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捉到鹿唔識脫角:選評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

(一) 糟蹋了一個可以很感人的場面 「迪士尼樂園今年在香港開幕,帶來了一個屬於香港樂壇的童話故事。一個中學生和朋友作了一首歌,把它放上網,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在網上大熱,被很多人下載成手機鈴聲,被著名歌手選唱,更加成為流行榜冠軍。今日這個童話來到一個美滿的結局,這一首歌,出自一名學生,從互聯網走到紅館的舞台。第五首十大中文金曲,《他約我去迪士尼》!」 《他約我去迪士尼》入選十大中文金曲,以這首歌去年的流行程度算是相當合理。其實這幕可以成為很經典,很感人,甚至很勵志的場面,只可惜這裡是香港電台。如果這是商台的頒獎禮,一定會有一些類似上一段的script介紹這首歌(商台DJ度的script一定比我更好),之後一日就有很多人說「好感動啊!」,一年後還有人提起。只不過在港台,場面卻變成少年發明家陳易希射火箭草草了事,還忽然「時光倒流」變成了「第五『屆』十大金曲」,認真失敗。 (二) 留意這是一個「音樂會」 今年才留意到港台的頒獎禮不是叫「頒獎典禮」,而是叫「頒獎『音樂會』」,所以音樂會才是主菜。而近年港台頒獎禮成為焦點,氣氛最好的,最叫人期待的,都不是頒甚麼獎,而是有甚麼表演項目。今年也不例外,全場起哄位,是林憶蓮表演的環節。 如果下年還有十大中文金曲的話,最好有年內幾場紅館演唱會的選段重演,加幾個國際知名樂手表演,頒獎時「拿拿臨」頒完,只有十大中文金曲的得主有份唱歌,不過可以唱完全首,那麼這個頒獎音樂會會更好看,更有特色。 (三) 李麗蕊剛放下的,給彭晴繼承了 這個頒獎禮家母竟然從頭聽到尾,但換來的是由直播當晚鬧到電視重播那晚,鬧的是一名司儀全晚不停地「wow」「wow」歡呼,係又wow唔係又wow,令人相當煩厭。那位司儀是港台DJ彭晴。 記得以前wow得最多最礙耳的,是新城勁爆頒獎禮的李麗蕊,但可能因為被人批評得多,取笑得多,今年的「勁爆」李麗蕊明顯地收歛了,想不到因為彭晴,在港台「wowwow」再現,是不是官台接收意見比較慢? 通常全晚不斷狂呼wowwow,是司儀沒有台詞的表現。忽然懷念以前港台頒獎禮「鐵三角」司儀陣容:伍家廉、車淑梅、梁繼璋。悶是悶了點,但勝在夠穩重莊嚴。

零六年一月,新歌簡評(二)

還時不時哼著側田的《我有今日》,很自然地接上了黃大煒的《你把我灌醉》。不知道側田在演唱會上會不會考慮這兩首歌串成Medley呢?前提當然是側田要練好些國語吧。 張敬軒《過雲雨》: 伍仲衡包辦作曲填詞,不知作這首歌前是否聽過老狼的《同桌的你》(內地著名民歌,關心妍曾經翻唱過),感覺很似曾相識。張敬軒少有地唱得比較輕鬆,沒有像《Blessing》的那種肉緊,所以聽的也覺得舒服。始終唱得好聽比show唱功來得要緊。 王力宏《花田錯》: 顯然是《心中的日月》的續集,延續他的Chinked-Out曲風。仍然好聽,不過第一張碟是大驚喜,到第二張碟興趣就相對沒有這麼大了。值得一提,《花田錯》和《心中的日月》都是唱片內的第二首歌(《心中的日月》是第三cut,因為第一cut是前奏),而深情的慢歌《Kiss Goodbye》和《Forever Love》都是唱片裡的第四首歌,似乎連次序編排也和上張碟差不多。 Project Early《在電視上看到你》: 糯米糰馬念先跟自然捲奇哥合作的歌,這首歌也很有糯米糰的風格。編曲有些懷舊的感覺,前奏一起已經感動得令人呆住。馬念先的演繹就是這樣率直而不加修飾,想起當年迷上《巴黎草莓》《原地打轉》甚至廣東歌《好日子》的時候,還有罕有地不是一個人去看的「林海峰X糯米糰拉闊音樂會」。本年至今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關淑怡《進化論》: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由前奏到關淑怡開聲唱「一睡半年,睡了更加累…」,心裡不禁「嘩!」一聲,這種迷幻飄逸就是只有關淑怡才能發揮出來,莫講話這一代歌手,就算是和關淑怡同期的都唱不出那種感覺。如果說《關於我》是小試牛刀,《進化論》就是重新起飛。唯一不夠完美的是感覺上稍為長了一點,好像是不斷重複,還有最後一段可以再grand一點。 陳奕迅《最佳損友》: 「有沒有,確實有沒有」,很自然令人想起《我甚麼都沒有》。很明顯是半力出擊的過場作品,當然,以Eason、Eric Kwok和Wyman的實力,仍有一定水準。Eason的聲音顯得有點沙啞,不知是否早前聲線有毛病未復元時錄的,情況和《赤地雪》的容祖兒一樣,不同的是這首歌是年初plug,沒有那種「年尾趕plug歌爭獎」的嫌疑。 麥浚龍《炸彈人》: Juno和Jerald合作已經不算新鮮,難得的是他們一直能有驚喜。典型Jearld的曲式,單是節奏已經令人雀躍。Juno處理這種歌已經駕輕就熟,表現比...

續評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三) 越來越難拿,還是越來越難不是你拿? 陳慧琳近年已淡出樂壇頒獎典禮,避開這個是非地。今年她只出席無線頒獎禮。當一如所料地奪取「亞太區最受歡迎女歌手」的時候,竟然出乎意料地激動。司儀曾志偉揶揄她的時候她爆出一句「這個獎越來越難拿了!」 實情是:「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手」這個原本作為向失落「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的歌手補償的獎項,隨著香港歌手在亞太區影響力日漸式微,越來越少歌手能戴得起「亞太區」這個帽子了,所以我們一年又一年地看著劉德華和陳慧琳上台領獎。Kelly,這個獎,越來越難不給你了! 之後的發展會是怎樣呢? 一、陳慧琳宣佈不領獎,無線把獎項「勉強地」頒給別個女歌手,橫豎新城也可以頒「全球勁爆歌手」; 二、香港終於有女歌手能夠成功地做到在亞太區廣受歡迎,當之無愧地取代Kelly;論知名度有Twins,但她們的歌唱實力… 三、終於,TVB頂唔順,取消這個原來用來分豬肉的獎項。 哪個事件先發生,大家拭目以待。 (四) 收視率告訴我們,誰是真正的「最受歡迎男歌手」 勁歌頒獎禮一個有趣的數字,是它的收視率。 平均收視三十二點,是近五年新高,尚算可喜。奇怪的是頒各大獎如「最受歡迎男女歌手」和「金曲金獎」時本應是全晚高潮,收視卻只有二十九點。最高收視的,竟然是頒新人獎的時候,收視高達三十五點。 最多人想看的是誰?觀眾期待的,不會是看吳卓羲唱「別怪她」吧?

選評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一) 四台聯頒的尷尬 女新人金獎王菀之又一次輸給衛蘭。由於接著的港台頒獎禮衛蘭幾乎可以肯定得女新人金獎,結果就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結果:衛蘭在四台頒獎禮女新人全部勝出(在新城是和王菀之同得「女新人王」),但在計算四台流行榜成績的「四台聯頒卓越表現大獎」輸給王菀之(王菀之銅獎,衛蘭三甲不入)。 出現這樣自相矛盾的現象其實很容易解釋:因為Ivana是創作歌手,主辦單位可以頒創作歌手獎項給Ivana,新人的金獎就可以讓給Janice,況且論人氣,Janice也高於Ivana,給Janice金獎也很正常。 把獎項作「公平分配」,是頒獎禮的通用潛規則。只不過有點不合理吧。「公平分配」,結果是「懲罰」了用心為自己寫歌的創作歌手。 (二) 何時香港才有網站直播頒獎禮? 其實近年香港的四個頒獎禮,都會有內地網站做「圖文直播」,同步列出每一個獎項的得獎名單,加上現場圖片,比香港任何一個網站更快更詳盡。很多香港討論區的貼圖都是來自那裡。 今年內地由「新浪網」擔任直播,不過可能由於內地撰稿者對香港樂壇不熟悉,結果惹來不少笑話。之前的「叱吒」都出現過將森美當成「得獎歌手」,繼而「更正」為「小儀」,搞得連森美也要在自己節目談論這件事,除此之外,新浪也一直將Krusty的活己嵐當成「衛蘭」,連內地的網民也忍不住在討論區指正。 今次「勁歌」頒獎禮,再到新浪網看一看,又發現更多的笑話: (一)新人衛蘭大膽性感嫵媚表演 http://ent.sina.com.cn/y/p/2006-01-15/2250960342.html 死性不改!看來內地人以為「衛蘭」是一個組合了!「Hello!我係阿衛!」「我係阿蘭!」 (二)新人麥浚龍接過獎盃 面露欣喜 http://ent.sina.com.cn/y/p/2006-01-15/2229960298.html 周國賢的髮型再百變,也沒理由被當成麥浚龍吧?難怪看電視當Endy得獎時有噓聲了,雖然只是最近咪的一兩個人噓。 (三)最佳編曲是Donald Tsang《情非首爾》 http://ent.sina.com.cn/y/2006-01-15/2259960356.html 厲害!厲害!我們的特首不但是「當撈曾」,更「撈過界」去做編曲了!李克勤的演奏廳,除了四大國際級樂手,原來還找來曾特首。 當香港的網站或未有圖文直播自己的頒獎禮時,大家也只能「享受」這些笑話...

零六年一月,新歌簡評(一)

有一些其實是十二月的plug song,不過因為年尾要寫另外幾篇文章所以作罷,在此補回一些聽後感。 關淑怡《關於我》: 只有六個字,「關淑怡回來了」,維持印象中關淑怡的水準,但是沒有甚麼突破。比起《舊情復熾》當然更好。她活躍在樂壇的時候我對她也沒有甚麼感覺,只知道是唱得好和有強烈個性的女歌手。這些在今日的《關於我》仍然在,但也帶不到我甚麼喜愛。 謝安琪《跟我走》: 沒錯是頗像孫燕姿,但這首歌暴露了Kay唱低音的不足之處,很多地方唱得不清不楚。Kay的高音是常見而且是她擅長的,但低音方面還有不少要改善的地方。 開始講一月的了: 側田《我有今日》: 近來經常哼著這首歌,但其實不算很喜歡,不過應該是因為很易上口吧。側田四首派台歌之中最舒服的一首。 杜汶澤feat.黎明《開心到震》: 第一個感覺是:很煩。杜汶澤唱歌其實OK,至少《眼睛想旅行》我覺得聽起來幾開心,但這首歌,感覺只有嘈吵。

不如今季改玩西裝:續評零五叱吒

(三) 李克勤的西裝和譚詠麟的牛仔褲 「一條牛仔褲,無論它怎麼努力改變它的裁剪,它本質都是牛仔布,永遠都不能夠變成西褲」。 這是一九八二年譚詠麟主演的電影《君子好逑》裡面,譚詠麟對其前度女友講的「牛仔褲理論」。有理由相信,李克勤在叱吒講的「西裝理論」或多或少受到譚校長啟發。 這一個「西裝理論」一出大受好評,更被認為能扭轉當時突然變得沉重的氣氛。不過仍然有人解讀為克勤「暗串」商台不識貨,而這也包括商台主持盧覓雪在內。 年輕人時裝店不向做西裝入貨,是因為他手工不好嗎?顯而易見地,沒有理由吧。只不過是大家風格不同,所追求的東西不同,李克勤的比喻其實相當清楚,也相當大體。 不過,克勤說今年他的「西裝」找來甚麼甚麼設計師改過些cutting所以年輕人潮服店終於有西裝賣,倒是不太合適。依我看來,是平時那時裝店幫襯入貨的供應商,不是忽然失了蹤影(例如常見的甚麼「許記」「梁記」),或是今年的新貨還不夠靚(包括甚麼「爸爸牌」「師兄牌」和剛重新起步的「有錢仔牌」)。時裝店眼看今季沒有甚麼又靚又新又潮的賣,不如搞搞新意思,今季玩西裝吧。

告別天之驕女,不再一時無兩:選評零五叱吒頒獎禮

(一) 上台領獎被人噓,在台上一兩句失言,都不及在台上失去自信,才是歌手的致命傷。 容祖兒的一句幾近「撩交打」的「你地唔係噓我呀嘛」成為零五年叱吒頒獎禮的第一大金句。 以我的觀察,無論聽電台、看電視還是看now.com重播,都不像聽到有噓聲。 有沒有噓聲都好,這一句對現場觀眾的質疑,顯示容祖兒的不識大體,但更重要的,是顯示她的自信心動搖。 對一個在舞台上的表演者來講,自信是最重要的,有自信才有魅力,才能吸引觀眾。有沒有人噓都好,如果Joey上台時都疑神疑鬼,又怎能唱好歌呢? 不擔心Joey「好事多為」說錯話犯眾憎,只怕她在台上變得自信不足,「越唱越弱」。 其實比說錯話更令人不安的,是宣佈容祖兒得女歌手金獎的時候,容祖兒的態度。 從來未見過一個歌手當知道自己得到大獎的時候,反應不是未上台已經感觸落淚,或是喜孜孜的上台領獎,而是像容祖兒當晚一副「嬲爆爆」的樣子,不可一世地擺出一副「捨我其誰」的嘴臉站起來走上頒獎台,莫說一份得獎的喜悅,連一絲對主辦單位的感恩之情也沒有,無怪乎司儀森美也懶得花唇舌去介紹得獎歌手,直接叫出「容祖兒」三個字就算了。 還有,失言一句不會另一個本來受歡迎的人馬上被討厭,記得容祖兒零三年首奪「女歌手金獎」時說了一句「今年得到這個獎,下年不知拿甚麼好了」,全場的反應不是鄙夷,而是哄堂大笑。今日,當宣佈「我最喜愛的女歌手」結果時,觀眾反應最熱烈不是分出誰勝出的時候,而是當「容祖兒」的「正」字bar停下來的時候,觀眾也懶得理最後誰勝出,紛紛燒炮仗去也。一個唱歌這麼好的女歌手,為何落得這個地步? (二) 為甚麼「我最喜愛」的一定要是「唱功不好,在台上不知做甚麼」的偶像歌手? 從未試過一個頒獎禮的賽果令我可以從椅子上猛然跳起,大叫一聲「YES!」,簡直有中馬的感覺。一般而言,買中了越冷的馬,開心的感覺越強烈。 這匹跑出的冷馬是「我最喜愛的組合」-- at 17擊敗了四連勝的Twins。 兩隊的人氣相去甚遠,為甚麼會出現這麼反常的賽果? 賽果表面上反常,但這個問題背後,代表著的娛樂圈慣性思維,其實更加反常。 為甚麼歌手不能靠精湛的歌藝和舞台表演吸引人喜愛,而一定要靠美貌? 為甚麼要頻頻見報爭取曝光,不論正面負面,才算有人氣,才有資格做我最喜愛? 或者很多人都已經厭倦了Twins連年得獎,每年都是「傻更更」地上台,都是又哭又笑地說她們會她們唱得不好,不過會繼續努力...

最詳盡的零五叱吒頒獎禮預測

不知道是不是香港人反智,「賽前預測」一般沒有人會看,「內幕消息」卻惹來大把人談論轉載,雖然是根據「賽前預測」加鹽加醋老作出來的,竟然還有些「XX女員工」的創作在網上傳呀傳的,傳給了娛樂版記者,還信以為真的報出來,更拿著那些作出來的東西問當事人。 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賽前預測」包裝成「內幕消息」,只要加多幾句「據消息人士透露」「資料來源:某商台女員工」「某電台高層表示」就可以吸引網上讀者的眼球,但這裡還是正正經經地分析一下一月一日零五年商台叱吒頒獎禮,預測一下各獎項得主。 叱吒頒獎禮是每年四個頒獎禮中最有根有據的,因為它頒獎準則是來自最高透明度的播放率,有一班人還在網上統計每日的播放次數,,得出來的賽果和實際賽果雖不全中亦相差不遠,雖然間中有些好像上年《一拍兩散》入十大、《美中不足》得至尊歌曲和容祖兒越過陳慧琳得銀獎的「不正常賽果」,也無損統計的可靠性。以下引用的數字是來自http://hits.sg.st和Coolman Forum截至今年53週的播放數字。 以下預測,客觀數字是最大根據,其次是對商台一向做法的認識和DJ們表現出來的喜好,尤其是年尾哪些歌特別力谷,哪些人播得特別少。記得去年見到《你的微笑》年尾熱播而《潮爆》紿終上不到榜,因而貼F.I.R.贏到Ping Pung,結果雖然數字上F.I.R.較低,最後果然是F.I.R.贏。另一個例子是去年唱作人貼中李克勤單憑《空中飛人》一首歌就能得銅獎。 男歌手: 1.古巨基 756 2.陳奕迅 740 3.許志安 429 4.李克勤 427.5 5.周國賢 412 6.林海峰 398 7.麥浚龍 355 8.黎明 324 9.劉浩龍 323 10.陶喆 254 預測: 金:古巨基 銀:陳奕迅 銅:李克勤 金銀獎兩人由年中鬥到年尾,將其他對手遠遠抛離。數據顯示古巨基優勢不多,但考慮到陳奕迅大有可能奪得「至尊歌曲」和「至尊唱片」,還有「四台聯頒大碟」,為平衡起見古巨基贏男金機會稍大。 值得一提是銅獎,三至六名其實相當接近,但觀乎《婚前的女人》年尾力谷,許志安全年表現沉寂,而林海峰和周國賢得銅獎有欠說服力,所以相信李克勤可以得銅。 女歌手: 1.容祖兒 605.5 2.何韻詩 605 3.楊千嬅 588 4.薛凱琪 532 5.王菀之 346 6.衛蘭 313 7.梁詠琪 293 8.謝安琪 250 9.林憶蓮 177 1...

朝聖之旅:生力Wild Day Out

今年Boxing Day終於有些大節目,就是去看生力Wild Day Out。 原本沒有意思為這個show寫show後感,但有兩個原因令我不能不寫。 第一個原因是大會的進場安排,話說門票分二百八十和一百八十元兩種,去到場外的時候已經大打蛇餅,而竟然是完全沒有指示一百八十元和二百八十元的隊該分別到哪裡排,想找個人來問,添馬艦場外卻一個大會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只得幾個寥寥可數的警察。結果我親眼目睹不少人排了一個小時有多,到最後才發現排錯隊,結果要重新走到另一隊的隊尾從頭排過,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真的不理解主辦單位收了這麼多錢,請多幾個人在外面「指揮交通」有何難,甚至貼幾張紙或指示牌好讓剛到達的人知道自己該在哪裡排隊,也不過是手板眼見工夫,但可以省得人們傍徨地在外面白等個幾兩個鐘,未入場已經一肚氣。連這些簡單的事都做不到,憑甚麼收這麼多錢? 還有,當大班人在外面排隊等進場時,大會竟然宣佈表演開始!大班人只能在外面乾焦急,在場內的表演嘉賓也只能對著小量觀眾表演。不知道主辦者的腦袋放在哪裡,既然你知道很多人要入場,進場又需時,如果不想太遲開show搞到成十二點才完場,為何不早點放人入場?不要說未準備好,很多人排隊是預計了的,進場需時是一早該知道的,如果想三點半開show,最遲兩點鐘就要一切ready準備放人,或者決定遲點開show,讓大部份觀眾入場才開始第一隊表演。雖然第一隊是我沒有多大興趣的4pm,我都替他們可惜,表演時大部份觀眾都未入場。 結果4pm唱完之後主辦單位也無可奈何地暫停一段頗長的時間,讓大部份觀眾魚貫入場後才繼續。這麼,我又替早了入場的觀眾不值了,讓他們呆站在場內乾等。總之,早入場沒有錯,遲入場也沒有錯,千錯萬錯都是主辦單位的錯,這樣的安排失當,至少值「回水」一百元。 還是說回那場show本身,我在五時左右入場,去到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個表演單位林依霖唱到差不多尾二一首歌了。順序講講每個表演單位吧: 1.4pm – 如前所述,他們表演時我還在場外,所以沒有東西好說。 2.林依霖 – 台灣女歌手,進場時已唱到尾聲,表演尚算OK。 3.蘇打綠 – 台灣樂隊,我對他們所知甚少,但他們唱得真不錯,該是頗有前途的。 4.恭碩良 – 全場第一個高潮!澳門鼓神今次沒有打鼓,改了彈結他,和Angelita Li合唱。他們唱的歌基本上我一首也...

斥測樂壇,零五總結

相比起零五年,零四年原來是樂壇失收的一年。 今年買的唱片比去年多很多,而且一張比一張令人鍾愛,新碟還未「煲」熟已經有更好的唱片等著我。零四年買過的碟幾乎沒有一張在今年出現在我的播放機裡。去年我最喜愛的歌曲at 17《女扮男生》,今年再聽不覺得怎麼樣;去年愛不釋手的F.I.R.,今年望著CD架已對他們提不起興趣。 今年被喻為實力派回歸的一年,要做成一種風氣當然不是一兩顆新星就可以做到。衛蘭和王菀之表面上是一對宿敵,但其實是為這個樂壇並肩作戰;側田是大路的實力派,同時我們還有別樹一幟的方大同;當at 17打著實力派live performer的旗幟孤軍作戰三年,面對如雨後春筍的偶像組合圍攻下殺出一條血路,今年我們有鋒芒有過之而無不及的Soler,長驅直進橫掃千軍。再加上知名度稍遜的張繼聰、應昌佑、謝安琪、PixelToy、馮穎琪、蔡汶家、廖雋嘉等,還有網絡歌后Kellyjackie,仿如為香港樂壇掀起一次清場行動。 以下的評選純以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在正面的項目上,如果評分相若,會優先選較欠知名度者以作鼓勵;相反在負面的項目上,「大牌」歌手將會得到「優先處理」。 我最喜愛的歌曲: 去年選十首都嫌多,今年卻要選二十首。因為值得推介的歌有很多,不少在年頭很喜歡的歌,經過了一整年的時光飛逝,給後浪擠一下低一級,結果被擠出十大。很多歌還是值得肯定一下,所以索性列出一至二十名,總算比「新城勁爆歌曲」少一首。 第一位: 手望 – 王菀之 慘得近乎完美,令人在心內滴血的一首歌,一個莫名其妙的歌名,不足以阻此它成為全年冠軍。當想起如果去到二零零六年,回望二零零五年有甚麼好歌的時候,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這一首,代表著零五年迷上Ivana的日子。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獨唱版多一點。 第二位: 這晚我看見 – 群星 這個「群星」來得有點尷尬,因為這是來自一眾indie界歌手為海嘯而作的賑災歌。代表真誠的祝福,代表一份團結,也代表在大自然面前的謙卑。這首歌我相信認識的人不多,但為甚麼不是「滄海遺珠」?因為這首歌曾經登上零五年第三周「叱吒樂壇流行榜」第五位,真正「群星」的賑災歌《愛》,只得第十五位。 第三位: 夕陽無限好 – 陳奕迅 陳奕迅復出之作。這首歌教訓我們:聽歌不能太早下判斷。不知聽過幾多次之後,某日在中央圖書館外的天橋,看著馬路上汽車飛馳而過,收音機響起這首歌,那時我終於認定,這成為了我最喜愛...

樂壇頒獎禮的十大金句

(第一修訂版) 第一位: 「由今年開始,我不會再領取任何和音樂有關的獎項。」 ─ 譚詠麟,一九八七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領取獎項不詳 這一句是必然的第一位。就是當年獲獎無數的譚詠麟,開創了不領獎的先河,結束了長達數年的「譚(詠麟)張(國榮)之爭」,令張國榮終於能登上「最受歡迎男歌星」寶座。沒有他這個決定,未必有後來張國榮、梅艷芳和較後期的黎明的跟隨。或者大家都變成劉德華,能拿多久就拿多久。 第二位: 「我記得有一日,我同你o係廚房,講過如果有一日你得最受歡迎女歌手,我贏到最受歡迎男歌手(哽咽)…」 ─ 許志安,二零零一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領取最受歡迎男歌手 這就是經典的「廚房宣言」,同年,鄭秀文也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手獎。直到那一年許志安才被廣泛肯定為一線天王級歌手,雖然在此之前,他已經拿了兩屆叱吒男歌手金獎。 第三位: 「佢係歌神o既接班人,張學友!」─ 俞琤,一九九三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頒發金曲金獎 張學友「歌神」的稱號,就是來自俞琤當日的「封聖」。當年的俞琤,不只在電台,在整個樂壇中都有崇高地位。所以連無線頒獎禮都請她上台,全場天王天后也要乖乖排排企聽她致辭。大家又記不記得學友當年憑甚麼歌得獎?是《分手總要在雨天》。 第四位: 「…(哽咽)我乜都冇,淨係心口有個『勇』字…」─ 楊千嬅,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女歌手金獎 楊千嬅第一次奪取女歌手金獎,在台上哭得不似人形的時候,吐出了這一句話。 第五位: 「希望o係新o既一年,好歌有好報。」─ 張學友,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我最喜愛的男歌手 當年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組合都破天荒的採用民意調查,結果張學友擊敗之前連贏三屆的黎明。簡單的「好歌有好報」,代表了歌神對香港樂壇的良好祝願,也代表廣大樂迷的希望。 第六位: 「…我真係好鍾意唱歌…(哽咽)」─ 古巨基,二零零三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我最喜愛的歌曲 宣示古巨基正式回歸香港樂壇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場面。當年《必殺技》獲獎雖算正常,但以大比數抛離其他候選歌曲狂勝實屬意料之外,得票比之後一年的《愛與誠》還要高。 第七位: 「收皮啦!」─ 不詳,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頒發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組合前 話說當年頒發「我最喜愛」獎項之前,商台CEO俞琤女士上台致辭,結果致辭變成了訓話,俞琤批評了歌手們不夠豁達,沒有獎便不出席,應該學習王菲云云…...

陳綺貞《華麗的冒險》:誰能代替你地位

買這一張唱片,都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雖然比起陳綺貞重新簽唱片公司出碟,甚至向銀行借錢才完成唱片製作來講,這幾十元根本不算甚麼。但這張《華麗的冒險》破了我一個紀錄。這是我史上第一張連一首歌都未聽過,就付款帶回家中的CD。除了陳綺貞,沒有第二個人可以。 對陳綺貞的感情是很特別的。當我聽著這張專輯,一浮現「好像不夠好聽」的念頭時,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內疚:是不是我見異思遷呢? 還記得當年初聽到《讓我想一想》那種驚為天人的觸電感覺,讓還是「少女標本」的陳綺貞在我心目中突圍而出。她是我第一個真正喜歡的女歌手。當年像她一樣唱歌好聽又懂創作的女生很少,所以特別覺得珍貴。 後來,香港有了at 17,有了嘉琳,有了inLove,有了王菀之,對陳綺貞的喜愛好像淡化了。 陳綺貞的聲音沒有林二汶那麼甜美,唱功也稍有不及;論歌曲的感情也沒有王菀之來得濃烈。她的聲線總是有種不加修飾的粗糙,有時去到高音會感覺有點勉強(今年的新人蔡汶家連這一點也和陳綺貞相似,所以她才是近年獨立女歌手中最似陳綺貞的一位)。但就是這一分粗糙,反而更顯出綺貞那種樸實自然的感情,加上與日俱增的女人味,對她的感情似乎去了另一個層次。 這張碟買了很久,也聽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把CD放進唱盤循環播放著,然後做自己的事。直至今日才仔細翻開歌詞本,一邊認真地聽,一邊看著歌詞的意思。聽了很多次的碟,感覺還是很陌生,還是分不清這首和那首,看著歌名腦海中還轉不出那首歌該怎麼唱。只是每一次播放著這張碟都覺得舒服安寧,很多首都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者,這樣是一個意義上的耐聽吧。 所以我沒有辦法逐首歌評價這張碟。除了《Sentimental Kills》始終無法接受綺貞的特殊唱法之外,其他都仍然得我喜愛。較近期的陳綺貞作品在編曲上變得比較豐富,多了些弦樂或者比較吵一點的電結他和鼓聲,不過我還是喜歡早期清新簡單的陳綺貞,《80%完美的日子》、《表面的和平》和《靜靜的生活》比較有早期的風格,所以是我比較鍾情的作品。 話雖如此,最打動我心的還是《旅行的意義》,華麗的編曲加上陳綺貞真摯感人的演繹,帶出情人離開的淡淡憂愁。《花的姿態》在電台聽過另一個版本,是陳綺貞和陳昇合唱的《你一直在玩》,似乎合唱的比較動人。聽到《最初的起點》不知為何,一聽時想起許冠傑的《大家跟住唱》,輕鬆的節奏真令我想唱「大眾踩單車郊野上,良朋共享身心舒暢…」 第一個喜歡的女歌手,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