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音樂‧一三總結
不時有朋友知道我寫歌評之後,都會問我覺得現在的樂壇是否比以前差。沒錯「新不如舊」是大部份有聽歌的人的觀感,包括我自己在內,但每年寫總結選20首最愛,今年的20首放在之後任何一年也絕不失禮,最低限度把本blog已有的10年總選歷史計算在內。 到底是甚麼原因讓我們出現「新不如舊」的觀感?除了音樂人不知自己做甚麼,或者聽眾自己的耐性下降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1) 好歌的比率低了,因為歌太多,以前100首歌有20首好聽,現在可能500首歌20首好聽,一來聽到好歌的機會低了,二來可能你聽了50首都不好聽,之後就放棄了;(2) 缺乏可信的渠道接觸好聽的新歌,我明白看一個電視音樂節目或籌款騷,全晚都不知道那些歌手唱甚麼的感受;(3) 資訊發達,太容易看到歌手的醜態,特別是表演失準的場面。 說到自開Blog辦過的年選都有十年了,想起 很久以前抽容祖兒水的一句說話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其實可以有好多個。」因為可以用不同起點。就這個blog,可以計第十年的總選(即是這一次!)、可以由第一篇文章(2004年12月27日)起計,我喜歡的話,可以紀念第一篇新歌簡評的10周年、第一篇x10的10周年、「斥測樂壇」Facebook專頁10周年、Blog改名「當下音樂」10周年都可以。當然,最「正式」的10周年,始終還是2014年12月27日,所以想為這個「真正10周年」做一點事。是甚麼,留意之後公佈。 先回來第十年的年終總選,今年本地男女歌手的表現實在令人非常失望,本來實力平平的歌手固然沒有驚喜,連一眾實力份子、本Blog季選年選常客,要不是缺少新作就是表現不濟,結果能整體保持水準的,還是陳奕迅和容祖兒。男歌手,方大同、周國賢無新歌,李克勤新碟和前幾年比是一份「行貨」,張繼聰再難製造驚喜,陳柏宇轉型並不討好,張敬軒轉會問題出了張聽完不會記得的翻唱碟之後今年的印象只有「珠江純生」,藍奕邦是好聽了,但尚未去到能進季選的水平;新晉歌手?許廷鏗今年才憑《青春頌》打破全線飛行級的局面,馮允謙羅力威還需努力。結果,陳奕迅《遠在咫尺》成為本地男歌手唯一入選歌,連同周華健《我上大名府》,男歌手在20首金曲只佔兩首。 女歌手同樣失望,王菀之《晴歌集》後只有《星空》,對這歌起不了感情;謝安琪何韻詩都主攻國語市場,那邊受落都好,兩人唱國語總打了點折扣;盧凱彤出歌慢,三首新歌還有一首《圓滑》打入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