑,他的知音原來是如此熱情卻有點想不到,也許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了。至於他介紹歌曲的那些tag…那不叫做爛,只是比較懷舊而已,似廿幾年前的電台DJ或電視節目主持。 講起DJ,無意中聽到少爺占做music show爆了一句「現在還是年頭,還未到年尾沒有甚麼東西爭,所以我們有多一些靚聲」(連續播完Tina Chu、王若琳和Fiona Fung之後)。這個黑色幽默確實是強,為甚麼會這樣呢? 李克勤《天天都是情人節》: 在李克勤演唱會首度公開演繹的新歌,現時聽到的也只有演唱會live版本。陳輝陽主理的返樸歸真之作,前奏有點令人想起英文老歌《Reality》。感覺克勤近來有意還原基本步,唱一些比較簡單直接的港式情歌,以他的功力駕馭這些歌自是游刃有餘,出來的效果也夠窩心。 古巨基《年年有今日》: 雷頌德主理「金牌一條順」全人聲伴奏的嘗試。感覺到除了團隊合作還有甜蜜溫馨,只是甜蜜溫馨之餘未見特別感動,至少找一首歌唱來逗女孩子這首也不大會在腦海中跑出。總括而言是好聽不過不夠印象深刻。 張敬軒《他的故事》: 氣勢如日中天的張敬軒配合演唱會派出的今年首支主打。固然張敬軒可以沿用他的激動型唱法,但無論曲詞方面想描繪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似乎顯得力不從心,也聽不到有更進一步的感覺。這首歌的副歌不知為何令我想起蘇芮的《憑著愛》,聽歌資歷較深的未知會否有同感。 森美《...

零八年三月,新歌簡評(三)

說是唱片業不景,但抱著甚麼心態面對是自己決定的。已經連續不知幾多年了,IFPI頒獎禮台上大部份本地歌手和司儀為甚麼總要「死老豆咁樣」?一天到晚長嗟短嘆以前有幾好有幾威只會予人一陣暮氣沉沉的感覺。還是蔡琴說得好:事在人為。大家加油。 以為一年內出了兩張粵語(《Close Up》加《Glow》,IFPI是11月截數所以兩張是同一年)一張國語專輯加兩個演唱會影音產品(黃金組合+拉闊)的容祖兒實食冇黐牙,怎知五張加起來還不及鄭秀文一張EP一個演唱會專輯,就給Sammi拿了個最高銷量女歌手(如有計錯數請內行人士告知);也幸好有鄭秀文,要不然全年最高銷量專粵語專輯可能是一張只出了DVD的軟硬天師演唱會專輯,對CD的打擊太大了。忽發奇想,如果金牌把林海峰今年的《是但o翕求其大合唱》DVD當演唱會專輯報IFPI(總算唱了不少歌呢),說不定林公子有機會連莊最高銷量男歌手… 另外頒獎禮十大金句可能又有新候選,就是某唱片業老行尊獲頒「貢獻大獎」之類的獎項上台講得獎感受:「…正如我地的『董』特首所講…我會做好呢份工!」當場笑死,閣下活在甚麼時代?我想如果曾蔭權聽到,他的反應或者會是:「…咁膚淺o既?」 麥浚龍《酷兒》: 要做一首高質素的K歌,需要一開始的三四句內已經可以吸引住聽眾,這一點來說這首歌是成功了。演繹這種不顧一切、無視世俗眼光的愛,Juno表現得入型入格。 關智斌《白木屋》: 要輕鬆、甜蜜、「簡單最浪漫」的感覺,應該比較合Kenny發揮。可以做的都做對了,可惜還是Kenny實力所限,雖然不算差,但就是聽了一兩次之後已經沒有意慾再聽。 容祖兒《貪嗔癡》: 這種一聽就想到「幸X傷風素」的祖兒式K歌一向都不是我那杯茶,不過隔了好一段時間之後再聽她唱這類型的歌感覺也不錯,而且也沒有了「副歌尾二句最後一粒音必定是假音」的煩人K歌定律,外面反應好是可以預期的。 何韻詩《韻律泳》: 以何韻詩的水準來講這首歌的確比較普通。一來旋律比較平凡,二來何韻詩唱來好像缺乏著力點,不像她那些很強很有氣勢的作品讓她盡情發揮,就算同樣題材比較甜的作品,好像以前的《圓滿》都是非常grand的,今次總差了點甚麼。 野仔《我的日記》: 不是林一峰或朱薰唱到爛的那一首,這是一首全新作品。野仔賣的一直是一種二三字頭之間的Kidult情懷,那些由記念冊出發的「回憶+成長+挫折」的共同語言。細味歌詞的話其實這首歌都幾悲,不過...

林海峰《我哋大家》:與時並進

在這張專輯的DVD裡面,其中一首歌《三角朱古力》的監製馬念先是這樣說林海峰的音樂:「他的想法在華人社會裡面是蠻前衛的,是蠻有世界水準的,除了唱歌之外。」 林海峰的專輯一直不只是音樂那麼簡單,還代表了潮流,還代表了風氣,還代表了時代。點題作《我哋大家》相信多年後再聽,也一定會回想起那些《香港心》《We Are Ready》《始終有你》的群星出動大唱好,但歌詞空洞冇料到的日子,不如全部啦啦啦算了吧。或者記得的反而是每到中段必備的前輩show巨肺唱功,還有代表多元共融的「忽然粵劇」呢。多得林海峰的諷刺式模仿,這些東西可能也是下一代集體回憶的憑據。 《Go Go飛龍》講的是經濟暢旺之下香港人的信心爆棚,是一個有趣的對比。同樣黃貫中作曲林海峰填詞,六年前有一首鼓勵香港人逆境自強珍惜生命的《駛乜死》(黃貫中主唱)。六年過後,當年的信心危機已經一百八十度轉變成趾高氣揚,難道我們的集體情緒,只有「死狗與暴發戶」兩種極端? 《你老闆》的林海峰唯肖唯妙地演繹了無朝氣、有怨氣但又無火氣的「死狗港男」本色。所講的不止打工仔每天在辦公室對著老闆唯唯諾諾,其實還有大眾跟風無主見,穿衣飲食新聞都跟著潮流icon走的現象。 《傻婆》是Energy《天生反骨》的粵語版,原來這個曲兩年前陳奐仁就寫好了,但阿Jan一直拖著沒有用上,結果拖呀拖的給Energy捷足先登唱了,阿Jan的反而成了改編。用責罵「傻婆」的聲音唱的其實是對愛人百般忍讓兼愛護有加的感激,用另一種方式表現感人的深情。 《世界有古怪》曲式令人聯想到瘐澄慶的《命中注定》,而故事是結識、拍拖、結婚、懷孕、生女,在父親的呵護和擔心之下女孩漸漸長大,暗戀、拍拖、懷孕、結婚(請留意順序),謝安琪一把甜如蜜的女聲客串和完全貼題的親身經歷,也是這首歌突出之處。 Jerald作曲、帶點爵士味的《我係邊個》由林海峰懶洋洋地唱出二十五歲以上的成年男士獨處時不時浮出來的「忽然憂鬱」,加上Jerald的和音,與他父親客串的Trumpet,動聽得來更有共鳴。 今時今日可以全家人齊齊整整準時吃一頓飯已經很不容易,所以《齊齊整整》非常生活化的歌詞顯得特別感動,特別是「為兩餐起踭批踭乜都爭一餐做野好煩,屋企點煩,個大門從未閂」這幾句真的徹底命中城中打工仔的內心深處。作曲的是已移民加拿大的前輩DJ區新明,聽完這首歌馬上有興趣找一下當年他所屬的「凡風」樂隊的作品來聽聽。按照...

零八年三月,新歌簡評(二)

開口埋口說自己是「中國格林美」得到的多數是鄙視而非尊敬,但以實際行動顯示追求專業性和公信力的決心,還是值得支持的。所講的是內地「第八屆XX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一般而言「XX」視乎當年冠名贊助商而定),每年例必引來大量灌票/做票/圈錢的質疑,去年甚至搞到滿城風雨鬧上法庭的短信投票「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獎,今年索性一刀取消,著實可喜。再看提名名單,看來也很有意思,值得關注。內地的頒獎禮經歷這麼多年吵吵鬧鬧也開始「長進」了,而據報各大唱片公司對此舉都表示支持,香港呢?? 以下是部分提名名單(當中部份資料根據個人認知可能有誤,所以部份作出修正,完整名單 請看這裡 ),相關主題可 參考這裡 。 最佳女歌手(港台) 蔡健雅《Goodbye & Hello》 梁靜茹《崇拜》 孫燕姿《逆光》 張韶涵《Ang5.0》/《夢裡花》 張懸 《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最佳男歌手(港台) 陳奕迅《認了吧》 王力宏《改變自己》 周杰倫《我很忙》 張學友《在你身邊》 張震嶽《OK》 最佳專輯(港台) 陳奕迅《認了吧》 孫燕姿《逆光》 王力宏《改變自己》 張懸《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張震嶽《OK》 最佳新人(港台) 阿沁《梵古的左耳》 安以軒《I am 天秤座》 棒棒堂《哪裡怕》 郭靜《我不想忘記你》 紅布條《紅布條》 最佳唱作人(港台) 蔡健雅《Goodbye & Hello》 王力宏《改變自己》 周杰倫《我很忙》 張懸《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張震嶽《OK》 最佳歌曲獎(港台) 陳奕迅《愛情轉移》 張懸《模樣》 張懸《討人厭的字》 張懸《喜歡》 張震嶽《思念是一種病》 最佳組合(不分內地港台) 花兒樂隊《花齡盛會》 南拳媽媽《藏寶圖》 S.H.E《PLAY》 水木年華《雙重幻想》 SOLER《X2》 最佳影視歌曲(不分內地港台) 陳奕迅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主題曲:《愛情轉移》 劉德華 電影《投名狀》主題曲:《投名狀》 楊坤 電影《集結號》主題曲:《兄弟》 周杰倫 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主題曲:《不能說的秘密》 周杰倫 電影《命運呼叫轉移》主題曲:《彩虹》 分享一首青山的國語老歌 《幾時再回頭》 ,為甚麼無端端提起這首歌?因為早前看了尹光演唱會,他一本正經地用「青山腔」翻唱,但當唱到「你不該你不該…」的時候…或者你已經知道他會怎樣演繹了,還改了好像是「爭我錢」甚麼的歌詞呢...

2008年903播放率統計(Week 1-10)

(播放率數據來源:Coolman Forum) 叱咤十大,前五: 1. 方大同《Love Song》 (226) 2. 農夫《日出而作》 (175) 3. 劉美君《大開色界》 (161) 4. 側田《紅地氈》 (149) 5. 鄭融《Me vs Me》 (143) 照計今年不會出現去年一大堆歌12、13星期磨爛蓆的情況,換言之《Love Song》幾乎肯定成為98年以來第三首打入叱咤十大的國語歌。往年經驗第十週時的第二位的播放率會大約是全年十大門檻(這也合理,一年52週,前10週該「大約」有兩首十大),估計十大底線大約在170次左右。 男歌手: 1. 方大同 (235) 冠軍:Love Song 2. 林海峰 (233) 冠軍:我哋大家 3. 側田 (149) 冠軍:紅地氈 4. 孫耀威 (98) 冠軍:Here I Go 5. 李克勤 (92) 冠軍:再見演奏廳 第十一週預計冠軍為林海峰《傻婆》。 女歌手: 1. 謝安琪 (172) 冠軍:鍾無艷 2. 劉美君 (161) 冠軍:大開色界 3. 容祖兒 (151) 冠軍:Lucky Star 4. 鄭融 (143) 冠軍:Me vs Me 5. 王菀之 (125) 謝安琪《神奇女俠的退休生活》失利,這時未能放離容祖兒要挑戰金獎有難度。 組合: 1. 農夫 (175) 冠軍:日出而作 2. Hotcha (62) 3. 24味 (53) 4. 野仔 (43) 5. EO2 (36) 幾時才聽到at17國語碟的新歌? 作曲人: 1. 方大同 (235) 冠軍:Love Song 2. 陳奐仁 (217) 冠軍:Lucky Star 3. DJ Galaxy (175) 冠軍:日出而作 4. Jerald (161) 冠軍:大開色界 5. 側田 (149) 冠軍:紅地氈 填詞人: 1. 黃偉文 (447) 冠軍:Lucky Star 2. 林夕 (371) 冠軍:Here I Go、鍾無艷 3. 林若寧 (348) 冠軍:再見演奏廳、大開色界 4. 林海峰 (233) 冠軍:我哋大家 5. 方大同 (226) 冠軍:Love Song 上年同一時候林夕已經超過1300次,今年「似乎」會有點競爭。 唱作人: 1. 方大同 (235) 冠軍:Love Song 2. 林海峰 (233) 冠軍:我哋大家 3. 側田 (149)...

林志美 X 蔡健雅

不是她們來個crossover,是四日內先後看了她們兩人的音樂會。以年代和地域來講這兩位女歌手可謂大纜都扯唔埋,但某程度上兩人都有些共通點值得一提:同樣是創作型女歌手,同樣是留著一把充滿女人味的長長的曲髮,同樣擅於斯文優雅地唱出女人的心聲;不會有太多花巧,甚至演繹上也沒有太多高難度的表演,都是憑一把靚聲和豐富的感情打動人心。兩場音樂會都是聽覺的享受。 林志美永遠動聽音樂夜29 Feb 2008 @ 荃灣大會堂 兒時對林志美的印象甚少,認真來說我是從03年「復出」的作品《我們開心》開始才從頭認識她,再聽回她以前的舊歌。最平價票也買到第七行,用兩小時多些去懷緬那些昔日單純的美好情懷也可真物超所值。不過Encore位實在太假了一點吧,《愛是不保留》《偶遇》也未唱就說是最後一首歌有人會信嗎? 我看那場嘉賓是金培達,應該有別的場次是徐偉賢做嘉賓的,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唱了甚麼嗎?難道是頂替蔡楓華合唱《愛的火花》? 曲目: 1. 我們開心 2. 想你 3. 北國風情畫 4. 白日夢 5. 你的眼神 6. 情人路 7. 什麼是緣份 8. 感情的段落 9. 低調女子 10. 教堂派對 11. 這美麗笑臉 (林志美+金培達,新歌) 12. 如果愛 (金培達) 13. 初戀 14. 月影 15. 情非得已 16. 偏偏喜歡你 17. 愛自己 18. 愛如潮水 19. 風箏 20. 永遠冬天 21. 糾纏 22. 偶然相遇 23. 雨夜鋼琴 24. I Honestly Love You 25. 愛是不保留 26. 偶遇 蔡健雅Goodbye & Hello演唱會4 Mar 2008 @ 九展Star Hall 相比當晚遇到的資深蔡健雅歌迷,我一直都只算是「短炒派」,較有印象的、鍾情的歌不算多。不過去年的《Goodbye & Hello》專輯終於令我完全折服,這些歌手難得一次來港開唱,錯過了就不知要等到何時,所以早早已經買票。 全場爆滿之餘還有好幾次全場自發地起立打拍子,以相對靜態的Tanya來講氣氛真是比想像中好太多。不過就是這麼高水平的演唱才感受到場地的音響是如何的不濟,尤其是人聲和樂器聲的平衡非常不理想,音響再好一點的話《記念》《空白格》《陌生人》《如果你愛我》相信隨時有一首可以聽到催人淚下。另一點可...

零八年三月,新歌簡評(一)

鍾鎮濤《集體鼓舞》: 演唱會主題曲。作曲的是同公司的小師妹余翠芝。這些前輩歌手出新歌大都是那些「回望過去有起有跌,現在世故了還是繼續努力向上積極樂觀」等等的題材,雖然這些題材幾乎唱到爛,但由B哥唱還是最有說服力的。曲詞編唱都是水準不俗,不過通常這些歌過一段時間就會給忘記。 吳浩康《給愛惜的人》: 又一個《愛得太遲》類的故事,每天工作忙到要瘋,有沒有點時間關心你愛惜的家人和朋友?喜歡吳浩康具張力的演繹,也喜歡簡約得有點回到Beatles年代的編曲。是會惹人感動和發人深省的。 關淑怡《山水》: 這首歌其實並不是流行曲,最精彩的地方是關淑怡呢喃一樣的唱腔完全地融入音樂裡面。聽這首歌的時候應該是整個人攤在梳化,閉上眼,完全不用理會歌詞寫甚麼,純粹用意識感覺那些屬於「山水」的意境。 不知道這是否填詞的夏至不時提到的「音樂治療」有關的嘗試,總之如果用聽K歌的心態聽這首歌,九成九會悶到睡著。 吳雨霏《Lady K》: Paco這邊廂說要力捧吳雨霏做搖滾女王,那邊廂就讓Kary來搖滾一下。不過歌詞空洞加上白話口語胡亂夾雜,Kary的演繹比當年《潮爆》未見進步,焦躁多於型格。再加上同期有一首後輩李卓庭的《失眠幻想曲》,這首明顯地被比了下去。 泳兒《最美麗的第七天》: 你沒有看錯,就是那首在電視上聽到鄭嘉穎唱的同名電視劇主題曲,另一個版本是泳兒主唱。非常非常緩慢的節奏,集中火力賣泳兒的靚聲。結果是,優美有餘,火候略欠,以致感染力不足,還有點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