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看小說喝咖啡哼著Do Re Mi
一些不簡短的新歌簡評... 鄭秀文《Do Re Mi》 《高海拔之戀II》的主題曲,之前也有點想像不到羅大佑和鄭秀文合作是怎樣。結果,很成功地引起我看這電影的興趣(電影二月初才上畫,但主題曲十二月底推出),那應該是一個淒美動人、又帶點遺憾的愛情故事吧,歌裡的do re mi so la,也是象徵著沒有填補的缺陷。尚待填補的空白,相信要看完電影,才對這首歌有更完整的感覺。 Kolor《天地會》 強大火力叫破喉嚨的搖滾始終是Kolor的首本。 聽到「城市快將要死」,自然想到「This city is dying」的金句;《天地會》的歌名,也自然是回應《天與地》,只是換上了更激進的革命精神。借市場大熱包裝自己有兩種層次,做得不好是「抽水」,像這首歌做得精彩,就變成「借東風」。 歌詞頗多暗示:例如「像金色太陽 ,哪會再起」聯想到金正日的死,「讓獅子遜位,佔領母體」當然可以連繫到匯豐樓下的佔領行動。 至於「欲蓋是獸皮 ,人性是契機」的「獸皮」,似乎唱live時大家都會當「收皮」唱吧,欲蓋彌彰的粉飾太平必須收皮,也是一種巧妙的語帶雙關。 Robynn & Kendy《小說伴咖啡》 早前介紹網上二人組合Robynn & Kendy,原來旋即被環球收歸其下,並旋即推出原創新歌《小說伴咖啡》,是好聽的清新小品,但一聽就發覺不對勁:這應該是屬於夏天的歌來的。 那種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的居家風,讓人聯想到的是一份暑氣盡消的感覺,但是派台的日子一月二十日,剛好是天氣又轉冷至十二度的日子,著實叫人沒法投入。 歌曲是有「季節屬性」的,有一些歌的編曲、氣氛,加上歌詞的含意,是叫人聯想到「這應該屬於夏天」,或者「這應該屬於秋天」。在不適合的季節推出「季節屬性」不符的歌,就好像吃了不合時令的菜式,比如在寒冷天氣警告之下的一道冬瓜盅,就算怎樣好吃,時候不對就打折扣。 或者你會問:她們玩開就是這種Acoustic風格,那她們的歌一定夏天才合聽?不,Acoustic不一定是夏天的,之前的《1984x那些年》和《怎麼捨得你》,在她們手上都有一種冬日的氣氛。 歌曲的季節屬性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理論問題,怎樣的作品、怎樣的編排帶給人怎樣的季節感覺,容後再舉例子研討。 另:只希望Robynn & Kendy進入大公司仍然保有她們還屬網絡組合時那些討人喜愛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