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搖滾史之學習心得(三):第二週

發現寫學習心得筆記是上MOOC學得最有效率的方法,而最有效率的筆記方法是一邊看一邊寫,看完一小段(通常教學影片都是幾分鐘至十幾分鐘長)就停下來,馬上整理那一段的重點,可能只有寥寥數十字,甚或沒有東西好記,沒關係。一週的課程下來,總會累積到幾個小段的要點,把它們自然地串連起來,就是一篇好像上週所寫的學習心得了。可以說是最為無痛的筆記寫法。

第二週要為講者John Covach一開始的謎題開估了,為甚麼說搖滾樂誕生於1955年?話說戰後是美國teenager文化興起的時代,當年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人戰後和家人重聚,想子女過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們有更好的照顧,更好的教育,然後這一群人有自己的消費、自己的文化,當然也有自己的音樂、自己的電影。最代表當年teenager的電影包括1953年《The Wild One》,馬龍白蘭度主演,戲中的飛車黨叫The Beetles(似曾相識?);1955年占士甸主演的《Rebel Without a Cause》(中譯:阿飛正傳!),還有同年《Blackboard Jungle》,後者的片尾曲Bill Haley《Rock Around the Clock》,實在太叫當年的年青人血脈沸騰了,當片尾曲響起,有些人甚至興奮得在戲院內搗亂。香港聽眾應該不會對《Rock Around the Clock》感到陌生,因為它就是70年代家傳戶曉的許冠傑名作《加價熱潮》的原曲!

50年代中起,搖滾樂人才輩出,除了初露鋒芒的貓王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之外,還有Fats Domino、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Pat Boone、Buddy Holly等人。值得一提的是Buddy Holly,當年他其實在兩家公司,以兩個名義推出唱片,一邊用Buddy Holly,另一面用Crickets的名義,也算是增加曝光率的把戲。不幸地Buddy Holly在1959年2月3日因飛機失事去世,終年只有22歲,後來Don McLean 1972年的名作《American Pie》(也就是張國榮1977參加歌唱比賽入行的參賽作品)就是記念Buddy Holly,「The Day the Music Died」,也是說他的離世之日。

除了Buddy Holly的英年早逝外,Elvis Presley 1958年服兵役而暫別樂壇、Little Richard在1957年一次飛機失事大難不死後履行承諾放棄歌唱事業跑去傳教、和Chuck Berry在1958年因違反Mann Act(帶小朋友從一個州到另一個州)而被捕,加上電台收錢打歌的醜聞,使搖滾樂的發展受到若干挫折。之後發展如何,容後再談。

Coursera搖滾史之學習心得(二):第一週

在History of Rock第一課的時候,講者John Covach教授一開始便把搖滾音樂的誕生定於1955年,至於為甚麼是1955年是個分水嶺,就有待下回分解了。另一方面,始終是美國的學府,課程內容始終以美國的搖滾樂為中心。

第一週的課堂介紹的是1955年之前美國流行音樂的情況。教授指出,搖滾樂是結合了當時三種流行的音樂種類:Mainstream pop、Country and Western、和Rhythm and Blues。Mainstream pop是屬於白人中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有Bing Crosby、Frank Sinatra、Patti Page等; Country and Western則備受鄉郊的白人聽眾擁戴,田納西州的Nashville成為了這類音樂的重鎮,最有名的音樂家包括Jimmie Rodgers、Hank Williams和Bill Monroe等;而R&B是當時被定義為黑人創作和消費的音樂,算是市場定位多於真正的音樂類型。

細心地學習這美國的音樂史,就會發現我們讀的也是一部美國近代史。每一個關於音樂的故事,都包含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例如Country & Western的風行本來集中於南部,但40年代正值二次世界大戰,很多美國人從北搬到南,為了集中軍事生產和軍事訓練,與當地人接觸之下認識了他們愛聽的音樂,以至戰後把這種音樂文化帶回全國各地。

另一段有意思的歷史是40年代R&B以某些地區性電台為主要媒介,當時電台主打R&B這黑人流行的音樂,也有多賣廣告吸納黑人消費市場的考慮。看似市儈,但原來有實際用途,因為當年美國還有種族隔離,餐廳商店可以不接待黑人。那時候的黑人聽到哪些在電台有賣廣告的商戶,就知道是可以到那些商戶消費的。在對黑人不友善的制度下,這些廣告原來都為黑人帶來方便。

另一方面,原來當年最早期的音樂雜誌(如Billboard和Cashbox)和流行榜,都是給商人看的,作為他們經營點唱機、唱片店或電台的「入貨指南」,而不是我們現在想像的,供fans追偶像動態和追趕潮流文化之用。

最後教授談到一個有趣的音樂類型叫Hokum Blues,特別在歌詞常帶戲謔地包含「性」的暗示,一般是在黑人電台流傳,但其實那些電台白人都會聽,也因此「帶壞」不少白人青少年。一些走紅的歌曲會走進主流樂壇,不過歌詞會換上「乾淨版」才被主流歌手翻唱。另外,當年的流行樂壇是以「歌曲」本身為重心,而不是特定某個歌手的版本(你能想像不是The Beatles的《Imagine》或不是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嗎?),所以經常有很多人演繹同一首歌,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原唱」和「翻唱」。

最後附上同學編製的網上Playlist,包括教授第一週所介紹的歌曲,讓大家聽聽1955年之前,有名的流行曲是怎麼樣的。我自己也沒有聽完,推薦幾首包括Bing Crosby《White Christmas》、Frank Sinatra《Nancy》、Patti Page《Tennessee Waltz》、Bill Monroe 《Blue Moon of Kentucky》和The Chords 《Sh'boom》。下週再見。

Coursera搖滾史之學習心得(一)

寫blog好幾年了,一直覺得有一個缺陷,就是中文歌談得多,但對外國音樂所知實在太貧乏。雖然可能筆者以後也不會把這樂評網站擴充到評論外國音樂,但一些基礎知識,對賞析中文流行音樂還是有幫助的。為此進修一下的念頭已出現好一段日子,但始終不得其法。

直至出現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這個近一兩年迅速發展的學習模式。它的特色是,一個網上課程,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人一同上課,而且完全免費。在網上看教學錄像,閱讀相關資料,每星期交功課,並設有討論區供同學們互動。絕大部份課程不設先決條件,唯一的條件是你對那一科的真正興趣。

MOOC種類包羅萬有,數學、物理、電腦、工程、商科、文學、哲學、藝術史等一應俱全,基本上只要你有學習意願,又不是為了學歷證書,你總能在網上找到你想學習的科目。現時最具規模的是史丹福大學發起的Coursera平台,現共有374門課程,參與大學有62間,香港的中文大學與科技大學也在其中。另一個平台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合作的edX,著名哲學教授Michael Sandel的《Justice》課程也在這平台上。

Coursera上有不少與音樂有關的課程,其中一個筆者最近報讀了的課程叫做《History of Rock》(搖滾史),課程分上下兩部份共13星期,由美國University of Rochester音樂系主任John Covach講授。他著有《What's That Sound? An Introduction to Rock Music》一書,也是這課程的參考讀物。除了教書,他也是一名結他手,他的表演可以看這裡

這課程最近一星期(13/5)剛剛開課,授課模式是一系列僅長數分鐘的講課視頻,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版權問題,講課中不能播放所談及的歌曲,只能提供歌曲資料供學員上網搜尋。有熱心的同學記錄講課中提到的歌曲清單,更有同學在網上製作Playlist分享,實在是好同學的典範。沒錯大部份提到的歌都可以在網上(比如說Youtube)找到,但一週介紹幾十首歌,如果不能在課堂中好像DJ music show般一邊談一邊播歌,就難以知道哪一首是自己有興趣的,除非你勤力到把那幾十首歌由首到尾聽一次。所以這一版權問題確實帶來不少不便,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版權制度保障真正創作人的能力越來越少,阻礙音樂傳播的壞處越來越多,看來相關制度也有與時並進的需要。

接下來一連幾星期筆者會分享一些上課的學習心得和筆記,希望讀者能一起逐漸增長對外國流行音樂的認識。有份一起上課的,一起交流學習心得;外國音樂達人來補充指正,更是無任歡迎。

天后與新秀

王菲為好友趙薇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獻聲演唱主題曲《致青春》。今日的王菲復出與否已不值得再問了,以她的性格,愛出場就出場,獻唱一兩首歌後回到自己愜意的生活,才是她的作風吧,她也不希罕演唱會大搞、宣傳舖天蓋地成為全城(甚至全國)話題掀起撲飛熱潮這些虛名吧。所以她近來的歌都是這麼輕描淡寫、平平靜靜的。

通常我們要與青春對話,都是青春已經失去的時候。青春,就像我們的舊情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影的背景是90年代的中國大陸,意識形態和理想主義大幅退潮,而微博、「屌絲」、《超級女聲》和《非誠勿擾》還未到來,當時的青年的精神面貌,他們如何面對事業、感情、理想和挫折,不單是那年代成長的大陸同胞的回憶,在中國和世界交流越趨頻繁的時代,這也是別人認識中國的一個切面。

-----

陳僖儀的英年早逝如果帶給我們甚麼啟示的話,希望不是「人死了他/她的歌才有人欣賞」,而是大家可以珍惜和關注現有的新晉歌手,就算他們尚顯稚嫩,或未找到自己的風格,也應該對他們寛容一點,批評少一點。說到底,不好聽的歌,飛掉便算了。

最近留意到的新晉歌手之一是來自澳門、參與過《超級巨聲》的陳慧敏,《排隊》一曲早幾個月推出時覺得平平無奇,到後來換上一個輕盈清新的「確認版」(這些版本名稱不敢恭維),觀感頓時180改變。證明了編曲對一首歌有多重要,更特別是陳慧敏的嗓音竟然令人聯想起初出道《把戲》《想飛》《心掛掛》時期的王菀之。這首歌證明了她是一個可以成材的歌手,只是需要找到適合她發揮的歌曲。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新人是雷琛瑜(J. Arie),第一支派台作品《第一志願》像是她的自述,雖是法律系畢業,音樂始終是她第一志願。聽得出是走胡琳和初出道的衛蘭的爵士風格,聲音也很有衛蘭的影子(當然咬字比較清晰)。《第一志願》這首歌本身不是驚為天人之作,但至少使J. Arie成為值得人期待的名字,尤其是看到她和Joey Tang jam歌的片段(例如《歡樂今宵+戀愛預告》),J. Arie是值得列入觀察名單的。

捨棄(原曲:林曉培《心動》)

今年是蛇年,記得年初聽到有一位法師說,蛇年也就是「捨」年,希望我們在今這年學會「捨」的道理。
學懂捨棄是人成長的重要過程,表面上這是一首情歌,但要學懂捨棄的又何止愛情一項。除了緣盡未能再續的愛情需要放下,暫時未有時間和條件實現的目標和計劃,需要放下,甚至買了卻沒穿過的衣服、買了卻沒看過的書籍、影碟,留在自己家中沒有好好運用,不如把放下交給能好好運用的人(所以近年的舊書義賣筆者捐書都「疏爽」許多)。我們每天只有24小時,做到的有限。以為自己做到所有想做的,然後發現做不到,那是煩惱的來源。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啟發了「誰會慨嘆哀悼分手,要是發覺不曾擁有」,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善用相處的每一分鐘,為自己和所愛的帶來幸福。

原曲:心動 – 林曉培 (原曲試聽連結,另介紹作曲人黃韻玲在大愛電視台《音樂有愛》節目之現場版
改編:捨棄


曾有過愛的事 亦遇過愛的人
而緣盡便散誰甘心 再念掛有點傷神
曾說過愛的話 可惜
記錄已散失嗎
才明白別緬懷 昨天的花 忘掉灌溉心花

*前塵無力擔起 便捨棄
愛如何淒美 在凡塵總有限期
Ha...無常的天機解得到是福氣
這世間的真理
愛要怎提起 喜捨跟慈悲 放得低仍可 等他朝 再拾起

Repeat *

誰會慨嘆哀悼 分手
要是發覺不曾 擁有
唯求善用過程 每一分鐘 迎著美好豐收

從Kolor《廣西山區寄來的一封信》說貧與富的心態

Kolor新歌《廣西山區寄來的一封信》令我想起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億萬富豪在暑假送他的兒子到窮親戚家,為了體驗什麼是貧窮。
一星期後父親接兒子回家,回程時問:「你體驗到甚麼?」
「很好」,兒子回答,「多謝你,我體驗到我們有多貧窮。」
父親驚訝。
兒子接著說:
「我們家有一條狗;他們家有四條;
我們家有游泳池,他們家有大池塘,水很清,裡面還有魚在游;
我們家的花園裡有電燈;他們的院子裡有星星和月亮;
我們聽CD;他們聽小鳥、青蛙和其它動物的音樂會;
我們家四周都是圍牆;他們家任何時候門都是開著,迎接朋友們的到來。
我們與行動電話,電腦和電視緊密相連,他們與生活緊密相連,有藍天、碧水、綠草、樹蔭和家庭...」

之前Kolor比較出色的作品,都是一些「憤怒搖滾」;而他們不憤怒的歌,是少有這樣動聽的,《廣西山區寄來的一封信》像是一齣平實而不煽情的紀錄片,平淡地記錄一個城市人到山區探訪的見聞和感想,歌詞行文有如閒話家常,但是發人深省。

同樣的一句:「你好,一生有何需要?」,為甚麼窮鄉僻壤的小孩答「不想再有甚麼,不需要有甚麼」,而繁榮大都會的朋友卻說「錢銀我要極多,錢銀哪個嫌多」,誰過得自在一點?到底甚麼是貧窮?誰才是窮人?小時候聽過「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或者更準確一點:不知足,本身就是貧窮。

有關富有而不知足的典型,除了經典的「我好窮,而家得番七億」之外,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年薪超過一百萬英鎊的銀行家們,為何會覺得自己收入只是僅僅足夠,甚至華爾街的精英說自己「差不多破產了」的也不在少數。這怎麼可能?他們會說,抽稅已抽掉差不多一半,之後要供三個小朋友讀每年四萬元學費的私校、償付豪宅(有時不只一間)的貸款、滿足情人(有時也不只一個)的高檔消費等等,這些凡人難以想像的上等人生活,對他們卻是必需品,所以就算薪酬高得引起公憤,他們也不會覺得足夠。

有關窮人,想起不知從哪裡看過一些有關經濟學的資料,說國際間通常把每人每日花費少於一美元的視為絕對貧窮,但細心觀察窮人生活,你會發現原來每人每日花費少於一美元的社會,很多東西都是不需要用錢買的。照這樣說,會不會他們沒有我們想像中貧窮?

再想起香港那可愛的「平等分享行動」,派飯給窮人、探訪露宿者,按照發起人Benson Tsang說,那不是在「幫」他們,只是互相分享,你有你的物資,他有他的故事,彼此都是平等。我們如果探訪山區多數會叫作「扶貧」,但是我們真的在援助他們,還是他們為我們帶來上了寶貴一課?

寶貴的一課來自反思自己和身邊的人,每天為當「人上人」追追趕趕,腦裡全是賺錢創富,但我們真的變富有嗎?有滿足過嗎?文首的故事最後的教訓是「我們一天比一天更貧窮,因為我們已經感受不到上帝為我們創造的大自然,我們每天想的都是擁有、擁有、和更多的擁有,從來没有想到過存在與奉獻。」或者當我們發現擁有的已經多於真正需要的,才有更大的空間去和別人「平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