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12 起發佈的文章

當下音樂‧一二總結

未總結前先宣傳一下,最近有網上樂評人牽頭成立「香港音樂評論組織」 HKMC2 ,頭炮是一個由活躍網上的樂評人選出的 《香港樂評選2012》 ,筆者有幸參與其中。很高興這些在網上各據一方的樂評人有一個平台匯聚其聲音。該組織還在起步階段,需要大家的關注、支持和包容。 說今年沒有hit歌,我認同;說今年沒有好歌,我不同意,至少下面20首,是筆者真心認為他們優秀的,只是,他們未得到應有的肯定和回報。檢視一下本年度的四台流行榜,原來以下20首歌,加起來也只有4星期冠軍,隨便拿2009年比較,當年的20首選擇也有共16週冠軍。香港樂壇最大的瓶頸,就是缺乏可信賴的渠道,使廣泛的聽眾認識和欣賞精彩的音樂作品。作為博主,能做的只有略盡綿力,為大家推介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辯論香港樂壇是否已死並無意義,是我們作為聽眾,選擇為樂壇賦予或取去生命。 今次的年結想帶出一個自己想了一段時間的美學取向的問題:究竟甚麼歌會使我喜歡?初步有一個有待驗証的答案,想藉著今次的年結開始分析一下。我認為,一首好歌,總會在某方面代表人性的美好特質,或著人所嚮往的事物或價值。 用這個標準檢視以下選出的20首筆者今年最愛的作品。原來很多都跟「勇氣」和「自信」有關。關於勇氣, Robynn & Kendy《Say Goodbye》 是勇於向過去說再見,回到出道前那個清新又溫柔的自己,做回自己,其實就是勇氣的表現。 RubberBand《快樂鐳射舖》 背景在租金飊升下行將結業的小唱片店,裡面一個留意了很久但一直沒有勇氣結識的女樂迷,連幻想「以相近這喜好,能一天談情互訴」都試過,為何一直沒有勇氣踏出一步結識她呢?結業前最後一天了,能把握機會嗎? 方大同《愛立刻》 也是說握時機去愛,猶豫不決是因為怕愛錯,對象不對,方法不對。但既然愛情難求完美,而時間一過去就追不回,何不珍惜機會,勇於付出? 盧凱彤《只要美麗》 鼓勵人們聽從內心的聲音和傾向,與真正愛的人親密下去,如果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嘲諷,把感情壓抑下去,說不定到了銀髮年紀,剩下的只有後悔。 農夫《複製人》 提醒我們要撫心自問,究竟我們現在過的,是真正想過的生活,還是活在別人的期待、社會的灌輸、既得利益者設定下,千人一面、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林二汶《驚人》 更是開宗明義講「恐懼」的歌,就算有錢、有成就、或者遠離塵世,一樣有可以驚恐的事。發現甚麼都可以...

2012年第四季新歌精選x10

周國賢和林二汶的專輯是第三季的,但繼續有歌第四季入選,因為真正仔細聽它們已是第四季,碟評也在本季寫好。以前也有情況是碟已經出了但歌後來才派台,例如05年林憶蓮《本色》專輯,06年才派《再見悲哀》,變成了06年我最喜愛的第6位。年底有盧凱彤和方大同的專輯撐場,瞬即席捲季選一半席位。 一. 周國賢《星塵》 評級:年度級 萬世得我,只得我,在燃燒 ,圍著愛,獨看星塵被我照耀, 唯卻只一個,難對比生與命玄妙; 靈魂在某天想要光,便有光,白晝黑暗互分一方, 別了一體的我們再分出雙方... (曲:周國賢 詞:小克 編:周國賢 監:周國賢/Goro) 7分34秒的巨作,作為周國賢三年間《有時》三部曲的完結篇。去到超越二元對立的新紀元,回頭想起創世之初是怎麼由光與暗的分隔開始,創造出一個善惡恨愛恩怨福禍的二元世界。是一個很宏大的題目,有一種好像身處太空的空間感,更吸引的是「人際太冰涷,難以將溫與熱重召」營造出的那種無邊無際的悲涼。 二. 方大同《關於愛的定義》 評級:年度級 要多久,有些花會晚開多久,有些人要等待多久, 為了你一句話 baby,那一句話 baby; 要等多久,癡心像個小孩多久,每天都在期待有時候, 轉一個彎的幸福,才是最真的幸福... (曲:方大同 詞:娃娃 編:方大同 監:Edward Chan/Charles Lee/方大同) 回到未出上張《15》專輯之前那個情深款款的方大同,這首歌好像前作《Love Song》跟《Sorry》的混合體。「有些花會晚開多久,有些人要等待多久」,一首情歌講中自己此時的心聲,原來這巧合真的會出現。 三. 方大同《麥恩莉》 評級:年度級 感謝你的出現,過去的往事就如煙, 在眼前甚麼都不欠,你是下雨時的屋簷; 那份愛沒時限,幸福就在我們指尖, 感動得模糊了視線,那憧憬的一轉眼一瞬間就能實現, 在有生之年,My only girl friend,My only girl friend... (曲:方大同 詞:C君 編:方大同 監:Edward Chan/Charles Lee/方大同) 「麥恩莉」用國語讀就是My Only的意思。每個聲稱放棄愛情的人,心裡都期望身邊出現一個天使,讓他放棄「放棄愛情」的念頭。當這個人出現的時候,定必萬般感恩,然後愛得天昏地暗。 四. Robynn...

盧凱彤《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躲在陰暗處聆聽

盧凱彤這張國語專輯基本上的調子是憂鬱和陰沉的。我們聽到的,很多都是Ellen的陰暗面。就例如《誰》的頭暈轉向,好像被不知名的東西監控著、甚至有被軟禁一樣的精神折磨,例如《Departure》處身愛情中被漠視、被邊緣化的處境,例如《只要美麗》想逃離世俗眼光的戀愛,《小霧》異地戀之下的隔膜,《如果還有時間》的悼念故人,《活該活該》的自嘲和自我批評,最明顯的《你根本不是我的誰》「我夾著尾巴雙腿在發抖,你才會客套地丟個球」那種一直被奴役的暗示,無不充滿憂鬱、陰沉、焦慮、掙扎,以至一個人在沉淪的意識。只有分別跟魏如萱和盧廣仲合作的《了不起》和《玫瑰木》,才收起那份鬱結,無他,好像心情壞透的人在房間頹廢中,忽然有朋友打電話來寒喧,總得暫且把憂傷收回,和對方有說有笑,由談對別人的羨慕到討論結他經,總之暫時回復正常,電話收線又繼續沉淪下去。 全碟最喜愛的是《只要美麗》,有Ellen拿手的、彈出來清純無雜質的結他聲,其實只要由歌曲中勾起Ellen聚精會神地彈結他的樣子,就已經叫人陶醉了。這是說不被世俗贊同的愛情,是必須面對不解和嘲諷的愛情,「有沒有一個完美地方可以讓她們牽著手」,已經暗示了這是關於女同志的故事,想逃到一片沒有質疑和排擠的淨土,安靜地親密下去。談情拒絕被世俗眼光左右,筆者想到了黃耀明的《光天化日》。 之後是《小霧》,反覆出現著一段近乎洗腦但又華麗非常的hook line,所謂的「小霧」就是分隔著我和你之間的一些隔膜,這樣的描述把事情變得更唯美。歌中的「不用爭吵,誰飛來飛去」,令人聯想到傳說中Ellen有過的異地戀情,或者此曲真的是來自她的親身經歷,才顯得如此有血有肉。「我總要站在高處」,除了是代表力爭上游而冷落情人,也可能代表著那表演的舞台。 《Departure》的前奏教人想起陳綺貞的《溫室花朵》,Ellen用了一把平時較少聽到的聲音,把在愛情裡被遺棄的不甘和憂怨施放出來;《如果還有時間》Inro竟然令人想到方大同的《好不容易》,其實是寫給Ellen最近離世的表姐的,在表姐臨終前的日子Ellen一直陪著她,有說有笑地渡過最後的日子。「如果還有時間變老」,「你的笑容從此不老」,作為獻給英年早逝者的悼詞,含蓄而叫人感動。曲終的一段寧靜,夾雜雀鳥的叫聲,就像是人去樓空了的象徵。 盧凱彤開始站穩了華語歌壇的一席位了,風格也日漸變得成熟。《只要美麗》的精神我們找...

第四季新歌品題(下)

(續上回) 方大同去年的《15》專輯刻意玩了些不同的風格,雖然有《好不容易》,但整體上還是不比前作。來到最近的《愛立刻》終於重現《Love Song》時期的soul boy本色了。方大同最煞食的情歌,在他一邊示愛一邊教導大家該如何談戀愛,就像親身示範的愛情導師一樣。這首歌教我們:愛不需要等待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現在呢用心體會,互相依偎,把握住機會,我連一秒鐘也不要浪費」,更重要的是愛情是雙方的,「我們都會記得彼此是唯一的」,所以重點一開始就講了,讓愛情開花結果,需要「讓我們一起努力」。 RubberBand演唱會主題曲《夥伙》的主題就是「原來你不只一個」,真叫人想起利物浦的會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遠唔會一個人行路」(翻譯:黃興桂)。在危機的時候,在不穩的時候,我們尤其需要團結,我們尤其需要在一起。在一起,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窩心,這些也是這首歌給予人們的感覺。

第四季新歌品題(上)

我明白,有時候,太多的任務,擠壓了推介新歌的空間。來到12月,不要再執著那首歌推出了多久,也不要預測年尾的總結。讓好歌代替嘈音,讓「推介」代替「飛行」... 扮完音樂情人之後要入正題了。先來當然是榮升「年度級」的作品Robynn & Kendy《Say Goodbye》,終於回復她們未出道時的清新簡約從容不迫的風格。題材其實和上張唱片的《翻牆》很相似,同樣是勇敢跳出comfort zone,關鍵的分別,在於勇氣可以用溫柔的方式展現,而這方式正是最反映她們本質的,忠於自己,本身就是勇氣的表現。「Say goodbye」的對象就是自己的過去,代表踏進未知的領域。踏進未知,就有跌倒的可能,但如何面對,就是人生態度的問題;「就算沿途摔倒,就當做人生必經一劫」,把挫折當成成長的經過,會更泰然面對得失。聽著兩把質感不同但一樣甜美的聲音唱著這勵志故事,想起了,有甚麼比認識一個既溫柔又勇敢的女性朋友更好呢?聰明的你應該猜到了,就是認識兩個! 王菀之《留白》那份嘈吵一般不是我喜歡的王菀之,但去到「Ha...將天色留白」就彷如變成rock star帶領萬人大合唱般叫人震撼了,但沒有林夕的歌詞也不會是一首值得推介的作品。挑幾句來說說,「日畫夜畫畫青空,空虛不能畫」,就說出了「留白」的存在意義了,我們怎能用畫筆畫下空虛呢?只能用畫筆沒有畫的來表達空虛。「采菊東籬下,以退為進化」,陶淵明官場失意歸園田居,表面是退,但因此寫出膾炙人口的詩作,名垂千古,反而是進;「向透明進化」,為甚麼透明是進化?試想想如果我們不再帶上有色眼鏡看事物,我們就能看出事物的本來面目,這種洞見,就是進化。幾乎每句都有其哲理,不能盡錄。 梁靜茹婚後的專輯一方面盡現少婦之幸福,一方面也維持療傷系情歌的療效。《會過去的》是那一種唱片公司很想要的「夠K夠爆要hit」的食糊歌的典型,連題材也是面對失戀之苦這些必中題目,果然引起大量共鳴,Youtube上都湧現網友爭相訴說失戀經歷的留言。「在最痛的時刻感覺最清澈,甚麼都會過去的」,與其說是從終極一跌谷底反彈,更貼切的處境是從低潮慢慢回復當中,突破最難闖過的一道阻力,衝向豁然開朗的上升通道,「以前多不能原諒,如今都能笑著說出口」,把難關都克服了,才真正體會「甚麼都會過去的」。 「投身」New Age後的張繼聰已變了另一個層次,新碟雖然不比《5+》,但只是由超水...

是時候討論翻唱這回事

何韻詩的 《癡情司》 被蔡楓華拿來翻唱,我覺得比何韻詩宣佈出櫃更震撼。因為後者只是時間問題,前者是連想也沒有想過。更想不到的是,這首歌原來應該是屬於蔡楓華的,那歌聲加上憂怨的小提琴令人回憶起《倩影》《何必相識過》年代的風度翩翩,只是live所聽蔡楓華唱得一截一截,雅興有所削弱,用回30年前的唱腔,我認為,將會KO何韻詩,至少本人是因為蔡楓華的version才重新對這首歌提起興趣。 蔡楓華的震撼性演出加上早前主場新聞 《翻唱比原唱好,從關淑怡、明哥到Eason》 一文,引起筆者檢閱翻唱歌的興趣。文章由派台不久、關淑怡翻唱陳奕迅的 《陀飛輪》 開始,天后以其特色唱腔翻唱自有大量擁護,可個人對其深切治療式的氣聲,加上「望望身邊應該『幼意』盡『幼』」「勞力是無止『驚』活著多『hold』不需要靠物證」實在不懂欣賞。然後我們聽到魏如萱唱關淑怡的 《地盡頭》 ,魏如萱粵語水平還不足以處理比較需要字正腔圓的廣東歌,但《地盡頭》她唱到和關淑怡的原唱差不多分辨不出,似乎她選對歌了。 魏如萱之後是盧凱彤,原來她之前演唱會有唱蘇永康 《那誰》 ,孰高孰低很難講,因為Ellen把蘇永康的經典變成完全的rockmui version;顛覆性的翻唱有林一峰唱My Little Airport未變成憤青前的代表作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 ,小清新變成民初劇的小調插曲,說不定林一峰翻唱完徐小鳳後還未能抽離得了。 翻唱這東西真有趣,可以讓我們發掘到一首歌或者一個歌手的另一種可能, 趁年尾徵集一下,今年有甚麼翻唱是網友們印象最深刻的?歡迎在 FB專頁 分享討論! 其實「遠至」黃偉文作品展也是今年內的,當然少不了彭羚翻唱容祖兒的 《心淡》 ,主場文說「令人只想聽前半段,因為原唱者容祖兒加入合唱後,對比太明顯了吧」,個人認為彭羚固然叫人聽出耳油,但容祖兒站在彭羚身邊,水平也被拉高了,唱得也比以前好。

CASH金帆音樂獎2012

很久沒談頒獎禮了,但CASH還是值得討論的。最近兩屆提名名單公佈都比以前早了(11月28頒獎,22日出提名),讓關注這頒獎禮的樂迷也至少有一個星期左右討論和期待,算是進步的表現。 筆者作為CASH的會員,自然有履行提名的責任,可惜的是,今年筆者提名的一個也沒有在最後的提名名單當中。有些歌也不明白憑甚麼有這麼多提名,但至少我看到名單後也再聽一次《頑石》和《睡火山》看看自己有否走漏眼,雖然聽後觀感不變,首先檢討自己總比一不合眼就開罵強。 今年的候選年度為2011年8月16日至2012年8月15日。 CASH 最佳歌曲大獎 林二汶《Wanna Be》 王菀之《水百合》 林峯《頑石》 許志安《睡火山》 容祖兒《牆紙》 (筆者提名:盧凱彤《卡嚓》) 這個名單叫做「最佳歌曲」實在難以令人滿意。以評級計,推介級的《Wanna Be》是理所當然之選,但歷來「最佳歌曲」怎也有一定知名度(雖然CASH講明不理會首歌紅不紅),貼有方大同加持的《牆紙》。 我想:《Wanna Be》 我買:《牆紙》 最佳旋律 王菀之《下次愛你》 (主唱:王菀之 ) 馮穎琪《今天終於一人回家》(主唱: Gin Lee ) 王菀之《水百合》(主唱: 王菀之) 王雙駿《加大力度》(主唱: 容祖兒) Christopher Chak《頑石》 (主唱: 林峯) 許志安《睡火山》 (主唱:許志安) (筆者提名:盧凱彤《卡嚓》,盧凱彤主唱) 其實無論王菀之、Christopher Chak還是王雙駿,提名的作品都比他們真正的代表作差太多。 我想:王菀之《水百合》 我買:王菀之《水百合》 最佳歌詞 梁栢堅《天地會》 (主唱:KOLOR ) 盧凱彤@人山人海《你根本不是我的誰》(主唱: 盧凱彤) 夏至《狠狠》 (主唱:吳雨霏) 周耀輝《蜉蝣》(主唱: 容祖兒) 林夕《頑石》 (主唱:林峯) (筆者提名:黃偉文《小心許願》,黃耀明主唱) 除了「欲蓋是獸皮」的《天地會》外,其他的和最佳都差很遠吧? 我想:梁栢堅《天地會》 我買:梁栢堅《天地會》 最佳編曲 恭碩良 / Kelvin Avon《Help is On The Way》(主唱:恭碩良) 王雙駿《加大力度》(主唱:容祖兒) 盧凱彤@人山人海《你根本不是我的誰》(主唱:盧凱彤)...

x10系列(45):劉德華x10

上回重溫: 尹光 老實說,在四大天王的時期,對劉德華沒有甚麼好感(其實當年四個也麻麻喜歡,只知道張學友唱得比較好),而擁有劉德華唯一一張專輯竟然是《華仔快樂念佛陀》,是劉德華(慧果居士)跟一眾佛弟子重複念「南嘸阿彌陀佛」共74分鐘(那是筆者正式學佛前在書展取的結緣品!)。但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劉德華的努力不懈和敬業樂業的態度,漸漸得到越來越多非fans的大眾認同,成為一種香港精神的象徵,要不然劉德華也不會是「民間特首」的首選了。 不經不覺第二輯的x10已經由31集寫到第45集了,這一輯的最大發現是,我漸漸懂得聽情歌了,連一些喜歡很久但說不出喜歡它甚麼的情歌,也忽然發現了愛上它的理由。或者就像運動員練習一樣,多思考感情上的事情,對情歌就變得敏銳;親身體驗了各種情感上的起伏,對情歌就更易有共鳴。如果有人讓你感受到一直以來沒有感受過的期待、忐忑、擔心、自我懷疑、沒由來的低落和妒忌,而令你更了解自己,從而得到成長,你應該向她說感謝,因為無論這感情有沒有成功,你都已經是賺了。 提提大家,12月21日是傳聞中的世界末日, 如果我們過到世界末日,這裡就會有何韻詩x10。 一. 獨自去偷歡 獨自去偷歡,我謝絕你監管, 道別你身邊,我寂寞找個伴; 獨自去偷歡,我未習慣這般, 道別你身邊,我但未敢放寬... (曲:楊振龍 詞:周禮茂 編:楊振龍/譚國政 監:--,收錄於1992《真我的風采》) 連續兩集x10的第一位,作曲的都是楊振龍。以前聽到「獨自去偷歡」一定會做出那招牌手勢,現在聽到「我謝絕你監管」卻不其然聯想到高盛大摩花旗美銀等金融巨頭。有再穩定的愛人都好,有時都有種想放任一下、不羈一下、「百厭」一下的念頭,無他,其實是為了測試自己的魅力,測試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正所謂「玩還玩,最緊要識番屋企」,有些監管是走不了的,這是給有百厭傾向的男人的,也是給華爾街的。 二. 無情天 暖暖熱血驟然凝固了, 冷冷蕩向寂寥在深宵, 活在今生是活錯了,願在他生共敘半秒... (曲:羅以 詞:劉德華 編:-- 監:--,收錄於1995《Memories》) 商台廣播劇《我心不死》主題曲。故事的開始是男主角劉德華的女友在一樁凶案中喪命,她死後心臟被移植到一個病人身上,那就是女主角陳慧嫻,之後陳慧嫻康復了就邂逅劉德華,又奇妙地好像對他很熟悉的,故事就這樣發展...這...

致敬《棟篤禪》

《東周刊》有個叫《棟篤禪》的專欄,每星期談娛樂、談時事、談潮流,但談甚麼,最終也可以把生活上每一件事,化成分享佛法的材料。專欄作者叫楊大偉,這些有特色的文章,早前被結集成書(書名也叫《棟篤禪》)。 認識楊大偉,是因為他是一個青年佛學課程的導師,他常以「做個潮的學佛人」為講題,當時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從一首首並不開宗明義講佛教的歌詞中,把當中所含的佛學智慧重新演繹,總是頭頭是道,滔滔不絕。 筆者上課是2010年左右,那時候是寫作的低潮,看到課堂上的楊大偉,筆者不禁慚愧,反省自己寫了幾年blog,但其實連口頭上簡單推介一首歌有幾好聽也有點困難,更嚴重的是寫完一篇文章之後根本連自己寫過甚麼都記不起。我在幹嗎?現在想起,以前寫的樂評只是堆砌文字,聽歌也沒有真正細味其意思,根本沒有對歌曲(就算聲稱是最喜歡的)有深刻的了解。 楊大偉以歌談佛有他的特色,代表作是把謝安琪的《囍帖街》連繫《心經》的「色即是空」 (取自《棟篤禪》一書): 歌中的女主角面對雙重打擊,一方面丈夫離她而去,另一方面居住多時的囍帖街馬上要清拆,既憶起以往熱鬧的街道,又緬懷和丈夫過去溫馨的日子,一天醒來面目全非,任誰都難以接受。「好景不會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道出事物常變的本質,「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則是說喜歡的人和事不一定可以永恆。 《囍帖街》的歌詞其實正演繹了佛經中的「色即是空」。佛經所講的「空」並非「沒有」的意思,而是指宇由一切現象都是常變和不永恆... 且別談《心經》,老實說,2008年我聽了《囍帖街》無數次,903也播了超過230次,我也只聽出「囍帖街要拆」的主題,所以他在課堂上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首歌講女主角和情人分開啊?怎麼沒聽出來」。 流行曲中解佛理的例子還有《苦瓜》和《那誰》,他說《苦瓜》「歌詞原來還蘊含了佛陀『四聖諦』的哲學,表面唱苦,實教離苦」,《那誰》「蘊藏慈悲、忍耐、包容、放下的大智慧,或者可稍稍治療一下我們因為那苦不堪言的經歷而破碎的心靈」,叫筆者大開眼界,也無形中點出了一條新的寫作方向,就算寫的不是佛,最低限度也應該更用心聆聽歌詞的意思,然後融會貫通繼而借題發揮。說到「用心聆聽」,專心一直是我弱項,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漸漸有所進步。由於當中牽涉一些佛教修持,在此不贅,應該另文再講。 現在我可以說走出了那年的低潮,寫文章由交差的負擔變成一個發現和...

久違了的舊曲新詞:收啦亞視(原曲葉振棠《大俠霍元甲》)

竟然因為一場反對發放免費電視牌照的表演,令我重拾放下多年的填詞觸覺,是否應該多謝它?其實,我比較情願寫不出詞,而香港多幾個免費電視台,提供更多選擇給已悶至奄奄一息的觀眾。 原曲:大俠霍元甲 – 葉振棠 (萬里長城永不倒) 改編:收啦亞視 ( 原曲試聽連結 ) 虧蝕百年 廢台漸已死 收到亞視 「仆街」兩字 錯報導元首收屍 澤民其實冇乜事 報錯料真幼稚 焦點亞視 左仔政治 老砌學民真可恥 實情成日冇收視 complain都費事 賀慶填詞老乜土 北上台慶撞鬼show 空位上萬 壽包亂掟 又再播出確係要命 收啦亞視 收番亞視 要引入競爭開始 電盈城電咪hold住 有線亦都要預 賀慶填詞老乜土 北上台慶撞鬼show 空位上萬 壽包亂掟 若我再睇顧住冇命 收啦亞視 收番亞視 佢變做全港之恥 仆你個街見到亞視 四六開作大至此

周國賢《Live a Life》:如果我是彭博...

美國大選前夕,紐約市長兼Bloomberg財經創辦人彭博公開支持奧巴馬連任,成為一時頭條。個人雖然只是Bloomberg的使用者一名,但也有貪慕虛榮扮有影響力的時候。如果選今年表現最佳的男歌手,我公開表態支持周國賢。因為《Live a Life》。 正如New Age思想時常強調我們將會在2012年左右進入一個新的世界(甚麼五維度空間四次元等等的,沒深究),醉心New Age學問的周國賢和張繼聰,分別在《Live a Life》和《5+》都有如脫胎換骨一樣,或者是因為,他們所唱的就是他們所真正相信,而熱切地想和聽眾分享的。所以即使風格上和一直以來沒有大改變,但就是那份熱誠,令所唱的歌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第一首搶得注意力的是rock爆的《灰人》,思想負面生活頹廢的青年,一天接觸外星人和新紀元的資訊之後,彷如發現開啟宇宙真相的大門一樣,自此深入其中鑽研下去。「Youtube兜一圈,相關短片成套,土豆兜一圈,醒一醒字幕組關照效勞」,我們就好像看著這頹廢青年變身的過程,這份刺激,就如見證武俠小說裡戇直青年誤打誤撞得到絕世武林秘笈一樣叫人無比興奮。另一首勁rock的《小國英雄》原來已是多年前已寫好的作品,難怪好像忽然回到《萬世巨星》時期的周國賢。聽著這首歌總想到黃之鋒和學民思潮,小人物對抗勢力龐大僵化的建制,就算「少數未夠否決大多數」,即使「時常被圍堵,被壓倒」,仍然堅定地抗爭和感染別人走到醒覺的行列。 長達7分34秒的《星塵》作為小克為周國賢寫的《有時》三部曲(《有時》、《重逢》、《星塵》)的完結篇,像是一套史詩式巨著的結尾,當中展現了New Age學說的創世過程和世界觀。「靈魂在某天想要光,便有光,白晝黑暗互分一方」,就像創世記中上帝創造世界的開端。有光就有黑,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有一面就有另一面,例如小克在歌詞大量用上的「恨愛」、「正反」、「真假虛實」、「明暗恩怨」、「因果福禍」、「平坦崎嶇」,但到了新世紀,這些二元對立會被超越,「永生依歸一的法則裡看本象宏渺」。粵語流行曲探討宇宙論的話題已是罕有,也難得有分三年打造的三部曲系列,所以這個 《有時》三部曲 也被網友串連一起,讓大家一次過欣賞這小克「自認為」「香港流行曲歷史上最偉大的三首作品」的巨作。 《回去哪要時光機器》是坐時光機回到女友出生的時候,一直陪伴她,看著她,直到重溫她和自己開始交往,然後瞬即...

草蜢x軟硬演唱會Nov 1 2012

以草蜢和軟硬各自坐擁的fans群,五星連珠合作開演唱會賣個滿堂紅是預期之內,入場的都是尋求集體回憶的居多,但難得的是以他們五人加起來過200歲,入行年資加起來過100年,仍然在販賣集體回憶的同時努力為歌迷帶來驚喜,而完全沒有食老本的念頭,這已經叫人相當感動和佩服。 最驚喜的當然是他們五回合比拼的第四回合,軟硬紅歌鬥草蜢大俠。軟硬天師和dancers唯肖唯妙、入型入格的大陸樣板戲裝束和舞姿,改了歌詞的《老人院》《點解要大家笠》《川保久齡大戰山本耀司》《男子組》,把中港互動變成嬉笑怒罵的題材,為近期中港之間緊張的情緒稍稍降溫。連同最後一首可能是第一次唱live的《中國製造》,堪稱最精彩、最難忘、最別出心裁一幕。 其實草蜢大俠也不遑多讓,把同樣引起撲飛熱潮的顧嘉煇音樂會提前上演,只是每首都只演前奏,帶出的都是草蜢的名曲。三位大俠在《小李飛刀》襯托下出場,大義凜然地高唱武俠版(或秋官版)的《失戀》,一絕;舞著扇在《問誰領風騷》和《世間始終你好》的間奏下唱出《飛躍千個夢》,「在每夜草蜢彈跳於激光中」變得慷慨激昂。這個從來沒想到的組合可以弄得這樣理所當然,編曲的功不可沒。 其他精彩環節當然少不得軟硬重組「高山青龍」的《香江style》,rap盡香港大小人事,時事如蝗蟲走狗僭建反國教,流行文化如一路向西紅黑紅紅黑騎馬舞與「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從台下反應已看到他們唱出觀眾的心聲。那才是軟硬應有的水準,之前新歌《第一行》的rap詞是不及格吧。沒錯,唱的大部份都是耳熟能詳的歌,但無論是草蜢或軟硬,同一首歌在今次演唱會都有不同玩法,包括互唱對方的歌,也包括前奏是A,一開口卻是唱B,卻都是那麼理所當然。 還要大讚燈光和3D舞台效果,甚至可以做到當舞台升起的時候,看上去舞台好像懸浮在半空的效果。坐得高反而有著數,因為可以望清楚投射到舞台上的每個畫面,尤其是開場那個用投射就幾乎做到整個舞台好像下陷一樣,嘆為觀止。演唱會看到一半,同行的人已經說:這次的DVD要買。我也會,相信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每一個舞台效果,還有每場上台向草蜢學習「扭拜擘」的熱情fans。

林二汶《Eman Lam》:自信的故事

老實說,自at17在10年分拆之後筆者也較少留意林二汶的動向了,只約略知道之前的《林一歌林二唱》專輯和一些舞台演出。期間固然有《無忘花》此一極品,但除此以外留下印象不多。這次林二汶專輯配上了荒井壯一郎、孔奕佳、于逸堯等人組成的The HUS Band,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鮮,見慣了她在舞台上表現的自信,但能原本地反映在她的錄音室專輯中好像是第一次。把專輯冠以自己名字,如果不是新人作為「認住我」的標示,就應該是自信清楚自己方向的表現了。 林二汶聲靚唱功好是公認的,但不代表歌路可以隨便亂選。今次八首歌一來水準高,二來不同風格,但都是很適合林二汶發揮的,但也正因為專輯整體水準很高,反而我不太喜歡那些bonus track式即興演奏或吟唱,那些段落對欣賞那些歌曲沒有幫助,反而損害了欣賞一首歌接著享受下一首歌的連貫性。 充滿自信的開場《Wanna Be》是拒絕定型的宣言,天后也從來不限於一個模樣;「Wanna Be alive,想要便及時」,無論想表現前衛還是賢淑,想獨處還是想浪漫,知道自己在甚麼時候需要甚麼,才是真正「活」的人生。《聽說》上年舞台劇已經聽過但當時印象一般,換上新的編曲加上featuring岑寧兒卻彷如脫胎換骨。《北京道落雪了》感覺像身處空蕩的北京道上,惦念著北京的人和事,想到「空蕩的北京道」,這就變成了一個科幻故事。 《驚人》是一份探討「恐懼」的教材。我們怕失敗,更怕成功之後在高位「有一天失足跌下」跌得更痛。但恐懼是人的天性,沒人可以故作瀟灑,就算移民外星遠離塵世都可以怕適應不了,有甚麼可能是沒有恐懼的?所以恐懼不能逃避,只能直面。恐懼是因為怕事情不如自己所想,但這就是世事的本質──豈能盡如人意,明白這點,我們只能但求無愧於心,「習慣盡人事,去學會放下」,為成功作努力,為失敗作準備,就是把心安下來的方法。 《玫瑰奴隸》是黑暗中的纏綿,「就算上進是我城的慣例」,卻要擁抱著沉淪下去,令人想起《漩渦》那種相擁著向下沉的感覺。《微醺》很適合電台黃昏音樂節目的主題曲(那主持人的聲線一定是很感性的),淺醉之下人變得懶洋洋只想攤在沙發,彷彿隨意得任何人吻下來,都可以用「點到即止」的方式回應。《如水》是主日崇拜唱聖詩一樣的寧靜感覺,用水做比喻的話,就像是一個完全平靜的湖面,一點波浪和漣漪也沒有。 《Wanna Be》的自信爆棚之後,接著的歌其實都有種不言明...

x10系列(44):尹光x10

上回重溫: 葉振棠 因為Facebook上那100個like,這一集出現了。如果大家覺得這一篇文章和尹光的歌一樣有趣,那各位第一個要鳴謝的應該是有份Like的網友們了。 尹光的崛起在1990-1991年,正值雄霸80年代的巨星如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先後退出,「四大天王」未及接班的真空期(90年之群龍無首,造就劉德華第一次奪得無線「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而當年的叱咤男歌手金獎是倫永亮!)。尹光憑著諧趣兼不文的曲風,加上受粵曲訓練下的好歌喉,天時地利人和之下91年先後三次在紅館開演唱會,堪稱粵語流行樂壇的一個傳奇。近年推出的《尹光次文化白金精選》以「豬皮蘿白雞紅榮登半島酒店之光輝傑作」形容當年的紅館創舉,也是說得很貼切。 一. 少理阿爸 冚家High High High,無錢用又要欄街, 爸爸Yo Yo Yo,做你老豆無陰功呀; 冚家High High High,同你講野氣都o徒, 爸爸Yo Yo Yo,少理阿爸正仆街! (曲:Jamaster A 詞:梁建邦 編:Jamaster A 監:Jamaster A,收錄於2002《少理阿爸、跳老舞》) 道出濫藥的壞處和有一技傍身的重要性,當中「有錢就界天鵝肉,冇錢就界豬腩肉」不知是否啟發了後來的高登金句「有錢就Hi曾美華,冇錢就Hi曾俊華」了。而作曲的Jamaster A其實就是八九十年代寫過《熱力節拍Wou Bom Ba》《獨自去偷歡》的跳舞歌前輩楊振龍,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楊已少在華語樂壇出沒,原來是以Jamaster A之名往歐洲市場闖蕩,後來憑《Bells of Tiananmen》打出名堂更成為世界百大DJ的唯一華人。 二. 地理農務系 地理研究系,地理研究系, 提防波斯灣水浸,必需要學地理研究系; 大雨成日落,落到隨處係, 水位的升勢,必需注重料理渠務... (創作及專輯資料不詳) 現在聽尹光的演唱會唱的多是古曲改編的作品,90年代初他當紅時期的原創歌曲反而少唱,但其實那些更抵死。環保歌,尹光一早在唱了,Rock,尹光也rock得起,欣賞一下中段的guitar solo吧,環保本身也是一件rock事呢。 三. 波霸籃球賽 嗰邊一個波,呢邊一個波, 問你吖睇得邊個波; 有波兼有籮,對准咗個籮, 射正個籃好一個穿針嘅波... (曲:加瀬邦彦 詞:朱粉祥 編:-- 監:-...

2012年第三季新歌精選x10

比上季水準高很多,同時十大之選高度歸邊,張懸、林二汶、陳奕迅、周國賢各取兩首。前九名至少都有推介級,跟上季僅僅湊夠10首播放級高或以上形成強烈對比。 一. 張懸《如何》 評級:年度級 你要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 要如何才能容忍它發生, 要如何才能想而不問,而我在這裡等... (曲:焦安溥 詞:焦安溥 編:-- 監:--) 很自然聯想到獨自在月色之下靜思人生問題的場境。在緩慢的節奏和清明的心境下,思考:如何面對年少無知犯下的錯誤,如何接受青春的流逝而不後悔,如何面對緣份的無常而懂得不執著... 二. 周國賢《灰人》 評級:年度級 決心兜一圈,終於搵到同好,Youtube兜一圈,相關短片成套, 土豆兜一圈,醒一醒字幕組關照效勞; 出體兜一圈,望望大地慈母,星體兜一圈,收到緊急情報, 星球引力,帶動信念回歸正途... (曲:周國賢 詞:小克 編:周國賢 監:周國賢/黃曉暉) 年初有張繼聰的《杞人》,第三季有周國賢的《灰人》,各有一首充滿官能刺激的「新紀元」代表作。一語雙關的「灰人」既代表羅茲威爾外星人,也代表生活缺乏動力思想消極的都市青年,社會敗壞外星陰謀發現真相人類進化在此曲一網打盡。「小小灰色心債,一體清理埋,七彩點分疆界,正邪會和解」,人類的提醒,洗掉自己的灰,之後就是大團圓結局。 三. RubberBand《快樂鐳射舖》 評級:年度級 這小店勉強撐不了 ,這段心聲等不及破曉 , 她彷似快要歸家了, 要是再不和她對話,甚麼更重要... (曲:雷柏熹/RubberBand 詞:Tim Lui/6號@RubberBand 編:RubberBand/雷柏熹 監:雷頌德/RubberBand/雷柏熹) 有些東西現在不做就沒有機會了,如果沒有做過你會後悔一輩子的。世事無常,所以要把握機會提起勇氣,別只幻想。一個支持小店,喜愛音樂的女生,表面證供也顯示是一個交得過的朋友吧? 四. 農夫《複製人》 評級:推介級 學校唔教你點做偉人,淨係教你到底點做蟻民, 細路仔老師都係同一個身份成為制度底下嘅犧牲品; 短暫嘅潮流係追逐前衛,永恆嘅潮流係追逐錢幣, 唔隨波逐流就等於厭世,喺呢個大前提咁多年嚟, 人類變成一種工具,生活變成工序, 你連字都未識寫已經被逼服務一班既得利益者... (曲:C君 詞:農夫 編:徐浩 監:徐...

x10系列(43):葉振棠x10

上回重溫: 關淑怡 有一件事我是不明白的,是為甚麼葉振棠近年要把他幾乎所有著名作品都重唱一次,照理不可能是版權問題,但結果出來的水準,除了演繹方面和原版相去甚遠,編曲也變得「罐頭」很多。問題是這些版本在網上已經成為廣泛流通版,在Youtube或各類音樂平台找尋葉振棠歌曲的不可不察,找錯了版本可能令年輕的聽眾對葉振棠留下不太好的印象。以下列出的連結,所有歌曲都是來自原汁原味的舊版。 一. 這片葉給你 這片葉給你留紀念,它可以不斷留住秋天, 可記起如何在這裡,分享這個秋天; 會記住秋葉像詩篇,詩中有一篇留住今天, 寫到此時情,面對我心情盡已變... (曲:羅迪 詞:盧國沾 編:奧金寶 監:--,收錄於1983《這片葉給你》) 據說葉振棠是香港歷來唱電視劇歌曲最多的一位,他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也以這些為主,但其實他的情歌也不應被忽視,有些甚至比他最有名的作品更動聽。《這片葉給你》是開始為本文做功課才聽到,卻史無前例地一舉登上第一位。前四句「這片葉給你留紀念,它可以不斷留住秋天,可記起如何在這裡,分享這個秋天」塑造的浪漫意境已令人陶醉不已。以一片秋葉作為訂情信物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而訂情信物的價值是即使這段感情不再的時候,仍然可以拿出來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會憶起這兒有秋天」,然後隨著催淚的過場音樂墮進回憶的漩渦。 二. 戲劇人生 快樂時,要快樂,等到落幕人盡寥落, 醉下來,休醒覺,美夢回憶失去便難尋獲, 你今天當主角,何妨忘掉醉中的承諾... (曲:黎小田 詞:盧國沾 編:-- 監:--,收錄於1981《浴血太平山》) 場景可能是夜深飲到半醉,苦悶和落漠的情緒開始跑出來,所以對人生的感慨表達出來都像一段段的碎片,不如我們重組一下。「快樂時要快樂,等到落幕人盡寥落」其實是回應「願望常自失落」和「眼淚灑不盡」的人生之苦。既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就更應該把握快樂的機會,只因「美夢回憶失去便難尋獲」;也因為世事太多不是我們所能控制,我們能控制的只有「盡力,無問收穫」。 三. 找不著藉口 沉默不說話,陪著你左右, 亦知你難受,我心更仲難受; 求你坦白,凡事要果斷, 若需要放開手,這刻應是時候... (曲:黎小田 詞:盧國沾 編:-- 監:--,收錄於1981《浴血太平山》) 也是葉振棠的情歌經典。如果你想拒絕我的話,坦白點講吧,我已經做...

x10系列(42):關淑怡x10

上回重溫: 陳慧嫻 關淑怡是個藝術家,藝術家氣質當然展現在其高不可攀的形象,而她跟王菲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唱一些即使你不知道是甚麼意義或者根本沒有意義的發音,聽者都可以覺得「很有型很有feel啊」,王菲有《Di-Dar》和《浮躁》,關淑怡也有《Dela》和《梵音》,或者你可以把《熱力節拍Wou Bom Ba》也算在內。 一. 親愛的  親愛的,讓浪漫去衝破一切平淡, 現在熱愛感覺漸瀰漫; 浪漫地去擁吻燒燙這一晚,趕走那心中冰冷... (曲:Dick Lee 詞:簡寧 編:唐奕聰 監:--,收錄於1991《金色夏季》) 「親愛的」是充滿魔力的三個字,尤其是她準備投入你懷抱之際,在擁抱的一刻她就像一隻樹熊般緊貼著你不放,你從她體溫感受到的熱力,很大部份是她徹底傾瀉出來的熱情。 二. 梵音 慾望就是一種虛空的苦痛,由它虛空, 慾念就是一種不息的失控,由它失蹤, 活在唸唸之中不知境況,由它虛空, 活著就是活在三千大千世界,懸空的鐘... (曲:A.Annabil/W.Diop 詞:林敏驄 編:Richard Yuen 監:--,收錄於1991《戀一世的愛》) 充滿印度或西藏的神秘風情(但原曲其實是一突尼西亞歌手的法文歌),這種被視為另類的作品當然要有關淑怡那種遠離塵俗的氣質才應付得來。填詞的林敏驄寫佛曲上來就不是玩的,不要忘記《心經》粵語版最廣泛流傳的一個版本,就是由林敏驄譜上旋律的。 三. 人生可有知己  看,人為了名利, 強迫自己,刻意逢迎獻媚; 忘掉自我,拚命去假裝, 騙人亦騙自己,最後也許是眾叛人離... (曲:李君筑 詞:李君筑 編:Richard Yuen 監:--,收錄於1995《世途上》) 白天飽受生活和工作壓力,到了深夜一放鬆了,很多心事就浮上來了。往昔知心友,以前如何歡樂,如何共同進退,當中大部份,失去真我,失去理想,失去做人原則,令人失望,令人遠離;但,還有少數知心好友,真正交心,勉勵自己積極前行。如果這些朋友是珍貴的、值得珍惜的,為何不提醒自己,要成為別人的真心好友?所謂「想通了」的「盡本分」,說的也是這事。 四. 帶我去跳舞 帶我去跳舞,不走世人都愛走的路... 帶我去跳舞,相識至狂戀,最高速度,可以幾高... (曲:郭靜 詞:黃偉文 編:陳嘉樂 監:--,1997年推出,收錄於...

陳奕迅《3mm...》

陳奕迅上一次出粵語大碟已經是09年的《H3M》了,與已正式告別的Swing合作,帶來六快四慢十首新歌。四首慢歌和陳奕迅最佳水準差太遠了,像是英皇臨解約前那些沒有人記得的作品,所以不提了。相比之下,快歌六首,以令人興奮的程度,比《Listen To Eason Chan》那跳舞歌大碟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喜歡的是《Class》,那種自認有格調、有品味、有氣質、有修養的態度,在Eason帶點懶洋洋的唱腔唱出來,不覺得囂張,反而覺得是朋友間開玩笑,正如飲茶時男人為身邊的女人倒茶同時不忘講「我有gentleman風度ga ma」的玩笑。其實自己有幾多料,是有自知之明的,「皆因冇就冇」,唱給別人聽,也是唱給自己聽。 筆者提名了《非禮》做今屆「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男歌手演繹」的作品,但演繹的表現遠不給歌詞的話題性。小克寫《非禮》這歌詞雖無特定對象,但一定都受到內地人在港各種無禮舉動所啟發,但沒禮貌的當然不只中國人,就算是「蝗蟲」一詞,我也覺得是指行為多過指明一個種族(例如歐豬國那些好食懶做貪圖福利又逃稅者,也是「蝗蟲」的一種)。其實對這首歌有甚麼反應,才顯示你是甚麼的人。「一定寸D大陸人無禮貌啦!」這是帶著自我優越感地幸災樂禍的;「竟然諷刺我們內地人,要不是我們來消費,你們早完了」,那是典型口袋膨脹但精神脆弱的暴發戶,時刻覺得自己感情受傷害,但不懂反省為何這樣敏感對號入座。我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自我檢討態度不算要求很高吧,當聽到這首歌講的不文明行為時,有幾多人反省自己有沒有其中一兩項不文明行為呢?在網上討論這首歌的對象和含意時,有幾多人保持到禮貌和理性呢? 《重口味》的80年代remake由編曲到MV都貫徹始終(更包括其240p低解像度,一絕),在Youtube首播MV出現的ATV logo更把其老土推到一個新的層次,好像那亞視logo本應是MV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碌卡》是講「碌人情卡」,錢財、感情、事業、興趣,不斷向身邊的朋友親人疏通,確實需要厚面皮,但有得碌、知道怎樣碌,總算是一項資源。助人為快樂之本,只要不擺出老奉姿態,讓人幫得高興,別人也未必太介意。《笑死朕》有綽頭兼無厘頭,如果只是自誇「我搞笑好叻冇人及得上,你地D笑話都唔好笑」,深度就有不足,但可以這樣反思:因為搞笑另而對笑話要求高了,自己變得不懂笑,這樣的搞笑能手還值得羨慕嗎?幽默感如果缺少「...

張懸《神的遊戲》:讓弄懂的感動,不懂的放過

不明白的,始終也不明白,所以不如集中講比較有感覺的。正如她在一次Live演唱中說:「只要有一個字、有一句話觸動到你的心,請你拿這首歌感動你」。感動的門檻實在不宜太高。 就說一開始時最有感覺的《藍天白雲》吧,以張懸的歌詞不加一點洗腦元素是弄不懂的,所以反覆著的「藍天白雲,當你離去,藍天白雲,當你離去...」就成功給人一種「你離開了,藍天白雲都再不一樣」的景象聯想了,更進一步,是「藍天白雲」都看來像灰色的愁思。重覆「我曾經眼裡只有你...」,很明顯地這首歌是關於懷念已逝去的感情了。前面一段「想起我不喜歡的,也如今看來四散無尋...」那段始終也不知道說甚麼的,終於在張懸的提醒下,心安理得地當成墮進思憶中的人的一段呢喃,無需深究。 《如何》有一份異常浪漫的意境,聯想到在中秋月圓之夜,清涼的秋風下,靜靜地看著湖面反照的月光,意識上在和遠方的你對話;又或者,那個「遠方的你」,其實就是在心深處,卻一直未被發掘的自己,原來和自己的心的距離,可以是最接近又最遙遠。正如只有平靜的湖水才能反映滿月下的月光,我們要在這曲子如此寧靜的氣氛中,才可以深入自己的意識深處,探問自己,一切以「如何」開始,關於人生智慧的問題:「如何原諒奮力過但無聲」,認同努力同時學會接受失敗;「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能夠接受青春的流逝,在流逝中對青春無悔;「如何讓緣分就是緣分」,接受緣聚緣散,而不加上恨怨、責怪、悔疚的情緒。經過深層次的挖掘,找出了一些問題,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中秋假期後,回到生活中尋找答案。 青峰填詞的《兩者》,「你我她」之間,好像是和一男二女的三角戀關係,一個溫柔而多愁善感,一個妖冶而狡黠深沉,但這三角戀變得不簡單,因為兩個女主角其實是同一個人的雙重性格。要是副歌的二重和音就是那雙重性格的象徵,也配合得挺好啊,其實也代表人格上的立體性,更為豐富嘛。作為男士,更可以一次獨享兩種情人,而免卻「一腳踏兩船」的目光... 《玫瑰色的你》用意是向對世界存有美好想像而為改善世界努力的人們致敬,張懸也向不熟悉台灣政治用語的聽眾 解釋了「玫瑰色」的意思 。在這個世界,堅持樂觀也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會被譏為「幼稚」「天真」「入世未深」,正如香港講「包容」講「尊重」會被指為「雲端學者」以至「左膠」一樣,看來香港也需要一首《雲端上的你》為堅持善良價值的人們打氣了。 是的,張懸的歌難明,但真的弄得懂之...

如果跳下來的是雷競斌...

周柏豪漸漸地走出了偶像派的形象,新歌《斬立決》以網絡欺凌為題材,可是陳詠謙的歌詞寫得有點不太現實。網絡起底起到千夫所指常見,把人逼到自尋短見也略有所聞,但假若受害人真的要輕生,真的「平台有呼聲叫他跳下來」?真的搞出人命難道我們還會「說他死不足惜」?「墮下那刻聽見一千句活該,你看著爛肉說他死不悔改」?把人性的冷漠和扭曲誇大了吧? 不容易找個例子去討論這歌詞的不現實,好了,最近那個《ATV焦點》,用盡陰謀論和毫無事實根據的猜測,肆意抹黑誣蔑「學民思潮」反國民教育運動,創下了可能是電視史上第一個投訴數字比收視還要高的紀錄,那節目的主事人是《大公報》的前總編輯雷競斌。這個人的諂媚、陰毒、可恥,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吧?如果因為千夫所指,現在站在ATV大樓天台的是雷競斌,圍觀的你真的會叫他跳下來?要是在圍觀聲中,雷競斌真的跳下來,民眾對著那一團不好形容的屍骸,還說得出「抵你死啦」這狠話嗎?對於人性,我還沒有看得這樣悲觀(對對對,第一個問題答「是」的不無可能,如果你是梁美芬)。 類似引起公憤的人物以前也有,比如那個以「坦克碌豬」質疑六四屠城的馬力,還有說香港人「食狗餅」的鄔維庸。雖然他們言行可憎,但身故之時坊間的言論都相對厚道,大概是「死者已矣」之故,沒有需要再惡毒咒罵。因病去世的我們尚且有點口德,更何況間接被群眾逼死的人呢? 話說回頭,我這假設性問題可能本身也不太現實,一般受網絡欺凌以致自尋短見的,都可稱作「羞憤而死」,但制作得出《ATV焦點》的這一類人,上得到那個位置,多數都沒有足夠的羞恥之心,驅使他走上天台。

暗中作樂聲演會Aug 25 2012

因為支持「黑暗中對話」這家社企,義無反顧地付出480元欣賞一場「暗中作樂聲演會」(那是日場,夜場盛惠1500),進場的體驗已經值回一半票價有多了。每八人一組由視障人士帶領進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視力全無作用的黑暗場館,由他們熟練地指示我們捉著繩結,摸著牆壁,到確定座位位置,坐下,把平日我們心目中健視和視障者的角色對調。平時我們總覺得視障人士是弱者,需要我們憐憫;但換上另一環境,弱者就是我們。這一簡單體驗,已能令視障者增添自信,令健全者懂得尊重別人,增添同理心。 其實整場音樂會以一個故事包裝,故事以反國民教育遊行小朋友遇到記者為引子,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歷史,回顧「革命」:農業的發展,改變狩獵採摘的生活;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影響後來的文化藝術;牛痘防治天花,是由一個發現開始。一切的革命,由農業革命到衛生革命以至資訊革命,都是由一個念頭引發。 由於沒有視覺效果,聲音的安排就是一切。場內的音響設置也巧妙,感覺聲音從前面的一個半圓的不同地方發出。你會盤算著盧凱彤唱《Over The Rainbow》時在11點方位,結他聲在1點,其他樂器和蔡德才跟黃靖都在12-1點,林二汶在10點,泳兒應該在3點了。這些獨特體驗也只有在沒有視覺效果的場合才感受得到。 一場75分鐘的表演,真正唱歌只有9-10首。該場聲稱主角是盧凱彤,可有份唱歌的可多著呢(反而盧凱彤solo只有兩首);最震撼的是林二汶唱《Sweet Dreams》的爆炸力,還有泳兒翻唱《約定》,一開聲還以為那神秘嘉賓是王菲。除了聽覺,還有別的感官用得上,例如那張會震的座椅,說到互聯網的一節時,震動的椅子令人想起開動中接近過熱的電腦;介紹洗手的時候,好像感受到番梘的味道,還有小水點灑到面前(聽聞是視障義工在我們面前灑的)。 表演中到散場後都在想,看不見的人是怎樣彈琴彈結他拉大提琴的?或者,體驗黑暗和聽故事所帶來的思考和感受,比起哪歌星唱了甚麼歌重要;這次的黑暗體驗只有短短的進退場是真正深刻,講真坐著聽歌也沒甚麼難度;相信如果到美孚的「黑暗中對話」體驗館,進行更貼近生活的體驗活動,會帶來更多更深入的得著。這場音樂會的黑暗中體驗,算是讓人淺嘗的前菜吧。

x10系列(41):陳慧嫻x10

上回重溫: 王菲 對陳慧嫻確實不熟,但重看她的資料,在她當紅的日子(80年代末),基本上是穩坐香港女歌手第二把交椅,雖然在影響力和知名度遠遠不及第一位的梅艷芳。不妨比較90年代初獨當一面的女歌手,在陳慧嫻大紅大紫時在哪裡?林憶蓮還未有奠定都市女性地位的《City Rhythm》三部曲,葉蒨文剛剛有一首大紅的《祝福》,關淑怡剛開始唱《難得有情人》,王靖雯的鄉音還未除盡,彭羚更還在替阮兆祥唱和音,所以,陳慧嫻在那時候毅然出國完成學業,實在是莫大的捨得和勇氣。 回來後卻是時不我予了,尤其是2003年後,因為《情意結》專輯叫好卻嚴重不叫座使她大為洩氣,自此說話唱歌都不對勁了。問題在,真正令人覺得老化,是因為自己懷疑別人嫌她老化。實在很難接受陳慧嫻比陳婉嫻更加老氣橫秋,但更難接受的是一些近年的代表作例如 《道路安全願景歌》 ,OMG,那是屬於Purple姐姐吧? 一. 飄雪 又見雪飄過,飄於傷心記憶中, 讓我再想你,卻掀起我心痛; 早經分了手,為何熱愛尚情重, 獨過追憶歲月,或許此生不會懂... (曲:桑田佳佑 詞:簡寧 編:趙增熹 監:歐丁玉,收錄於1992《歸來吧》) 灌錄這張唱片的時候,陳慧嫻還在美國攻讀心理學,只是暑假才抽點時間出來錄歌,卻成為當年甚至陳慧嫻歌唱生涯的代表作之一。觸景生神的傳神描述,總要有白雪紛飛的寒冷,才烘托出情人不在的孤寂,正所謂「沒有冬天,哪有浪漫?」,以浪漫之名,好應該努力對抗全球暖化。話說回頭,看到雪景才忽爾醒覺「『原來』是那麼深愛你」,那代表我愛你這件事,以前連自己也不清楚嗎? 二. 花店 就算多平凡,就算就算多平凡, 總亦有關心她的伴侶; 就算多平凡,總有互愛的情人, 怎麼偏偏我現時失掉你... (曲:林敏怡 詞:林敏驄 編:林敏怡 監:李振權,收錄於1985《陳慧嫻》) 「就算多平凡,總有互愛的情人」,在某些人耳中這是鼓勵,你會找到伴侶的;在某些人耳中這是諷刺,你沒有情人,因為你比平凡更不堪。1985年的作品,今日的人不會明白「已錯過了你的生日,急趕而來,失望而回」有甚麼好感慨,遲到了,朋友「轉場」,打個手機不就找到了嗎? 三. 夜機 原諒今宵我告別了,活潑的心像下沉掉, 夢裏有他又極微妙,情怎可料; 懷念當初你太重要,但你始終未盡全力, 讓這顆心靜靜逃掉,情也抹掉... (曲:B.Sie...

達明一派演唱會Aug 18 2012 – 甚麼是你愛的教育?

達明一派演唱會前在微博上問了一個問題「甚麼是你愛的教育?」,這問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甚麼是屬於你的『愛的教育』?」,另一個是「甚麼是你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不論是哪一個,達明一派演唱會都給了我們答案。 從邀請「學民思潮」作嘉賓,已經看出他們對這一班少年人的支持和珍愛了,所安排的歌曲是Pink 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應景非常,配合他們逐一脫下眼罩,代表拒絕被蒙蔽,是一場生動的活動教學。 愛一定要有包容,《禁色》可謂當中經典,黃耀明今次演唱,更把歌中意義從不被世俗認可的愛情,延伸至不被當權者接受的行為,他出場時,頭上套著一個巨型手銬,唱完發言聲援俄羅斯因為唱反普京歌曲而入獄的女子樂隊Pussy Riot,之後把手銬脫下,震撼。 理想的教育是要不斷更新、配合時代的,除了開場的新聞片已經包含保釣和金牌運動員訪港之外(題外話,不知有心抑無意,當晚音樂總監梁基爵的外型,根本就是林丹),當然有《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距離上次演唱會半年時間,歌詞已經更新了薄熙來一家三口、丁子高一家三口,還有陳茂波麥齊光吳克儉和龍心了。在這個模式之下,似乎達明演唱會有每幾個月開一次長做長有的準備。 歌曲隨著社會事件和時代轉變被賦予新的意義,既有2000年的作品《愛的教育》今天從滄海遺珠中重生,反思教育的功用,也有《沒有張揚的命案》配合李旺揚事件,螢幕打出一幕幕「烈士死了、民主死了、自由死了、維權死了...」,刺中人心。到最後,「香港死了?」但「良心不能死」。我發現了,推行國民教育和反對國民教育的人之間的矛盾,是某些人眼中的「人心未回歸」,在另一些人眼中是「良心尚未死」,前者想要的「人心回歸」,就是後者的「良心死了」。 還有更多細節都看出這場演唱會的教育意味,最簡單的,年屆半百的明哥和達哥,表現、說話、造型已經是一場熱愛青春的身教;啟發思考的訊息有很多,例如《大亞灣之戀》,大螢幕的訊息告訴我們,大亞灣核電廠今年號稱的大型演習,沙頭角居民卻只有10人參加,綠色和平代表卻被拒諸門外,為何?唱《今天應該很高興》,螢幕上打出中國富人有七成多已經計劃移民或考慮移民,是中國有錢了還是中國人找不到安全感呢?《...

Don't Wanna Be 複製人

最近好聽的新歌不少,並且印證一個道理,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很重要。 農夫新碟《雙囍臨門》派台的歌不知為何都是唱的多於rap的,以他們的唱功來講當然是讓半臂的表現,《同伴》《重新找到你》這些歌都是勵志有餘,金句玩味皆不足,反而未派台的歌更精彩。《複製人》是很嚴肅的,望著鏡中的自己,不斷拷問自己,究竟這一個你,還是不是理想的你?有這個疑問,只是因為社會的規範、價值、制度,不斷灌輪我們應該做甚麼、應該追求甚麼,好像歌詞說「學校唔教你點做偉人,淨係教你到底點做蟻民 」「短暫嘅潮流係追逐前衛,永恆嘅潮流係追逐錢幣」。從望著鏡中的自己反思自己,令我想起「反省」的英文reflection,正與鏡子反射光線的reflection同一個字。 DJ Tommy坐鎮的《有型仕》的好在它的理直氣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不應該是宮廷裡陰聲細氣怪別扭地說出的教導,反而應該做到大聲疾呼為「型」重新定義,相信可以啟發到很多不論宗教團體還是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倡導者如何以音樂傳教/弘法/傳達正面訊息。 《Hi Auntie》是給明白「高登文化」的人聽的,否則你會以為Hi Auntie只是打招呼,和以為「好向左走向右走想爆D粗口」是文法不通了。以高壓高頻轟炸的音樂,讓大家盡情fing頭加發洩的歌,因為大家都太多壓抑了,而「Hi Auntie」可能比它的原裝更少被宣之於口(因為只出現在網上)。 ***** 自信在林二汶身上從來不缺,新歌《Wanna Be》表現除了自信還有率性,基本上可以在歌中隨心所欲地按自己的興緻高歌,正如只有功架純熟的運動選手,才可以藝高人膽大地表演花式。率性自信也表現在時刻尋求新意,不願被定型的追求,有時wanna be your love,有時wanna be alone,可以想像到她在台上以她獨有的方式,以自信蓋過體型向台下的熱情觀眾作出挑逗,而台下自是wow wow連連。 ***** 容祖兒國語碟用上台灣最頂尖音樂人,仍然表現水土不服,還是廣東新歌《出色》回歸令人雀躍的拿手快歌,想像出色彩繽紛的場景,大街上每個路人都在拍手跳躍歡呼,展現燦爛笑容,似是飲品廣告多於電器廣告。作曲的莊冬昕在自己的歌成功爭取千夫所指之後,寫給別人在《出色》終於回復正常,或者「正常」功勞更應歸功於填詞的周耀輝。 跟容祖兒同樣出現在電影《DIVA》的林欣彤《第二次初戀》輕...

「雞有雞味,魚有魚味」的樂評

開blog之初就明白想介紹一首好歌給別人的時候,如果只是說「好聽」「好好聽」「非常好聽」是不夠的,究竟,寫一些東西去告訴別人這一首歌好聽,應該寫些甚麼好呢? 有些評語,我寫得太多了,別人在Youtube寫的也太多了:情歌是深情的,勵志歌是充滿正能量的;Bossa Nova是輕鬆的,Acoustic是輕快的,Rock是有火的,Acapella是和音很棒的;木結他聲是清脆的,弦樂合奏是很有氣勢的,最多加個成語「氣勢磅礡」;跳舞歌是「有跟著拍子起舞的衝動」的。一切的類別都用不上,還有殺手鐧「好感動」,還可以籠統地說「歌詞很有意思」,雖然說不出哪段歌詞有甚麼的意思,或者說「編曲很好」,但說不出是編曲的甚麼手法讓我們得出「很好」的結論。 究竟,我們說一首Rock歌有火,一首Acoustic歌輕快,跟被引為笑柄的電視飲食節目主持說「雞有雞味,魚有魚味」有甚麼分別呢? 寫樂評和寫食評有一個共通的難處,就是要用文字去描述另一個感官的感覺。在視覺(閱讀文字)與聽覺和味覺之間,如何搭建一條溝通的橋樑是每一個寫樂評或食評作者的挑戰。 「無效溝通」是我近來越來越關注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是擔心我的文字會出現「無效溝通」的情況。因為我開始懷疑大部份美好的形容詞,例如輕鬆舒服有火有groove,溫柔感人激昂有氣勢等,在電腦屏幕前出現,對讀者了解所形容的作品,或者懂得欣賞所形容的作品,其實沒有甚麼作用。 溝通技巧是一個每個人都需要學習,而又永遠學不完的題目,所以也有不少課程以此為招倈吸納學員。其中有佛教團體以 「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 為題吸引年青人學習佛法的義理(利申:筆者是該課程之畢業生),把佛法修持包裝成提升青年人能力的功夫。體會是,最擅長溝通的人,必須先學會和自己的心溝通; 最偉大的領袖,必須先做好自己的領袖;佛法與其說是宗教或哲學,不如說是注重實踐的修行。用心寫每一段文字,其實都是學習和自己溝通的一個過程。聽歌或寫文章時能夠克服「一心多用」的引誘而做到專心致志,都是學習「活在當下」的鍛鍊。網站今年易名「當下音樂」,也和以上的經歷有關。 要改善和自己、和讀者的溝通,需要不時檢討自己。之後我要名正言順地當一回「八十後自我研究青年」,把這裡七年多接近600篇的文章,以及Facebook留言檢視一番,從中回顧一下甚麼寫得好、寫得不好。這部份也希望一直支持本blog的讀...

x10系列(40):王菲x10

上回重溫: 林海峰&軟硬天師 一代天后王菲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當然是「王靖雯」時期,一言以蔽之是「容易受傷」的柔弱女子;第二階段由開始重用真名「王菲」開始,屬大紅大紫的天后時期,代表作是菠蘿頭PVC膠衫等各式奇裝異服,基本上王菲上台的衣服和造型在現實生活都不存在,還有那時候的王菲可能是唯一一位唱完全不合音的廣東歌仍然可以令人著迷的歌手(參考: 《討好自己》 );第三階段開始淡出,形像漸趨簡約,除《給自己的情書》是主要代表作外,或者唱 《心經》 多過唱流行曲,之後維持每年出碟,只是全部都是精選。從喜歡哪一階段的王菲,也許可以看得出他是甚麼的人。小鳥依人、高不可攀、成熟優雅,你愛哪一種? 一. 守望麥田 空空兩手來揮手歸去閱過山與水, 水裡有誰未必需要一起進退; 刻骨銘心來放心歸去未算無一物, 深愛過誰一天可抵上一歲... (曲:C.Y. Kong/Adrian Chan 詞:林夕 編:C.Y. Kong 監:Alvin Leong,收錄於1999《只愛陌生人》) 一首轟轟烈烈的歌,代表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者,男女主角都是修行人,就算名義上大家不能成為一對,但大家都明白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互關連,或者下在我身上的雨,來自的一團雲,也有你汗水蒸發出來的部份。彼此還是與天地同在,我們還是沒有分開。「深愛過誰一天可扺上一歲」,深切地愛過,一天的思緒起伏,也許就等如一年的修行。 二. 郵差 你是千堆雪,我是長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看著蝴蝶撲不過天涯,誰又有權不理解; 你是一封信,我是郵差;最後一雙腳,惹盡塵埃, 忙著去護送,來不及拆開裡面完美的世界... (曲:Adrian Chan 詞:林夕 編: Adrian Chan 監:Alvin Leong,收錄於1999《只愛陌生人》) 眾所周知是《約定》的悲劇續集,或者《約定》時是訂婚,但沒有機會拍婚紗照行禮擺酒,到《郵差》已經黯然分開,之後便是觸景傷情的淒美了。旅店、長街、便當、和弦、伏線,再度出場的時候,已經變了另一個意義:旅館的門牌原來記錯,便當也早已變冷。迷茫地站在長街上,看著漫天飛舞的黃葉看得出神,口中吐出向著空氣說的一句「再見」。 在搜集資料期間找到一個 很有心機討論香港流行歌詞的博客 ,林夕寫給王菲的歌,很多時候也需要導讀,想對歌詞讀得更仔細,這是不錯的...

Robynn & Kendy真的不用太趕

去年底才開始聽 Robynn & Kendy 在網上發佈的翻唱作品,今年初旋即被環球唱片收為旗下,農曆新年就出新歌《小說伴咖啡》,不足半年就推出新專輯,作為聽迷有點措手不及。快不是問題,趕出來水準和預期有落差才是。 她們是一隊 hea 組合來的,我的意思是她們在網上受歡迎,是因為聽著她們有一種悠然自得的 hea 的感覺,讓人在忙碌的生活當中感受難得的休閒。但在這一張專輯裡,只有《不用太趕》是完全屬於這種慢活風格,毋須趕赴下一個目的地,毋須渴求甚麼經歷,只是全情投入此時此刻的景緻,用心感受沿街聽到的民歌,坐下品嘗咖啡的味道,只有慢下來才可以感受生活的樂趣。 其實第一首主打《小說伴咖啡》一樣有懶洋洋的感覺,本來就是在家中無所事事的寫意,聽來像有一陣清風吹過的愜意,絕對是酷暑天驅走悶熱的良品,但派台的日子真的不可以再差了,因為正是寒冷天氣警告發出之日,其實為甚麼趕著一月就派歌呢?就算新人獎也有一年時間部署吧,要是最低限度四五月這首歌才面世,縱未入夏,也可說是夏日的預告吧。唯有在酷熱天氣警告的現在拿這首歌出來重溫,翻一翻案罷了。 其餘三首新歌在選曲上都有問題(雖然都是她們自己作的),問題就在不夠 hea ,聽她們的歌是求輕鬆寫意的,去到講理想講冒險的《翻牆》對她們來講是太沉重了,她們沒有那種硬淨去演繹這些歌。唱歌「軟乃乃」不夠扎實的缺陷,在《 Sunset 》和《生活與生存》表現得更加明顯,如果是純粹網絡組合,可以接受,但既然是大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期待有一個更高的水平才是合理。 翻唱起家的她們,新專輯也收錄幾首成名作,但一來雖然唱片版盡量做到原汁原味照跟網上發佈版,但不知為何唱片版的節奏總比網上版快了一點;二來網上發佈的作品大都是巧妙地兩首歌「二串一」地推出,編排別具心思,但唱片版那些二串一都沒有了,只有逐首翻唱,這樣和隨處可見的翻唱歌,已經沒有明顯區別了。 令人期待的組合,十幾首歌賣大包式的處女專輯,結果值播放級高的只有兩首(把夏天聽的《小說伴咖啡》也加上去的話),確實有點失望,只怪幕後指導和部署欠理想,令她們的優點發揮不出來,反而在某些歌自曝其短。《不用太趕》,真的很應該叫唱片公司多聽,以她們的質地,安心地做隊慢活代言人可能更做福樂迷。有些東西嫌太趕,但有些東西卻偏偏出得太遲,例如到了第二季季結, Youtu...

2012年第二季新歌精選x10

第二季市況照例疲弱,還好有岑寧兒和徐佳瑩。長話短說,馬上去歌。 一. 岑寧兒 《Moving On Pedals》 / 《Moving On》 評級:年度級 這一刻,好像來得很突然, 這一刻,好像來得很簡單; 其實一切都並沒有改變, 原有的只是一個自我安慰... (曲:岑寧兒 詞:岑寧兒 編:-- 監:--) 不同版本令人產生不同的聯想,一個是踏單車,一個是步行。同樣以改變為主題,一個是環境的微小轉變,另一個是自身的重大轉變。要聽出以上的感覺,除了歌曲本身有其表達能力之外,自己能否用心感受也是非常關鍵。 二. 徐佳瑩 《不怕慶祝》 評級:推介級 你是我最無法收斂的全心付出, 就算一廂情願的,想念更讓人無助,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就算總會失去的,失去之前我要更用力抱住... (曲:徐佳瑩 詞:徐佳瑩 編:陳建騏 監:--) 想起F.I.R.狀態最巔峰的時候。如果有一段感情能讓你無法收斂地付出,能讓你意想不到地投入,面對那段感情註定失去的命運,必定能爆發那滲著痛苦的激情。之後呢?能否正面面對這失去的命運,就看閣下的修為了。 三. RubberBand 《睜開眼》 評級:推介級 沒意識學會了矇住兩眼,迷信煙花未散, 沒記憶學會了矇住耳朵,派對裡任意高歌; 在這刻睜開眼!睜開眼!風光卻失落消散, 在這刻若確信並未到了大期限,睜開眼... (曲:正 / 偉 詞:RubberBand / Tim Lui 編:-- 監:--) 網上看見有人說當RubberBand推出《睜開眼》的時候,Mr.卻唱著歌頌回歸的《難忘時刻》。《睜開眼》是很抗爭意識嗎?它的訊息不過是叫我們看清事情的真相,堅持自己的信念而已,如果醒覺也是一場革命,那人類已經無法阻止革命的誕生了。 四. 林宥嘉 《勉強幸福》 評級:播放級高 我就是愛你傻乎乎,誰在乎,因為我們一樣的糊塗, 介意不來,只有配合演出; 所以我只能笑,不能哭,難得你不覺得屈辱, 陪我一起,品嚐這勉強的幸福... (曲:鄭楠 詞:林夕 編:Jerry C 監:--) 故事也許是這樣的:我愛你,我們也像戀人一樣甜蜜地約會、跳舞、享受音樂,在旁人眼中我們多麼幸福,但我們之間始終有著無形的距離,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你真正愛的一個。牆上的結婚照,有一個和我一樣的男生,但那只是我的...

岑寧兒《2/2》:一直前進

岑寧兒繼上一張只有三首歌的專輯之後,第二張專輯也只有四首歌,而且嚴格來講是兩首,每首各有兩個不同編曲的版本,象徵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 先講《1/2 Cup》和《2/2 Cup》,主角是半滿(或半空)的杯子,最行貨的解讀是「樂觀的人說是半滿,悲觀的人說是半空」,但怎樣解釋兩首歌的歌詞都一樣是「今天怎麼看杯子都是半空」?看杯子半空,是否就代表悲觀? 「半空」,可以是缺少了一半,也可以是還有一半空間。這個「空」的概念,就用女孩子的衣櫃做例子吧。《1/2 Cup》是身處深夜時份,燈光微弱,悲觀的女孩在房間,疲累得快要睡著的處境。她看著半空的衣櫃,想:唉,我的衣服這麼少,怎樣打扮吸引男孩子?隨著最後一段的音樂,進入夢境的漩渦,慢慢睡著。《2/2 Cup》是天已經亮了,人醒來了,陽光照進來,昨晚的思緒還未完全回神,但這女孩看著同一個衣櫃,忽然想通了:噢,我的衣櫃有一半空間,足夠讓我今季掃貨了,穿甚麼會吸引男孩子呢?想到這裡,她提起精神了,準備換衫出動shopping了。 Moving on這句話我們通常在轉職或離職的人的口中聽到,而《Moving on Pedals》和《Moving On》的主題就是生命中大大小小、自覺或不自覺、可以控制或不可以控制的改變。《Moving on Pedals》反覆著的單車鏈聲、叮叮聲、還有輪胎打氣聲,馬上就聯想到一位身穿白色長裙、穿著白色平底鞋的清純少女,踏著單車穿過一條又一條街道(而這些場面,應該不屬於香港的...)。歌曲的氣氛比較平穩,好像是代表生活上一些細小但用心留意就看到的改變,例如路過的紅綠燈換上了LED燈,或者沿街的商店櫥窗換上了新一季的貨品。《Moving On》則是屬於行人路的,主角一邊走,一邊輕鬆地哼一兩句歌,吹一兩下口哨。鼓樂帶動的轉折點比較明顯,似乎這首歌代表的轉變,可能是屬於生命新一頁的轉變,可能是一段新的戀情,又或者是一份發揮自己理想的新工作。岑寧兒的發展就像這兩首歌給人的感覺,一路積極前進,而積極的人,總給予身邊的人鼓勵性和推動力。

x10系列(39):林海峰&軟硬天師x10

上回重溫: 林志炫&優客李林 這裡有幾多軟硬天師的fans和筆者一樣,每個星期六晚都「捕」住收音機聽《老人院時間》,還要錄下來一星期內重溫幾次?事實上,軟硬天師在電台廣播的每一個環節都起了革命,由報交通、扮聲、打電話整蠱、錄廣告、做talk show,甚至讀聽眾來信,展示的創造力和幽默感,在廣播界可謂無出其右,他們初出道時在每年的叱咤頒獎禮上的唱雙簧,那水平是入行多年的少爺占和Donald也始終跟不上。 講到唱片,軟硬天師只出了兩張,但他們集中玩rap那種開風氣之先,已經足以被後來的中學音樂教科書記載了。林海峰單飛之後,和更多的音樂人合作,每一張專輯都緊貼當時的潮流、風氣和社會話題,重聽的時候,總會勾起那一個時代的回憶。由商業上最成功的《三字頭》專輯開始,他的作品有更多感情和家庭的元素,唱功更為成熟,仿似去了一個新的層次,所以十首選曲,《三字頭》和之後的《我哋大家》《Yes I Do》包辦前七名。不過舊歌也能喚起很多回憶,尤其是在找這篇文的曲詞credit時,從房中的不同角落翻出不同年代的唱片和不同設計的歌詞本,這一刻,真有種老友重聚的感覺。 一. 齊齊整整 為兩餐開邊一餐今晚呢一餐係最艱難, 邊位得閒,要集齊人用餐; 實有位開會加班,一位出街連續十晚, 佢未完成疊單,一位想約過第晚,聽慣... (曲:區新明 詞:林海峰 編:區新明 監:區新明,收錄於林海峰2008《我哋大家》) 沒有事情好得過一家人齊齊整整食餐安樂茶飯,但在現今社會因為工作繁忙,雜務眾多,一家人圍埋食飯已變得越來越矜貴。到一家人可以一齊食飯,如何煮一餐適合每個人口味的飯菜又是一門高深學問。這一口家庭溫暖的住家飯叫人窩心,一句「屋企點煩,個大門從未閂」更體現親情帶來的感動。當年這首歌沒有plug,但好歌終於會被人發現,後來惠康超市 用了這首歌作為廣告歌 。 二. 經典 白婚紗西裝加愛神,催一催戀愛運, 喜宴有法術能令你的世界冇地震; 有一啤心上人,改寫千億萬人, 令這個晚上人人大變身,花仔變大人... (曲:Swing 詞:林海峰 編:Swing 監:Swing,收錄於林海峰2009《Yes I Do》) 這首歌推出的時候正是密集去飲的高峰期,那時就覺得這首歌是給去飲的人聽的,把婚宴裡的眾生相與溫馨感人的場面反映出來,作為旁觀者,寄望可以從中沾到一些幸福...

睜開眼的只得少數

Rubberband的《睜開眼》是一首切合時代、關於覺醒的佳作。原來我們一直活在蒙昧當中,以為派對不會完,煙花不會滅。從不真實的幻覺中開始覺醒的時候,一定會感到痛苦的。 第一段列出的社會現象,很多很強烈的對比,有劏房戶三餐不繼,有豪客卻每晚吃剩無數食物;自然環境被破壞,只為滿足有錢人的奢華。只要稍有良知的人,都會為不公平的現象,和弱勢社群的困苦刺痛入心。認知問題的存在,已經是覺醒的第一步。 如果第一段是「Look, please wake up」,第二段就是「Wake uppers, let's do something」。覺醒之後要怎樣?堅守正當的價值觀,堅持公平、正義、勤奮的原則,並付諸實行,每年夏天到維園點起良知和記念的燭光,已經是其中一個例子。 或者開始的時候覺醒的只有少數,在位者、既得利益者、還在夢中的群眾,或會忽視你、嘲笑你、繼而打擊你。但你堅持,最後,你贏了。但是,真正的勝利不是你成為了新的在位者,而是有更多人和你一起覺醒。 ***** 90後樂評人Chikin因為一篇 《請給我花一百元買唱片的理由》 ,「涉嫌」為非法下載辯護而成為眾矢之的。他的論點很多人已經批駁過(例如 《請給我非法下載的合理理由》 ),有趣的是從他的文章可以看出其價值觀──就是跟隨大眾的價值觀,「我們不能跟現實脫節,要知道今日非法下載已變成主流」,所以主流的就是合理的;「我們寧談某韓星有幾靚仔,乃至鋒芝娛樂八掛,擺一張唱片上檯講換來的竟是無比尷尬。對於要在朋輩間建立身份認同的年青人,不能透過需要透過唱片(按:這處語意不明?)建立大眾認同的時候,買唱片對年青人難免是沒有意義。」因為別人沒有興趣,所以做這件事就沒有意義;「我這一代人生於容易非法得到音樂的年代,也生於一個很荒謬的年代,父母不但未有灌輸版權的觀念,反而大讚仔仔囡囡非法下載音樂慳到錢夠醒目。」觀念是社會給的,父母灌輸的,所以是非不分不是我的錯,即使我已到了懂得分辨是非的年紀。一句話概括,就是「大環境如此,我必需隨波逐流」。 結果,Chikin說出了一些以為在他的世界裡屬於多數的價值觀,結果在網絡世界裡成為被口誅筆伐的少數。湊巧地,C AllStar《少數》也正正在探討社會上多數與少數的相處。黃偉文的歌詞啟發聽眾思考兩個問題:如果你是少數,你該如何自處?如果你是多數,你會怎樣對待少數? 如果你...

張學友1/2世紀演唱會May 30 2012

近年看演唱會的偏好,都是有那些歌手未看過,又覺得他唱得好的,就把握機會看一次。張學友,一直有興趣看,但總提不起勁去買票,更多的情況是一開售已經爆滿,工夫也省了。結果,懶人如我,因為一張學友fans的邀請,終於在他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最後一場,第一次看了他的演唱會。 發現現在才看張學友是對的,八時十五分開唱,唱到十二時十分,幾乎唱足四小時,由頭high到尾,現場給予的震撼力,是任何CD也比不上;大量的跳舞環節(還有落一字馬!),甚至一部份螢幕播出當年MV對照,只見活力更勝當年,身形更是fit爆。不該說寶刀未老,應該是屢創高峰。 同樣是經典級資深歌手,張學友Rundown編排和兩年前譚詠麟「再度感動」演唱會有點相通,前半段需要有故事、舞台效果編排的部份,都是唱一些較少人認識的side cut;正如張學友開場的一套音樂劇兼有舒淇演出的電影,唱的歌幾乎有一半是我也不認識的,還好有《花花公子》這其中一首個人至愛做開場。(岔開一筆, 張學友x10 時說過我的20首選擇或者一次演唱會張學友唱五首也不知有沒有,結果一如所料,四小時下來一共唱了四首,除了《花花公子》,還有《月半彎》《有個人》和《你是我今生唯一傳奇》)最後一段,無論是譚詠麟還是張學友,都有大量膾灸人口的金曲存貨,好趁這個時段源源不絕地推出來。這些歌,根本無需任何改動,前奏一起就全場自動波起哄,進入集體回憶模式。 香港有很高水準的歌手,但同時有很低水準的傳媒,《都市日報》又鬧笑話了,它說張學友以一曲《朋友》作結。朋友,明明萬幾人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聽到的是《祝福》吧?記者不會聽到第一句「朋友,我永遠祝福你...」就斷章取義了?

x10系列(38):林志炫&優客李林x10 (Double!)

上回重溫: 盧冠廷 對香港和台灣的聽眾來說,優客李林已經是懷舊金曲的主角了;對於香港的聽眾來說,單飛之後的林志炫究竟有甚麼歌也說不出幾首了。但林志炫「零瑕疵靚聲王」的印象,對流行音樂有點認識的聽眾至少也略知一二了。林志炫厲害在不可思議的真假音轉換和廣闊音域,原來這也是多年努力鍛鍊出來的。根據一個電視訪問,林志炫用上獨特的「雞尾酒唱法」,在最初要用假音唱的高音位,嘗試混入一點真音,熟練後再把真音的部份逐點增加,久而久之那個音可以完全使用真音唱出,音域就這樣擴闊了。他還說,他藉著這方法11年來把音域擴闊一整個八度! 對我來說寫林志炫難度不大,因為從小就有個優客李林粉絲的家姐,後來自己也聽了不少林志炫solo的佳作,尤其是由頭正到尾的《熟情歌》專輯。但真正下筆寫,做功課,還有些未聽過的,忘記了的,一首一首發掘出來,例如較為side cut的優客李林舊作《我的歌‧我的心》、《怎麼說》,也是近來才聽到。結果加了一首又一首,加到20首該如何取捨?想到,很多歌這次我不寫,不知何時才有人提起了。所以,索性變double。 一. 只給你Just For You 每年深秋我總要說,Happy Birthday 祝福妳, 而這首歌,Just For You... 這是為妳寫的歌,在我們不再是戀人的多年以後, 我試著回憶已泛黃的妳,什麼原因教我離妳而去,往事卻不復記憶... (曲:李驥 詞:李驥 編:Kirkman Ridd 監:韓賢光/李驥,收錄於優客李林1991《認錯》) 回憶總是美麗的,悠揚的色士風伴奏之下,帶著已經釋然的心態,回想曾經擁有的年少輕狂的浪漫。舊照片是會泛黃的,證明那不是一切證明都唾手可得的數碼年代。那愛情的想像,只模糊地記得,連每年深秋的happy birthday,確實日子也許都已忘了。 二. 熟男情歌 愛情它永遠不過時,擁抱的姿勢, 擦去眼淚的手指,都是經典的故事; 愛永遠不奢侈,給的越多心靈就會越踏實, 再也不需要華麗的宣誓... (曲:Lee Hyun Do 詞:何啟弘 編:吳慶隆 監:林志炫,收錄於林志炫2005《熟情歌》) 由那些韓劇裡常常出現的深情催淚式韓文歌改編的。因為在愛情裡受傷過,所以處理感情事變得更為成熟。明白了耐性、諒解、坦誠、包容的重要,擁抱、付出、抹乾眼淚的意義,寫出了一首堪稱理想愛情教材的傑作。「當我們...

x10系列(37):盧冠廷x10

上回重溫: 王力宏 相信大部份和筆者年齡相若的朋友都未必對盧冠廷認識很多,筆者也是因為2008年一曲《2050》帶來的震撼才認真聽回他的一系列舊作。對這一代的聽眾來說,盧冠廷是一名環保鬥士多於創作歌手,但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太多太有戲劇性了,他的獨特形象和唱腔、與其御用填詞人兼愛妻唐書琛的感情、以至他的學習障礙症、對化學品敏感因而投身環保事業,等等,令他雖然未曾大紅大紫,但也充滿傳奇。 一. 過路人 過路人,下次若是人再近, 試下招呼,不必閃身; 同作過路人,路過就是緣與份, 對我一笑,流露一絲親切感... (曲:盧冠廷 詞:黃霑 編:Joey Villanueva 監:--,收錄於1984《過路人》) 一首關於「廣結善緣」的作品。對路過的陌生人一聲hi、一個微笑,都為世間增添溫暖,為世間增添正能量。「同作過路人,遇上就是緣與份」,世界是冷冰冰還是充滿親切感,就看你能否主動表達善意了。 二. 快樂老實人 可憎即說可憎,不講謊話, 是自信不感到世上做人難,盲從成禍患; 快樂老實人,敢想敢當敢說每段老實話, 有是數十年,我要每天展笑闊步朗日下... (曲:盧冠廷 詞:唐書琛 編:-- 監:--,收錄於1985《第一階段》) 大出鋒頭的當然是這首歌的二胡獨奏,二胡總叫人一種孤獨冷傲的感覺,但在這首歌顯出的卻是君子特立獨行的風骨,能夠「可憎即說可憎」、「喜歡即說喜歡」,對別人老實,也是對自己老實,自重、自信、自知,才能活得坦蕩蕩,自然自在快樂。只是,現代人習慣收藏自己的好惡,以至甚麼可憎、甚麼喜歡,連自己也不太清楚。要當個「快樂老實人」,還需多些修為。 三. 老年時 老年時,頭髮甩晒鬚亦漸漸白, 問你會否仍然癡纏,長伴我身邊; 來日老年時,震震下星月下踱步, 問你會否仍然叫我honey,同渡每一天... (曲:盧冠廷/楊雲驃 詞:葉建華 編:鮑比達 監:--,收錄於1986《陪著你走》) 無盡溫馨的作品,難得的是當情人身處花樣年華,望著俏麗的臉龐,仍然設想得到他日愛人年華漸老,自己開始髮線稀疏,如何在老年保持恩愛,甚至越來越可愛。 四. 又再想起你 我又再想起你,感覺那樣美,相信我是難忘記, 共你每天相見,跟你笑著看,睡蓮尋夢去; 是那麼的詩意,是那麼的真摯,溫柔甜蜜不可以比, 我願意一生一世,願意一生一世跟你相愛,...

x10系列(36):王力宏x10

上回重溫: 張國榮 王力宏的缺點在他完美得令人妒忌,又英俊、又唱得、又有創作才華,鋼琴小提琴結他樣樣皆精,如此「神人」總是覺得和普通人有著高不可攀的距離,某程度上反而成為了觀眾緣的障礙。 今次大量的精選作品都來自《心中的日月》和《蓋世英雄》兩張專輯,當中王力宏大玩其自創的Chinked-out曲風令人感覺脫胎換骨。開始時還懷疑是不是選得太狹窄搞得好像王力宏只出過兩張專輯一樣,所以做功課時把王力宏以前的專輯都拿來聽聽。誠然自己對王力宏的認識限於《不可能錯過你》開始,結果舊碟不聽猶自可,其中一張聽了三首歌不禁關掉音樂,心生疑問:這是音樂網站把歌手資料弄錯吧?再聽一張肯定是王力宏的《情敵貝多芬》,真的沒想過王力宏曾經這麼「舊式」,曲風是吳奇隆孫耀威的年代,唱腔是邰正宵伍思凱的感覺,介紹大家聽 《四季》 和 《你傷了我的心》 ,自己感受一下。聽完,回來大家熟悉的王力宏。(題外話,熟悉的王力宏,在Youtube搜尋他的歌卻要用不熟悉的漢語拼音,才搜到大部份官方MV) 一. 心中的日月 你是心中的日月,落在這裡, 旅程的前後多餘只為遇到妳, 多麼想幻化成為妳腳下的泥... 此刻的無人山谷,彷彿聽見說愛妳... (曲:王力宏 詞:陳宇任 編:王力宏 監:王力宏,收錄於2005《心中的日月》) 就是王力宏自創的「Chinked-Out」的代表作,在熟悉的R&B加上中樂的元素得出一種強烈的個人風格。也因為王力宏用上這個名字,令我一直懷疑「chink」一字還是否有歧視意味,還是變得和「鬼佬」一樣,連外國人都拿「gweilo」自稱,甚至用《Gweilo》做書名講自己的童年呢。懂得自嘲有時也是一個民族開始自信的表現。 講回歌曲吧,描述的意境就好像身處香格里拉,人間仙境,雲霧之中不知何處,有個仙女走出來,只看一眼都叫人傾慕不已,至於有無下文就...人間仙境好像很遙遠,但說不定和你傾慕的人相處的地方,就是你的人間天堂。 二. Forever Love Forever love,Forever love, 我只想用我這一輩子去愛妳, 從今以後,妳會是所有幸福的理由... (曲: 王力宏 詞:王力宏/十方/何啟宏/于景雯 編:王力宏/吳慶隆 監:王力宏,收錄於2005《心中的日月》) 最圓滿的結婚進行曲,是完整地講述愛情從彼此欣賞,到彼此相處,到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