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05 起發佈的文章

最詳盡的零五叱吒頒獎禮預測

不知道是不是香港人反智,「賽前預測」一般沒有人會看,「內幕消息」卻惹來大把人談論轉載,雖然是根據「賽前預測」加鹽加醋老作出來的,竟然還有些「XX女員工」的創作在網上傳呀傳的,傳給了娛樂版記者,還信以為真的報出來,更拿著那些作出來的東西問當事人。 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賽前預測」包裝成「內幕消息」,只要加多幾句「據消息人士透露」「資料來源:某商台女員工」「某電台高層表示」就可以吸引網上讀者的眼球,但這裡還是正正經經地分析一下一月一日零五年商台叱吒頒獎禮,預測一下各獎項得主。 叱吒頒獎禮是每年四個頒獎禮中最有根有據的,因為它頒獎準則是來自最高透明度的播放率,有一班人還在網上統計每日的播放次數,,得出來的賽果和實際賽果雖不全中亦相差不遠,雖然間中有些好像上年《一拍兩散》入十大、《美中不足》得至尊歌曲和容祖兒越過陳慧琳得銀獎的「不正常賽果」,也無損統計的可靠性。以下引用的數字是來自http://hits.sg.st和Coolman Forum截至今年53週的播放數字。 以下預測,客觀數字是最大根據,其次是對商台一向做法的認識和DJ們表現出來的喜好,尤其是年尾哪些歌特別力谷,哪些人播得特別少。記得去年見到《你的微笑》年尾熱播而《潮爆》紿終上不到榜,因而貼F.I.R.贏到Ping Pung,結果雖然數字上F.I.R.較低,最後果然是F.I.R.贏。另一個例子是去年唱作人貼中李克勤單憑《空中飛人》一首歌就能得銅獎。 男歌手: 1.古巨基 756 2.陳奕迅 740 3.許志安 429 4.李克勤 427.5 5.周國賢 412 6.林海峰 398 7.麥浚龍 355 8.黎明 324 9.劉浩龍 323 10.陶喆 254 預測: 金:古巨基 銀:陳奕迅 銅:李克勤 金銀獎兩人由年中鬥到年尾,將其他對手遠遠抛離。數據顯示古巨基優勢不多,但考慮到陳奕迅大有可能奪得「至尊歌曲」和「至尊唱片」,還有「四台聯頒大碟」,為平衡起見古巨基贏男金機會稍大。 值得一提是銅獎,三至六名其實相當接近,但觀乎《婚前的女人》年尾力谷,許志安全年表現沉寂,而林海峰和周國賢得銅獎有欠說服力,所以相信李克勤可以得銅。 女歌手: 1.容祖兒 605.5 2.何韻詩 605 3.楊千嬅 588 4.薛凱琪 532 5.王菀之 346 6.衛蘭 313 7.梁詠琪 293 8.謝安琪 250 9.林憶蓮 177 1...

朝聖之旅:生力Wild Day Out

今年Boxing Day終於有些大節目,就是去看生力Wild Day Out。 原本沒有意思為這個show寫show後感,但有兩個原因令我不能不寫。 第一個原因是大會的進場安排,話說門票分二百八十和一百八十元兩種,去到場外的時候已經大打蛇餅,而竟然是完全沒有指示一百八十元和二百八十元的隊該分別到哪裡排,想找個人來問,添馬艦場外卻一個大會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只得幾個寥寥可數的警察。結果我親眼目睹不少人排了一個小時有多,到最後才發現排錯隊,結果要重新走到另一隊的隊尾從頭排過,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真的不理解主辦單位收了這麼多錢,請多幾個人在外面「指揮交通」有何難,甚至貼幾張紙或指示牌好讓剛到達的人知道自己該在哪裡排隊,也不過是手板眼見工夫,但可以省得人們傍徨地在外面白等個幾兩個鐘,未入場已經一肚氣。連這些簡單的事都做不到,憑甚麼收這麼多錢? 還有,當大班人在外面排隊等進場時,大會竟然宣佈表演開始!大班人只能在外面乾焦急,在場內的表演嘉賓也只能對著小量觀眾表演。不知道主辦者的腦袋放在哪裡,既然你知道很多人要入場,進場又需時,如果不想太遲開show搞到成十二點才完場,為何不早點放人入場?不要說未準備好,很多人排隊是預計了的,進場需時是一早該知道的,如果想三點半開show,最遲兩點鐘就要一切ready準備放人,或者決定遲點開show,讓大部份觀眾入場才開始第一隊表演。雖然第一隊是我沒有多大興趣的4pm,我都替他們可惜,表演時大部份觀眾都未入場。 結果4pm唱完之後主辦單位也無可奈何地暫停一段頗長的時間,讓大部份觀眾魚貫入場後才繼續。這麼,我又替早了入場的觀眾不值了,讓他們呆站在場內乾等。總之,早入場沒有錯,遲入場也沒有錯,千錯萬錯都是主辦單位的錯,這樣的安排失當,至少值「回水」一百元。 還是說回那場show本身,我在五時左右入場,去到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個表演單位林依霖唱到差不多尾二一首歌了。順序講講每個表演單位吧: 1.4pm – 如前所述,他們表演時我還在場外,所以沒有東西好說。 2.林依霖 – 台灣女歌手,進場時已唱到尾聲,表演尚算OK。 3.蘇打綠 – 台灣樂隊,我對他們所知甚少,但他們唱得真不錯,該是頗有前途的。 4.恭碩良 – 全場第一個高潮!澳門鼓神今次沒有打鼓,改了彈結他,和Angelita Li合唱。他們唱的歌基本上我一首也...

斥測樂壇,零五總結

相比起零五年,零四年原來是樂壇失收的一年。 今年買的唱片比去年多很多,而且一張比一張令人鍾愛,新碟還未「煲」熟已經有更好的唱片等著我。零四年買過的碟幾乎沒有一張在今年出現在我的播放機裡。去年我最喜愛的歌曲at 17《女扮男生》,今年再聽不覺得怎麼樣;去年愛不釋手的F.I.R.,今年望著CD架已對他們提不起興趣。 今年被喻為實力派回歸的一年,要做成一種風氣當然不是一兩顆新星就可以做到。衛蘭和王菀之表面上是一對宿敵,但其實是為這個樂壇並肩作戰;側田是大路的實力派,同時我們還有別樹一幟的方大同;當at 17打著實力派live performer的旗幟孤軍作戰三年,面對如雨後春筍的偶像組合圍攻下殺出一條血路,今年我們有鋒芒有過之而無不及的Soler,長驅直進橫掃千軍。再加上知名度稍遜的張繼聰、應昌佑、謝安琪、PixelToy、馮穎琪、蔡汶家、廖雋嘉等,還有網絡歌后Kellyjackie,仿如為香港樂壇掀起一次清場行動。 以下的評選純以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在正面的項目上,如果評分相若,會優先選較欠知名度者以作鼓勵;相反在負面的項目上,「大牌」歌手將會得到「優先處理」。 我最喜愛的歌曲: 去年選十首都嫌多,今年卻要選二十首。因為值得推介的歌有很多,不少在年頭很喜歡的歌,經過了一整年的時光飛逝,給後浪擠一下低一級,結果被擠出十大。很多歌還是值得肯定一下,所以索性列出一至二十名,總算比「新城勁爆歌曲」少一首。 第一位: 手望 – 王菀之 慘得近乎完美,令人在心內滴血的一首歌,一個莫名其妙的歌名,不足以阻此它成為全年冠軍。當想起如果去到二零零六年,回望二零零五年有甚麼好歌的時候,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這一首,代表著零五年迷上Ivana的日子。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獨唱版多一點。 第二位: 這晚我看見 – 群星 這個「群星」來得有點尷尬,因為這是來自一眾indie界歌手為海嘯而作的賑災歌。代表真誠的祝福,代表一份團結,也代表在大自然面前的謙卑。這首歌我相信認識的人不多,但為甚麼不是「滄海遺珠」?因為這首歌曾經登上零五年第三周「叱吒樂壇流行榜」第五位,真正「群星」的賑災歌《愛》,只得第十五位。 第三位: 夕陽無限好 – 陳奕迅 陳奕迅復出之作。這首歌教訓我們:聽歌不能太早下判斷。不知聽過幾多次之後,某日在中央圖書館外的天橋,看著馬路上汽車飛馳而過,收音機響起這首歌,那時我終於認定,這成為了我最喜愛...

樂壇頒獎禮的十大金句

(第一修訂版) 第一位: 「由今年開始,我不會再領取任何和音樂有關的獎項。」 ─ 譚詠麟,一九八七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領取獎項不詳 這一句是必然的第一位。就是當年獲獎無數的譚詠麟,開創了不領獎的先河,結束了長達數年的「譚(詠麟)張(國榮)之爭」,令張國榮終於能登上「最受歡迎男歌星」寶座。沒有他這個決定,未必有後來張國榮、梅艷芳和較後期的黎明的跟隨。或者大家都變成劉德華,能拿多久就拿多久。 第二位: 「我記得有一日,我同你o係廚房,講過如果有一日你得最受歡迎女歌手,我贏到最受歡迎男歌手(哽咽)…」 ─ 許志安,二零零一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領取最受歡迎男歌手 這就是經典的「廚房宣言」,同年,鄭秀文也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手獎。直到那一年許志安才被廣泛肯定為一線天王級歌手,雖然在此之前,他已經拿了兩屆叱吒男歌手金獎。 第三位: 「佢係歌神o既接班人,張學友!」─ 俞琤,一九九三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頒發金曲金獎 張學友「歌神」的稱號,就是來自俞琤當日的「封聖」。當年的俞琤,不只在電台,在整個樂壇中都有崇高地位。所以連無線頒獎禮都請她上台,全場天王天后也要乖乖排排企聽她致辭。大家又記不記得學友當年憑甚麼歌得獎?是《分手總要在雨天》。 第四位: 「…(哽咽)我乜都冇,淨係心口有個『勇』字…」─ 楊千嬅,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女歌手金獎 楊千嬅第一次奪取女歌手金獎,在台上哭得不似人形的時候,吐出了這一句話。 第五位: 「希望o係新o既一年,好歌有好報。」─ 張學友,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我最喜愛的男歌手 當年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組合都破天荒的採用民意調查,結果張學友擊敗之前連贏三屆的黎明。簡單的「好歌有好報」,代表了歌神對香港樂壇的良好祝願,也代表廣大樂迷的希望。 第六位: 「…我真係好鍾意唱歌…(哽咽)」─ 古巨基,二零零三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領取我最喜愛的歌曲 宣示古巨基正式回歸香港樂壇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場面。當年《必殺技》獲獎雖算正常,但以大比數抛離其他候選歌曲狂勝實屬意料之外,得票比之後一年的《愛與誠》還要高。 第七位: 「收皮啦!」─ 不詳,二零零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頒發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組合前 話說當年頒發「我最喜愛」獎項之前,商台CEO俞琤女士上台致辭,結果致辭變成了訓話,俞琤批評了歌手們不夠豁達,沒有獎便不出席,應該學習王菲云云…...

陳綺貞《華麗的冒險》:誰能代替你地位

買這一張唱片,都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雖然比起陳綺貞重新簽唱片公司出碟,甚至向銀行借錢才完成唱片製作來講,這幾十元根本不算甚麼。但這張《華麗的冒險》破了我一個紀錄。這是我史上第一張連一首歌都未聽過,就付款帶回家中的CD。除了陳綺貞,沒有第二個人可以。 對陳綺貞的感情是很特別的。當我聽著這張專輯,一浮現「好像不夠好聽」的念頭時,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內疚:是不是我見異思遷呢? 還記得當年初聽到《讓我想一想》那種驚為天人的觸電感覺,讓還是「少女標本」的陳綺貞在我心目中突圍而出。她是我第一個真正喜歡的女歌手。當年像她一樣唱歌好聽又懂創作的女生很少,所以特別覺得珍貴。 後來,香港有了at 17,有了嘉琳,有了inLove,有了王菀之,對陳綺貞的喜愛好像淡化了。 陳綺貞的聲音沒有林二汶那麼甜美,唱功也稍有不及;論歌曲的感情也沒有王菀之來得濃烈。她的聲線總是有種不加修飾的粗糙,有時去到高音會感覺有點勉強(今年的新人蔡汶家連這一點也和陳綺貞相似,所以她才是近年獨立女歌手中最似陳綺貞的一位)。但就是這一分粗糙,反而更顯出綺貞那種樸實自然的感情,加上與日俱增的女人味,對她的感情似乎去了另一個層次。 這張碟買了很久,也聽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把CD放進唱盤循環播放著,然後做自己的事。直至今日才仔細翻開歌詞本,一邊認真地聽,一邊看著歌詞的意思。聽了很多次的碟,感覺還是很陌生,還是分不清這首和那首,看著歌名腦海中還轉不出那首歌該怎麼唱。只是每一次播放著這張碟都覺得舒服安寧,很多首都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者,這樣是一個意義上的耐聽吧。 所以我沒有辦法逐首歌評價這張碟。除了《Sentimental Kills》始終無法接受綺貞的特殊唱法之外,其他都仍然得我喜愛。較近期的陳綺貞作品在編曲上變得比較豐富,多了些弦樂或者比較吵一點的電結他和鼓聲,不過我還是喜歡早期清新簡單的陳綺貞,《80%完美的日子》、《表面的和平》和《靜靜的生活》比較有早期的風格,所以是我比較鍾情的作品。 話雖如此,最打動我心的還是《旅行的意義》,華麗的編曲加上陳綺貞真摯感人的演繹,帶出情人離開的淡淡憂愁。《花的姿態》在電台聽過另一個版本,是陳綺貞和陳昇合唱的《你一直在玩》,似乎合唱的比較動人。聽到《最初的起點》不知為何,一聽時想起許冠傑的《大家跟住唱》,輕鬆的節奏真令我想唱「大眾踩單車郊野上,良朋共享身心舒暢…」 第一個喜歡的女歌手,到今...

王菀之《I Love My Name》:甜到漏,慘到死,型到爆,愛到暈

毫無疑問,這一張唱片是我心目中全年的首選。 第一張EP《Ivana》已經使人如痴如醉,這一張大碟《I Love My Name》水準更大大超越之前的作品。 簡單來說,可以用十二個字形容《I Love My Name》:甜到漏,慘到死,型到爆,愛到暈 甜到漏: Ivana的招牌殺手鐧,一把甜美嗓子,歌聲柔和得叫人完全放鬆。所講的是《多得你夢》和英文歌《Love Has It All》,《多得你夢》是卡通品牌「小英雄」(Heroic Rendezvous)的主題曲,歌詞和Ivana的聲線都令人自然聯想到那個有點臉紅很可愛的卡通人物,大碟名稱「I love my name」就是來自這首歌。如果Ivana沒有在訪問親口講,沒有人相信music break出現那個小孩的笑聲,其實就來自王菀之自己。 《Love Has It All》由王菀之的母親填詞,很有福音的感覺,身為基督徒的Ivana唱得特別合適。編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屬於洗滌心靈之作。 《忽然起舞》講的是街頭拾荒者,在香港流行曲來說是一個很少有的題材。就算面對不幸,仍然要積極樂觀,「她心有光芒,仍信天國」;看到別人的不幸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狀況,「珍惜今晚月光,得到的要希罕」。就是這一種對弱勢群體的關愛,這首歌當列入「甜到漏」的行列。很喜歡穿插歌中的「的、嗒、的、嗒」的鐘擺聲,浪漫而充滿節奏感,有如置身華麗舞池之中。 慘到死: 講「慘到死」,有《手望》和《小心易碎》,前者我始終喜歡獨唱版多一點,前奏鋼琴四個chord,開聲唱第一句,已經完全進入一個淒美的境界。唯有一個大到關於情人生死相隔的題材,才襯托得起這首歌從旋律到編曲營造出來的意境。「若有天你望見世間我已著涼,原諒我不小心或太緊張,屈膝禱告,為我們下世預告,來生被你走得早」,將感情逐步推向極點。正如我之前的評論說過,這首是聽到令人在心裡面滴血的歌。氣若游絲的「好想你擁抱」,崩潰了。 和張敬軒合唱的《手望(守望版)》,被喻為《人鬼情未了》的粵語流行曲版,可以說是媲美張學友和林憶蓮的《日與夜》,另一首近乎完美的合唱歌曲。張敬軒的「剛」和王菀之的「柔」,一前一後交錯得天衣無縫,帶來的後果是兩人之間的緋聞。 《小心易碎》幾下鋼琴前奏,一開始「我已喊到很累,不出聲不動甚麼都不對,呼吸都有罪」,一把疲倦到極點的聲線演繹,馬上令人著魔,中間「ha…ha…ha…」的ad-lib將氣...

at 17《變變變》:Cause We Do Cherish You

出道四年的at 17,由寂寂無名的indie group變成其中一隊一線組合;由其貌不揚只靠兩支結他兩把靚聲,變到能在舞台上充滿自信,揮灑自如;我也由喜歡歌,變成喜歡人。 距離上一張碟《Kiss Kiss Kiss》足足兩年,兩年裡她們做過無數表演,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在《抱抱良音》遇上女子十二樂坊,在《四季》面對小提琴家李傳韻,在《紅白鬥》碰上劉美君,和Twins在《拉闊音樂會》交鋒,再到《翡翠歌星賀台慶》載歌載舞,去過台北、多倫多、卡加利、阿姆斯特丹演唱,終於回到香港,帶來七場小型演唱會和一張期待已久的新專輯《變變變》。 第一首接觸的是去年年尾聽到現在的《相見好》,還記得初次聽她們唱live的時候的震撼。帶有中國風的小調,就是浪漫,就是優雅。唯一的缺陷還是呼吸聲太大了。 《衝衝衝》是她們未試過的band sound作品,始終是live表演氣氛好一點。其實唱得還不錯,但一切都是相對的。她們有另一些歌唱得好更多,而不是這一種。 二汶和Ellen不斷在她們的表演裡都說《青春》令她們覺得相當自豪,而我覺得這首歌可說是她們的一個里程碑,仿如是at 17正式繼承黃耀明衣缽之作,超越她們以前所有作品。之前在 「十一月新歌簡評」 已經講過《青春》有黃耀明《天國近了(你們應當遊戲)》的影子,勾起當年的美好回憶,對《青春》自然不能不愛。Music break那種「推開門出去,外面天亮了」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似乎也代表著at 17的音樂打開了另一扇大門,通向數之不盡的可能性。 《良夜》顯然是《你有自己一套》的續集。《你有自己一套》當年一聽的感覺是驚為天人,但原來完美的可以更完美。《你有自己一套》憑一把靚聲橫行,《良夜》比靚聲更多了一份浪漫,多了一份女性的騒味。「等待,心癢,想念床上那髮香,深夜思念狂張;等待,心癢,躺在床上又冥想」,PixelToy胡詠絲的歌詞太到肉,二汶又唱得太完美,反而令我有點擔心,如果要拍MV該怎麼拍?幸好這不是at 17初出道時,二汶是何方神聖大家都清楚。我提議來個破格,MV找填詞的胡美人做主角…(饒恕我吧…二汶…) 《Don’t Worry》第一次是在一個live show聽到,聽完有一種整個人「凝固」的感覺,深深地被那種少女的率真感情打動了。一開始的兩句「看著你看著百頁簾,陽光已漸暗淡;抱著吻抱著到六點,何來需要食晚飯」,面前的盧凱彤是前所未有的甜;「Don’...

李克勤《演奏廳》:經典canto-pop

記得在零一年,李克勤還未是「新四大天王」,還未有「左麟右李」,還未得到「最受歡迎男歌手」的時候,在紅館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舉行演唱會,結果場場爆滿大獲好評,之後推出CD/VCD都賣個滿堂紅,直接令當時載浮載沉甚至被年青人覺得「老餅」的李克勤自此翻生,再度扶搖直上。 原來,「質素」始終是李克勤的最大賣點。 今次李克勤對質素的要求來得更徹底,請來四大國際級演奏家,一take過現場錄音。加上全球華人首張Dual Disc(CD/DVD雙面),可以說是「晒冷」之作。 可能是李克勤的演繹比較含蓄內歛,不像陳奕迅古巨基那種七情上面,所以更加需要音樂去把感情帶出來。這一次採用現場錄音,使幾個樂手和歌手之間有交流,將典型李氏流行曲的威力發揮出來。 首支派台主打《情非首爾》,雖然不是十分喜愛,但已經足以引起購買他新碟的興趣。 終於碟出了,第一時間買下。一直對李克勤都頗欣賞,但買他的唱片還是第一次。 這個「第一次」,正如宣傳所言,「懂得欣賞,值得擁有」。這張唱片不斷在我的CD機重覆播放,早一陣子買回來還未「煲」夠的碟都要暫時放在一旁。每一首歌都令人細心留意每一件樂器奏出來的聲音,又很容易令人跟住一起唱。 另一面的DVD也是必看,其實等如是一場演唱會現場錄影。將CD的聲音變成畫面,親眼看到樂手們如何演奏出動聽的音符,令每一首歌都更具立體感。 全張碟我最喜愛的是《韓夜不冷》,旋律優美,編曲充浪漫氣息,令人聯想起黃耀明的《小王子》。陳少琪的詞喚起大家對一套套感人韓劇如《天國的楷梯》、《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曲》、《大長今》和《浪漫滿屋》的回憶,就算漢城「現已改叫做首爾」,不過「景點萬個,一雙臂彎」。歌詞令人感動,但克勤的演繹更讓人窩心。 另一首推介《常在你左右》,講述一對情侶分手後成為一生好友,「如難復合合做摯友友愛共伴伴著最後能傾訴就夠」連珠砲發將感情昇華,「分憂成為分手,分手成為了友誼萬歲慶幸放手」友情比起愛情恒久,正如這首歌比起一般情歌更加感人更加溫暖。譚寶碩的笛子吹奏,令這首歌更優美動人。 《勝情中人》是敲擊樂大師龍向榮博士的表演,最喜歡是中段「明明有發燒頭暈亦要治療…明明喝過水喉嚨亦痛得緊要…明明買錯樓浪費很多鈔票…」中間的鼓擊編排,有一種莊嚴的氣勢,但在莊嚴中帶出克勤的深情,似乎比《婚後事》和《婚前的女人》更似給盧小姐的結婚歌。 《婚後事》令人想起陳奕迅的《孤獨探戈》,不過編曲更加...

十二月,新歌簡評(一)

容祖兒《赤地雪》: 帶點Rock味的歌,但不知容祖兒是不是聲線未完全復原,但為爭取年尾獎項趕住錄音出街之作,聽到是不是「勁」已是「躁」,整首歌的感覺是容祖兒既「躁」且「急」,聲線沙啞了,沒有了她最煞食的嘹亮嗓音。特別是歌詞急密的「問過罵過被你傷過恨也沒結果,看著日過月過候鳥飛過樹也練正果」這種「躁」的感覺更加嚴重。或者歌詞意思就是要表現「躁」的感覺,但就算你成功表達了「躁」的感覺,出來首歌好不好聽究竟有沒有考慮過呢?最擔心的是這種「躁」,可能正正代表Joey面對頒獎禮的心情。 何韻詩《圓滿》: 何韻詩親自作曲,年尾總結之作,也是很有「得獎feel」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從這首歌不同的段落找到一些屬於阿詩今年幾首作品的感覺。有些地方你想起《化蝶》,有些片段想起《勞斯‧萊斯》,副歌令人記得《明目張膽》,又有些《如無意外》的感覺。作為「回顧」之作確實稱職。 編曲特別是前奏都有氣勢磅礡的感覺,歌詞淺白而表達上一矢中的,最後一句「為何尋遍世上,追溯著名與利,令人圓滿卻是你」就是《圓滿》的圓滿總結。不過每次聽到第二句「遺失的風景當方向沒法被對證」,總令我聯想到「輪后」李頌慈。話時話,李頌慈和何韻詩都有幾分像。 I Love You Boyz《龍兄鳳弟》: 王雙駿「明抄」但又「抄」得令人拍案叫絕,將《英雄本色》的配樂和幾首經典武俠片主題曲的神髓混進這首歌裡面,阿占Donald還要玩武俠片主題曲常見的二段歌詞重疊的把戲!第一次聽已經笑不攏嘴,不得不寫個「服」字。 前奏感覺像《英雄本色》,背景的「呼!哈!呼!哈!」令人想起「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世間始終你好》),幾下「焦焦焦」的音效該是來自《天蠶變》,還有搬字過紙的「烽煙萬千里」當然是羅文和甄妮的《問誰領風騷》,還有副歌完了後的那個特別音效(那個不知怎形容),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萬水千山縱橫》吧。 唯一要挑剔的是阿占和Donald可以唱得再認真一點,這樣的話喜劇感會更重。試想想Donald扮羅文或甄妮的腔口唱著「刀光劍影Kwi Li Kwun Lun」和「粗口嘟嘟嘟嘟嘟嘟」…

十一月,新歌簡評(三)

Janice《今夜你不會來》: 衛蘭還是伴著黎明出場,只不過只用了半首舊歌,另加了半首新歌。其實既然第一張碟已經全部翻唱黎明,第二隻碟就不宜再玩這一套了,令人覺得新意欠奉。以Janice的歌藝無理由一直活在黎明的陰影之下。 還要翻唱Leon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我提議Janice翻唱《恕未從俗》,是黎明還在華星時候的作品,比《相逢在雨中》歷史還要悠久。記得這是一套民初片的主題曲,連首歌都很「民初味」,馬上picture到MV裡Janice穿著小鳳仙裝唱著「挫折我當係娛樂節目,不死的精神從未折服」,還要和應昌佑打情罵俏,想起都覺得過癮。 Twins《一時無兩》: Wyman繼《不可一世》後又一次玩舊詞新解,「一時無兩」變成「不能同時兼顧事業和愛情」,確是別出心裁。旋律和編曲也成功營造出繽紛的感覺,配合她們將舉行的演唱會。阿sa阿嬌演繹也無大問題,始終這首歌還算易唱,反正大眾已接受了她們唱歌麻麻,也無必要做些甚麼高難度嘗試自暴其短。 聽了大半首歌都覺得OK,直至「時日太短,願這邊和那邊一起在上演」那個「時日太短」的「短」字一上了去便停不到在高位,「跣」了下來,跟住的「願愛戀」「命太短」Twins又和我們玩「過山車」,就是這一個處理上少少的馬虎之處,令這首歌扣分不少。

清算馬虎的環球

剛剛買了李克勤的《演奏廳》專輯,得到很好的聽覺和視覺享受(詳細碟評遲些才寫),不過在唱片裡又發現一些很明顯的錯誤。 (一)封底的曲目表,第五首《未成年同盟會》變成了《「末」成年同盟會》 (二)在DVD裡,第二首歌《勝情中人》歌名打錯了變成《勝中情人》 記憶所及,如此離譜的錯誤在環球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已經去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所以在此清算一下環球唱片因為製作上的馬虎而犯下的一個又一個錯誤: (一)首先又是李克勤,《愛不釋手李克勤》的CD面上印漏了第二首歌《觀音兵》的歌名; (二)又是李克勤,《情情塔塔演唱會》現場CD竟然把演唱會日期弄錯; (三)繼續都是李克勤,《李克勤X容祖兒拉闊音樂會》現場CD的大型宣傳牌,大大隻字的把「李克勤」打錯成「李克『勸』」; (四)恭碩良的精選碟,把有份參與的「黃貫中」名字變作「黃『貴』中」,阿Paul更開玩笑地說可能是暗寸他收得貴; (五)今年陳奕迅的《U-87》,《怕死》一曲的作詞人搞錯,不記得是原本是林夕打錯了做黃偉文,還是原本是黃偉文打錯了做林夕了; (六)剛推出不久的王菀之《I Love My Name》,第十首歌的歌名本來是《我想不起》,卻變成了《我不想起》;據聞一出街時已發現這個錯誤,第二版應該會更正,但現在在唱片舖的CD還是《我不想起》。這張唱片好像第一批一萬隻兩日賣清,如果不是環球講大話,應該是環球一錯再錯了。 還有更多的話請補充。識人在環球做的不妨轉載給他/她。這些錯誤,細微但十分礙眼,無論如何都應該檢討一下。

特別號外:爭取普選的改編歌

支持十二月四日遊行反對政改五號報告,爭取盡快普選行政長官及全體立法會。 以下的一首改編歌,有請各位廣傳。謝謝。 原曲:天才與白痴 – 古巨基 改編:俾個日子 民主的呼聲應該夠多 種子應該開花結果 特首 選過麼 如果搞普選香港喎囉 請睇早幾年點喎左 商家口裡暴民零舍多 實在別拖得就拖 若手中一票在我 民心所想更受注視 那代言人越多 隨便舉中指o既得番一個還是太多 *這個日子 大眾齊上路一次 問結果 邊個知 然而尚要盡人事 如沒努力試一次 只怕後悔也不止 時日至此 哪個情願去當順民 盡快 俾個日子 大眾投票第一次 為了當家作主 最美好的那時 沒有聖旨 唯有正義 悲嘆無用 爭取先算大智 尋覓理想 難道坐住等 等恩賜 從一開始等一九八幾 今天追憶一九八幾或者 等到死 閒閒地相識都七百幾 首長選舉都七百幾 舉手機器賤民沒有say 實在越諗起越衰 未必等到八十歲 全版的廣告在叫喚我是何其善舉 延續七一精髓香港之最成就創舉 Repeat * *這個日子 大眾齊上路一次 問結果 邊個知 然而尚要盡人事 如沒努力試一次 只怕後悔也不止 時日至此 哪個情願去當順民 盡快 俾個日子 大眾投票第一次 為了當家作主 最美好的那時 沒有聖旨 唯有正義 悲嘆無用 如何能及抗議 尋覓理想 難道坐住等 等恩賜

十一月,新歌簡評(二)

未評歌前想再講講關智斌的《月光光》,上一次寫完簡評之後第二日,在電台聽到《月光光》的第二個版本,是一個純中樂編曲的版本。頓時覺得「一早派呢個版本上台咪好囉」,想搞「中國風」總算搞得有點誠意。對這首歌的煩厭感大大降低,當然Kenny的演繹還是不敢恭維。 古巨基《明星》: 《天才與白痴》於力谷之下成績斐然,原來相比起《明星》只屬次等貨色,仿似是唱片公司刻意安排的策略,用一首普通的K歌掩護真正的佳作出場,務求在播放率和評價上有更好的效果。 編曲和歌詞都成功地營造一種「Grand」的氣氛,需要更多power的地方也適合古巨基發揮,主題也切合古巨基的形象。「土星閃一下,人們經已幾千千億個剎那」,又一句林夕的金句。 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古巨基的咬字,好像有點「很」「肯」不分的情況,聽了很多次好像是唱錯,但又好像不是。就是這一點點瑕疵令人聽得有點不舒服。 喜歡這首歌的朋友,我介紹你聽一隻古巨基的舊作,是收錄在《New Pattern》(即是《神蹟》《Love Don’t Hurt》那張碟)的side cut作品《毫無保留》,初聽到《明星》的時候聯想到的就是這首歌。 at 17《青春》: 第一次聽覺得有點怪怪的,只是在聽完全首歌後有種「明哥啊!」的感覺。聽了三次左右就開始覺得這首歌絕不簡單,似乎會越「煲」越出味,越聽,聽出的東西越多。 基於對這首歌與日俱增的喜愛,令我有衝動在找回收藏已久的所有黃耀明的舊歌,找到真正有相似感覺的歌,應該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遊戲)》。其實相似是只是結他intro和outro,只是《青春》的結他比較「出」,並且用真結他彈,感覺更加搶耳。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遊戲)》是我初初喜歡聽黃耀明時最喜歡的一首歌,也因為勾起了當年聽明哥的美好回憶,令到這首《青春》應該會成為全年我最喜愛的十大之一。 最精彩的是編曲,由早段的輕柔迷幻搖身一變成氣勢澎湃,「鼓string齊出」,有種「天亮了」的感覺,也有種「寶礦力廣告」那種有大片草地上狂奔的畫面浮現出來。 說回為甚麼感覺怪怪的,應該是Ellen的演繹好像「慘」了少少,有一丁點過了火位。另外二部歌詞的第二部(二汶唱的那段)可以大一點清楚一點。不過整體而言這些是小瑕疵。一向以為《你有自己一套》《女扮男生》是難以超越的佳作,想不到去到這首《青春》,at 17更上一層樓。 麥浚龍《濛》: 單是一句「看見了牛頭馬面」已經值回票價有餘...

新聞及Live Show後感數則

1.《蘋果日報》果然特別有市場觸覺,知道讀者想要甚麼。今日《蘋果日報》報導林憶蓮演唱會,終於第一次在報導裡刊登全場rundown,讓有去的回味,沒有去的羨慕,只少知道當晚唱了甚麼歌,值得一讚。不過記者專業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新歌《為何他會離開你》變成了《為何他會離開我》。 2. 根據某計算903播放率的網站和討論區,周國賢在唱作人金獎和林海峰爭持激烈,而且在《漢城沈沒了》奪得第47周冠軍之後(未卜先知,網上的統計就是這麼神奇),男歌手播放率更追貼許志安,有機會取而代之一併奪得男歌手銅獎。 周國賢剛剛出了新碟《光》,宣傳文案寫著:「周國賢全新專輯大放光明,讓白日點燃起來,『在光輝的一天出發』!」擦鞋成咁,的確好難不給獎Endy呢... 3. 原來Janice的中文名不是「衛蘭」,而是「杜汶澤」!「oh...oh oh oh 我眼睛想旅行」,又來翻唱黎明?幾時Janice做埋「大快活」代言人呢?肥肥地做快餐廳代言人都幾可愛。 4. 今日去了海港城看王菀之的新碟(《I Love My Name》)發佈會,剛好站在那班舉牌fans前面,他們的舉止令我懷疑他們是否其實是Janice或者周麗淇的fans做臥底「倒米」的,他們的尖叫(還有不少叫得極無誠意)成為了整唱令人陶醉的Live Show的一大污點。 Ivana唱了《手望》《雷電》《Love Has it All》《我真的受傷了》和《原來如此》,聲線甜美唱功了得不用說,今日表演還開始有點台風了。又愛她多一點了。 今日還見識到海港城鎮場之寶Pheobus Chan(陳雋騫)的鋼琴功架,將一首《原來如此》變得出神入化,洶湧澎湃,果然不同凡響。

十一月,新歌簡評(一)

關智斌《月光光》: 聽到令人發火的作品。一開始好地地的中樂前奏,以為有甚麼新元素,怎知一開口唱,怎麼這麼似《分手不要太悲哀》?唱到「愛說也最愛笑,做架小小的飛機很想一飛沖天」的一句之後那幾下「拍拍拍」的節奏,給人的感覺很假,很煩厭。其實整個編曲的感覺都很「罐頭」,和Kenny或以前Boy’z的作品無大分別。當然去到高音時Kenny「招牌」的「拉牛上樹」式唱法還是無甚改進。今年的新人這麼多,又這麼有實力,Kenny,你拿甚麼和其他人競爭? 戴夢夢《雨裡同行》: 原來唱到街知巷聞的「全靠你教我渣車,使我壯闊一些」是真有其歌,叫做《雨裡同行》。真想問問填詞的高皓正,為甚麼「教我渣車」可以「使我壯闊一些」?「壯闊」是甚麼意思? 一首普通到極的作品,很多地方也大路得過份。例如副歌去到「別怕它,學了車」,不是該接「就擊倒我麼」(Boy’z《死性不改》)嗎?「別怕它」還是「別怪她」呢?夢夢的演繹依舊欠缺感情,較人提不起興趣。當然,這首歌之普通是叫容祖兒唱也不會有太大起色。「全靠你教我渣車,使我壯闊一些」的確夠「搶」,不過是惹人發笑居多。 楊千嬅《郎來了》: 千嬅的年度力作終於來了,操刀的不是盛傳的雷頌德,而是近期人氣急升的王菀之。這是一首需要時間消化,越聽越好聽的作品。王菀之的曲永遠不會是簡單的「A-B-A-B」段重複,隨著歌曲的進行一定會不斷有變化,配合蔡德才和孫偉明的編曲,充份地將情緒由低慢慢地升高,很好K但不單調的佳作。Chorus的編排,那個鼓,到music break鋼琴一響,更令人聯想起《夕陽無限好》。只是開頭「來,來驗證愛情吧」好像有點怪怪的,沒法子掌握到那個節奏。 Music break千嬅的ad-lib(中間那段「ooh ooh ohh」)就不禁讓人覺得有點「牙煙」,聽過她現場唱《我的醉愛》真是令人不敢對她有太大的信心,我打賭那段ad-lib在現場時不會唱。 陳奕迅《聽聽》: 老麥的廣告歌,以Eason的功力發揮自然遊刃有餘,也足夠表達到那個開心的跳舞氣氛。只是跟他和填詞的Wyman的最高水準相比,這首歌顯然地平淡了。 有好一段時間我都把這首聽聽和Soler的《Make the Whole World Dance全世界起舞》搞亂,「We can make the whole world dance,只要給我一句歌,熱辣辣地在燃燒耳朵…」 陳苑淇《時代》: 填詞的...

Milk Farm@朗豪坊最終回:at 17 + Pixel Toy

at 17的live show,真的不容錯過。 看她們十一月尾的演唱會之前,看了她們和Pixel Toy在Milk Farm@朗豪坊的壓軸演出。 三點多到達,現場一早已經人頭湧湧。前幾次朗豪坊的show我都有看,相比之下這次的人可多很多。 正常來說開場嘉賓都是些不知名樂隊,但今次因為是壓軸,開場也找來薄有名氣的三人樂隊「赤子」,表現不錯,也頗靚仔,難怪引來不少少女fans,不過不能接受fans如追捧普通偶像歌手一樣的「嗌歌」,極度影響觀眾欣賞的情緒。 到Pixel Toy出場,唱了《甚麼節快樂》、《喘一口氣》、《在我前面的那個人》、《迴轉木馬》和《說說看》,何山依舊風趣,不斷強調自己是偶像派;Candy依舊人靚聲甜,台風繼續迷人。最喜歡的是翻唱的《在我前面的那個人》,是第一次聽的,可能是物以罕為貴吧。 然後at 17上台和Pixel Toy合唱:《漂亮》和《媽媽不愛爵士樂》,一些很簡單的舞步和動作,足以牽動全場觀眾情緒。三個女孩子的投入,在舞台上的合拍和自信,不禁令人回心微笑。 終於到at 17表演時間,一共六首,很多都是新歌,唱了《衝衝衝》、《變變變》、《Don’t Worry》、《Porcelain》、《微涼》和《青春》。最愛的是第一次聽到的《Don’t Worry》,絕讚!很舒服很清新的一首歌,終於聽回初出道的at 17的acoustic味,這也是最可愛最煞食的at 17。《Porcelain》不知已經聽過幾多次,但感動依然。 站在幾個妹妹仔fans身邊,我不斷聽到「二汶好風趣呀」「Ellen好靚女呀」「Ellen彈結他好有型呀」的讚嘆之聲。始終是唱慣live show的,現場魅力真是沒法擋。說實在的,Ellen彈結他的時候真的越來越有「英氣」,舞動結他的動作較大但也很自然,不再像以前般小心翼翼。不知是不是近來和周國賢合作之後沾染的小動作呢? 她們還帶來一個好消息:六場演唱會全部爆滿。(Well,遲買飛的就不是好消息了。)由林二汶一句「『終於』賣晒了。」可見她們的信心有多大。 我的估計是不過五百人的壽臣劇院六場表演,以at 17今日的「民望」,賣多過五日已經算慢了。結果剛好五天賣完,正如我所料,不過留意,是在幾乎零宣傳的情況之下。

十月,新歌簡評(二):全部講新人

方大同「春風吹」: 伴奏只有human beatbox和後段才出現的鋼琴,比起「妹妹」和「南音」更能顯出方大同的功架。節奏輕快,歌詞有意境,方大同也演繹得好。不太難聽得懂的國語歌詞,讓人有興緻到卡拉OK露一手的歌。 時近頒獎禮了,想起數年前風格類近,同樣地在上海長大,憑著一首「和尚」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02年叱吒男新人金獎得主胡彥斌。論唱功才華方大同不遜胡彥斌,而形象更為討好,不知能否在年尾贏取大獎呢?個人就因為「春風吹」而支持方大同。 張繼聰「烏蠅鏡」: 據說張繼聰的新碟將會有更多跳舞歌,我也認為節奏較強的歌比苦情慢歌更適合張繼聰。這首歌表現算稱職,但不算突出,而且歌詞太密並唱得不十分清楚。 這首歌引起的聯想,竟然是N年前英皇新秀歌唱比賽冠軍,後來不知所縱的鍾兆康的「踢走時限」(「踢走,時限,纏兩腳螞蟻幾百萬,我怎,呆站,陪我跳舞不准慢…」)。聽了「烏蠅鏡」後就時常哼「踢走時限」,不知現在有幾多人還記得鍾兆康這個人,也相信沒有幾多人知道這首「踢走時限」的作曲人,就是今日灸手可熱的林一峰。 側田「命硬」: 繼「垃圾」「犯賤」「爛泥」「獻世」「無賴」後又一巨作,填詞的又是黃偉文。一如側田的作品都是很大路但有點難度的K歌,難度當然是留給側田發揮的。一如他所說,這是一首感覺很grand的歌,歌詞那種「等二百年同情敵鬥長命」的決心也符合這種「大」的氣氛,總是令人想起電影「珍珠港」的場面,奇怪的是,其實我沒有看過「珍珠港」。再一次強調,有實力可以show off,但show off要視乎主題是否配合。「好人」的那種錯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謝安琪「一人之夏」: 短小精悍的歌。很開心在廣東歌聽到這種以前只有從一些外國的Easy Listening作品才聽到的感覺,而謝安琪的發揮再一次令人折服。最搶耳的還是旋律,林思聰繼「我歌故我在」之後又一佳作,這位作曲人不能忽視。雖然這首歌講的是一個人自得其樂,但聽這首歌令人覺得她很可愛,很想陪著她,甚至馬上擁抱著她。 廖雋嘉「等等等等」: 盡顯Elise的唱、作、彈的功架的作品,以最快速度從「女生宿舍」走出自己的特色,奠定「鋼琴女生」地位的作品,作為新人的第一首歌已經成功發揮其功用。不過,以歌論歌,這首歌只能讓人「服」而不足以令人愛上,未能給人共鳴或者感動,相比起王菀之、衛蘭和謝安琪還輸蝕在這一點。這首歌不夠使我喜愛,但夠使我期待她的下一首歌。

兩日內三個show後感

星期五六兩日內連續看了三個show,有大有小,有真金白銀俾錢睇,也有免費表演,不過全部都算滿意。以下是三場的show後感: 1.草蜢《我們的演唱會》,十月二十一日晚,紅館 一個期待已久的演唱會,多年前已經發誓他們在紅館開演唱會一定要買飛睇,結果在公開賣飛第一天就去實踐諾言,然後等到這一天。 之前他們說會準時開show,結果因為觀眾慣性遲到下還是在八時二十五分開場,還算是早吧,現場觀眾不乏上了年紀的師奶,大部份都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二十多歲觀眾。 坐在我身邊的是一位男士,明顯地是被女朋友「夾o左」入場看的,女朋友全場很熱情,他則全場坐下,沒有唱和、沒有拍掌、沒有打附送的pong pong stick。 除了那個悶棍之外,全場萬二人的反應還是一流,無論手持的是螢光棒、pong pong stick還是只有一對手,都盡其力量拍和,後半場更是全場站立,隨著他們的快歌一起跳舞。作為觀眾的我在三個小時的演唱會之後幾乎成個人都散晒。 他們的唱功、舞功、合拍程度,在今日來看都是在港多年不見的大師級水平,唱了跳了跑了足足三個小時,由八點二十五分唱到差不多十一點半,聲線仍然響爆紅館。至於報章較有興趣寫的大膽演出,相比起他們勁歌熱舞,完全是微不足道。 唯一美中不足是唱《我們》時現場觀眾有歌詞睇住唱,但蔡一傑竟然自己唱錯一小段歌詞。如果一百分為滿分,這處扣了一兩分吧。 三個小時裡唱盡大部份經典金曲,不少更因時間關係只唱了半首,不過當我回家找回他們的幾張唱片,發現仍然有好多好歌未唱,例如《烈火快車》《伙頭仔昆布》《太平天國》《二人世界》《二人迷失世界》《一加一加一的愛》《不安全感》《火宅之人》《和林青霞演戲》《情歌》《在家千日好》,還有我最喜愛的國語歌《?》都沒有唱。原來,他們真的有那麼多好歌,三個小時都唱不完。不愧為殿堂級組合。 2.Milk Farm@朗豪坊 – 嘉琳,十月二十二日下午,旺角朗豪坊 大半年都沒有看嘉琳的live show,上一次是《看不見的城市漫遊》新碟發佈會。明明知道她應該是四點鐘唱壓軸,不知哪個「假傳聖旨」說他會在三點出場,結果還是三點去到,都是要等到四點才看到嘉琳。 今次的live show多了個小提琴伴奏,令編曲更加豐富。因為時間關係,嘉琳只唱了五首歌,開始的《私家車》《太囉嗦》可能因為嘉琳久疏戰陣唱得稍為緊一點,但仍然相...

翡翠歌星賀台慶

專誠坐在電視機前看停辦了七年的「翡翠歌星賀台慶」,帶著失望地看完。 這次歌星陣容是空前鼎盛,但是基本上只有幾個大牌歌星一哥一姐有機會唱歌,其他人幾乎完全做陪襯,無線的階級觀念之重真令人不安。令人想起十年前阿龍大樂隊《阿龍大》裡面的一句「水銀燈下爭第一,我地企台側」。 以前這個節目最好看的是歌手們一字排開輪流上前演繹一段經典金曲,唱得好的可以盡顯功架,唱得不好的馬上現形,最經典的是當年楊采妮唱「勁草嬌花」一開始就跟不上拍子,結果全首歌完了都沒能開一句聲就要回後面了。 或者是某些唱片公司不願意旗下的偶像派歌手「現形」吧,結果沒有最想看的一環,不論任何歌手都是跳舞,全場跳舞多過唱歌,連馮穎琪、Seasons Lee和羅金榮都跳舞,有無搞錯? 全晚三個「爆粗位」: 1. 盧巧音唱「白裇衫」竟然公然看貓紙,而且看了貓紙都仍然唱錯歌詞,「係咪唔想撈」? 2. 女子組竟然是Twins和古巨基鬥唱「愛到你發狂」,無疑自殺,碰巧在她們後面的是at 17,浪費,浪費,可惜,可惜。 3. 最尾兩組選些「唱得之人」出來比拼,容祖兒第一時間叫「Mandy啦!」公然偏私同公司的人。 最後,經過這個show後,看來今年TVB的新人獎會由側田和王菀之奪得,應該是沒有甚麼疑問了。

十月,新歌簡評(一)

郭富城「I’m Aaron Kwok」: 曲、詞、編曲、演繹到意念都無甚新意的作品。沒有甚麼特別之處,也沒有甚麼好批評。作為天皇這麼多年突然弄一首歌告訴大家「I’m Aaron Kwok」其實不知道有甚麼意義。或者這首歌是為了服待他的忠實fans吧。Fans會繼續喜歡,不是fans的話沒有甚麼感覺。 黎明「Crazy Classic」: 又玩串燒歌?有一首「勁歌金曲」已經很足夠了,也聽不出編曲有何新意。Fans可能會聽著一首又一首黎明的經典金曲勾起很多回憶和共鳴,但普通樂迷如我只會覺得平平無奇。 李克勤「情非首爾」: 玩現場錄音加上洞簫和小提琴大師伴奏,編曲上果然非同凡響。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保良」現場演繹,家父都說:「你看,全場都靜了。」李克勤唱功有多強,自然不用懷疑。 這首歌加上「即場錄音」的概念的確引起我對李克勤新碟的期待,不過要挑剔一下的還是歌名一個不太恰當的「食字」。我覺得除非標題很「中」,或者整首歌是玩綽頭,否則這些正路情歌「食字」還是盡量少用為妙。 周國賢「漢城沈沒了」: 同期兩首派台歌都玩同一條橋:漢城改名為首爾。旋律喜歡「漢城沈沒了」,編曲和演繹以「情非首爾」較出色(「漢城沈沒了」的編曲亦有其精彩之處),歌詞方面明顯地黃偉文勝過李克勤了。單是「漢城如沈沒了剩低首爾,代表了並無甚麼至死不渝」和「漢城如沈沒了剩低首爾市,誓言立足處亦隨地名全面廢置」,用語簡單而精警,一針見血地點出「由『漢城改名為首爾』比喻『愛情的不能長久』」的主題,真不愧為Wyman。 旋律和編曲是一貫的周國賢風格,很容易令人想起「目黑」「不敵」「地下街」,現時仍足以令人有種蕩氣迴腸的感動,不過這種風格類似的歌,歌迷何時會開始厭倦就不知道了。 吳日言「說中了」: 很大路,沒有甚麼不妥。但就是這樣才令人擔心吳日言將來的發展。她可塑性不俗,但現時還未找到屬於自己的歌路和風格,好像「說中了」這種歌沒有甚麼特色,會很容易被忘記。希望她在未被樂迷忘記前找到屬於自己的代表作。 Janice「一場誤會」: 從腦海跑出來的感覺是Janice的聲音很「性感」,十分吸引。歌曲是不知重複過幾多次的典型陳輝陽作品,如果交給其他歌手(例如容祖兒或者楊千嬅)唱必會被抨「無新意」「又係呢D歌」,但Janice唱就是與別不同。是只不過因為Janice是新人所以有新鮮感,還是根本陳輝陽的歌首首都這麼好聽,只是大部份...

新聞三則

1. 獨立樂隊My Little Airport剛推出的新專輯,因為一首歌叫做《Gigi Leung is Dead》並以此歌名推出T-Shirt引來不少梁詠琪fans圍攻,包括到MLA所屬的維港唱片留言區「批鬥」,其中有不少相信是內地歌迷。 創作有創作的自由,而且這首歌不是咒梁詠琪去死,只是講出作者不再迷玉女的心情,不應該受批評。說「搏宣傳」也講不過去,真的搏宣傳的話MLA該把這首歌派台,而不是派「只因當時太緊張」。 奇想:我期待梁詠琪下次開演唱會親自翻唱這首歌,一來展現風度,二來表示真的留意本地獨立音樂。真的話她會在我心目中加分。 2. 近日在地鐵看到一個演唱會宣傳廣告,主角是三個女子,看來像是S.H.E.,她們來港開演唱會?看多一眼有點不對勁,特別嘉賓是盧海鵬?S.H.E.演唱會盧海鵬做嘉賓? 開演唱會的當然不是S.H.E.,是那些「經典金曲唱家班」的演唱會,有蘇珊、呂珊和胡美儀。鬼整佢個演唱會廣告背景形象「甫士」似S.H.E冇十足都有八成,連面大D那個企中間都跟足。 3. 作為頒獎禮常勝軍的劉德華,原來從未染指無線「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金曲金獎」。近日他公開表示希望今年得到此獎。 是劉德華一直得不到「金曲金獎」可惜,還是他之所以作為頒獎禮常勝軍,只是因為大部份頒獎禮都是「認人唔認歌」?

斥測樂壇一至九月之選

又是時候總結今年一至九月我的音樂選擇了: 我最喜愛的歌曲: 1. 這晚我看見 – 群星 2. 夕陽無限好 – 陳奕迅 3. 手望 – 王菀之 4. 喘一口氣 – Pixel Toy 5. 永遠的青春驪歌 – 拜金小姐 6. 大時代 – 李克勤 7. 心中的日月 – 王力宏 8. Susan說 – 陶喆 9. 青山散步 – 鄧麗欣 10. 落難皇后 – 梁詠琪 如果不是那個莫名奇妙的歌名,《手望》必定是我最喜愛的第一位。比我揀的話不會玩食字,原版叫做《守望》,和張敬軒的合唱版叫做《守望(天使版)》,這樣似乎正路得多。 有沒有發現Pixel Toy的《喘一口氣》一次排名高過一次? 滄海遺珠:(沒有上榜的好歌) 金: 冒險 - inLove 銀: After Leslie – 嘉琳 / Adrian Chan 銅: 拜金國際俱樂部啦啦隊打氣之歌(太陽系專用) – 拜金小姐 支持indie。請參閱我對inLove《冒險》的碟評。留意「我最喜愛」第一位「這晚我看見」都有inLove參與,今年真是「in love with inLove」。 驚喜之作:(以驚喜程度排行) 金: 魚蛋歌 – 蔡卓妍/苦榮 銀: 青山散步 – 鄧麗欣 銅: 想 – 鄭希怡 陳輝陽的絕招留給了他的愛人。好好唱好好笑同時又好好聽。要模仿最後一段阿Sa唱「魚蛋」聲嘶力竭到幾乎走音的一下。 最令人不安之作: 金: 啱啱 – 2R 銀: 烈女 – 楊千嬅 銅: 電子歌姬 – 劉浩龍 / 余文樂 / 薛凱琪 / 吳家穎 和上次沒有改動。留意這是「最令人不安」不是「最差」,完全以感覺行先。客觀來說最差我會選My Little Airport的「只因當時太緊張」,不過這首歌我聽得很開心。 失望之作: 金: 達明一派對 – 達明一派 銀: 愛可以問誰 – 李克勤 銅: 媽媽不愛爵士樂 – Pixel Toy 基本上對李克勤的國語歌沒有太大期望,不過這首《愛可以問誰》實在悶得驚人,李克勤唱國語歌好像每個音之間有很多空位,斷斷續續缺乏連貫性,令人聽得提不起勁,比想像中還要差。 歌有人冇之作:(唱歌者發揮不出歌曲水準) 金: 男孩像你 – 薛凱琪 銀: 阿拉伯市場 – 鄭希怡 銅: 地下街 – 周國賢 和上一次一樣。

2005叱吒一至九月總結及預測

話咁快到了十月,開始踏入「頒獎禮季節」,各大歌手和唱片公司都開始發力了。在此分析預測一下叱吒頒獎禮各獎項的走勢,計分方式請參照七月寫的叱吒半年總結及預測(數據截至第四十週): 叱吒十大: 1. 夕陽無限好 – 陳奕迅(69) 2. 我得你 – 劉德華(64) 3. 我們 – 草蜢(61) 4. 小黑與我 – 薛凱琪(60) 5. 烈女 – 楊千嬅(59) 5. 男子組 – 林海峰(59) 7. 雌雄同體 – 麥浚龍(56) 7. Monica – 古巨基(56) 9. 無賴 – 鄭中基(54) 10. 吻下留人 – 許志安(53) 我的想法是《無賴》十大必入,也相信會是十大的分界線。古巨基的《Monica》必定會被《天才與白痴》取代。就算楊千嬅有甚麼「年度力作」,也只是取代《烈女》的位置。位處邊緣而不夠hit的《吻下留人》會出局。照這樣看十大其中之九(《夕陽無限好》、《我得你》、《我們》、《小黑與我》、《烈女》、《男子組》、《雌雄同體》、《天才與白痴》、《無賴》)已經名花有主,要得獎的阿哥阿姐都已經霸好位,只有一個剩餘名額。 我的預測是李克勤的《情非首爾》,如果十大沒有李克勤的話,那幾乎肯定克勤要食白果,克勤和商台「關係正常化」之下該不會如此。 容祖兒的《明日恩典》和《天之驕女》正常情況下已宣告衝擊十大失敗,不過汲取上年《一拍兩散》的教訓,容祖兒真的很難說得準。 第一位的「至尊歌曲」在草蜢轉plug之下《我們》已經自動棄權。《夕陽無限好》只要捱得過《天才與白痴》和《男子組》的挑戰(古巨基叫兩飛?),相信可以順利得獎,況且《天才與白痴》得至尊歌說服力不及《夕陽無限好》,《男子組》更是匪夷所思,Eason繼《K歌之王》後第二次贏至尊歌曲機會還是最大。 男歌手: 1. 陳奕迅(177) 2. 古巨基(176) 3. 黎明(122) 4. 許志安(113) 5. 劉浩龍(108.75) 6. 林海峰(92) 7. 麥浚龍(89) 8. 周國賢(88) 9. 劉德華(82) 10. 陶喆(79) 一如所料金獎是陳奕迅和古巨基單打獨鬥之局,表面上陳奕迅《U-87》之後已是強弩之末,古巨基新碟還未推出,基仔後發先至機會甚高,而且以現時看「至尊唱片」已成《U-87》囊中之物,如果《夕陽無限好》順利登上至尊歌,為了「公平分配」商台不會把三個大獎全給Eason,而讓...

inLove《冒險》:平凡中的魅力

人山人海是屬於天才的,89268是屬於平凡人的。 inLove沒有Pixel Toy或者at 17那種「天才味」,沒有如《The Best is Yet to Come》或《你有自己一套》那種令人有「驚為天人」的感覺,也沒有如《說說看》或《喘一口氣》令人對其創意和精彩發出讚嘆之聲。兩男一女的inLove就是簡簡單單彈著結他唱著歌,像是朋友多過像表演者。 但天才總伴著煩惱,平凡卻可以安守本分。當Pixel Toy要將所有自己所玩得出的音樂灌注在一張唱片上,at 17在風格上不斷力求創新「變變變」,inLove已經選擇了他們最擅長和最喜歡的風格,並且在這一種風格上精益求精。這一張《冒險》,就是一張風格十分統一的專輯,也是令人愛不釋手的專輯。 每首歌的元素都是差不多:清新的結他聲,流暢簡易的旋律,簡單直接帶點詩意而又發人深省的歌詞,加上主音阿Lu(沈璐璐)甜美的聲線和紮實的唱功,構成了每一首歌。每一首都令人感到舒服和溫暖,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煩囂當中平靜下來。 負責主音和大部份曲詞的阿Lu有如是隊中的靈魂人物,她聲線的那種「甜」不像是林二汶或者王菀之那種直搗心坎「四句內取人性命」的絕頂靚聲,阿Lu的甜是淡淡然的,更加細水長流的,可以慢慢地撫平內心的傷口。 很多人會將阿Lu和陳綺貞比較,我覺得阿Lu的聲底更加「實淨」一點,如像是溫柔中帶點堅強,形成奇妙的化學作用。配合阿Lu有點害羞的小女生的形象,總是覺得她唱歌時帶著一種戰戰兢兢心大心細的心情,但背後又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勇氣。 她的拍檔Dickie和子樂(在這張碟起叫做「DiciA」和「狂子樂」吧)比較低調,只是默默地彈結他伴奏,感覺像是阿Lu的「左右門神」,充當起守護天使來了。這一種鐵三角的組合令人感到友情的溫暖,也令他們的音樂散發出善良的氣質。 歌曲方面不打算逐首評論,也講不出最喜歡碟內任何一首歌,因為整張唱片的風格統一到好像每一首都沒有太大分別,每一首都感到舒服,而每次重覆播放這張唱片時,最切中我心最能夠令人整天反覆哼著回味的歌都不一樣。有時哼著「誰是你,誰是他,誰又可,陪我像蝶兒飛」(《尋》),有時唱著「或日或月或年終於可以看得到,流星般的光線閃耀這片晚空」(《冒險》),有時低吟「唱出來我的情懷,用簡單的旋律」(《短歌》),有時輕嘆「花開了,花謝了,最美的臉容也難免褪色」(《愛自己》),也有時從《戀上你是書中主角》想起去年...

林海峰《三字頭》:一曰感情,二曰懷舊

一般來說寫碟評是為了推介好聽值得大家去買的碟,不過這張《三字頭》似乎沒有這個必要,近日走到各大唱片店幾乎是全港斷市,幸好作為忠實歌迷的我,這張唱片第一天上市己經買下了,所以才可以連續幾日煲碟之後寫下這篇碟評。 阿Jan的唱功不算突出,但我們可以聽到他的唱功一張比一張進步,上一張《我撐你》更感覺到一個大躍進,今次的《三字頭》仍然保持高水準。而且由於是DJ出身,憑著近二十年做電台和廣告配音的經驗,明顯地阿Jan對聲音語調的運用已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而鬼馬,時而深情,時而豪爽,時而「伯父」,已到揮灑自如的地步。聽他的歌好像聽他的聲音在演一齣生動的戲,這種聲音的演技,很多當代(甚至上一代)一線歌手也做不到。 以前阿Jan的歌多數圍繞社會現象,諷刺時弊,今次的《三字頭》,少了這種題材,取而代之的主題,一曰感情,二曰懷舊。以前的碟你會為他諷刺時弊的入木三分而拍案叫絕,今次會因為他的歌而感動。差不多到了「四字頭」的林海峰好像和大部份中年香港人一樣,懷念昔日美好的日子,相信不少人都對這種「懷緬昔日光輝」有共鳴。 逐首簡評:開首的《細路哥》聽過有人說這首似林一峰的歌。簡單的四句「細路哥,你得到甚麼,你失去甚麼,你知道what you’re looking for?」,已經令人感到「今次有點不同」了,好像真的有個人站在你面前問「你得到甚麼,你失去甚麼」,你有沒有一起反思自己呢? 很喜歡《三字頭》的節奏和中樂,編曲做得很熱鬧,令人很想隨著拍子跳舞,阿Jan的演繹也十分生鬼。 《男子組》找來金牌群星拱照林海峰,歌詞也巧妙地兩度提到唱片公司的名字。之前提過這首歌的成功之處,是寫三字頭的人,但二字頭的人聽到都會有共鳴,不禁會問自己十年二十年後會不會有啤酒肚,「額頭禿鬼晒」,「踩波車拗柴,乜筋都抽過晒」,甚至「份人工減晒」呢?這首歌另一個成功的地方,是藉著眾星合唱表現出「友情相關照」的感覺,令人窩心。如果多年後還可以「細個o既老友到晒」,還有甚麼好嘆氣呢? 萬料不到《維園阿伯》是一首感人的作品,講的是維園阿伯心底裡的寂寞。今日的維園阿伯在城市論壇發癲,但有沒有想過可能這個「維園阿伯」其實多年前「有仔有女OK」,在維園和兒女共享天倫之樂,今日卻「一個到公園企」,還「沒有老友和他捉棋」?最尾一句「維園熄燈會點」襯托著簡單鋼琴outro,真有「曲終人散」的感覺。留意林海峰這首歌的演繹手法,一首歌中如何...

九月,新歌簡評(二)

林憶蓮「本色」: 憶蓮回來了,新歌和她全盛時期「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灰色」「傾斜」等一樣有憶蓮獨有的時代感和節奏感,感覺仿似是回到九十年代初,但同時又十分的當代,這就是憶蓮無可取代的魅力,當今女歌手無人能望其項背。 相比差不多時期走紅並且同時復出的關淑怡,林憶蓮該是因為間中還有唱歌,狀態仍佳而且更成熟。反之關淑怡可以因為「攤涷」得太久,有點點老態。 許志安「大風吹」: 相對「我們」和「男子組」的一大班人重聚互相鼓舞的感覺,「大風吹」就顯得孤單和感慨了。歌詞寫得很到肉,講以前細個大夥兒很好朋友到大個友情不再,以致「逐個離去,一一離隊」「今天幾個朋友差點對著幹」「在風中一個面對,第四十個天真的一歲」。但就是因為太到肉而令人聽得無癮,人有得揀總喜歡聽開心點的歌。 余文樂「晴天行雷」: 原來是一首印尼改編歌,原作者是被譽為「印尼Beyond」的樂隊。旋律流暢,余文樂表現也屬稱職,需要出力出感情的地方都交到貨。其實余文樂唱歌一直有進步,唱live和CD也不會差太多,不過這首歌恐怕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是好像和「生還者」「名牌」沒有多大分別。 陳慧琳「我是陽光的」: Kelly近幾年來最好聽的歌。聽回初出道時的感情和輕柔的聲線。我想以前Kelly太著意演繹的技巧而忽略了感情投入,所以近來Kelly唱功有明顯進步,但她的歌卻越來越提不起勁去聽。希望以後Kelly多唱一些這類型的歌。 梁詠琪「密雲」: 梁詠琪真的進步了,以前遇上比較激昂而需要用力的歌,很多時候Gigi都只是用股死力扯上去,加上她的聲線比較薄弱,所以用力起來變得刺耳。在這一首歌這種缺點有明顯的改善。編曲將「烏雲滿佈」的氣氛營造得很好,也值得一讚。

CASH金帆音樂獎提名

作為CASH會員的我第一次收到「金帆音樂獎」提名表格,頓時覺得有種「尊貴身分」的虛榮感,當然不放過這個表達自己意向的機會。 今年的「金帆音樂獎」將會於11月18日舉行,可以說是年尾頒獎禮的前奏,將會頒發「最佳旋律」、「最佳歌詞」、「CASH最佳歌曲大獎」、「最佳另類作品」、「最佳正統音樂作品」、「最佳組合或樂隊演繹獎」、「最佳女歌手演繹獎」和「最佳男歌手演繹獎」。正統音樂我不懂所以沒有填,其餘的想在這裡公開我的選擇。 一收到提名表格看到「最佳旋律」和「最佳女歌手演繹獎」兩欄,幾乎毫不猶豫地想選王菀之的「手望」,不過仔細看評選規則,是「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15日在香港作首次『唱片』發行」,可惜的是這首旋律和演繹近乎完美的歌還未推出專輯。苦惱了一會該選甚麼代替,結果作了一個很差的決定:選人不選歌。這兩欄結果給了王菀之另一首歌「一秒感動」,誰叫我真的太喜歡她了。 本年度至今「我最喜愛的歌曲」第一名是indie界群星的海嘯賑災歌「這晚我看見」,第二就是陳奕迅復出之作「夕陽無限好」,因為前者難以界定誰作曲填詞,而且喜歡是感情分佔多數,特別是和同期的另一首賑災歌「愛」比較,所以要提名還是選「夕陽無限好」,「最佳歌詞」(林夕)、「CASH最佳歌曲大獎」和「最佳男歌手演繹獎」(陳奕迅)我的一票提名都給了它。 「最佳另類作品」選了Pixel Toy的「喘一口氣」,其實這首歌不算得很另類,但既然去年黃貫中的「我在存在」都可以得這個獎,「另類」是甚麼就難說了,所以支持一下我喜愛的indie band(還有美女主音呢)和我喜愛的歌吧,希望他們得獎。「最佳組合或樂隊演繹獎」則選了Soler的「失魂」,純粹計演繹關係,雖然論歌是普通了一點,但他們實在唱得好得沒話說。

九月,新歌簡評(一)

王菀之「手望」: 如果「一秒感動」是聽得令人「窒息」的,那麼「手望」則不只令人窒息,更是令人在心內「滴血」。作為第二張唱片第一主打,這首歌超越了之前Ivana的所有作品。演繹上完全將那種悲涼發揮到極致,歌詞也寫得很有詩意,值得一提是旋律上是沒有兩段是重複的,感情是一級一級的升上去,令人沒有喘息的空間。唯一不理解是那個莫名奇妙的歌名,令這首本來接近完美的歌曲減了點分。 方大同「南音」: 如果你的國語不是太差,又留意國語歌的話,聽聽下你會發現這首歌的歌詞為甚麼和令一首歌那麼相似?沒錯,是陳奕迅的「謝謝儂」,同樣由林夕填詞。很多句尾的用詞都雷同,如「沒人懂」「不管紅與不紅」「有人歌頌」「音樂證明他有用」「英雄」「臉孔」「感動」,或者用同一個韻腳寫差不多的題材能用的字就只有這些吧。 方大同是一位有才華和唱歌不錯的創作歌手,但相信他和這首歌不會在香港很紅,一來是唱國語歌,二來歌詞不易記,三來旋律不大路不夠K,不過我覺得電台更應該多播這些歌,既然有些歌聽一兩次就可以倒背如流,那何需日夜重複?反而有些像「南音」這些歌需要多些時間去煲的,值得電台用更多air time推介。 鄭融「愛得耐」: 雪了在雪櫃一排的鄭融以這一首歌證明她還是值得繼續支持的,節奏感不錯,而且唱得夠放,比「成人對待」「紅花會」更進一步。 薛凱琪「你在哪裡」: 很感動的一首歌。單單前奏已經很搶耳,而Fiona發揮恰到好處,完全唱出那種少女情懷,同時感情運用上沒有過火,而暴露她聲線上的弱點。不得不讚作曲的石嘉欣和監製的黃貫中,好監製可以充份發揮歌手優點,避開缺點。 這首歌可以接Beyond的舊作「不見不散」,不妨試試。 苦榮/蔡卓妍「魚蛋歌」: 陳輝陽和李竣一的神來之筆,一方面向「相逢何必曾相識」致敬,同時顛覆了時下流行的大路K歌。歌詞的精妙之處是阿sa唱到最深情之時,苦榮接著的一句卻完全地掃興。「情迷浪子的韻味」之後「我著件衫有陣怪味」,「微涼夜風吹我吧」卻接「髮腳亦沾滿著芥辣」。當然最可圈可點之處是重複著的「魚蛋,魚蛋」,聽聽第二次重複時阿sa和苦榮有如坐過山車的升降音,第三次重複時阿sa唱到聲嘶力竭到有點「拆」的呼喊「魚蛋」,每一次聽都沒有辦法忍得住笑。 My Little Airport「只因當時太緊張」: 第一次聽真的嚇了一跳,Nicole柔弱的聲音和強勁的節拍是完全的錯配,有種「咁o既歌都出得街」的感覺...

八月,新歌簡評(二)

吳浩康「新手」: 如果說前Boy’z屬於MK(是MK不是旺角)的話,吳浩康自「感覺蘇豪」開始就代表「蘭桂坊」了。歌曲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放工、去玩、去蒲、燈紅酒綠、夜夜笙歌。這是確認他找到自己風格的作品。 張繼聰「賭城風雲」: 題材幾新鮮,唱得也不錯。張繼聰的聲音比較適合唱一些有節奏感的歌多於之前的慘情慢歌,例如「彈弓手」和「慷慨」。 草蜢「我們」: 草蜢復出之作,依然寶刀未老。旋律其實幾普通,但勝在整首歌的帶出「我們和草蜢一起長大」的氣氛,感覺窩心。雖然草蜢以跳舞聞名,但我喜歡他們唱慢歌多一點,很容易在他們的歌找到慰藉。林夕的一句「從來都不說你們」,又成為今年的金句了。 林海峰「男子組」: 這首歌的成功之處是一班三字頭的男人唱他們的心聲,但使到不是「三字頭」的人都會有共鳴。 這首歌的歌詞還隱若流露出香港人九七後常見「懷緬昔日光輝」的情懷,很多地方都講以前幾好、以前幾勁。以前「當打時期攞小型球金牌」,「魚翅我食到飽晒」,「要買合金爸爸即買」,「聯群結拜,成個世界我玩晒」,今日「呢場全挽鞋」「踩波車拗柴」「一身屁股的債」「我份人工減晒」,好像代表每一個香港人的慨嘆。不過,到最後還是一班兄弟互相鼓勵,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黎明「有情郎」: 無論是鋼琴版還是accapella,都成功地營造情深款款的感覺,和黎明的形象相當吻合。黎明唱國語歌明顯地順暢舒服得多。李宗盛監製,果然不同。 梁詠琪「比堅尼」: 從來都佩服梁詠琪不斷求變的勇氣,但有些東西不適合就是不適合,這一種帶點rap的快歌Gigi唱得好像和節奏有點不配合,好像當年鄭秀文的「交換溫柔」Gigi都試過rap,但rap得拖泥帶水難以接受。音樂方面陳奐仁操刀算不錯,到他rap的時候夾雜廣東話(「但我仲係最鐘意」)都頗有趣。 古巨基「天才與白痴」: 應該是爭奪年尾各大頒獎禮的年度力作吧?論演繹是古巨基的一貫水準,也預期到必定會hit,不過我覺得只屬普通。一首大路K歌,似乎適合方力申唱多於古巨基。對古巨基有期望,所以覺得應該唱些較為不平凡的歌。 這首歌的旋律好像似曾相識。一開始「才女收鮮花一般夠多」令人想起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副歌「受你點,給你指,到最終的那時」的「到最終的那時」幾粒音是否在哪裡聽過?將「必殺技」的「你卻仿佛有神助」唱入去,是不是剛剛分毫不差?

舊碟推薦《Neo Acoustic Movement Vol. 1》:好好享受

「Neo Acoustic Movement 是一種新的音樂品種﹐更是自我開發享受生活的樂趣。 從生活中以最簡單的﹐有智慧地去追求生活滿足感的方法﹐都稱之為N.A.M。 通過衣著﹑飲食﹑家居擺設﹑音樂等所產生出來的一套生活態度。 並非所謂最樸素最純品的行徑﹐相反地﹐N.A.M是有要求的去追求滿足。 享受不必從物質而來﹐可能獨個兒點起香薰﹐享用自己烹製的一頓飯﹐喝杯紅酒﹐與寵物玩耍﹐DIY修飾一件tee shirt﹐拿起結他作一首歌﹐或百無了賴的發個白日夢﹐都是十分滿足的享受。 在生活中﹐找出最令自己開心舒服的﹐持之有恆地﹐去體驗這種新世代最流行 Neo Acoustic Movement。 音樂是lifestyle一部份﹐因此在這新世代的表達上可更看重原真原音acoustic的元素﹐著重真實感。 無論在歌曲題材﹑歌詞﹑唱功﹑彈奏樂器﹑編曲風格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間來反影這種新趨勢。從外國N.A.M音樂潮流中的觀念﹐加進本地流行音樂的元素後﹐Neo Acoustic Movement volume 1誕生。」 以上是這張碟的booklet裡對Neo Acoustic Movement的一個介紹。這張唱片在2003年12月推出,我是在公共圖書館裡發現的,吸引我借回家聽的原因是它的陣容:林一峰、藍奕邦、王菀之、傅珮嘉、大頭佛、趙芬妮、彭海桐、The Pancakes等等,由獨立創作開始到今天略有名氣的唱作人,各自交出一些曝光率比較少的創作,成就了這一張《Neo Acoustic Movement》合輯。 如果不是特別精彩,我都不會特意撰文推薦。這張唱片貫徹Acoustic的清新味道,令人聽得十分舒服,值得由頭到尾反覆細聽,更值得遲些到唱片店買回,如果還有得賣的話。 第一推介「小象的歌」,簡單的勵志小品,但趙芬妮的聲線完美得驚為天人,這首歌有點「發燒天碟靚聲王試Hi-fi之作」的感覺。 相隔近兩年重聽大頭佛的「下午茶」和「被遺棄」,比想像中好聽多了,主音阿欣唱功不算了得,但勝在夠真。 王菀之的「臉紅」即是寫給鄭秀文的「戀上你的床」的原版,將「戀上你的床」的暇想變成帶點害羞的少女情懷。Sammi的版本已經唱得很好,但Ivana可說是更勝一籌。 碟內第一cut和最後一cut是兩首合唱歌,都和林一峰有關。一首是和藍奕邦合唱的「兩個陌生男子」,當年在電台聽過一兩次,另一首是和傅珮嘉合唱...

兩則補充

兩段有關早前一些評論的補充: 1. 之前提到撞歌名,今日先發現今年黃韾和關智斌都有一首「先知」作派台歌。同年撞歌名竟然出現不只一次,不過兩首歌都唔hit。 2. 之前Pixel Toy的碟評提過自己用69元在葵芳的CD舖買他們的《愛‧科學》專輯,那時是出碟約兩三日後。早幾天逛那間唱片舖,《愛‧科學》的售價已經變成79元,似乎反應不俗呢。

八月新歌簡評(一)

張穎康「我很好」: 今年天王們都致力提攜後輩,先有黎明提拔Janice,張學友推介王菀之,現在號稱「劉德華入室弟子」張穎康出來了。這首歌評價只有一句:執好那些懶音才唱歌吧,「仍期『mon』你想得到的都得到」「想『李』亦知道」,不要給我聽到他訪問時說:「大家好,我係張穎『看』(看更的看)」。 側田「Erica」: 同樣「演野」「晒」唱功,不過上次「好人」只不過「冇拖拍」唱到像要死是過了火位,今次「Erica」用來吸引異性,要「演野」就變得自然不過。相比「好人」,這首歌順耳得多,聽起來開心得多。 Krusty「Morning Sir」: Pixel Toy用了七成力做給Krusty的歌,當中Pixel Toy的招牌電子音效和自己作品玩到天花龍鳳的「花臣」在這首歌出奇地少,弄到不太似Pixel Toy出產,但是以Krusty的水平來說還是簡單一點比較好。總體而言聽得舒服,重要在Krusty形象上沒有甚麼包袱,唱得都比較放。 苦榮/小苦妹/吳君如/谷德昭/Twins「我夠神化」: 第一次聽覺得和以前芝see菇bi family的歌無大分別,但越聽越有感覺,感覺就是陳輝陽的回歸,尤其是貫穿前奏和過門的音樂令人聯想起「天使的禮物」。演繹方面,Twins開聲唱「如我也把潛能激發…」難得唱得有氣勢,另外谷德昭繼「無賴」之後又一驚喜。可惜的是,如果這首歌是芝see菇bi親自填詞的話,整件事會更完滿。 森美/小儀/薛凱琪/Kary「凡事達少年」: 黃貫中的功力再一次令人讚嘆。將電話干擾聲混合在歌曲中,將電話鈴聲變得充滿節奏感,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Kary的聲線和節奏感為這首歌加了分,一開聲已經吸引人。唱到第二段是森美有種突然「撲」出來的感覺,己經有種「搶鏡」的畫面。難得的是小儀今次唱得大有進步,初聽幾乎分不出是小儀還是Fiona,終於不再成為「森美小儀歌劇團」主題曲中的負累了。 藍奕邦「無暇年代」: 每次聽都有種「打冷震」的感覺,因為藍奕邦低沉而憂鬱的聲音,和這首歌的氣氛十分吻合。王貽興的歌詞寫出了對青春逝去的慨嘆,「我們不把遺忘當作遺憾,我們年月裡任青春荒蕪生活放任」,引起對過去的反省;「蝴蝶離開,盛夏不再,成長的路上佈滿青苔」,很喜歡這句充滿意象的歌詞。這是我最喜愛的藍奕邦作品。

撞歌名

今年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有很多新歌和舊歌用同一個歌名的情況,就算不計今年完全以此為概念的古巨基「Monica」、「夢中人」和「天才與白痴」,都可以數出幾個「撞歌名」的例子,有多少首舊的同名歌曲你是認識的呢? 1. 劉德華「我得你」,填詞:劉德華 數年前張學友都有一首歌叫「我得你」,是Eric Kwok作曲的,當時也是冠軍歌。奇怪的是,劉德華的「我得你」派台時竟然沒有人談及,「張學友vs劉德華」,本來應該是一個噱頭。 「得你一個 不要花火 無需經歷從未遺憾過 冒險生活從未適合我 得你得我 若無其事渡過 難得的是你不討厭我」 (我得你 – 張學友) 2. 陳慧琳「希望」,填詞:鄭櫻綸 這個大家應該記得,「希望」也是李克勤多年前的作品,副歌套用俄國名謠「三套車」,但因為作曲的周啟生沒有落credit而被狂插。看看今年的「明日恩典」,大家都小心多了。 「儘管多艱辛就算多渺茫 願一起同流浪 未管那一方我願能去闖 灑盡一生的血汗」 (希望 – 李克勤) 3. at 17「變變變」,填詞:林一峰 上一代的歌迷應該記得「變變變」是陳慧嫻的金曲,「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可說是深入民心。早陣子「千機變」Twins和成龍合唱的主題曲,歌名也是「變變變」。一個不是太common的歌名竟然可以重覆用第三次,撞歌名撞得最離譜可算是這個。 「擠迫 擠迫 擠迫都市太多人 多麼 多麼 多麼想變太空人 在太空 闊闊的 舒服的"訓" 穿梭機都分分鐘會爆親人 倒想漆黑天空裡變粒塵 在太空到處飄 不用心震」 (變變變 – 陳慧嫻) 4. 側田「好人」,填詞:林夕 側田因為替古巨基作曲和在古巨基演唱會表演而被人認識,想不到第一首自己的作品歌名都和古巨基的一首舊歌相同。 「寧願多走幾倍的路程 護送你直至安定 寧願擔起可笑的罪名 仍不敢作聲 寧願燒光僅有的熱情 亦要照亮你生命 像顆孤單守護星 誰待你好 即使多辛酸也自豪 待你這麼好 差一點演變成乞討 誰待你好 怎麼得你不知道 連半句謝謝也得不到」 (好人 – 古巨基) 5. 楊千嬅「烈女」,填詞:林夕 Twins早一兩年的非主打歌都叫做「烈女」,同樣都是林夕填詞,怎麼這麼多人要做烈女? 6. 方力申/傅穎「自欺欺人」,填詞:方杰 趙學而的舊歌,相信是當年趙學而暫別樂壇之前最...

Pixel Toy《愛‧科學》:第一張就是精選碟

讓人望穿秋水原本上年會出的Pixel Toy首張專輯,到了今年七月才正式面世。Pixel Toy也成為了香港樂壇史上第一個debut album就是精選碟的歌手。 為甚麼是一張精選碟? 1. 這一張唱片包含了Pixel Toy所有新舊作品,包括在「89268」時代的作品。「甚麼節快樂」是第一首登上903流行榜的歌,已經是2003年初的事了。 2. 一共十四首歌加四首MV,筆者在葵芳買只是港幣六十九元正。一如精選碟「賣大包」。 3. 精選碟是精挑細選的好歌集合,這一張碟也滿是精彩作品。 除了以上之外,Pixel Toy很多歌編曲上都花了很多心思,有時第一段和第二段會有完全不同的風格,聽一首歌好像是聽兩首歌,感受到他們的熱誠之外,也覺得「抵聽」了。 一句總括這張唱片的評價:花了六十九元買的這張碟,只消前四首歌已經完全值回票價了。 「喘一口氣」之前已經提過,也是今年至今最喜歡的十首歌之一,特別喜歡背景的結他伴奏,清澈的結他聲混在電子音效當中令人感受到「愛」「科學」的融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尾時結他聲可以大一點,這樣會更加搶。Candy唱國語歌始終最好,有一種獨特的韻味,我稱之為「美人的韻味」。結合現場台風,你會受那種聲線和台風的美麗而折服。 沒想到最感動的是英文歌「Good Morning」,有一種感覺是在一些高品味的商店或餐廳會聽到的歌,不知道是誰唱的,但唱得很動聽令人難忘那種。由intro的刷牙聲開始到中間的弦樂,都洋溢著浪漫的氣氛,但到中段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一首舞曲。 「說說看」一聽前奏已經很搶耳,強勁的節拍馬上帶人進入狀態,已經儲存在我的mp3裡練跑時聽了。派台時碰巧是立法會選舉期,記得「想說話但沒對白,仍然不想吹噓只因未成立」,似乎特別應景。國語版第一句「沉默不是反應…」,不好意思,聯想到的是張明敏。 「迴轉木馬」又是一首浪漫的作品,不過歌名令人感到混淆,初時唯有用「迴轉壽司」來提醒這首歌不是「旋轉木馬」或「迴旋木馬」。前奏混沌的電子音樂中有一段很突出的旋律。這一次Candy的感覺是淒美的,「旋轉了木馬不用等我,離開了就再去找一個」表現一種「let go」的豁達,但又正正讓人生起憐惜之情。女人最吸引就是這樣子。 其餘歌曲略作簡評:「一流」是純音樂,整首歌氣氛不俗,但那幾聲電腦「嘟嘟」聲真是大煞風景。早期的作品「什麼節快樂」和「Win...

七月,新歌簡評(三)

Twins「救生圈」: 這是Twins出道以來我最喜歡的作品。用伍樂城以外的人做歌,開始見功效了,多了一份新鮮和變化。歌幾易唱但很感人,尤其是音樂過門的一段。有些比較高音的位Twins也沒有強行用力上,聽起來十分舒服。 聞戰鼓思良將,不禁想起填詞的馮翠樺(Fiona Fung),還記得Proud of You(我的驕傲原版),還記得Shining Friends(四葉草主題曲),很想聽她唱這首歌,我相信是有一個更精彩的英文原版的呢。 謝霆鋒「狼」: 霆鋒終於唱返這種有點火的歌,但這首歌的感覺還是很「靚仔」,霆鋒的聲還略嫌不夠「行」,火氣還差了一點。編曲上覺得應該可以節奏快一點,鼓也應該密一點。 林海峰「三字頭」: 近來經常哼著「成日英超英超買兩舊」,林海峰的詞很擅長將一些很貼近時代的片段剪剪貼貼,令整首歌感覺很接近這個時代。曲這一次用了陳奐仁,編曲很特別,令人不禁隨著音樂左搖右擺,跳一些奇怪的舞步。 阿Jan唱這種歌永遠用一種「衰衰地」的聲線,聽得很爽快。 森美/薛凱琪「愛情萬歲」: 想不到搖滾形象深入民心的黃貫中可以先後和梁詠琪和薛凱琪合作而帶來驚喜。Fiona只唱了幾句但恰到好處,沒有暴露聲線上的弱點。森美聲底和唱功不俗,但略嫌過分肉緊。 Kary「台北四天三夜」: 第一次聽聽了大半首歌已經知道是Kary唱的,雖然是國語歌。她的聲音其實頗具特色,那些「ooh ooh ooh」「yeah yeah yeah」的處理都不錯。這首歌令我想起蕭亞軒。

七月,新歌簡評(二) - 三首翻唱作品

張智成「擔心」: 有好歌喉還不足夠。翻唱無法超越陳潔儀,將會很快被人忘記。 趙學而「最佳位置」: 很多人說比原唱的陳慧琳唱得好,但我覺得趙學而唱得很悶很沒有生氣。反而沒有陳慧琳唱出那種女人在等待的心情。 林一峰「給最開心的人」: 一向一峰式的勵志歌,但少有地grand起來。和梁詠琪的原版各擅勝場。這首歌只有一個缺陷,唯一的缺陷來自肯定一峰在現場會唱得更好聽,所以覺得錄音的版本不是最好的。

七月,新歌總評(一)

鄭希怡「想」: 監制王雙駿鬼斧神工之作!整首歌充滿八十年代電子感覺,更有「拜金小姐」的味道。鬼斧神工之處是其實Yumiko唱功方面一點進步也沒有,聲線依舊低沉,唱歌依然冇氣,但這首歌的舖排就正是要Yumiko那種「冇氣」的feel,唱起來令人有一種遐想。十分好聽的一首作品。 Krusty「吉絲締的衣櫃」: 作為新晉組合的第一首單曲,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節奏輕快,尤其喜歡中段那個鼓solo,令人留下印象,聽起上來覺得開心,已是交足功課。這首歌又一次証明如果歌手的唱功不能成為selling point,應該選一些較容易唱的作品,由幕後人以出色的旋律、歌詞、編曲捕捉聽眾的耳朵。最後一提,有一次在電視看她們唱live,兩個字:「不行」。 I Love You Boyz「艾粒情歌」: 出乎意料地精彩的搞笑之作,Eric Kwok浪漫情歌的曲式加上I Love You Boyz的抵死歌詞和演繹混合成特別的喜劇感。 上次「大飲茶」批評過I Love You Boyz填詞仍然有很多不理想之處,但今次卻是另眼相看。可能是這個題材是他們較擅長的吧,今次的歌詞句句到肉,不少句子例如「這麼難,獨享你素顏,教我在地獄往返」「你的隔膜,我用力衝破」「重頭的播又播,為何還未愛我,就等你的新貨」令人忍俊不禁,再三回味。 當然少不了全首歌最精彩的一句:「ooh ah yeah ya媽爹」!有些人不喜歡這句,但我覺得既然是搞笑,應該要搞得最「出」,一個「ya媽爹」緊扣AV的題材,也令人回味無窮。 吳日言的客串令這首歌有如虎添翼的效果,亦令人了解到阿Yan有很高的可塑性。 張繼聰「慷慨」: 張繼聰把聲已經有點「慘」了,再唱一些慘歌實在是「過籠」,況且這一類型的歌太多人會唱,顯不出自己特色。還是喜歡他唱一些up beat的歌,例如電台節目「好回家」的Jingle都幾好聽。 楊千嬅「超齡」: 簡單的鋼琴+歌聲,已經足夠打動人心。前奏已經很搶耳,整首歌單單是一個鋼琴,已經有一個構圖,有一種意境。美中不足的是千嬅有些地方唱得過分用力,例如「不想如孩子般撒嬌」的「撒嬌」二字,和最後一段前的「想看便有星,敢愛便有救星」。不過總括而言,是其中一首我最喜愛的楊千嬅的歌,贏就贏在那個鋼琴。 Janice「十個他不如你一個」: Janice的聲線和唱功沒有甚麼好懷疑的,但是為甚麼每首歌又是情情塔塔「你愛我我愛你」類型作品?...

斥測樂壇‧半年之選

又過了三個月,承接三月時的「斥測樂壇‧首季總結」,更新截至六月的成績表:(粗體字為第二季新加) 我最喜愛的歌曲: 1. 這晚我看見 – 群星 2. 夕陽無限好 – 陳奕迅 3. 永遠的青春驪歌 – 拜金小姐 4. 大時代 – 李克勤 5. 心中的日月 – 王力宏 6. Susan說 – 陶喆 7. 青山散步 – 鄧麗欣 8. 落難皇后 – 梁詠琪 9. 喘一口氣 – Pixel Toy 10. 一秒感動 – 王菀之 四首國語六首粵語,男、女、組合、合唱比例為四三二一。第二季加入的歌有三首,部份歌曲的排名和上季有出入。「一秒感動」排在第十位,會「封死」了很多歌入不了十大,當中包括周國賢的「極樂」和楊千嬅的「超齡」。 滄海遺珠:(沒有上榜的好歌) 金: After Leslie – 嘉琳 / Adrian Chan 銀: 孫子兵法 – 陶喆 銅: 拜金國際俱樂部啦啦隊打氣之歌(太陽系專用) – 拜金小姐 「After Leslie」收錄於「看不見的城市漫遊」合輯。一張令人聽得很舒服的專輯。陶喆的「孫子兵法」有女子十二樂坊助陣,中樂部份比女子十二樂坊自己的作品更精彩。只有陶喆才能將女子十二樂坊的威力完全釋放出來。 驚喜之作:(以驚喜程度排行) 金: 青山散步 – 鄧麗欣 銀: 想 – 鄭希怡 銅: 萬花紅 – 高潮樂隊 「想」的詳細評論在七月總評時討論。 最令人不安之作: 金: 啱啱 – 2R 銀: 烈女 – 楊千嬅 銅: 電子歌姬 – 劉浩龍 / 余文樂 / 薛凱琪 / 吳家穎 失望之作: 金: 達明一派對 – 達明一派 銀: 媽媽不愛爵士樂 – Pixel Toy 銅: 天天 – 鄭中基 / 林海峰 一個新人第五首派台歌已經成為「失望之作」,「罪名」只是前四首歌(甚麼節快樂、說說看、漂亮、喘一口氣)太出色。Pixel Toy有時太過前衞和實驗性,掌握流行曲的分寸有待改進。 歌有人冇之作:(唱歌者發揮不出歌曲水準) 金: 男孩像你 – 薛凱琪 銀: 阿拉伯市場 – 鄭希怡 銅: 地下街 – 周國賢

2005叱吒半年總結及預測

今年過了一半多一點,就趁此時總結一下上半年903專業推介成績,並預測年尾叱吒頒獎禮的賽果。 由於沒有最詳細的播放數字,所以會根據排行榜位置計分,方法為根據每週903專業推介的一至二十位置,以接近播放率分佈的方式計算,計分方法如下:(截至第二十八周) 第一位13分,第二位11分,第三位9分,第四至第五位8分,第六至第七位7分,第八至第九位6分,第十至十一位5分,十二至十四位4分,十五至十七位3分,十八至二十位2分。 男歌手: 1. 古巨基 (125) 2. 陳奕迅 (105) 3. 許志安 (95) 4. 周國賢 (88) 4. 黎明 (88) 6. 麥浚龍 (81) 7. 陶喆 (79) 8. 王力宏 (78) 8. 梁漢文 (78) 10. 劉德華 (73) 上半年男歌手形勢相當激烈,經常出現六七名歌手在十來分距離上爭持。經過上半年的混戰之後,相信下半年會是古巨基和陳奕迅單打獨鬥之局。雖然古巨基只是派新碟第一plug,而陳奕迅已經是第二plug,但論氣勢今年Eason一時無兩,而且照理即使Eason《U-87》的歌到十月或十一月打完,十二月也斷不會「坐以待斃」,所以Eason贏面較高。第三名方面許志安由於今年不會出廣東碟,入三甲機會較難。看好梁漢文,因為在未有新碟新歌打榜之下只憑去年大碟的「三千年開花」和饑饉的主題曲「天使愛」已得78分,相信新碟的新歌一出可以搶分不少。除了Edmond之外也應留意周國賢和麥浚龍今年的表現,上半年播放率不俗,也預期下半年有不少新歌出動,隨時爆出大冷。值得一提的是方力申今年有兩首hit歌「自導自戀」和「ABC君」,但在903現時只有25分,可見903並非「逢金牌必捧」。 預測:金:陳奕迅 銀:古巨基 銅:梁漢文 女歌手: 1. 何韻詩 (151) 2. 楊千嬅 (112) 3. 薛凱琪 (109.75) 4. 容祖兒 (73.5) 5. 梁詠琪 (59) 6. 謝安琪 (54) 7. 王菀之 (52) 8. 陳慧琳 (48) 9. 孫燕姿 (45) 10. 盧巧音 (43) 楊千嬅到「超齡」已是第三主打,薛凱琪的第三plug「拒絕畢彼得」以零分慘敗,何韻詩這時已遠遠拋離並且預期新歌陸續有來,相信贏面甚高。至於容祖兒明顯不受903歡迎,「Chihuahua」「刻不容緩」「呼天不應」俱只在榜尾上榜一星期,不過薛凱琪「拒絕畢彼得」之慘敗重燃...

聲色邂逅:京嬅山一

第三場拉闊音樂會是林一峰X楊千嬅,一峰唱現場的實力和壓台的魅力在這一代的男歌手中差不多是無出其右,不過拍檔是楊千嬅,興趣就減了不少,除了她唱現場不夠穩定之外,似乎拉闊出現楊千嬅的次數也太多了吧。 如果林一峰的拍檔是陳綺貞的話,就真的是夢幻組合了,四百蚊坐山頂都抵睇。拍孫燕姿的話都不錯,不過都是發夢吧。 今次沒有興趣為他們度rundown,只想講一下最希望他們會翻唱的歌。 林一峰:《不良嗜好》(原唱:陳奕迅) 陳奕迅出了《U-87》之後,就希望聽一下一峰翻唱這首歌的感覺如何。 楊千嬅:《15:23》(原唱:星盒子) 星盒子是一峰以前的組合,《15:23》是由當中的女主音陳鳳主唱,那種清新的曲風感覺上和楊千嬅應該很匹配,而且也很有新鮮感。想起當年「人山人海」拉闊楊千嬅做嘉賓和余力姬合唱《活著》的情景。 另外想講一下903搞的「男歌女唱,女歌男唱」環節,叫千嬅唱《King Kong》,想起她大叫「成廿八吋大脾!」已經一絕,選《壞女孩》給一峰雖然都夠過癮,但我有一個更妙的提議。如果一峰彈著結他,唱他的朋友Edward Chan和Charles Lee寫的《886》,想想那個畫面會如何!

陳奕迅《U-87》:不死傳說?

陳奕迅轉唱片公司復出相信是今年樂壇一件大事。推出的第一首主打「夕陽無限好」初聽之下真的覺得很失望,難道休息一年多出來的是這樣子? 原來對待這首歌就好像對待Eason復出一樣,需要的同樣是耐性。反覆細聽,細味歌詞,感受了那份感動之後,由失望變成了愛不釋手,直至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都只是驗証了這首歌「百聽不厭」的地位。 原來Eason原本希望第一首主打是比較狂一點的作品,結果是唱片公司出於商業考慮下的決定,卻成了最好的效果。 除了「夕陽無限好」之外,另一首初聽時麻麻,但越聽越有味道的作品就是寫給女兒的「大個女」了。第一次聽到「能變成李英愛…」令人打了個大「突」,聽得多了,卻越來越感受到那份對女兒的愛和呵護,令人想起「快高長大」,但比「快高長大」更深情。 陳奕迅的「癲狂喪」是當今香港樂壇無可取代的,要聽這份「癲狂喪」這張碟有「爛」「浮誇」「三個人的探戈」和「怕死」,「爛」作為第一首歌十分適合,從前奏開始全首歌都好像在宣佈「Eason回來了」,「曠世巨鑽不過是碳」,具哲理之餘也令我馬上想起中學的化學課。「浮誇」歌詞句句到肉,「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開四面台,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插袋」想像一下場景已經很好笑,但當事人卻未必笑得出;「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羅,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充分勾劃出一種渴望被注視的畫面,Eason也以一種無人能及的「浮誇」方式演繹,好像在唱他的心聲,最後的超高音叫聲更令人難忘。「三個人的探戈」那句「一個話想流汗學探戈,一個樂於配合行前授課,一個只好唱歌」令人想起林子祥,令人聽得很過癮。「怕死」只聽著CD已令人聯想到唱live時Eason那種「啋你都儍」的囂張,那種率性的痛快在唱唱下「咳」一聲清喉嚨表露無遺。 「阿牛」「葡萄成熟時」和「16月6日晴」是比較K的歌,前一首如之前我所講,「集雷頌德經典金曲之大成」,說不定Eason就是要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其餘兩首很容易就吸引到聽者跟著唱,雖然「16月6日晴」的歌詞略為「翹口」,陳羽恒的作品算是不錯,不知會不會到下年他自己出道成為06年新人? 還有一首不能分類的是「不良嗜好」,不算K也不算「癲」,是很佻皮,使人「興奮地熬」的歌。林一峰有份作曲和編曲,編...

會展凌絕頂,一覽眾番薯(二) – 新城「唱作之合」觀後感

不聽新城電台的我藉著加入了王菀之的mailing list,免費得到了一張這個「新城唱作之合」演唱會的門票,當然又是最遙遠的「光明頂」位置,以下是這場Rundown: 1. 紅日 – 李克勤 + 梁詠琪 + 張敬軒 + 王菀之 2. 娛樂大家 – 李克勤 + 梁詠琪 + 張敬軒 + 王菀之 3. My Way – 張敬軒 4. Blessing – 張敬軒 5. 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 – 張敬軒 + 王菀之 6. 我真的受傷了 – 王菀之 7. 一秒感動 – 王菀之 8. 臉紅 – 王菀之 9. 醫道 – 李克勤 10. 希望 – 李克勤 11. 大會堂演奏廳 – 李克勤 12. 深深深 – 李克勤 13. 今晚唱勁歌 – 李克勤 14. 閃電傳真機 – 李克勤 15. 球迷奇遇記 – 李克勤 16. 左鄰右里 – 李克勤 17. 眷戀 – 李克勤 18. 偷偷摸摸 – 李克勤 19. 空中飛人 – 李克勤 20. 高妹 – 李克勤 21. 愛可以問誰 – 李克勤 22. 兩個人的幸運 – 李克勤 23. 日與夜 – 李克勤 + 梁詠琪 24. 常在我心間 – 李克勤 + 梁詠琪 25. 吻別的位置 – 梁詠琪 26. 最愛 – 梁詠琪 27. 落難皇后 – 梁詠琪 28. 三千零一夜 – 梁詠琪 29. 跳傘 – 梁詠琪 30. 遇見 – 梁詠琪 31. 順時針 – 梁詠琪 32. 花火 – 梁詠琪 33. 蒂凡尼早餐 – 梁詠琪 34. Funny Face – 梁詠琪 35. 出走地平線 – 梁詠琪 觀後感: 一直無聽新城,但頗喜歡他們在show前播放以前的音樂會精華片段的安排,讓早入場的人沒有那麼悶。但是由DJ開場實在令人煩厭,好像純粹為了讓DJ有多些曝光機會而已。我們來看音樂會,不是看那些插科打諢的DJ。 由四人合唱兩首快歌開場,出來幾乎只聽到梁詠琪一把聲,這個安排明顯地沒有考慮張敬軒和王菀之的聲線較柔,合唱聲線容易被蓋過。如果我安排rundown,我會刪掉DJ和頭兩首歌,一開場就是由張敬軒開始。 軒仔的唱功無可置疑,但似乎是show off得過份了。更過份的是他的fans,全程嗌歌令人失去欣賞好歌的雅興。幸好我只是坐在最...

六月,新歌總評(五) - 最緊要夠爽

達明一派「達明一派對」: 一個字形容是「悶」,明明是派對,卻沒能在歌曲中找到令人興奮的地方;兩個字形容是「唔型」,明哥「唔型」是不可原諒的。黃偉文的歌詞又是玩舊歌串燒,這種玩法已經太多了,整體來講有為填入舊歌名或舊歌詞而堆砌之嫌,總括而言,失望。 古巨基「夢中人」: 一首受爭議的作品,我認為好聽。全首歌都有一種全速奔馳的感覺,那種編曲和節奏令人覺得很爽快。當古巨基狂飆高音的時候,已經可以想像到唱現場時那副面容扭曲的樣子。相信他會唱得很滿足,聽者亦然。 容祖兒「越唱越強」: 和「夢中人」一樣都是有一種「全速奔馳」的感覺,也慶幸在這一首歌聽回容祖兒清脆的聲音。相比起以往的演唱會主題曲「隆重登場」和「Show Up」,明顯地這首歌的旋律更流暢,聽得更興奮。就算不是所謂的「Joey式K歌」,以容祖兒今日的「民望」,相信都仍有很多人到K唱這首歌。 劉浩龍「Shut up Baby」: 很暢快、很鬼馬的一首歌。又會令人聯想起Eason和作出比較。我覺得這首歌仍有很重Eason的影子,但這首歌的感覺就是要夠放,而典型的Eason唱法就是最好的「放」的表現。劉浩龍唱得似Eason只不過是用了最應該的方式演繹。如果刻意要劃清界線,反而令效果不佳。而且,香港絕對容得下兩個Eason(甚至三個),因為一個Eason總不可以同一時間打兩三首歌。 劉德華「天比高」: 比「人人」「天天」都要好上很多,連家母都常常哼著「夢想比天高,woo ah woo ah e…」,既然是作為互相勉勵,那麼應該有一種吸引力,讓大家能興奮地大合唱,才有「激勵」的效果。劉德華的演繹,氣勢更勝「中國人」。

六月,新歌總評(四) - 雷頌德的自我複製

三首都是由雷頌德作曲,三首你都可以找到以前阿Mark作品的影子。 陳慧琳「放」: 聽了幾次之後開始想起許志安的「第一回合」,主要是verse的第一句似。陳慧琳的唱功己經不知不覺地進步到可以承載到「天后」的地位,雖然只是偶像派天后。不過,近年的歌總是好像缺少了甚麼,沒有辦法令我感到興趣。 方力申「ABC君」: 自從「好心好報」的成功後,這個「方力申+雷頌德+方杰」的組合就嘗試重複成功的formula,外間反應仍不錯,但我覺得開始有點悶了,不只旋律,連歌詞也是相類似的東西,還望見好就收。副歌尾二一句「去握手會比拖手使你愉快得多」,每次聽到都有衝動接「預備六十六歲初吻」(楊千嬅「自由行」)取代「快為實現野心放下我」。 陳奕迅「阿牛」: 正面一點說是「集合多年來雷頌德經典金曲精髓之大成」的作品。請作以下實驗:一開始不是唱「不能回頭,多年前早明言不能回頭」,唱「為了她,又再勉強去談天論愛」(梁漢文「七友」);到「不甘心,人人不開心,尤其這新婚」唱「對你好,無人稀罕我好,無人欣賞我好」(方力申「好心好報」,相應地改為三拍);之後「我說,別傷心,仍能恰當大方去做人,約定日後你若和他相分」之後請接「揚揚帆昂昂然盡辦法搜索下去」(梁漢文「艦隊」)。到最後的「一頭蠻牛,闖情場竟成為一頭蠻牛」試唱「回去,回去找命裡的伴侶」(許志安、葉德嫻「美中不足」)又如何? 兩名樂壇主將首度合作無疑是好主意,但有時嘗試過就當還了個心願,之後還是分道揚鑣好了。

六月,新歌總評(三) - 黃偉文vs黃偉文

周國賢「極樂」: 周國賢出首至今我最喜歡的作品!贏的其實是黃偉文的歌詞,寫出了城市人每日搏命工作的鬱悶感覺,周國賢的演繹也夠放夠豪氣,聽了有舒了一口悶氣的感覺。喜歡Endy的編曲往往能將情緒一步一步推高,到最後用招牌的假音將情緒在最高處引爆,當然,有黃偉文的歌詞的配合才能有如虎添翼的效果。 何韻詩「化蝶」: 相信是何韻詩今年最重要的主打歌。Intro的氣勢磅礡,開首的兩句「墳前沒有花,容我撥開沙土用眼淚種些吧;長埋是你嗎,何以未講一聲便撇下我,回答吧」已經充分將「梁祝」的感覺帶出來。是好歌,但不算很喜愛,或者是因為歌中沒有一個很令人感動的位,又或者是何韻詩在副歌的力度差了一點點。

王菀之《Ivana》:人靚聲甜,唱作俱佳

每年叱吒頒獎禮的「我最喜愛」網上投票,女歌手一欄總是讓我頭痛,候選名單上沒有一個是我真正喜歡和欣賞的,結果每一次都是苦於「沒有選擇的選擇」之下,把一票投了給何韻詩。但自從王菀之的《Ivana》專輯出現之後,我終於找到真正的「我最喜愛」了。 這一張EP共有八首歌,由Ivana包辦曲詞,包括六首新歌加上翻唱成名作,寫給張學友的「我真的受傷了」,再加上結尾的Hidden Track法文歌「雷電」,作為下一張唱片的預告。八首歌每一首的旋律都是毫無例外的非常流暢,有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令人聽得十分舒服,加上她甜美的聲線和充滿感情的演繹,令每首歌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有些歌你一聽就感覺到那首歌很難唱,從而佩服歌者的高水準。但更高境界其實是,你聽那首歌不覺得難唱,但當自己嘗試跟著唱、到卡拉OK點唱時,才發現「怎麼原來這麼難唱?」王菀之的歌就是後面一種。有很多音域很闊、起伏很大的歌,在她口中總是唱得那麼自然,絕對聽不到那種歌者和歌曲在搏鬥的情況。 不少人都覺得Ivana的聲線似王菲,其實王菲之後出道者被認為似王菲者何其多,但少有如Ivana一般有紮實的唱功,很多只是像最紅的王菲的最表面的一層。我覺得要說Ivana似王菲該是似較早期的「王靖雯」時代的王菲,其中一首較為人熟識的「一秒感動」,唱到「多麼不忿你為何人見人愛,幾多秒未上心,就望下一刻精彩」這幾句,就令我想起王菲的舊作「從明日開始」,兩首都是我十分喜愛的作品。 從其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Ivana的其他可能性。在「把戲」和「想飛」我們感受到的是一份輕快清新的氣質,給人一種積極光明的感覺。「我會記得你」和「原來如此」是比較深沉而高低起伏較大的作品,但外表柔弱的Ivana唱起來絕不是軟弱無力,表面輕柔的聲線其實是運足了「內勁」,每一粒音都很有力,是一種「以柔制剛」的演繹,想起容祖兒的「呼天不應」,就明白那種對比。 最後是一聽難忘的「心掛掛」,第一次聽以為是范曉萱在唱廣東歌。這首歌是Ivana用足「演技」去唱的一首歌,化身為一個嬌滴滴的小女孩,唱出在家中思念情人的甜絲絲。當她吸一口氣,吐出「好想親你…」,或以一種想哭的聲線嬌嗔著「誰知新居太難習慣,沒有你隨時喊」的時候,心裡頭馬上有種「溶化」的感覺。 一張剛剛好三十分鐘的EP,每一首歌都令人聽得十分舒暢,重...

會展凌絕頂,一覽眾番薯 – 拉闊Twins X at 17觀後感

多謝903 id club送了給我夢寐以求的「Twins X at 17拉闊音樂會」門票,使我得以坐在會展新翼Hall 3的「光明頂」(第三行 – 由上面開始數)欣賞這一場音樂會。現在就以「光明頂」的角度回顧這一場表演: 1. 明愛暗戀補習社 – at 17 + Twins 八時半開場,四人先在場中的小舞台出現向全場打招呼,然後再回大舞台上表演。基本上整個第一part都是因為太嘈所以聽得不太清楚。 2. 女扮男生 – at 17 + Twins 阿嬌有點走音,阿Sa一開聲因為大用力,結果有少少「爆咪」。 3. 女校男生 – at 17 + Twins 4. 正教育 – at 17 + Twins 第一首比較清楚at 17在唱的歌,開始時Ellen似乎有少少緊張。 5. 士多啤梨蘋果橙 at 17 + Twins 主要是Twins主唱,at 17和唱和Rap,節奏感很好。 6. 我愛班房 – at 17 + Twins 第一部份warm up,發揮大致正常。不過全段節奏好像比正常偏快了一些。 7. 成人禮 – at 17 相信是at 17一直以來唱live唯一的缺點,就是當Ellen唱主音二汶唱和音時,因為二汶的聲音比Ellen「入咪」,結果蓋過了主唱的聲音,變成只聽到和音聲。 8. 三分鐘後 – at 17 氣氛開始升高。開始部份變了三拍,全場打拍子的結果是集體亂拍,我當時還有點擔心是Twins的fans刻意搗亂。到最後一段時,全場亂拍的情況已到失控地步,好在二汶完全沒有受其影響,反過來令台下的拍子回復正常,盡顯大將之風。 9. 變變變 – at 17 正常水準,超高音位順利。最精彩是二汶的口技。 10. Porcelain – at 17 唱這首歌前at 17發表感言,講她們四年前出道由商場表演,唱到今日開拉闊,要多謝很多人,尤其是明哥(鏡頭隨即pan向明哥)。 原來上次apm表演at 17唱Porcelain是預演。這一次的演唱感動得有點毛管戙,令人屏息靜氣。Ellen唱英文歌比唱廣東歌高一班。 11. 始終一天 – at 17 很多歌都聽過太多次了,雖然仍然保持水準,但感覺已經淡了。 12. 森巴皇后 – Twins 很多dancers跑出來呢!不明白為甚麼開首ad-lib是播帶的,Twins自己唱番不...

六月:新歌總評(二) - 兩個新人

劉日曦「黑膠唱片」: 如果說劉浩龍似陳奕迅而比陳奕迅低一級,那麼劉日曦是似劉浩龍而再比劉浩龍低不止一級了。明顯地聲線較薄弱,高音位更屢屢有上不到去之嫌,表現未如理想。歌詞方面陳少琪繼「歌者戀歌」之後又一次玩歌名,題材又是懷舊feel,夠了。 側田「好人」: 毫無疑問側田是實力出眾的新人,想「演野」是無可厚非,但要小心歌曲是否適合去得那麼盡。整首歌所講的只不過是沒有拖拍而已,用不著唱得這麼肉緊。當我第一次聽到他呼天搶地般唱著「事實上為甚麼不拍到拖」的時候,我的反應就是一個很大的「車!」字。我相信會有更適合的歌,更好的方法去顯示側田的歌唱實力。

六月,新歌總評(一) - 四首組合新歌

新歌總評越來越化整為零了,因為不願意到一個月才一次過寫十幾二十隻歌的評論,不如諗到乜寫乜,每次寫少少來得舒服。 Twins「森巴皇后」: 典型Twins的輕快舞曲,相信過了幾個月又會被加入到「夏日狂嘩」「零四好玩」「二人世界盃」「愛情當入樽」「大紅大紫」的系列裡,問起時又會不知「邊隻打邊隻」了。曲詞編唱基本上沒有甚麼好挑剔的,都是正常Twins唱片的水準,又未去到「士多啤梨蘋果橙」「冬令時間」「18變」那種「寫包單,現場唱唔翻」的地步,唯一要講的是ad-lib部分「bom ba li bom ba li…」顯然地Twins就唱得很生硬了,好像逐個音「凳」出來的。我想這首歌大家都是注意她們的造型多於音樂,以上的缺點也不太重要了。 at 17「變變變」: 感覺該是「成人禮」的續集。調子很輕快,但歌詞裡的訊息卻很沉重。在樂壇穩步發展的at 17,下一步該怎麼走?相信這首不會像「始終一天」「The Best is Yet to Come」成為經典金曲,但一定代表她們發展的里程碑。 最精采最入心入肺的是林一峰的歌詞,完全講出那種「變還是不變」的兩難心情。想變,又怕「會做錯事,一鋪致死,眾叛人離」,想維持現狀,但怕「被盲目說不進步」,相信正正是二汶和Ellen的心聲。 在她們的歌很輕易聽得出她們的誠意,在整首歌中不斷加插一個又一個的「花臣」,有招牌ad-lib,有刻意的不合音,又好像有一處扮痴利筋(聽得不太清楚)等等。全首是二汶主唱,但最後兩句變了是Ellen(二人組合通常不是一個solo,就是大致平均分配,很少這樣極不平均的安排,但巧妙地營造了「變」的感覺)。唯一演繹方面的瑕疵是歌中的超高音位二汶唱得稍為勉強一點,缺少了「畫你」的那種揮灑自如。 I Love You Boyz「大飲茶」: 其實我比較喜歡以前徹底胡鬧的I Love You Boyz多一點,至少有種義無反顧的「抵死」,有如他們的廣播劇。開始「正經」的I Love You Boyz在這首歌反而顯得有點自暴其短。歌詞仍有些不合音,而大部份都不押韻,押韻的有些如「歎啖普洱放下那啖氣」和「到第七day早霸位去約會你」有夾硬塞字之嫌。 Soler「失魂」: 老實說是大K歌一首,只要聽兩次就可以跟住唱的歌。K歌都有分質素高低,當然這是高質素的。無論是結他或演唱的功架都十分紮實,極具大將台型。特別是他們的聲音很有力量,一開始的...

五月,新歌總評(二):

張繼聰「彈弓手」: 已經厭倦了聽這一種分手悲情歌(或者說是從來未喜歡過),張繼聰的聲音總有一種很悲慘的感覺,令人聽得很不舒服。還是好像「Mad U So」的曲式適合他多一些。 葉宇澄「達文西密碼」: 一聽以為是Juno唱的。論唱功以新人來說已算不錯,但又是那種「周杰倫式」的R&B作品,如果在台灣,類似的已經有林子良、范逸臣、潘瑋珀、林俊傑等等,應該已經是聽到厭的那種,在香港能唱這類歌的歌手不太多,但只是顯示香港樂壇在這方面的落後。希望下次Eugene有一首更好的歌。 官恩娜「暗戀航空」: 一首pop到無可再pop,K到無可再K的歌,但最緊要的是不論曲、詞、演繹都是高水平,Ella的演繹充滿感情,起承轉合和高音都把握得恰到好處。這首歌如果有「地平線」一樣的流行程度,不要覺得奇怪。 Pixel Toy「媽媽不愛爵士樂」: 一聽這首歌,第一個感覺是「吵耳」,第二個感覺是「都是唱回國語好一點」。勇於創新,但這首歌不算討好;Candy把聲很靚,但這首歌唱得過火了,如果主唱者只是比Candy的唱功差一點點的,都會令首歌變得十分不好聽。始終是經驗尚淺的獨立樂隊,做一首流行曲的分寸尚欠一點。有實力有誠意的音樂人,有時也會做出一首不討好的作品,不過無損對他們的支持。俾多一次機會他們,總好過「俾機會」那些歌未練好就出碟,掛住做代言人而無時間練歌,恃著「新人」「偶像派」的身份想大家「俾多一次機會」的歌手吧。 Cream「其實我乖」: 很少評價她們的歌,因為很少機會聽。一開始聽的感覺是:「Isabella唱得有進步喎」,直至三數句後聽到第二把聲才知道是Cream的。曲式是普通的pop歌,Cream也唱得太「扮大人」,但題材還是寫回小孩子,感覺不配合。 林海峰/鄭中基「天天」: 一首勵志歌本來要求沒有那麼大,但林海峰的表現確實十分失望,可能是久疏戰陣的關係吧。如果有聽「我撐你」一碟你會發現阿Jan的唱功有很大進步,但一聽到「天天」就有打回原形的感覺,沒有「我撐你」那種中氣十足,回到以前唱「For You」或者「你我」的水平。 另外評兩首Remix: 陳奕迅「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mix)」: 我覺得原版精彩的是編曲上弦樂和鼓的運用,鼓的節奏帶我們進入情緒,而副歌的弦樂每一粒音都直接緊扣著心靈,整首歌充滿層次感和豐富的畫面。這個版本把那兩個樂器拿走,好像是廢掉大部份武功一樣,整首歌頓時...

想不通的問題(2)

點解借錢要唱「分手不要太悲哀」的問題還未解決,政府和娛樂公司又給了我們一個難題: 為甚麼宣傳基本法的時候,需要Twins著泳衣和短裙,露出小蠻腰勁歌熱舞?

想不通的問題

歌手的新派台歌成為廣告歌,一來可以加強商品的宣傳效用,二來可以藉著廣告提高歌曲的曝光率,所以很多歌手的歌都做了廣告歌。 做廣告歌好,不過是不是考慮一下歌曲和廣告的關係呢? 近來有一個不解的疑團,為甚麼問人借錢要唱「分手不要太悲哀」呢?

從容祖兒到「好望角」

新城剛搞了個容祖兒和張信哲的演唱會,報導的焦點是容祖兒唱「讓我跟你走」時走音,和「語無倫次」地稱張信哲為她演唱會嘉賓。 語無倫次不講了(不知試過多少次了),走音則引來不少批評。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容祖兒剛剛在上星期三參與了now.com.hk的「愛巨星,紅白鬥」音樂會,施盡渾身解數唱盡梅姐羅記金曲,連table dance都跳埋。四日內做兩次大型表演(不是兩場一樣的演唱會,不是只唱一兩首歌的騒),之前的綵排時間可想而知。 就算是容祖兒,在休息和排練時間不足下尚且會失準,更何況唱live恆常被批評的Twins?Twins將會與at 17在六月十四日舉行萬眾期待的「拉闊音樂會」,但在六月三日及四日Twins將會遠赴澳洲開演唱會,究竟又有幾多時間準備呢? 就好像短途良駒「好望角」,遠征澳洲兩場硬仗後,僅隔八日便要撘飛機回港硬撼「精英大師」,結果一向準繩的「好望角」都因休息不足而大失水準。 當然以「精英大師」比喻at 17是過份抬舉了,不過以Twins的水準都比是「好望角」,at 17不是「精英大師」是甚麼?

古臣基與薜凱琪

在網上的討論區,間中都會有人不小心把「古巨基」打錯為「古臣基」, 好彩這只是古巨基,我忽然想起,如果搞錯「巨」「臣」二字不是出現在古巨基, 而是出現在「老鼠愛大米」的作曲填詞人「楊臣剛」身上的話... 「楊臣剛」在內地很出名,或者有一些男性用品可以用他的名字「略加改良」成為品牌。不知有沒有觸覺敏銳的內地商人已經「搶註」了這個商標呢? ----- 己經見過無數次人們搞錯「薛凱琪」作「薜凱琪」,我知道有一個方法保證以後沒有人會把這兩字搞錯: 記得上年書展期間容祖兒出寫真集,同時內地出了一本A貨「容祖宜」寫真集。 如果有人在內地弄一個像薛凱琪的女孩,拍了一本「薜凱琪」寫真集,包保以後大家都懂得分辨「薛」和「薜」字。

五月,新歌總評(一)

張震嶽「馬拉桑」: 不會是經典大hit金曲,也只是張震嶽一首平凡的作品,但最重要是聽得開心,聽得爽快,感受那種不醉無歸的痛快。 應昌佑「逢星期四」: 毫無疑問應昌佑是唱得之人,不過這首歌有兩個問題,一、整首歌好像沒有(或者很難清楚分出)那裡是ABC段,令人無法follow那裡是verse那裡是chorus,二、應昌佑的演繹有種「死唔斷氣」的感覺,可能是太想表現自己吧,這樣令到聽者沒有抖氣的機會。 劉德華「我得你」: 不會令人有甚麼驚喜,但仍算是恰如其分的作品,劉德華的演繹和歌詞作為一首小品情歌來說,有其一定的感染力。 黎明「長情」: 編曲感覺像「只要為我愛一天」,親情的題材和廣告令人想起「情深說話未曾講」,還是電訊廣告,還是那個黎明,沒有改變。至少這首歌比「一言為定」更適合黎明唱,聽得也比較順耳。 鄭希怡「阿拉伯市場」: Yumiko唱歌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已經去到難以接受的地步,縱然有Eric Kwok鼎力相助,一聽也令人提不起興趣。 容祖兒「呼天不應」: 一次靜心的聽這首歌,發覺這首歌真的十分好聽,melody很好(又是王菀之作的),Joey的聲線很動聽,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但不知為何,容祖兒繼續唱這樣的歌,已經難以令人滿足了。 謝安琪「臭男人」: 香港很久沒有這種類型的快歌了,應該是到林憶蓮或關淑怡的時代才聽過這種作品,不容易把握的歌,但謝安琪的表現再一次令人驚喜。這位今年出道的新人在「姿色分子」表現得有點拘謹,「我歌…故我在」高音有點略嫌太刻意,但在「臭男人」中就仿如大躍進一樣,整首歌收放自如,節奏拿揑相當準繩,令人很容易跟著節奏聞歌起舞。 盧巧音「阿修羅樹海」: 休息一大輪的盧巧音復出後好像回到Black and Blue時代的Candy Lo了,聽到那份屬於Candy的「火」回來了。這首歌我個人並不太喜歡,原因只是曲式非我喜愛的類型而已,相信下一首歌會更精彩。值得一提是歌詞裡面「也要繼續沒完結的戰爭」「也要繼續沒人見的戰爭」這兩句在填詞上的分句出了毛病,變成了「也要繼續沒完,結的戰爭」,照理Candy應該連著「完結」二字不斷,但她沒有這樣做,變得比較突兀。 莫文蔚「眾生緣」: 很有周杰倫影子的一首歌曲,連Karen的唱法也有周杰倫式的「吟吟尋尋」的感覺,林夕的歌詞也值得細味。周杰倫的歌合莫文蔚這種相當有個性的歌手演繹。

農夫《鄭永芝》:好好笑

當然,「鄭永芝」不是歌星的名字,「鄭永芝」不會和我心愛的王菀之爭奪今年的新人獎。這是一隊本地Hip-Hop組合「農夫」的新唱片名。「鄭永芝」其實就是農夫其中三位成員:鄭詩君(C君)、陸永和聶碧芝(Gigi)的名字湊合而成。 講到粵語Hip Hop或Rap可能會想到以前的LMF,和LMF的不同之處就是農夫沒有粗口、沒有控訴、沒有怒罵,用幽默的諷刺手法,針對社會問題,發人深省之外也聽得十心暢快。 這張唱片表面上有八cut,其實只有五首歌(不計「boom枝筆」),但是放到CD機播放卻其實有12 cut,因為當中收錄了幾首hidden track,是幾首歌的MMO版本。 「農夫係你老死」 講都市人的感情疏離和普遍人愛批評愛鬧卻羞於讚美他人和釋放善意 ,「跟隊唔該」 講籃球場上的眾生相,巧妙地在副歌借用了周杰倫的「鬥牛」,兩首歌都在電台播過不少,也在他們的Live Show表演過很多次 。「菩提本無異」 是又一首反省Hip Hop潮流的歌,同類的歌曲DJ Tommy和LMF都做過,但今次在歌詞上有一種「內鬨」的意味,編曲上的中樂也是得意的地方 。「TEEN POWER奧運會」 模仿奧運主持現場直播(但是仍然是Rap,你可以聯想到韓毓霞和江嘉良Rap住直擊奧運嗎?),講的是城市中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十七年華」 講倫常慘劇和諷刺傳媒,中間一大段歌詞和報紙新聞幾乎無異,究竟如何張新聞用Hip Hop演繹?聽了他們的歌,一定會為他們的創意而佩服。 講創意不能不提他們的歌詞,農夫最擅長運用押韻和食字,寫出來的詞總讓人意想不到,聽到必定回心微笑。節錄幾段我覺得寫得特別精彩的歌詞: 「波 有乜理由咁打 阿哥 整乜你又咁渣 打波 準備跟住我o地兩個 One Two Three Four 睇見你個身形 搞到我有個心情 你打相撲好過打波 我唸你係分明 Ricky Martin再加貴花田 o係籃底震 震 震 又要un un un 仲要boom boom boom… 我見到一班低B哩 以為自己打緊NBA (Hey) 人伸利你又伸利 但係就伸到好似迪士尼隻高飛 你d衫好多 廿三 (扮晒係 MJ ) 其實都OK 如果你落波地學咖妹玩cosplay … 佢插花 有點兒那個 一字箝羊馬咁款 我係咪睇緊彭丹籌款 你不停咁walking都唔認 我仲唔介紹佢用腳癬靈 … 我矮過你 但係我快過法拉利 我高到...

四月,新歌總評

陳奕迅「夕陽無限好」: 一首由極之失望變成極度喜愛的作品,沒有在平靜的環境中用心聽過這首歌十次或以上,沒有資格評斷這首歌。對生活有一定經歷、一定體會的人才聽得出這首歌的味道,不適合過度浮躁的青少年。 可能我們期待著的Eason第一主打,是好像「衝口而出」「打得火熱」「第五個現代化」那種唱得瘋狂、聽得痛快的作品,結果不是這樣。失望或者不是歌曲的問題,是我們的期待不對。 初聽這首歌時真的覺得了無新意,但越聽得多,感覺越濃,感染力甚至不下於「幸福摩天輪」。Eason已經去到一個地步,不需要靠誇張的假音和急密的歌詞去證明他的唱功,簡單的melody更能顯出他內功的深厚。聽過Eric Kwok的「這麼好」,雖然已經唱得十分好聽,但聽過「夕陽無限好」之後,發現Eason唱功還比Eric高出一大截,只有他才能把Eric的歌發揮得淋漓盡致,無怪乎Eric要珍藏這首歌留給Eason。 當然不能不提歌詞,勾畫出一幅幅鮮明的景像,表露出那份對「好景不常」的慨嘆。「多經典的歌后,一霎眼已走」,令人想到梅艷芳;「多風光的海島,一秒變廢土」,南亞海嘯的一幕就浮現眼前。一個人望著維多利亞港,或者望著馬路上高速駛過的車,停下來深思,聽著這首歌,就有一份莫名其妙的感動,甚至有點淚水。「夕陽無限好」,或者是「夕爺無限好」。 許志安「吻下留人」: 許志安的實力不容置疑,出來的歌都有不俗的水準,但相信這首歌難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歌詞中「你是女人,比我好過也甘心」,馬上令我聯想到以前的「大男人」,又是那些似曾相識的題材,有點悶。 吳浩康「兒戲」: 一首很容易讓人跟著唱的歌,旋律、歌詞俱佳,演繹充滿感情,無疑問是一首好歌,但阿Deep始終還欠一點火喉。 周國賢「搖滾叛徒」: Rock應不應該用假音?吊詭的歌名「搖滾叛徒」,是不是代表用不一樣的方式演繹?見仁見智。早段聲線不足是老毛病,此外正歌轉副歌的轉接位比較突兀。周國賢要更上一層樓,還需多加努力。 吳卓羲「別怪她」: 不過不失,但流於一般大路情歌公式。fans可能己經相當受落,但近來有不少更好的歌,這首明顯被比下去。 關智斌「分手不要太悲哀」: Boy’z解散到Kenny赴新加坡學藝回來以個人歌手身份再戰樂壇,但第一首歌感覺還是和Boy’z上一首派台歌「手足」差不多,無大突破。不喜歡這種冰冷的商品K歌,曲詞編都欠缺靈魂,Kenny唱功又未去到可以將一首平庸的...

《拜金小姐2005》:我最喜愛的V小姐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李端嫻(Veegay)的音樂,她編的曲幾乎必定是信心保證。去年起我們聽到她和台灣音樂才女陳珊妮組成「拜金小姐」,當我聽過她們的《小鳥探戈》和《哈啦全年無休》後,老實說有一點兒失望,或者只因為不是我期待中的風格,可能是她們在磨合和摸索階段吧。當時聽完兩首歌後對她們的興趣不大。 經過上一張《拜金小姐》後,這次的《拜金小姐2005》的風格更統一,也令我由不感興趣變為愛不釋手。一而貫之唯美的電子音樂,那種風格就是一直以來喜歡Veegay的原因。和Veegay合作過的歌手有不少,但無論是以前的Minimal,或是黃耀明或者at 17,都不及陳珊妮的聲線和Veegay的音樂如此絕配,能把那份帶有高貴氣質的電音發揮到淋漓盡致。 歌詞方面今次可樂王一改「先詞後曲」的方式,沿用正常的「先作曲後填詞」的方法,據說在參考了不少唐詩宋詞之後寫成這張唱片的全部歌詞。老實說有很多都不明所以,可能根本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仍能在音樂的配合之下製造一種華麗的意境。 第一首的《青春驪歌》(派台時叫做《永遠的青春驪歌》,那個若隱若現的「永遠的」就成了一個謎)是我最喜歡的歌,從頭到尾就是「註冊商標」的Veegay電音,歌詞方面也充份表露那種與青春告別的感覺。第一句的「又是一個離別季節,每個人都流下眼淚」,馬上就令人想起學校畢業前同學們的大合唱。到了最後「這世事不斷變,青春不停燃燒,我會勇敢的長大」,在Veegay的音樂底下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 《玉樓春》和《點絳唇》都是那種只求淒美不求甚解的歌曲,但要淒美卻真的淒美,相比之下我比較喜歡《玉樓春》,尤其是副歌「啦啦啦啦啦啦」,那種溫柔的演繹好像可以把人帶回古代,與美人相會一樣。 《拜金國際俱樂部啦啦隊打氣之歌(太陽系專用)》是一首令我們好像回到八十年代的勵志歌,強勁的節奏為我們打打氣,激勵的歌詞為我們加加油。在唱片的包裝上印著的就是這首歌的兩句歌詞:「你一定可以打敗周杰倫阿呼嗚」「你一定可以可以打敗周星馳阿呼嗚」。 《蝶戀花》是第一首接觸的歌,第一次聽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現在再聽,那個手風琴的前奏忽然引起很大的感動,可能是在唱片順序中聽完《拜金國際俱樂部啦啦隊打氣之歌(太陽系專用)》那種強勁節拍之後,突然到了《蝶戀花》的優美意境,那種一下子的起伏做成的化學作用。和《玉樓春》與《點絳唇》相比,這首歌有一種更浪漫的感覺。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斥測樂壇‧首季總結

屬於個人評選的零五年至今的樂壇成績表: 我最喜愛的歌曲: (今年好歌很多,首三個月就已經可以填滿十個位置) 1. 這晚我看見 – 群星 2. 心中的日月 – 王力宏 3. 永遠的青春驪歌 – 拜金小姐 4. Susan說 – 陶喆 5. 大時代 – 李克勤 6. 落難皇后 – 梁詠琪 7. 鬼 – 陶喆 8. 我歌…故我在 – 謝安琪 9. 蝶戀花 – 拜金小姐 10. 喘一口氣 – Pixel Toy 國語歌佔六首之多,拜金小姐和陶喆各佔兩首,之前新歌總評並未提到拜金小姐,是因為將會另文推介她們的新專輯《拜金小姐2005》,那是一張絕對值得推崇的上乘之作。 驚喜之作 :(按驚喜程度排行) 金:青山散步 – 鄧麗欣 (Stephy) 銀:萬花紅 – 高潮樂隊 銅:我歌…故我在 – 謝安琪 寫三月新歌總評時並未聽到「青山散步」,但一聽了馬上喜愛,將會於四月總評時詳細評論。 滄海遺珠 :(推介非主打歌和非上榜歌,由於只屬年頭,很多唱片都未知哪些歌會派台,所以不少好歌等待上榜) 金:After Leslie – 嘉琳 / Adrian Chan 銀、銅:(懸空) 最令人不安之作: 金:啱啱 – 2R 銀、銅:(懸空) 幸好在年頭未有很多「令人不安之作」,所以銀銅獎俱懸空。曾考慮將張繼聰「Mad U So」和梁靖琪「我們仨」的第二個版本加入,兩首本來都好聽,但新的編曲都完全破壞原曲的感覺,後來決定高抬貴手。 失望之作: 金:喀什噶爾胡楊 – 刀郎 銀:第一回合 – 許志安 銅:(懸空) 雖然刀郎沒有上榜,但總算知道有派台,而真的令我非常失望,所以「不放過他」。 「歌有人冇」之作 :(今年新增,歌本身好聽,但唱歌的發揮不出水準) 金:男孩像你 – 薛凱琪 銀:地下街 – 周國賢 銅:(懸空) 銀獎選周國賢,是因為不喜歡他在這首歌中「濫用」假音,尤其是在最需要激情的位置上。

三月,新歌總評

張學友「人人」: 幾位大師級人馬為商台也為香港人作的打氣歌。無論曲詞編唱都表現出應有水準,特別是編曲充份表現出那種光明向上的感覺。唯有這個水準才可以在電台疲勞轟炸之下都不會對這首歌生厭。而且如果不是張學友唱的話,這首歌必定大打折扣。 李克勤「大時代」: 之前已經推介過,現今派上台播放率都不俗。光聽他「狂傲或勝魅影歌聲」一句,有點回想起當年「紅日」和「回首」唱到高音處的自信。無論編曲或是演繹都有豪邁奔放的感覺,為近年萎靡不振的慘情歌當道的香港樂壇注入一陣生氣。 黎明「愛瘋了」: 近年黎明的中快版情歌都有一份濃厚的喜劇感,這首也不例外。黃偉文的詞也相當抵死,「但這天遇上的比我勁得多,是天收我麼」,聽了有點忍俊不禁,當然少不得「誰亦推翻不到你的寶座」的「寶座」兩字Leon的演繹方式,聽了一定開心。 陶喆「Susan說」: R&B與京劇腔與Rap的完美配合。這首歌聽得多了,令人聯想起陶喆另一首歌,就是寫給古巨基的「悟空」,那種R&B的節奏很相似,但是類似的歌落到古巨基手中只是一首一般好聽的K歌,在陶喆的手上就變得出神入化。很好聽,但因為這首歌為香港流行音樂有點汗顏。 謝安琪「我歌…故我在」: 第一次聽,已經令人有「窒息」的感覺,令人放下手上正在做的東西專心聽。大部份人留意的都是謝安琪的超高難度演繹,但我覺得更精彩的其實是曲詞方面,旋律每一段都扣人心弦,而歌詞完全寫出一位歌者渴望認同和不甘於平凡的心聲,謝安琪的演繹也流露著一份堅毅不屈的精神。據說謝安琪和她的曲詞班底都是來自一間新的小型唱片公司,在這首歌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份團隊合作精神,一班名不見經傳的人藉著用心做出的好歌為樂壇帶來希望,而謝安琪只不過是站在台上的一個代表。 薛凱琪「男孩像你」: 如果說楊千嬅的優點是擅於掌握歌詞,在演繹中充分運用感情,那麼薛凱琪的弱點就剛剛在此處。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有一種強烈的突兀感覺,好像「歌有歌行,Fiona有Fiona唱」,兩者應當好好配合,卻變成有如路過。所有曲詞中的高低起伏、強弱輕重,哪裡用力、哪裡放輕,好像是完全亂套,Fiona只按照自己有沒有氣和去不去到高音而唱,沒有把歌中的感情表達出來。這首歌在電台日日播,每一次都覺得難受。及後認真看了Wyman寫的詞,寫女主角喜歡了一個同性戀的男性友人,題材有新意而描寫得不錯,算是令整首歌加了點分。 梁洛施「有鬼」: 終於講得出...

本週新聞

這邊廂,「曲奇」各散東西,一分為四各自發展; 那邊廂,「班戟」吐氣揚眉,成為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得主。 某日蘋果日報的娛樂版,報導「勁歌金曲」節目時,竟然將兩男一女組合inLove當成「青山大樂隊」,還煞有介事的在Caption寫「原來『青山大樂隊』是一隊兩男一女的組合...」 不知道當事人(阿Lu或者Veegay等等)反應如何,不過這個記者都算錯得離譜了,怎可以將自己的住處寫進報紙娛樂版裡面!

聲色邂逅:AT&T

不是在放馬後炮,早在年初我已經有預感,at 17+Twins這個配搭將會在今年的「拉闊音樂會」出現。結果這個想法竟然成真。這場演唱會可能是除了傳說中的「徐小鳳復出演唱會」之外,今年內最令人期待的演唱會之一。 Twins和at 17雖然出道年期相差不足半年(Twins二零零一年八月、at 17二零零二年一月),同樣都是青春少女,但是風格迴異,走紅的方式也南轅北轍。Twins賴以走紅的是天生麗質和超強人氣,at 17崛起是憑著上乘的唱功和音樂才華;Twins的唱功常常為人垢病,at 17則幾乎絕跡於主流娛樂媒體;Twins一年動輒出四五張唱片,at 17的歌迷可能要等一年半才等到偶像出新碟。她們好像是佔據在香港樂壇光譜的兩個極端,同時用著不同的方式向大眾演繹甚麼叫做「青春」,當她們走在一起的時候,必定會引起很多好奇和想像。 就在距離六月十四日「拉闊」還有三個月的時候,讓我斗膽地建議一下當晚整場演唱會的Rundown,不知又有多少會成真呢? 建議Rundown: (開場) 1. 冬令時間 – at 17 (沒有錯,是at 17唱「冬令時間」,可以聯想到全場熄燈,歌迷起哄的時候,兩把漂亮的聲線和唱著「去了哪裡你去了哪裡,去了哪裡愛去了哪裡…」,台上看到的,是Eman和Ellen,在結他伴奏聲中演唱這首歌。這是一首旋律相當吸引的歌,可惜難度在Twins能力範圍以外,很想聽聽如果是at 17演繹的話會是怎樣。唱得好的話會是「一鳴驚人」的效果) 2. 女扮男生 – Twins (at 17唱了一首Twins,Twins當然要回敬一下。這首歌當然也難唱,但似乎沒有甚麼比這首跟「冬令時間」更匹配了,希望Twins自求多福吧,唱得好也會令人另眼相看呢。) 3. 明愛暗戀補習社 – Twins 4. 始終一天 – at 17 (各自的第一首派台歌) 5. 風箏與風 – Twins 6. 三分鐘後 – at 17 (典型的開場熱身) (at 17休息) 7. 下一站天后 – Twins 8. (Twins新歌) 9. (Twins新歌) 10. (Twins新歌) (可以預期到了六月,兩隊也到了出碟的時候,該趁這機會推一下新歌了,不知當中會不會有傳說中的「老鼠愛大米」呢?) (Twins休息) 11. at Seventeen – at 17 12. (at 17新歌) 13. (at 1...