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新歌簡評(二)
未評歌前想再講講關智斌的《月光光》,上一次寫完簡評之後第二日,在電台聽到《月光光》的第二個版本,是一個純中樂編曲的版本。頓時覺得「一早派呢個版本上台咪好囉」,想搞「中國風」總算搞得有點誠意。對這首歌的煩厭感大大降低,當然Kenny的演繹還是不敢恭維。 古巨基《明星》: 《天才與白痴》於力谷之下成績斐然,原來相比起《明星》只屬次等貨色,仿似是唱片公司刻意安排的策略,用一首普通的K歌掩護真正的佳作出場,務求在播放率和評價上有更好的效果。 編曲和歌詞都成功地營造一種「Grand」的氣氛,需要更多power的地方也適合古巨基發揮,主題也切合古巨基的形象。「土星閃一下,人們經已幾千千億個剎那」,又一句林夕的金句。 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古巨基的咬字,好像有點「很」「肯」不分的情況,聽了很多次好像是唱錯,但又好像不是。就是這一點點瑕疵令人聽得有點不舒服。 喜歡這首歌的朋友,我介紹你聽一隻古巨基的舊作,是收錄在《New Pattern》(即是《神蹟》《Love Don’t Hurt》那張碟)的side cut作品《毫無保留》,初聽到《明星》的時候聯想到的就是這首歌。 at 17《青春》: 第一次聽覺得有點怪怪的,只是在聽完全首歌後有種「明哥啊!」的感覺。聽了三次左右就開始覺得這首歌絕不簡單,似乎會越「煲」越出味,越聽,聽出的東西越多。 基於對這首歌與日俱增的喜愛,令我有衝動在找回收藏已久的所有黃耀明的舊歌,找到真正有相似感覺的歌,應該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遊戲)》。其實相似是只是結他intro和outro,只是《青春》的結他比較「出」,並且用真結他彈,感覺更加搶耳。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遊戲)》是我初初喜歡聽黃耀明時最喜歡的一首歌,也因為勾起了當年聽明哥的美好回憶,令到這首《青春》應該會成為全年我最喜愛的十大之一。 最精彩的是編曲,由早段的輕柔迷幻搖身一變成氣勢澎湃,「鼓string齊出」,有種「天亮了」的感覺,也有種「寶礦力廣告」那種有大片草地上狂奔的畫面浮現出來。 說回為甚麼感覺怪怪的,應該是Ellen的演繹好像「慘」了少少,有一丁點過了火位。另外二部歌詞的第二部(二汶唱的那段)可以大一點清楚一點。不過整體而言這些是小瑕疵。一向以為《你有自己一套》《女扮男生》是難以超越的佳作,想不到去到這首《青春》,at 17更上一層樓。 麥浚龍《濛》: 單是一句「看見了牛頭馬面」已經值回票價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